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党建工作的实践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7-01-23 17:19程效
重庆行政 2016年6期
关键词:园区党组织党员

程效

一、基本背景

园区集中了大量非公有制企业(以下简称非公企业)及从业人员,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是各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已经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课题。中组部对园区党建高度重视,在各省区市开展专题调研,加大推进力度。以浙江省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已将园区作为党建工作的一个领域进行研究部署,从体制机制、组织设置、资源整合、载体创新、工作保障等方面全方位推进,通过加强和改进园区党建工作,整体带动区域内非公企业党组织提升工作水平。

二、实践分析

重庆市于去年专项部署工业园区、商圈、楼宇、专业市场、孵化园五大领域园区党建工作,要求各区县把园区党建作为当前重要任务来抓,大力推进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市委常委、组织部曾庆红部长强调“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一定要注重资源整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建设,使服务中心成为园区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

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北碚区以重庆市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为重点,开展园区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一是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强化园区党委工作力量。结合园区“大学依托、地方支持、企业运作”的特点,园区党委形成“3+X+4”党建工作机制,由西南大学、北碚区、园区发展公司三方共建区域化大党委,协调科技、工商、人才等多个职能部门参与党委议事决策,通过财政补助、项目支持、上级帮扶、公司激励4条渠道保障党建工作和服务党员职工专项经费。二是建设开放式服务平台,整合力量实施精准服务。投入280余万元建设园区党群服务中心,由园区党委管理运行。设立党群综合、政策咨询、中介代理、人力资源、信息宣传、专题培训、公共活动、创业辅助、投资融资9个服务项目并列出清单,入园企业按需点单,一站办事。统筹调配相关行政部门、群团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力量,通过常驻办公、定时办公、预约办公的“阶梯办公”方式,“零距离”服务企业。三是创新运用“互联网+”方式,提高党组织工作活动质量。针对入园企业党员流动大、组织关系隶属复杂和高智、年轻、活跃的特点,园区党委实施线上线下“双线”管理。运用网络交流平台,组织党员过网上组织生活、开展民主评议、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开发“先锋党员积分系统”,过程性记录党员政治表现、工作表现,分数有加有减,季度汇总评比,常态化激励党员发挥作用。四是发挥组织优势,聚合资源促进园区发展。人才培养方面,园区党委牵头实施人才引进“双百工程”,三年时间引进或培养高端工程技术人才、中青年高级专家、科技型企业人才100人到园区创新创业,帮助创新创业人才转化高科技成果100项,选聘20名创业导师对创业人才进行帮扶。产业发展方面,园区党委把支部建在产业上,增强党员思想共鸣,引领产业间技术、管理的交流互动,举办“互联网+”技术交流、文化创意新思路等主题沙龙8期,吸引300余名创客到园区分享创意。文化建设方面,园区党委定期举办竞赛类、表演类、志愿服务类等文化活动,常态开展“微心愿”征集办理工作,帮助青年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心关爱青年成长。

综上所述,以园区为主体抓党建工作能够有效统揽各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中各方面力量服务园区建设、服务企业发展、服务创新创业。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非公企业出资人(负责人)对党建工作认识不深。主要是对党组织在非公企业开展工作的意义、功能、机制了解不多,存在“抓党建影响企业发展”、“党建工作是虚功”等错误认识。据调查,大科园党组织成立前,有73%的非党员出资人(负责人)认为非公企业党建抓不抓不重要,有44%的党员出资人(负责人)认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主要靠上级推动,目前虽有较大改观,但一些认识误区仍未完全消除。二是小微企业党建工作水平有待提高。小微企业数量多、员工更替快,客观上导致党员流动性强,党组织工作持续性弱。据调查,大科园中95%是小微企业,虽以联建形式进行了党组织覆盖,对单个企业来讲,往往是党员在,党组织就有影响,党员不在,党组织就和企业脱了钩。三是党员教育的工学矛盾较为突出。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压力大,许多党员作为企业骨干力量难以抽出有效时间参加党组织的学习教育。四是基层党组织书记选任难。目前,园区内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为企业优秀出资人(负责人)或员工担任,存在有能力、缺精力的情况,并且对其任职后的培养和激励保障缺乏有效机制,导致岗位的吸引力不强,书记队伍后继乏人。

三、对策建议

(一)理顺园区党建工作领导体制,落实园区抓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市场经济条件下,园区虽然不直接领导和管理园内非公企业的工作,但其在政策落实、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建设、企业服务乃至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建立与园区作用相匹配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确保党委履职尽责、工作有力。一是配好园区党委领导班子。吸纳驻地乡镇(街道)、重要行政部门有关负责同志进班子,推动行业指导与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二是充实党建工作力量。对企业数量大的,设立企业综合党委或企业工委;对企业数量小的,在企业服务处等机构加挂党建办牌子,在工作津贴、政治安排等方面对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给予激励保障,确保党建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三是建强基层党组织。建立项目落地同步跟进党建工作、企业发展同步拓展党建工作、工作评估同步检查党建工作等机制,为党组织扩大覆盖、开展工作、扎根企业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党建工作责任层层传递、层层压实。

(二)以服务为主题建设园区党建工作平台,促使园区党组织彰显优势、发挥作用。园区在资源整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园区党组织要通过建好平台、做实服务,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以优质服务赢得企业满意。一是建好办事平台。以需求为导向,规范办事流程,落实办事责任,实现一站式、清单化服务,树立为民服务良好形象。二是建好活动平台。根据工业园、商圈、孵化园等园区的特点,在人才引进、成果展示、就业创业、文体娱乐等方面,开展企业需要、员工满意的活动。三是建好教育平台。大力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微党课、口袋书等更为灵活的形式,开展党员和职工群众教育工作,为党组织工作扫除“杂音”,凝聚正能量。

(三)注重党建工作与个人发展有机融合,增强园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园区党建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推动职工群众在职业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并引导他们把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兴盛结合起来,着力夯实党的群众基础。一是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开展把党员培养成优秀职工、把优秀职工培养成党员的“双培养”工作,发挥组织优势引进企业所需优秀人才,最大限度地把优秀职工聚集到党内来。二是关心关怀青年。重视青年工作,把文化建设作为党组织开展青年工作的重要内容,主动了解青年需求和思想动态,注重以文化人,培育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切实维护职工合法利益。统筹工会力量健全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监督制度,推行党组织代理代办职工诉求引导正确维权,传播优秀企业文化维护职工精神文化利益,实现体面劳动和尊严生活。

(四)以改革创新精神引领产业发展,确保园区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促进。围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推动园区党组织围绕产业发展创先争优,在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建设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一是推动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围绕党建强、发展强目标,推行党员示范区、党员责任岗等做法,团结带领职工攻坚克难、争当一流,树立行业发展标杆。二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以产业为纽带,开展党组织联建、先进带后进等工作,以行业协会等为依托,组织开展产业技术、人才等交流,促进园区内部的产业链整合。三是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党组织的影响力,为创业者牵线搭桥,开通“绿色通道”,帮助解决创业中的困难问题,促进创意转化、成果转产。

作 者:中共重庆市北碚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园区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