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同步小康

2017-01-23 17:24胡越
重庆行政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建贫困村贫困户

胡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扶贫开发工作视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针对扶贫开发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21世纪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步骤,创新发展了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理论,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

扶贫攻坚两年以来,重庆市合川区三庙镇按照脱贫攻坚“工作不松、力度不减、队伍不散、政策不断”的总体要求,持续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在困难中摸索,取得了较好 的实践经验和成效。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

三庙镇各级部门确定了扶贫领导小组成员,调整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人大主席为副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农业服务中心下设办公室,农业服务中心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同时扶贫分管领导兼任贫困村第一书记,配备大学生村官,充实调整帮扶队伍人员,选配本地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为持续开展扶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明确贫困识别标准

(一)贫困户和脱贫户的识别。以是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有保障、安全住房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为基本原则,以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为贫困户识别标准,以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为脱贫户识别标准,严格按照“四进、七不进、一出、三不出”方法进行识别。

1.“四进”。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作为今年新增或返贫对象评定为贫困户:一是2016年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的农户(2016年国家扶贫标准为人均收入3100元);二是因缺资金有子女无法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农户;三是无房且自己无能修建的农户,或只有一套常住房且未改造的危房,目前已经存在安全隐患自己却无力修建的农户;四是因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或长期慢性病等,扣除各类救助政策后,自付医疗费仍然很高,导致家庭处于国家扶贫标准以下的农户。

2.“七不进”。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不能评定贫困户:一是2016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二是2014年以来购房或修建新房,或高标准装修现有住房的(不含因灾重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和国家统征拆迁房屋);三是家庭拥有或使用汽(轿)车、船舶、工程机械及大型农机具的;四是家庭办有或投资企业,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的;五是家庭成员中有财政供养人员(含村干部);六是举家外出一年及一年以上的家庭;七是其他明显不符合扶贫开发对象标准的情形。

3.“一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具备下列条件的,必须列为2016年脱贫户退出。即2016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并真正实现了教育、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饮水安全和生活用电问题已经解决,不因患重大疾病、长期慢性病等大额医疗费用支出而返贫的贫困户。

4.“三不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不能作为2016年脱贫户退出。一是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没有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没有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二是虽然享受了扶贫政策,但当年尚未明显见效的;三是建档立卡“回头看”后今年新纳入的贫困户原则上不能退出。

(二)脱贫村识别标准。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低于3%,统筹考虑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综合因素给予认定。

(三)把握扶贫对象动态。三庙镇对贫困人口动态进行了较为精准的把握。一是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包括识别新增贫困户和返贫户。严格按照贫困人口识别标准、方法和流程,对因灾、因病、因学等原因致贫或返贫农户全部纳入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对新增贫困户和返贫户的识别,重点关注尚未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低保户、残疾人家庭等农村贫困对象,确保应扶尽扶。二是精准识别脱贫对象,包括识别脱贫户和脱贫村。采取录入数据信息的方式将2014年建档立卡以来的贫困户、已脱贫户、2016年的新增贫困户和返贫户的信息系统录入。补充、完善和更新2014年建档立卡以来所有贫困户、已脱贫户、2016年的新增贫困户和返贫户的《户表》、贫困村的《村表》、贫困村中自然村的《自然村表》、贫困户《人员增、减表》。

三、规范识别工作流程

(一)新增贫困户、返贫户和脱贫户识别流程。通过“四看”(看收入、看吃穿、看保障、看稳定发展态势),采取“七步工作法”(政策宣传、业务培训、识别对象、录入更新、比对清洗、评估验收、审批备案)识别确认贫困户和脱贫户。

新增贫困户、返贫户通过“八步二公示一公告”的流程识别认定。第一步农户自愿申请,第二步村民小组民主评议(第一次公示),第三步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组织入户调查核实,第四步农户确认,第五步村级民主评议(第二次公示),第六步乡镇审核认定(对外公告),第七步信息录入更新,第八步数据比对清洗。

脱贫户的识别流程。第一步村民小组民主评议筛选提名(第一次公示)、第二步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组织入户调查核实、第三步贫困户认可、第四步村级民主评议(第二次公示)、第五步乡镇审核认定(对外公告)、第六步信息录入更新、第七步数据比对清理。

(二)脱贫村的识别流程。由村提出、乡镇公示、区县公告的流程做退出管理。

四、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瓶颈依然存在。目前,交通“瓶颈”问题仍然是贫困村脱贫工作成果巩固的最大制约因素。以三庙镇所辖的县道“三龙”路为例,它不仅是连接凤山村与外界的大通道,也连接凤山和三庙两个场镇,辐射燕窝、龙凤、凤山场镇、凤山村、凤凰村、戴花村等镇村,全长约13公里,目前尚未硬化,村民出行不便,物流不畅。“三龙”路已被列入今年合川区道改造项目,但仍未实施。大通道的出行问题,已经成为沿线2500余户近8000千名群众生产生活、脱贫致富、民意民情表达的主要诉求。

(二)扶贫投入与需求差距大。除有整村脱贫任务的村外,其他非贫困村扶贫资金的投入较少,扶贫资金的不平衡也导致其他村基础设施跟不上,加之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而镇财力又比较困难,导致非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整体效果很不理想。

(三)群众对脱贫政策不理解。一是部分贫困户对国家的脱贫政策不是很理解,虽然达到了脱贫标准,但是仍想保留贫困户的身份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二是部分贫困户脱贫增收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不强,还需要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三是部分贫困户仍存在“等靠要”思想,脱贫增收主动性不高;四是存在特别困难的贫困户,除低保兜底外,增收能力有限。

