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巫咸国”提升重庆文化影响力

2017-01-23 21:45刘家勤
重庆行政 2016年6期
关键词:巫溪巫山重庆

刘家勤

“巫咸国”是巫文化主要发源地,位于重庆巫溪、巫山一带,是重庆独特的文化资源。远古“巫咸国”的再现,则具有极强的人文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尤其是对提升重庆的文化影响力有重要意义。巫文化是上古时期以巫咸为首的“灵山十巫”和在以巫溪宁厂古镇宝源山为中心创造的以占星术和占卜术为主要形式,以盐文化和药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地域特色文化。作为一种充满神秘的人类文明,不仅渗透、影响了阴阳说、老庄思想、屈原诗歌,甚至还涉及了禅、中医、宗教,而且还丰富了华夏民族的哲学、科技和艺术,极大地推动了华夏民族的成长。拥有这么重要的文化资源,“巫咸国”却鲜有人知。挖掘包装打造重庆巫文化,再现“巫咸国”,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四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战略,推动文化强市建设,提升重庆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一、再现“巫咸国”的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相关市、区县职能部门及学术研究机构在巫文化研究和运用推广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巫文化的重要价值逐渐被大家所认识、接受,再现“巫咸国”逐渐形成共识。

(一)再现“巫咸国”的人文价值

一是可增强重庆文化引领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当下的重庆文化,以码头文化、陪都文化等闻名中外,虽有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大足石刻,也有改变世界古历史的英雄之城——钓鱼城,但与北京、南京等城市相比,总有些底蕴不足。巫文化可追述到上古时期“灵山十巫”,并推动巴楚发展,促进渝陕鄂文化融合,进而形成我国版图腹心区域的文化沉积带。巫文化是重庆拥有深厚文化根基的最有力证明,巫咸国是比夏朝还久远的母系制部落。再现巫咸国,应成为延长重庆文化命脉的文化使命。

二是可保护重庆地貌生态。巫山巫溪一带,是重庆留存远古生态最美也最完善的一片自然景观,是渝东北生态涵养区的核心地段。如能以宁厂古镇、盐泉为核心区再现“巫咸国”,连通巫山巫溪大宁河、巫山人遗迹、古栈道、悬棺、灵巫洞、汉风神谷等历史文化景观,可以保护好重庆地貌生态,更是契合五大功能区战略对巫溪、巫山区域的定位。

三是可启迪创新思维。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在全市文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大灵巫在创立包含巫医、巫药等巫文化的过程中,闪耀着天才的创造和发明。再现巫咸国,挖掘十大灵巫的远古创新思维,对重庆文化改革创新有启迪作用。

(二)再现“巫咸国”的经济价值

重庆文化产业在2013年、2014年、2015年,无论是综合指数,还是生产力、影响力和驱动力指数,无一项进入前十。如果再现“巫咸国”,对重庆文化的经济效益而言,至少有两点可期的价值:

一是可创造文化精品,丰富文化业态。吴承恩领悟《山海经》再创《西游记》传承至今,美国人运用神话元素创作《阿凡达》收益百亿。若再现“巫咸国”,打造“逍遥巫咸国”之类的文化精品,必定能创造不菲的经济效益。同时,注重“巫文化、盐文化、药文化”品牌打造,开发大宁河刺绣为代表的文化衍生品,引入影院、剧场、书店、摄影摄像工作室、艺术馆、工艺品和创意产品商店、文化休闲娱乐场所等文化业态,延长产业链,打造配套消费项目高度聚集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开展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等都可以在文化运用推广中实现精神价值和经济效益。

二是可推动文旅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战。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以文化为核心的休闲式体验式深度旅游正越来越占市场优势。在“巫咸国”再现体系中,包括巫灵洞、汉风神谷、宁厂古镇、巫盐古道等诸多资源可以得到全方位、立体化整合配置,全面系统呈现“巫文化”、“盐文化”及“药文化”,形成自然、纯净、原始、古朴、神秘的旅游奇观。同时还可以以深厚的“巫文化”底蕴带动“巫山-巫溪-奉节”旅游“金三角”环线旅游发展,融入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大旅游经济当中,形成一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共生的旅游产业经济带,进而助力巫溪、巫山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再现“巫咸国”的建议

要以“再现‘巫咸国光辉,展示华夏远古文明”为遵循,以“巫文化、盐文化、药文化”衍生品为载体支撑,突出“东方伊甸园”人文意境。同时兼顾商业价值实现,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力求实现“巫咸国”文化“国家级文化价值和世界性人文价值”的目标。

