校医院对学院图书馆传染病的防控与管理

2017-01-21 03:59赵倩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36期
关键词:校医院传染传染性

赵倩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部门诊,四川宜宾 644000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困扰人们的传染性疾病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人们把疾病预防的工作重点重新转移到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当中,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更是忽视了对传染性疾病的研究和控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染性疾病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一方面过去旧的传染性疾病重新进入公众的视野,如血吸虫病以及性传播疾病等。另一方面是过去没有出现的疾病也已经进入看人们的视野,如非典、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这些新型的传播疾病给我们的公共安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所以我们在客观上应该彻底认识到校医院对学院图书馆传染疾病预防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 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方式

1.1 空气传染

传染性疾病通过空气传染是其传播的主要方式,如流行感冒、流行性脑膜炎以及肺结核等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和细菌在公共聚集场所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图书馆作为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尤其是校医院接待读者双方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时,一旦某个读者患有传播性疾病,就很有可能通过空气传播的途径,传染给校医院的接待员,当接待员再次接待下一个读者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比较恶劣的传播循环途径。

1.2 接触传染

接触感染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2种类型。直接接触包括传播者通过手和肢体等方式进行病毒的传播,比如常见的疥疮等皮肤性疾病。间接传播是通过一定的外在物体进行传播,如图书馆的书籍、图书馆的电脑以及书架等载体进行传播。在图书馆当中,尤其是一些比较畅销的热门书籍,读者具有浏览阅读较高的频率,在互相传阅的过程中,一旦有病原体侵入,就会造成传染性疾病的蔓延[1]。

2 当前校医院应对图书馆传染疾性疾病的现状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校医院管理经费地方限制,我国的校医院在应对流行性传染疾病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专门的消毒设备、通风和检测设备等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欠缺,对图书馆的清扫也只是停留在抹桌子和扫地方面,尤其是一些较大院校的图书馆,较多的图书和文献资料封存堆积在不通风的室内,这些图书资料长时间的堆积,必然会造成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细菌的侵蚀。加上室内阴凉不通风,很容易繁殖微生物,如苍蝇、蟑螂、老鼠等等,这些微生物通过在书本上排泄有毒杆菌和有害病毒等,对图书阅读者带来了很大的安全健康性问题。虽然在管理上有不少校医院管理工作者意识到了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性,但是有由于自身的自身工作素养的欠缺和管理经费的紧张,导致没有更多的精力和金钱投入到预防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当中去。

3 基层校医院传染疾病预防的措施

3.1 校医院要把图书馆疾病传染的防控纳入管理体系

对于传染性疾病,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2种,即减少传染源和切除传播途径。

3.1.1 减少传染源 就是将图书馆内所带有传播性疾病的人员进行必要措施的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传播者与读者或者是工作人员相接处,在进入图书馆的出入口把好关,同时还要定期地对馆内工作者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如有发现健康问题,应该及时做好治疗。同时馆内工作人员也应该尽量减少与读者有直接接触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减少间接传播。

3.1.2 切断传播途径 具体可以做到①定期对图书馆进行消毒、冲洗和打扫,虽然这样不能彻底杀死病源微生物,但是一定程度上能够大大减少微生物的数量,另外还可以探讨在图书馆安装紫外线灯或臭氧消毒机,做到定期对馆内设施进行消毒处理。②定期对图书馆借出的书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如运用紫外线、环氧丙烷等物体进行熏蒸消毒,达到即保护卫生同时又能够有效进行杀毒的目的。③定期的对图书馆进行通风和降低湿气的管理。图书馆一方面要保持好通风、清洁和干燥,另一方面要做好防潮防霉等管理工作[2]。

3.1.3 书刊资料通风除尘和消毒 研究表明,适宜保存图书的温度在17~19℃左右,温度在55%左右。如果湿度太大或是温度过高,书页则会容易粘连及发霉,滋生霉菌和书虫,也容易给老鼠、虫等提供生长的环境,因此需要做好书库清洁、通风以及消毒,有条件的图书馆可安装必要通风除湿的装置,确保书库干燥及空气的对流。同时,书刊可利用吸尘器开展定期的除尘,同时根据情况进行消毒。一般可使用环氧乙烷、中药烟熏等方法。

3.1.4 公用设备清洁与消毒 对于读者来说,经常接触使用公物设备需要经常的消毒及擦拭,可为读者打造一个干净案例学习环境。键盘等可采用吹风、翻转轻拍方式清除缝隙灰尘等,再用酒精进行消毒。日常的擦拭清洁虽然无法彻底杀死病菌,但可明显减少病原微生物物数量。而在传染病流行间,每天用0.2%过氧乙酸对公共设施进行多次的擦拭,可以有效杀死病菌,防止交叉感染。

3.2 校医院将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纳入考核机制

人类和疾病的斗争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对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图书馆作为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合,其工作人员应该在传染性疾病的方面要有足够的认识,做到在工作上能够用全面的知识武装自己。同时校医院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管理上也应该尽可能多加强培训,定期聘请专家进行传染性疾病的讲解,让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熟练的了解传染性疾病的防范意识[3]。

3.3 定期的督促和考核,保证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制度落实到位

校医院对图书馆内的日常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工作人员要经常性地进行检查监督,对容易发生传染病传播的图书馆馆内的工作人员及读者进行严格的惩奖制度,尤其是馆内工作人员,其日常的工作态度纳入年度的考核标准,从而在日常的管理上强化了馆员和读者的防传染意识,达到提高阅读服务的质量所在[4]。

3.4 管理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提示读者在患病期间,尽量不要到图书馆中,需要更多利用图书馆网络电子资源以及自助服务,开展图书的续借,心要时可根据患病读者实际情况,不鼓励工作人员带病工作,避免人与人的交叉感染。疫情严重时要控制馆内人数,严格控制人员外出。并且要提供必要的洗涤消毒用品,掌握好科学的洗手方法,让读者及工作人员可常常保持手的卫生,减少并且杜绝细菌接触污染,及时提醒纠正读者不良卫生习惯。

4 结语

做好学院图书馆传染病防控是校医院预防疾病的一个重要预防措施,不但是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表现,同时体现了校医院的管理工作职能,更是一种创建健康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的环境。总而言之,图书馆作为学院大学生人流量流动性多的公共场所,要从根本上做好传染性疾病的防范工作,校医院作为师生健康的守护神,应努力做好防控工作,图书馆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圣地,为读者创造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保障读者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即是新时期和谐社会提出的本质要求,更是校医院管理工作的基本责任。

[1]史惠媛.高校图书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0(5):71-73.

[2]孟珉羽.浅谈传染病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25(2):116-117.

[3]朱德秀.天津市传染病医院图书馆总分馆模式的实践及思考[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21(8):39-41.

[4]单云竹,姚昂,张永宏.传染病医院图书馆信息利用率与服务质量的提高与改进[J].北京医学,2016,38(9):962-963.

[5]车成君.浅析医院图书馆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8):88-90.

[6]朱虹,闫蓓,张彦如.医学图书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对策[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5,24(5):50-52.

[7]徐萱双.浅谈公共图书馆的卫生防疫工作[J].科技信息,2013(35):146,180.

[8]钱华,郑晓红,张学军,等.呼吸道传染病空气传播的感染概率的预测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3):468-472.

猜你喜欢
校医院传染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大学里比食堂挨骂还多的地方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浅谈首师大校医院党建工作
传染
浅谈高校校医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诚信危机具有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