五、扶贫攻坚方法步骤

(一)严格扶贫工作要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将此次动态调整作为反映工作成果、完善识别办法、确保精准考核的重要机遇,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二是规范工作程序。严格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和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重庆市关于建立扶贫开发工作对象退出机制的实施方案》的相关规定,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退出管理。在贫困对象和脱贫对象的识别上,要充分发挥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的作用,坚持公平、公正、透明原则,防止公示公告流于形式,防止民主评议中的不公平、不公正行为,防止人为拆户并户和简单的将低保户全部纳入贫困户或全部排斥在贫困户之外。三是认真审核数据。本次信息数据录入只能在全国扶贫信息系统中进行,各村要填报的数据要严格审核,反复清洗,对纸质报送和网络系统录入统计的数据都要严格把关。四是健全工作机制。镇政府要建立健全扶贫对象退出的检查验收、跟踪督查、责任追究、“一票否决”等机制,确保动态调整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二)查漏补缺持续帮扶。从扶贫对象状况、扶贫项目落实、扶贫资金管理等方面认真查漏补缺,举全镇之力巩固脱贫成果。一是梳理归类已脱贫人口,针对勉强跨过贫困线的特殊贫困户,继续加大民政救助救济政策扶持力度;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收入减少的脱贫户,加强引导,开展种养殖业技术集中培训,介绍就地就近务工;对因家庭新增患病人员、危旧房改建完成等有返贫风险的,继续申请民政救助、危旧房改造等项目支持。二是整合雨露计划、泛海助学、圆梦行动等贫困助学资源,对符合条件的建卡贫困学生实行助学全覆盖。三是对住危房、患大病、辍学、无安全饮水等四类情况进行再次核查,逐户走访并落实相应帮扶措施。针对患大病的情况,成立专门医疗团队,入户逐人进行医疗评估,并形成档案台账,积极对接保险公司及相关上级部门,将其全部纳入民政救助对象范围,争取更高的治疗费用报账比例,切实减轻建卡贫困户负担。针对居住危房人员的情况,组建专门工作小组,根据每户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对应的房屋改造方案,全力争取民政等相关方面的政策支持,并做好贫困户的鼓励、动员等方面的思想工作。

合川区三庙镇455户1551人脱贫户无返贫现象发生,2016年新增贫困人口1户1人,已落实具体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并要求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走访或电话访问,及时跟进,确保年底脱贫。强化扶贫资金管理,严格按照上级确定的资金投向、使用范围,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以严密、科学、规范的制度强化对扶贫资金的管理,严防贪污、挤占、截留、挪用扶贫资金的问题发生,确保贫困群众真正受益。

六、加大投入巩固成果

(一)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投资。持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方面的投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提高群众收入。广泛动员群众,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民主议事、组织协调和技术支持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开展农业基础建设,持续促进完善全镇农业基础设施,巩固和扩大项目扶贫成果。三庙镇党委将加速推进2015年未完成工程项目涉及5个村,总投资297万元。前期累计共完成整修排灌沟渠2200米,新建沟带路1000米,新建山坪塘2口,整治山坪塘117口;硬化3米宽机耕道7298米、新建2米宽耕作便道3075米、新建1.5米宽耕作便道2700米,维修整治电灌站灌溉渠360米,新建盖板沟150米,新建和拟建人行便道4.5公里,新建和拟建通畅公路15公里;启动2016年农业基础设施扶贫项目7个,总投资392.2万元,其中白鹤村斗牛路、新建污水管网1080米,危岩排危,新建排洪沟等投资243.29万元;玉观村改建公路投资12万余元,福寺村新建540米公路投资27万元,凤山村新建通畅公路投资42万元,凤凰村新建通畅公路投资15.3万元,龙窝村新建人行便道15.3万元。

(二)强化指导发力产业。一是鼓励发展基础种养业。组织和安排各贫困户帮扶干部开展每个月进行一次回访,及时把握和了解贫困户思想动态,同时各镇财政发放贫困帮扶资金,用于种子、仔猪、鸡苗等生产资料的购买。二是鼓励参加职业培训。广泛宣传雨露计划职业培训工程,帮助贫困户报名参加汽车驾驶、挖掘机操作、装饰装修、幼儿教师培训、汽车快修与美容等技能培训。三是拟建经果林产业。根据个别镇产业扶贫效果不够明显的情况,区政府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仅就三庙镇的具体情况,结合全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拟在宝龙、角庙、龙窝、三岔、仁和、凤山、白鹤、戴花、石堰等村2016-2018年期间发展核桃种植7000亩,预计带动贫困户150余户增收。四是发挥龙头企业示范作用。依托仁和家园、壹壹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凤山大米专业合作社、凤山花椒专业合作社、安塘村海学空心菜基地等农字号企业规模化种植的优势,组织建卡贫困户参观生产基地,带动贫困农户了解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方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在贫困地区,农村与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直接关系到全面而较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建立。三庙镇在扶贫攻坚中将工作不松,力度不减,继续巩固扶贫成果。一是要持续开展扶贫回访帮扶,巩固脱贫成果,保持延续性,防止贫困户返贫现象发生;二是要持续开展扶贫政策宣传,让扶贫攻坚工作家喻户晓,让贫困户真正了解和知道国家各项扶贫政策的重要意义;三是要对勉强跨过贫困线的特殊贫困户,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树立其脱贫致富的信心;四是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贫困户致富奔小康提供保障;五是要继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责任编辑:宋英俊

猜你喜欢
新建贫困村贫困户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