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在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2017-01-21 10:29王颢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利用网络灌输开放性

王颢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青年社会化的路径也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从单向线性向多向网络转变。他们在思维与行为方式上更倾向于“立异”而不愿“求同”。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思想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应对挑战,我们应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大力开展网络思想教育工作,弥补传统方法不足,增强当前青年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1 利用网络技术的隐蔽性,消除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

传统的思想教育的典型特点之一,就是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泾渭分明”,主体强制灌输、客体被动接受,基本上处于“我讲你听”的单向状态。在这种模式下,教育客体对教育主体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逆反心理,直接影响了教育效果。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技术隐蔽性,消除教育对象逆反心理,提高教育实效性。

(一)传统教育模式容易引起青年的逆反心理

首先,传统思想教育模式本身易造成教育主客体“对立”。思想教育本质上是一个基于影响人的思想从而对人的行为进行引导的实践活动。而传统思想教育中“我讲你听”的单向模式,从一开始就把教育者摆在了高人一等的权威地位上,而受教育者则仅承担着服从和接受的义务,处于被动地位。在这种教育过程天然地排斥客体对主体产生质疑、批判等正常的思维活动。因而,传统思想教育模式中的主客体就“对立”起来。在这种角色对立的情况下,受教育者对教育主体或教育本身产生逆反心理也就不足为奇了。其次,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成分日趋多元,人们思想观念也逐渐多样,在这种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与他们的前辈相比,独立意识或叛逆心理更加强烈。青年人愈加强烈的独立意识,无形中加剧了传统教育模式中主客体之间的“对立”。

(二)网络技术隐蔽性特点在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我们在思想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隐蔽性特点,将教育者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最大限度地消除“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给思想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具体而言就是“改头换面”。

所谓“改头换面”,就是指思想教育者利用网络的隐蔽性,以一种让青年更为亲近、更易接受的“网络形象”取代现实身份,以这种“网络形象”对青年进行思想引导。这个全新的形象,与现实中的职务和身份完全脱离,可以让青年感觉更亲近,以类似“网络形象”发出的信息,也更容易被官兵们所接受,更容易拉近青年情感上的距离,获得青年心理上的认同。教育者在身份上“改头换面”的同时,还应当在主观态度上放下架子。在与青年进行网上沟通与交流的时候,不能把现实中“师长”“上级”“长辈”居高临下的架式带到网上,而应当真正像一名“同龄人”一样,以平等的姿态来和青年进行沟通交流,做到与网络形象“名副其实”。通过这种“改头换面”的方式,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传统教育中由于角色对立而直接引发的逆反心理。

2 利用网络技术的愉悦性,消除教育对象的厌烦心理

在传统的思想教育中,教育对象自始至终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在被灌输、被教育。在这种被动角色的心理暗示下,教育对象不可避免地会对教育活动产生一定的抵触厌烦心理。互联网为我们教育工作者者消除这种抵触厌烦心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传统的显性教育容易引发官兵的厌烦心理

显性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和对象均是“暴露的”,常用的方式为“灌输”法。而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把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种载体之中,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让受教育者在自觉自愿、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内容,最终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模式。

长期以来,传统的思想教育,过于强调显性教育形式,忽视了隐性教育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认为,对外界所施加的强制力,人类天生就具有抵触的本能。而从实质上来讲,灌输本身恰恰带有强制性。因而,教育对象很容易对灌输这种显性教育方式产生厌烦心理,影响思想教育内容的理解和内化。

(二)网络技术愉悦性特点在思想工作中的应用

青年人热衷于在互联网上进行阅读、表达、娱乐,这已经成为广大青年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利用打动人心的文字、赏心悦目的图片、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形式作为载体,在这些载体中不动声色地植入思想教育的内容,然后再把这些文字、图片、音乐像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一样,摆到互联网这个“货架”上,任由青年来自行挑选。这样,青年仍然接受了与传统思想教育同样甚至更多的信息,但看上去并不是被强制灌输的,而是青年主动索取的。由于是自己主动获取的,受教育者自然就不会觉察到明显的“强制”意图,也就可以较好地避免传统思想教育中常见的反感和抵触心理。

3 利用网络技术的开放性,增强思想教育的效益

互联网是个开放的技术平台,所有接入网络的终端都可以突破时空局限,进行交流和资源获取。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如果充分利用网络的这一特性,就能使教育的效果得到倍增。

(一)网络的开放性,可以突破时空局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上,可以最大限度地调集相关人力资源和智慧力量来解决青年的思想问题,弥补现实生活中单个教育者能力有限、智慧不足的缺陷。比如,某个青年学生的思想困惑在某一位教师那里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他就可以用发帖的形式,在网络论坛上吐露心声。与面对单个教师相比,在论坛上将面对成千上万的网友,成功解决思想困惑的可能性也会被放大成千上万倍。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还可以把网络变成一座教育资源的宝库,使我们的教育素材取之不尽,常用常新。

(二)网络的开放性,可以增强思想教育的快速反应能力

在互联网普及之前,要想及时掌握青年人的思想动态,主要是依靠人的观察、询问、摸排。即使发现了问题,从分析问题到拿出对策,还需要一个过程,这种传统的工作方法效率不高。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增强教育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吸收长期以来教育工作的宝贵经验和素材,建立一套具备思想状况分析和心理状况分析功能的“青年个体思想心理状态自我测评系统”。这套系统通过网络面向所有用户开放,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使用该系统对自身的思想心理状态进行自我评估。评估后,该系统会根据每名个体的测评结果自动给出初步解决方案。这样,只需要一次人机交互就可以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极大提高了思想教育的反应速度。

(三)网络的开放性,可以增加青年日常情绪宣泄的渠道

当代青年有着越来越强的自我表达需求。在思想上遇到困惑,情感上遇到波折时,他们更需要充分的表达和宣泄。但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使青年人的情绪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宣泄。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为我们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宝贵思路。

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参与到网络空间进行个人表达。当青年人需要宣泄心中的不良情绪,需要找人倾诉,释放心理压力,但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时,开放的网络空间则为他们敞开了大门。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网络论坛,让他们通过发帖的方式来宣泄情绪、释放压力。还可以开放自己邮箱或者网络意见箱,让教育对象可以不受工作时间的限制,向教师或上级反映情况,一吐为快。由于网络隐去了现实中的真实身份,他们在宣泄情感时可以打消顾虑,畅所欲言,最大程度地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猜你喜欢
利用网络灌输开放性
利用网络爬虫技术验证房地产灰犀牛之说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效果初探
如何利用网络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
寻求开放性道路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