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2017-01-24 08:14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期
关键词:内蒙古民族文化

赵 颖

(兴安盟委党校,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

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赵 颖

(兴安盟委党校,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

内蒙古民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改变了内蒙古人们的生活方式,为内蒙古文化的传承增加了难度。文章以内蒙古民族文化为切入点,评估了文化具有的价值,分析当前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并给出对策。

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承;保护

在马克思文化学中,论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即文化与政治经济是互相促进、影响,一个地区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会带动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内蒙古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传承与保护的难度较高。因此,相关部门要根据内蒙古民族文化的特点,协调下属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一、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

在内蒙古生活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族、回族等,这些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共同组成了内蒙古的民族文化,有很高的文化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民族的融合,内蒙古文化逐渐完善,形成两个文化层次,一个是精神层面,另一个是物质层面[1]。并且,内蒙古文化也是其向前发展的基础,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升级。

内蒙古民族文化是以草原文化为代表,还包括饮食、服饰、绘画、宗教等文化形式,这些文化形式都体现了绿色、和谐,因此,内蒙古要把民族文化作为发展的动力,运用其经济、生态等价值,促进自身发展。

二、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一)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问题

虽然内蒙古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文化形式丰富多样,但在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民族文化逐渐被现代生活方式掩盖,增加了文化传承的难度,导致很多文化随着时代的演变渐渐消失。其主要受主客观即其他原因的影响。

1.主观原因

目前,内蒙古已经基本摆脱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人们逐渐向城市或城镇化转移,不再用游牧的方式生活,渐渐把草原变成土地,种植农作物,由牧业变为农业,并且,大部分年轻人会直接进入城市,用现代化的方式生活,导致其基本与传统文化脱离。同时,内蒙古的很多民族学校每年招收到学生很少,有的学校甚至已经停止办学,体现了文化缺少传承的现状。

另外,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民族文化缺失甚至消亡,多受内部因素影响,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消失,不易恢复。而文化消亡的另一原因则是很多文化因为缺少继承者,无法继续传承。

2.客观原因

内蒙古以特有的草原文化而闻名,草原广阔,有丰富的物产,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不足,人们渐渐把草原变成土地或建设用地,在草原上掩埋垃圾,导致草原的生态平衡严重失调,水土不断流失,逐渐沙化,面积锐减,在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恢复,让草原文化缺少根基[2]。同时,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很多民族的传统民居遭到破坏,无法复原,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逐渐消失。

(二)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对策

1.文化挖掘

内蒙古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生活的地区,在这一地区,各类民族文化互相补充,相互影响。从横向上分析,这一地区的文化是在不同的政治、经济的发展下形成的,而从纵向上分析,这些形成的文化都是我国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中包含了音乐、建筑等内容,从不同层次体现出来[3]。因此,我们必须深度挖掘这些文化潜藏的信息,为文化的传承打下良好的基础。

2.文化传承

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多层次的概念,包含多方面的文化内容。某种文化出现后,除了让人们了解到它的过去,也要为文化未来的发展做好铺垫。内蒙古的民族文化有很高的价值,因此,对文化的继承与保护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首先,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产生内心的自豪感,用民族文化引导自身的民族文化认知,提高文化传统的积极性,其次,还需根据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制度与机制,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制度支持,最后,有关部门要根据目前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形成这一现状的成因,给出科学的分析与解答。

3.文化开发

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文化开发,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此,有关部门要翻阅相关书籍,了解内蒙古都包括哪些文化内容,并根据这些文化内容,给出文化主题,并围绕主题完成文化的开发[4]。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是整体主题,指的是找到相同本质文化内容之间的契合点,根据这些契合点,把多种文化用某种介质连接起来,变成一个整体,做整体性的开发。其次是还原重建,是指把一些有一定程度破损的古迹,按照书中的记载进行复原,尽量修复。最后是模拟建设,是指不存在于历史中,而是根据书籍的记载和传说,运用想象创造出来的历史文化。但模拟建设不是无稽之谈,而是根据已有的历史文化,通过科学、合理的想象,与当地特有的环境相结合,适当变化,创造新颖的文化标新方式。

4.文化抢救

内蒙古的民族文化虽然是由不同的传统文化组成,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但人们因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缺少文化保护意识,对历史留存下来的文物保护度不足,让很多历史文物受到破坏,无法传承。针对这一情况,有关部门要加大文物的保护力度,对遭到破坏的文物进行抢救[5]。为此,部门必须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不同的文化遗址所在的位置,给出一份濒危文物清单,并进行实地勘察,查看文物的受损情况,进行记录,之后根据历史上的图片进行修补。

文化是历史形成的产物,一旦受到破坏,现代人很难把它恢复成原有的形态,就像是阴山岩画等,由于岩画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没有任何遮挡物,极易风化,再加上人为的破坏,导致部分位置的图画丢失,无法修复;抑或是鄂温克族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大多围绕山林、驯鹿等展开,是用语言表达与传承的一种文化,代代流传,一旦这些故事被遗忘,就会彻底消失。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做好文化保护与修复的工作,为文化的传承打好基础[6]。另外,又因为内蒙古地域辽阔,每个地区随着时间的发展,都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所以,有关部门给出文物名录时,要查阅不同地区的文物记录,抢修带有地方特点的建筑,收归到名录中。

5.文化传播

内蒙古的民族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实现文化的传播,可以让文化与其他文化内容形结合,丰富文化内涵,但如何向外传播,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7]。文化传播包括三方面:

文化选择角度:文化传播必须是内蒙古特有的文化,只有选择具有鲜明特点的文化内容,才可以体现出内蒙古文化的景观与内涵,让外界了解到内蒙古文化的本质。

文化整理包装:有关部门要根据现有的传统文化特点,挖掘文化潜在的信息,进行文化包装,而不是把包装未完成的文化传播出去,提升文化。因此,必须总结文化具有的内涵,以内涵为基础,对文化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打造属于内蒙古的文化品牌,提高文化的竞争力,最终实现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根本目的。对文化内容进行包装,能够让文化的精华凸显出来,把相同的文化资源整合在一起,突出文化的主题,满足人们对文化形式多样化的需求,向市场化转变。

文化传播策略:把富有特色的内蒙古文化向外传播,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播理念,运用相应的技术,创新文化传播形式。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传播的方式与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内蒙古要把草原文化作为主导,结合先进的传播技术,推动文化向外传播,让草原文化成为内蒙古一张新名片。我们除了利用报纸、电视等传播方式,还可以借助互联网,以互联网为平台,把文化变成电子文字或影像,向外传播,抑或是利用娱乐节目的形式,扩大文化的传播范围。

三、结语

我们必须认识到内蒙古民族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性,根据传承与保护的现状,给出相应的对策,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支持。因此,有关部门要明确文化具有的价值,分析会影响传承与保护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运用文化挖掘、文化传承、文化开发、文化传播等方面,实现文化的传承,对文化进行保护,让文化成为内蒙古地区的标志与名片,促进文化的推广与传播,扩大传播范围。

[1]刘伟,李洪梅.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刍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03-107.

[2]刘春玲.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与传承的研究价值和意义[J].前沿,2015(7):101-104.

[3]王欣欣.内蒙古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4(9):114.

[4]包金光.内蒙古农村牧区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5]李晓焕.论鄂温克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3):98-100.

[6]刘斯琴高娃.蒙古族服饰助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J].纺织导报,2014(9):111-113.

[7]苗金海.内蒙古鄂温克族民间音乐文化保护与学校教育传承[J].中国音乐,2013(2):206-210.

G127

A

猜你喜欢
内蒙古民族文化
《自由》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可爱的内蒙古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