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碱-偏硅酸钠一体化发展成效分析

2017-01-22 14:51李明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0
中国氯碱 2017年2期
关键词:硅酸钠烧碱东岳

李明(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烧碱-偏硅酸钠一体化发展成效分析

李明
(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介绍了通过搬迁项目实施,实现烧碱和偏硅酸钠产品产业链一体化规划,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对氯碱和下游关联产业链企业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

烧碱,偏硅酸钠,一体化

当前中国化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企业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对此,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湾集团)抓住搬迁机遇,利用董家口的空间、港口等优势,创新实施“一体化”战略,由多家企业共用资源、互补互动,探索出创新、绿色、共享发展的化工产业新路。

青岛东岳泡花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岳泡花碱”)始建于 1943 年,是国内专业生产硅酸钠系列产品规模最大的生产厂家,主导产品硅酸钠、偏硅酸钠荣获“青岛名牌”,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印尼等东南亚各国,以及欧美、澳洲、非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十二五”期间,根据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要求,以及东岳泡花碱原有厂区狭小,没有发展空间,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因此,搬迁是摆脱困境、扩大生产、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1 偏硅酸钠产品情况简介

偏硅酸钠产品的生产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以烧碱和石英砂为原料生产硅酸钠 (中间产品),第二部分是以硅酸钠和烧碱为原料生产偏硅酸钠系列产品。

硅酸钠的生产,分为固相法和液相法 2 类。液相法采用烧碱和石英砂作为原料,使用蒸汽作为能源,只能生产低模数的液体产品;固相法采用纯碱与石英砂经称量混合后,在 1 400 ℃以上的窑炉中熔化,经过成型成为固体硅酸钠。

偏硅酸钠系列产品的原料是硅酸钠和烧碱。经过混合、调模,再进行浓缩后(浓度高时不需要)用于生产。 其中,零水偏硅酸钠将浓缩液进行烘干造粒,需要燃料作为热源。进行分级处理,合适粒度的作为产品经冷却后进行包装,粗颗粒粉碎后连同细颗粒,重新进入造粒。五水偏硅酸钠将浓缩液进行结晶造粒,不需要燃料作为热源。 结晶造粒后需冷却,再进行分级处理,合适粒度的作为产品直接进行包装,粗颗粒粉碎后连同细颗粒,重新进入造粒。

无论是硅酸钠还是偏硅酸钠生产,都需要以烧碱为原料,而且需要热源(或者需要蒸汽或者需要燃料),如果烧碱外购还需要运输,这就是说不仅需要运输费用,还需要能源消耗费用。

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晶化工)搬迁之初, 海湾集团就策划东岳泡花碱 12 万t/a 偏硅酸钠项目在董家口建设,与海晶化工一体化发展,不仅节约土地资源,而且可以实现原料、公用工程和其他公共资源的统一供应和服务,对于降低成本、降低支出、提高市场竞争力方面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2 烧碱-偏硅酸钠一体化发展思路和内容

2.1 一体化发展思路

本着“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的原则,按照“产业发展一体化、公用设施一体化、物流运输一体化、环保安全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包括原料结构、技术结构及产品结构), 强化技术创新、 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装置综合水平,提升行业整体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健康、有序、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2 一体化主要内容

海晶化工和东岳泡花碱2家企业同处一个区域,都是海湾集团下属的子公司,2 家公司为上下游关系,海晶化工为东岳泡花碱提供烧碱原料。

海晶化工在董家口的搬迁项目,按照海湾集团“四 化 ”的 要求,建设了 30 万t/a 离 子 膜烧 碱 装置,40 万t/a 乙烯法 VCM 装置和 30 万t/a SPVC 装 置,同时配套建设了整流、变电所、控制室、冷冻站、空压站、循环水站、无离子水站、地中衡、热电联产等装置及全厂总图运输、供排水、供电、电信、消防、外管网等全厂性辅助工程,还和青岛港合资建设了码头和液体罐区等工程。。

东岳泡花碱搬迁后,淘汰落后的泡花碱产能40 万t/a,新上消化国际先进工艺技术的偏硅酸钠产能居亚洲同行业之首。通过与海晶化工的一体化发展,可以进行原材料互供的企业集中在一个区域集约发展,实现运行管理、配套服务、生产运行、办公场所等一体化资源共享,在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方面收获巨大成效,一举补齐了成本、能耗、管理等方面的短板,竞争力大大增强。 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产业发展一体化—规模增大,原料直供

东岳泡花碱在董家口产业园区规划 12 万t/a 偏硅酸钠项目 (其中,5 万t/a 零水偏硅酸钠和 7 万t/a五水偏硅酸钠),不仅在技术上再上新台阶,采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而且根据已有经验进一步优化改进工艺,且对尾气热量回收利用,实现 DCS 自动控制,可全天候生产,环境达到无尘化,在规模上也达到亚洲 最 大。 所需 的 12.2 万t/a 50%的烧碱 由海晶化工通过管道直接输送,不仅节约了运输费用,而且实现高温输送(约 80 ℃),对于海晶化工而言节省了冷却费用,对于东岳泡花碱而言不仅节约了外购烧碱运输费用、更主要是的节约蒸汽费用、提高产能,可谓一举两得,合作共赢。

