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梭菌中毒症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分析

2017-01-24 23:21
中国动物保健 2017年5期
关键词:抗毒素豚鼠肉毒

(诸城相州畜牧兽医管理站山东潍坊262200)

温会逐渐上升,以40~41℃为主,精神不振,甚至会在面部器官之中存在水疱,一旦水疱破裂则会留下相对整齐的红色糜烂溃面。口蹄疫对于犊牛来说危险性极大,发病相对突然和急促,以出血性肠炎、心肌麻痹为主要表现,死亡率较高。在牛口蹄疫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对牛的溃烂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并且适当性的涂抹一些龙胆紫、碘甘油等药物。同时,还应该对牛棚进行消毒处理,将已经患病的病牛与正常的牛群进行隔离,病牛应以稀软且水分较多的饲料为主,及时处理病牛的排泄物、饲料等。■

肉毒梭菌中毒症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分析

苏洪刚

(诸城相州畜牧兽医管理站山东潍坊262200)

肉毒梭菌中毒症是一种在养羊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中毒性疾病,虽然不是很常见,但是死亡率很高,危害很大。本文对该病的发生、诊断、防治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点参考。

羊肉毒梭菌中毒症;诊断;防治

肉毒梭菌中毒症是由于摄人肉毒梭菌毒素而发生的一种中毒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特征为运动神经及延脑麻痹。1870年,著名生物学家穆勒将其命名为肉毒梭菌中毒症。1896年在比利时首次从腊肠中毒的人体中分离得到肉毒梭菌。本病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一般不常见。羊的肉毒梭菌中毒症在我国曾有报道,本病的特点是死亡率高。

1 病原

本病病原为肉毒梭菌,是一种腐生菌,为梭菌属的成员。多单在,有鞭毛,能运动。芽孢呈卵圆形,位于菌体近端,大于菌体直径,使细胞膨大,革兰氏染色阳性。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绵羊山羊都可发病,实验动物小鼠和豚鼠敏感。

2.2 传染来源

病羊及带菌羊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病菌可以暂时寄生在病羊的肠道中,但不致病,病羊能从粪便排出细菌,细菌在污染的土壤中形成芽孢后长期存活。其芽孢遍布于自然界的土壤、水、干草、蔬菜、青贮饲料、动物肠道和粪便中。在本病流行地区的动物尸体、碎屑、骨骼内均有本菌芽孢存在。

2.3 传播途径

通过羊只的消化道可引起中毒发病,病菌多存在于发霉的饲料,骨粉,腐败动物尸体,骨骼内。当温度适宜时,即可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在缺少磷的地区,羊采食后就会引起发病。

2.4 传播方式

以水平传播为主。

2.5 流行特点

在沟渠、池塘、湖泊的四周,当热天干涸时,腐败的动物尸体和植物是病菌繁殖和产生毒素的良好场所,多在每年的4~10月份发生本病,冬季自然停止,多散发。

3 致病机理

肉毒梭菌毒素由肠黏膜吸收后,主要侵害羊的中枢神经系统,其中延脑神经核损伤比较明显,运动末梢神经亦有损伤。因此神经末梢停止释放乙酰胆碱,阻碍神经冲动对运动终端的传导,进而发生一系列神经症状。这种神经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常常造成羊只的死亡。

4 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4.1 主要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4~20 h,长的可达数天,主要决定于动物种类和摄入毒素的量。在一般情况下,最明显的症状为运动神经麻痹,病初期病症从头部开始,然后迅速向四肢和后躯发展。肌肉软弱及麻痹症状比较轻微,精神状态出现兴奋不安,步态僵硬,运动时头颈弯曲向一侧倾斜。作点头运动,尾巴一侧摆动。流涎、流浆液性鼻汁,呼吸困难,最终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4.2 病理变化

本病在病理学上缺乏特异的变化,剖检见到尸体消瘦,口腔含有咀嚼不全的饲料,口腔有恶臭的气味,舌露出口外。胃内含有少量的饲料,也可见到有木石、骨片之类的物质。肠乳膜上有卡他性炎症,实质脏器及淋巴结充血,质地柔软,肺充血和水肿。脑血管怒张,在浆膜上和膀胱、喉、咽黏膜及心内外膜上均有点状或带状出血。在咽喉黏膜有灰黄色被覆物。

5 诊断要点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是否饲喂腐败的植物和动物性饲料,在同群羊有多数发病,而且呈典型的麻痹症状,体温、意识、反应正常,剖检无特征变化,根据以上即可初步诊断本病。

5.1 细菌学诊断

5.1.1 实验室诊断检查尸体内和饲料中有无毒素存在,应采取可疑饲料和胃内容物进行试验室诊断。在检样中加入二倍量的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用灭菌乳钵研碎,室温下浸泡1 h,滤过,取透明滤液灌服豚鼠两只,每只1~2 mL。另取加热沸腾30 min的滤液,灌服另外两只豚鼠作为对照。如果检样中含有肉毒梭菌素,则前两只豚鼠经3~4 d后,出现流涎、胃壁松弛和后肢麻痹症状,最后死亡。对照组豚鼠因毒素被高温破坏,豚鼠健存[1]。

5.1.2 快速诊断为了迅速得出诊断结果,可取上述滤液0.1~0.2 mL注射鸡、鸽子或麻雀等一侧眼睑皮下,另一侧注射100℃加热30 min的滤液做对照。如果注射30 min至2 h后,眼睑麻痹,逐渐闭合,而对照眼睑仍正常,则证明滤液中含有毒素。

5.1.3 间接诊断也可用间接血球凝集反应试验和免疫荧光技术分别诊断各型梭菌毒素。

5.2 鉴别诊断

本病应当注意与其他中毒、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作鉴别。

6 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防止饲喂腐败的动植物饲料,适当配给钙磷比例,羊的粪便生物发酵后方可使用。由于羊发生肉毒素中毒时,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发病后1~2 d死亡,特异性抗毒素血清早期治疗虽有较好效果,但常常无备用血清,支待疗法对急性病羊疗效又不理想,羊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死亡率达70%~100%,因此,以预防为主。

6.1 抗毒素治疗

病初应用肉毒抗毒素治疗,效果较好。在未确定毒素类型的情况下,可应用多价抗毒素治疗,如果确定毒素类型,则用同型抗毒素治疗,根据病情轻重控制在10-50万IU,静脉或肌内注射,4~6 h重复一次,直到病情解除[2]。

6.2 对症治疗

因肉毒素在碱性环境中易被破坏,在氧化作用下毒力减弱,故可用0.1%浓度高锰酸钾溶液灌肠、洗胃。呼吸困难者给予呼吸兴奋剂,有阵发性痉挛的可使用镇静剂,以增强体质和排出肠内毒素。遇有体温升高者,注射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以防止继发肺炎。■

[1]贾永康.羊肉毒梭菌中毒症的诊疗与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1):192.

[2]佟丽娟,顾辉,高巍.羊肉毒梭菌中毒症的症状及诊治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09(3):61.

10.3969/j.issn.1008-4754.2017.05.030

猜你喜欢
抗毒素豚鼠肉毒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肉毒杆菌有多毒?
肺豚鼠耳炎诺卡菌病1例
A型肉毒毒素防止面部美容切口瘢痕增生的效果观察
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
做瑜伽的小豚鼠
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在面部整形切口的应用
豚鼠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