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窥探湿地“鸟”之乐

2017-01-21 19:03朱敬恩
知识就是力量 2017年2期
关键词:灰鹤白鹳观鸟

朱敬恩

2月2日,世界湿地日,在万物都失去色彩的冬季,湿地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活力,趁着世界湿地日到来之际,到鄱阳湖湿地观鸟呗,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湿地之旅。

鄱阳湖冬侯鸟来自哪儿?

鄱阳湖湿地的冬候鸟多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历经五千多千米来到此地越冬。湖岸边的青草及其地下茎块、水中的水草、浮游生物、小鱼小虾,还有湖底的螺蟹等,这些丰富的食物像巨大的磁铁石,吸引着总数超过50万只的候鸟聚集至此。它们要一直待到来年的清明节前后,才陆陆续续返回北方。

如果你想在冬季一睹冬候鸟的风采,那就来鄱阳湖湿地吧,这是一个绝好的欣赏点。这里不仅能观赏万鸟翔集的壮观景象,也能仔细观察鹤类育雏的场景,以及大雁如何“站岗放哨”与“轮番休息”。荻花满地的鄱阳湖湿地风光迷人,宛若北方的大草原,让人有策马奔腾的欲望(然而,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最佳观鸟点在哪?

冬季,鄱阳湖地区有两个最佳观鸟地点:一是南矶山自然保护区;二是吴城自然保护区。有趣的是,夏季通往两地的公路都是被湖水淹没的,只有到了冬季,路面才会随褪去的湖水露出来,驱车前往遂成为可能。观鸟只要沿着这两条季节性“水下公路”走就可以了,鸟通常就在两边。路不宽,靠边停好车,留心来往车辆,注意安全,下车后架好单筒望远镜,奇妙的世界就呈现在你眼前了。

大雁君

通常,你首先注意到的会是近岸休息的雁群。硕大的体型和密集的数量让人很难忽视它们。大雁看上去似乎都一样,像极了黑黑的鹅,不过若你耐心分辨一下,原来有好多种雁呢。

你瞧,嘴上有橘红色斑点的是短嘴豆雁;同样也有橘色斑点,个体却大得多,额头扁平的是豆雁。它俩原本都叫作豆雁,可后来科学家发现它们有太多不同点,就让它俩“另立门户”了。

再看看那一只长着粉红色大嘴的,它叫灰雁。“可这只嘴也是粉红色的,为什么叫‘白额雁?”“因为它不仅嘴是粉红色,额头还刷着‘白漆啊!”“好吧,那一只也额头顶着块白漆,为什么叫‘小白额雁?”“你仔细看,它眼睛四周可有一个“金眼圈”哦,额头的白色面积也大很多不是?和刚看到的白额雁还是很不同的。”

还有那个大家伙,黑黝黝的嘴巴虽没有前几种好看,但它脖子很特别哎,后半部深褐色,前半部浅驼绒色,可谓“泾渭分明”,我们能一眼认出空中的鸿雁和别的大雁不一样。这正是“鸿雁传书”的鸿雁!古人将对亲人的思念寄托在它身上,希望能给远方的故人送去平安的消息,看来是选对了。

来鄱阳湖地区越冬的大雁有好几种,但都不如上述五种雁类常见,不过也正因为种类稀少,每当湿地候鸟监测员和观鸟爱好者发现它们时,总能引起一番轰动。如在鄱阳湖冬季有过数次记录的雪雁与红胸黑雁,它们一个洁白无瑕,一个好像京剧的大花脸,通常前者生活在北美洲,后者在欧亚交界的北极冻原和欧洲东南部之间迁徙,来鄱阳湖越冬的个体大约是在迁徙过程中迷路后,混进了上述五种大雁的雁群,一起飞临鄱阳湖的。中国有句古话:“来的都是客”,鄱阳湖湿地当然也会好好款待它们。

除了大雁,鄱阳湖地区观鸟最引人瞩目的当数鹤类。

仙鹤君

如果运气足够好,在鄱阳湖地区你能看到除黑颈鹤和赤颈鹤外中国所有的鹤类(黑颈鹤是高原鹤类,赤颈鹤主要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中国已多年没有野外观测记录了)。当然,丹顶鹤主要在沿海几个湿地越冬,沙丘鹤和前文的雪雁一样,通常生活在北美,偶尔才会稀里糊涂飞到鄱阳湖,蓑羽鹤主要在北方和藏西南之间迁徙,所以冬季鄱阳湖最常见的鹤是:灰鹤、白鹤、白头鹤和白枕鹤。