(一)再现“巫咸国”应从三个层面挖掘打造

一是点上市场主体建平台。引导企业参与构架“巫咸国”再现平台,选择主业突出、有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市内企业重点培育,促成引导国有大中型文化企业参与“巫咸国”再现中涉及的文化旅游产业经营开发。争取引进中国100强、世界500强企业,以及有实力的大型文化旅游集团参与投资建设。这个层面政府应实行普惠的财税政策和按实际再现开发投入进行补助,真正调动更多企业投入“巫咸国”再现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链上文化旅游产业立平台。针对“巫咸国”再现所涉主导产业,以利益为牵引,引导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加大在“巫咸国”再现所涉全产业链的学术文化研究和成果运用推广力度。构建培育以“巫文化、盐文化、药文化”为主线,覆盖文化创意、休闲娱乐、影视制作、特色演艺、旅游投资、酒店经营等领域的综合性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同时,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鼓励非公有资本以股份制、合伙制及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兴办“专、精、特、新”的中小微型文化旅游企业,充实完善“巫咸国”文化旅游产业链,丰富文化旅游市场。这个层面要增加重点、关键项目的扶持力度,配套发展“巫咸国”众创空间、文化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

三是面上政府搭平台。针对“巫咸国”再现工作中企业和产业共性需求,在原有中国华夏巫文化研究院的基础上,由政府牵头建设包括“巫咸国”再现产业发展研究院、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文化资源共享中心等,为整套产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设立相应巫文化研究和“巫咸国”再现专项奖励、资助和补助。

(二)再现“巫咸国”应注意协调两个关系

打造“巫咸国”过程中,要做好部门协调、政企合作、行业合作、区域合作的机制建设,凸显企业和高等院校主体地位,实现区域统筹建设、错位发展。

一是政府与企业角色协调。在“巫咸国”再现工作中,政府与企业两者之间,要凸显企业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在资源配置高效、市场反映灵敏方面的优势,防止政府过分干涉、包办代办。政府部门要在整体规划、统筹协调、指导促进企业主体发展方面下力气,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要以优势资源、优惠政策吸引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同时在培育骨干企业,架构配套产业链方面下大力气。

二是区域在共谋和错位发展中的关系协调。鉴于巫文化发源地和“巫咸国”地理位置存在不同声音,在“巫咸国”打造中必须做好区域协调。在市级层面,市级部门牵头加强与湖北、陕西等地相关部门联系,建立渝陕鄂巫文化研究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系会议,协同错位推动巫文化研究和成果开发利用。在区县级层面,基于巫溪、巫山山水相依关系,在“巫咸国”再现中要建立大“巫咸国”空间概念,树立“再现‘巫咸国光辉,展示华夏远古文明”统一文化商标意识,在市级部门的牵头下,巫溪、巫山要积极融入,协同共谋、错位发展,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突出整体规划、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动互进,避免区域间资源重复开发、项目雷同、恶性竞争等。在“巫文化”整体立意之上,巫溪可侧重挖掘“溪”字内涵,凸显“盐文化”再现,巫山可侧重思考“山”字文章,凸显“药文化”再现。

(三)再现“巫咸国”要抓好三个关键点

“巫咸国”再现在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原则的基础上,市级部门要高标准出台关于“巫咸国”再现的统领性意见,启动“巫咸国”再现平台建设。尤其要抓好三个于关键点。

一是融合宣传推广要素。建立部门协作、政企合作、行业合作、区域合作的宣传推广机制。市内宣传媒体要拿出一定时段(版面)为推进“巫咸国”再现工作做好宣传造势。文化部门要研究开发面向市民和游客的文艺作品,在各类文化展会中增设文化旅游产品和项目展示。旅游部门要适时在市场推广中宣传巫文化特色。要引导文化旅游企业围绕“巫咸国”旅游景区、度假区、旅游目的地创作影视、动漫、图书、演出等文艺作品,实现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

二是融合科技创新。“巫咸国”再现起点要高,要构建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运作模式,实施“智慧体验”方案,引导并支持企业研发使用“巫咸国”“智慧体验”平台终端,实现内容个性定制、景点导览互动、消费在线支付和体验即时分享等新型体验消费形态。重视科技创新对“巫咸国”文化旅游消费内容的启发效应,支持企业将高科技手段融入主题乐园、情景体验、动漫游戏、创意设计、影视再现及特色演艺中,增强“巫咸国”文化旅游产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三是拓展融资渠道。要统一建立“巫咸国”再现项目库,促成文化旅游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通过重庆市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资相应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要构建平台鼓励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并提供“巫咸国”再现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对于再现工作中涉及的小规模、成长性好的文化旅游企业,要鼓励探索联保、联贷等融资方式。

作 者:重庆市经开区招商服务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宋英俊

猜你喜欢
巫溪巫山重庆
重庆客APP
在十八梯遇见巫溪
醉美巫山赏红叶
“巫溪洋芋”拿到出口欧盟“通行证”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在这里看重庆
巫山
奉溪高速进入扫尾阶段 年底通车实现“4小时”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