(2)公用设施一体化—公用工程统一供应

海晶化工在公用工程规划的时候不仅考虑了公司长远发展的需要,还把东岳泡花碱以及即将建成的碱业苯乙烯项目的公用工程需求考虑在内。可以直接给东岳泡花碱提供无离子水、循环水、工艺空气、仪表气、蒸汽、氮气,化验分析和消防设施也可以直接由海晶化工提供。电力供应也从海晶化工供电系统直供,可享受直供电优惠价格。 另外,泡花碱生产装置产生的废水也送海晶化工污水处理装置统一处理,达标排放。 这样,东岳泡花碱公司就不需要重复建设公用设施,节约了用地,也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能源成本。

(3)管理服务一体化—向着管理现代化目标迈进

按照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公司适应新形势、新常态的发展新思路,推动“智能工厂”的建设,在装置技术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综合管理水平,一方面东岳泡花碱并入海晶化工成立偏硅事业部,精简机构,事业部仅设综合部、技术部、销售部、生产厂,HSE、采购物流、工程、财务与海晶化工合署办公,机、电、仪维保专业服务由海晶化工提供,餐饮、物业等服务也由海晶化工提供,工程项目建设及技改技措由海晶化工统筹考虑规划。通过这种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东岳泡花碱定员有搬迁前的300 人缩减为搬迁后的不足一百人, 产值则翻了一番,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5倍。

3 效益分析

(1)运输费用

搬迁以前,由于 2 家企业都分布在市区,厂址不同,原料烧碱属于常温供应,汽车运输。 搬迁后,2 家企业都分布在董家口产业园区,原料烧碱采用管道直供,这就大大节约了原料的运输成本,以每吨 20 元运输费用计算,初步测算,仅烧碱的运输费用 1 年就可节约 240 万元。

(2)能源费用

烧碱和偏硅产品一体化运行,大大降低能源费用。

蒸汽消耗的降低主要体现 3 个方面:a.采用海晶高温 50%烧碱管道直供,减少了升温所需的蒸汽消耗,同时还可缩短了升温时间,提高产能约 10%;b.海晶饱和蒸汽近距离的直供,可生产高浓度偏硅产品,减少浓缩蒸汽用量; c.设有余热回收装置,最大限度回收热风炉烟气热量;d.设有蒸汽回收装置,最大限度回收废硅酸钠放料闪蒸蒸汽。

综合节约蒸汽效果达到节汽约 50%,初步估算,每年节约蒸汽量约 2.4 万t, 每年节约蒸汽费用 支出约 500 万元;提高产能,可增加效益约 500 万元/a。

由于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燃气消耗下降18%,年节约费用约 250 万元。

生产用电由海晶变电站直供,可以随海晶享受直供电价格,每年可以节约电费支出约 110 万元;

海晶以成本价为偏硅装置提供仪表空气、氮气、循环水等,偏硅产品可年节约费用约 300 万元。

综合以上一体化措施,在能耗方面每年可为偏硅装置节约 1 160 万元以上。 减少了能源消耗,同时减少了碳排放,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

(3)征地费用

不用另外征地建厂,节约了大量用地,节约费用800 万元。

(4)管理费用大幅下降

由于实现了管理一体化,泡花碱生产装置管理成本大幅下降,定员减少至八十余人,仅员工工资就可节约 350 万元/a。 另外, 由于实现公用设施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使得(公用工程设施等)折旧、修理、排污、办公等费用大幅下降,初步估计节约支出超过 1 000 万元/a。

(5)产品质量高端化

由于逐步实现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和工艺优化,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产品实现了高端化,价格平均提 高 150~200 元/t,每年增加效 益约 2 500 万元。

综上所述,通过烧碱-偏硅酸钠一体化发展,使得偏硅酸钠的各项费用节支及增收超过 5 500 万元,相当于每吨产品成本下降近 400 元, 产品利润率提高 10%以上。 如果以烧碱成本计入偏硅产品成本,偏硅产品成本将大大下降。在当前市场竞争下,成本和质量优势,将助推偏硅产品赢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4 结论

青岛海湾集团利用搬迁的有利时机,调整集团内产业结构,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淘汰落后产能,降低管理费用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了偏硅产品市场竞争力。在打造智能工厂建设过程中,海湾集团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今后,集团将结合“智能工厂”建设,引进国际一流的 ERP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全面启动 ERP 建设,搭建更高水平的一体化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培育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Prominent effect analysis of caustic soda-sodium metasilicat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achieved

LI Ming
(Qingdao Gulf Group Co.,Ltd.,Qingdao 266000,China)

Though relocation project implemented,achieved the caustic soda-sodium metasilicate industry chain integration planning,had goo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it was a good reference for chlor alkali and downstream industry chain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caustic soda;sodium metasilicate;integration

TQ114

:B

:1009-1785(2017)02-0004-03

2017-01-26

李明,男,(1964—),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化工机械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直从事氯碱生产技术相关工作,现为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猜你喜欢
硅酸钠烧碱东岳
2022年1—2月我国烧碱进出口情况
2022年1—6月我国烧碱进出口情况
东岳集团有限公司
东岳集团有限公司
原硅酸钠的制备工艺及应用
东岳访古
70年,我们一路同行
别致的“生长”
委内瑞拉MPE3稠油田固井工艺技术探讨
从水说起学化学之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