所有的鹤都是中国的国家二级甚至一级保护动物。鄱阳湖冬季常见的四种鹤,除灰鹤外,剩下三种全是全球性极度濒危鸟种,全世界数量也不足1万只,其中白鹤、白枕鹤近年的全球统计数量更是不足5000只。鹤类虽也吃一些小鱼虾、螺、蟹作为蛋白质的补充来源,但主要还是素食爱好者。能在鄱阳湖邂逅这些珍禽,是因为冬季湖水退却后,湖底滩涂生长了大量青草和茎块,及湖区周边稻田里残存的稻谷等吸引了它们来觅食。大自然巧妙的安排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灰鹤是四种鹤里数量最多、个头最小的,因为一身灰衣近黑色,古人称之为“玄鹤”。汉朝司马迁的《史记·乐书》中记载:“师旷援琴时,有玄鹤二八,集乎廊门。”可见那时的灰鹤还是很常见的。我最喜欢灰鹤收拢翅膀后呈现出的“墨点”,分明是一幅“雨打墨竹”自然天成的国画。

与灰鹤相对应的白鹤,则浑身缟素,在冬日鄱阳湖的暖阳下格外醒目,即便是薄雾迷离中,它也是你能第一时间发现的目标鸟种。尽管全世界90%以上的白鹤都在鄱阳湖地区越冬,但这种世界上数量最稀少的鹤类总共也不过3000只左右,分布在方圆4000多平方千米的鄱阳湖流域,能够遇见其实也相当幸运了。幸好只要栖息地觅食条件完好,鹤类并不爱到处乱飞,在通往鄱阳湖南矶山自然保护区的路上,不出意外,我们有幸遇到了它们,而且通常是一家三口。雄性成年的白鹤比雌性个体稍大,外表看不出什么区别,幼鸟则是淡淡的咖啡黄色。唐朝诗人崔颢在《黄鹤楼》里写道:“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世界上并没有“黄鹤”,诗人所描述的,可能正是一只年幼的白鹤。

初学观鸟的人,很容易将白枕鹤与白头鹤混淆,其实古人对它俩早有细致的观察,如三国时吴陆玑的《毛诗陆疏广要》中就描述白枕鹤:“苍色者,人谓之赤颊。”苍色,近乎灰蓝色;赤颊,就是红色的脸颊。白枕鹤是非常机警的鹤类,据我们的观察经验,它通常与人类的安全距离都保持在300米以外。古人可没有今天如此好的高倍望远镜,却能清楚描述它们的典型特征,看来那时白枕鹤要比现在多多了。西方称白枕鹤“修女鹤”,因它看上去像带白头巾露出脸颊的修女。白头鹤则整个脖子和脸都是白的,红色部分是头顶而非脸颊。观鸟爱好者曾戏称,若哪两位鸟友结婚,吉祥物必得是白头鹤,这才是“白头偕老”的完美代言啊!

白色家族

鄱阳湖地区观鸟不能错过的,还有同属“白色家族”的东方白鹳和白琵鹭。东方白鹳通体白色,但当它那硕大黑色飞羽收拢在身后,看上去则像长了一条黑“尾巴”。它有鹤类比不了的大嘴,吃的也比鹤类略“荤”,当它不停地将又大又厚实的嘴反复插向水里时,那些鱼虾就要准备四散逃命了。东方白鹳曾因栖息地受破坏而命运坎坷,如今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种群数量正在逐年缓慢恢复,在鄱阳湖地区想见到它们也不再是难事了。

白琵鹭的嘴不比东方白鹳小,但形状却完全不同,末端膨大的嘴看上去像一个琵琶。觅食时它也不像东方白鹳是将嘴不停地插入水里,而是将嘴埋在水里,然后边前行边左右摇头晃脑,依靠大嘴末端的触觉系统来擒获美食。白琵鹭并非素食爱好者,吃素是偶尔为之,虾、蟹、水生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小鱼、甚至蛙等小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才是它的大爱。

猜你喜欢
灰鹤白鹳观鸟
走进“欧洲白鹳村”
湿地观鸟
主 意
春季观鸟style
主意
主意
主意
观鸟总动员
德国白鹳村家家筑鸟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