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文化视阈下的大学文化发展

2017-01-24 08:12王玺
价值工程 2017年1期
关键词:大学文化

王玺

摘要: 大学文化建设中有一种忽视科学文化的现象,过分强调了人文文化的作用。大学文化建设应该重视科学文化的建设和传承,并在教育中实现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两种文化的价值。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there is a phenomenon of ignoring scientific culture, and the role of humanistic culture is too much emphasized.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scientific culture, and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scientific culture and humanistic culture in education.

关键词: 科学文化;人文文化;大学文化

Key words: scientific culture;humanistic culture;university culture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1-0222-03

0 引言

我国现阶段大学教育正在转向内涵式发展,大学文化发展也受到普遍重视。在中国现阶段教育体系中人为地将文理分科,造成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发展的不均衡。通常理科与文科的划分依据是研究对象。理科是指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以及数理逻辑;文科又称人文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为研究对象。学科的分类便于从不同侧面研究自然与社会,同时也必然产生认识的不足。

早在1959年,在剑桥大学,C·P·斯诺在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中,根据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提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分裂的问题。科学与人文分属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斯诺注意到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互不理解的鸿沟。在斯诺的演讲稿以《两种文化》为题出版后,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讨论。因为两种文化之间的分割对社会进步造成不利影响,所以人们更关注怎样消弭两种文化之间的鸿沟。斯蒂芬·科里尼在《两种文化》的导言里指出,“在各专业的内部,不仅应该对专业活动怎样融入更大的文化整体形成某种理解,而且应该意识到,参与这些更大的问题并不是什么职责之外的志愿工作,而是其专业成就的有机组成部分”。斯诺也提出了改善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的办法,即重新审视教育。两种文化的冲突对人才的培养有可能造成原始创伤,也对大学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1 大学需要传承两种文化

梅贻琦在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对大学有一个著名的诠释: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这就是说,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从表面上看,大学功能概括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实际上,这三大功能没有概括大学功能的深层的、本质的内涵。在三大传统功能之外,还要扩展大学的文化引领功能。大学的本质在于文化,在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启蒙、文化的自觉、文化的创新。发挥大学的文化引领功能就必须重视大学自身的文化发展。

大学文化表现出理性文化和感性文化。

理性文化是教师学生行动、行为的原因,它必须通过行动、行为的结果反映出来;感性文化是师学行动、行为的结果,是可以观察到的事实。共同的价值观、世界观、意识、动机、模式、行为准则等都属于理性文化;校园建筑、机构、学生社团、行为习惯、习惯用语等都属于感性文化。

大学文化分为本体性文化和修饰性文化。

本体性文化,即大学自身的传统与精神;修饰性文化是体现、承载大学传统与大学精神的辅助性文化手段。我们经常看到大学校园内“求实、进取、勤学、自强”之类的口号,各种雕塑,各种展板,五花八门的学生社团等,这都是修饰性文化。本体性文化则是通过师生的行动表现出来的精神特征,是学校传统和学校作风的综合体现。实际上,我们的修饰性文化未必真实反映本体性文化,或者说修饰性文化与本体性文化有不相适应的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原因之一可能是我们的社会过分追求功利,忽视了文化的传承。这不完全归咎于大学,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学生的家长往往希望孩子在大学中获得一技之长,对孩子的全面发展不十分关心。多样性的文化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环境。

我们需要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认识大学文化。

人类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可以被看做一个人不断自我解放的过程。语言、艺术、宗教和科学则是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在所有这些阶段中,人都发现并证明了一种新的力量的存在,即建设一个人自己的世界,一个理想世界的力量。这些力量的多样性和相异性并不意味着不协调或不和谐,所有这些功能都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科学是人的理性发展中的最后一步,它可以被看作人类最高和最有代表性的成就。

《易经》上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关乎事物、世界之变化的学问,人文则是精神的学问、生命的学问。只懂天文,不知人文,就不是“全人”,只是半个人而已,而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全人教育。可见,培养一个学生获得足够的力量,需要多样性的文化。

在大学文化中,粗略地将文化划分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并提倡两种文化的融通,其意义在于培养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大学分成不同的专业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大学文化则是跨专业的,不同专业之间共同的精神基础,这种精神基础包含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学生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正确对待社会、对待自然和对待人类自身。学生的这种需要可以通过大学文化环境经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得以实现。大学的文化本质表明,大学教育不限于对某些具体的、给定的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而是通过文化教化和文化启蒙,对人的能力、素质、精神境界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提升。

2 大学文化的源与流

电视剧《亮剑》的主角李云龙说起部队的传统,有这样一段台词,“任何一支部队都有着它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与性格,是由这种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与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

大学的传统也有类似的起源,大学建校早期教授的思想、教风、研究的氛围、生活方式等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师生共同将优良的传统传承下来就形成了大学文化的本体,即传统和精神。这就是大学文化最早期的源。随着学校的发展,会有新的源出现,不断使文化得到弘扬光大。大学文化是靠师生的行动创造出来的,而不是靠文字创作出来。师生长期积累的治学理念和行为特点,做为大学文化之源的要素,如涓涓细流,近于无形。

大学文化的流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产生的结果,是有形的现象,文化的强大必然促进这三种功能的发挥。三大传统功能的发挥过程必然产生新思想、新规范、新精神,这些新的理性文化又成为大学文化之源。因此,源与流之间是矛盾与协调的辨证统一关系,两者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地位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可以这样认为,大学文化的流是大学文化产生的影响,影响的对象包括社会、教师、学生以及学校本身。大学处于一种社会竞争的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形成一定的优势,大学文化被有些人当成获得对社会资源的吸引力和提高对社会影响力的工具。这种认识是与外延式发展相适应的,但忽略了内涵式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大学转向内涵式发展,大学文化应该更多促进学校内部建设产生,包括校风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教学科研资源建设等。

源和流的分析体现了一种作用机制。教学科研活动为文化发展提供支持,文化发展对教学科研活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大学教育过程与大学文化建设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趋势。教育倾向于科学技术,理工科的学生接受的人文教育不足。大学文化的形式,最突出的就是口号形式的校训、理念、学风等,这种文化表述往往用一种古朴文雅的语言形式,文字多出于中国的典籍。这种文化往往流于形式,缺少理念与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缺少实际行动的支持。例如,有的学校提出“全人教育”理念,实际上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重视的是学生在各种竞赛中获得名次,而忽视了那些无缘竞赛活动的学生的发展。这是在“全人教育”理念下,追求少数学生的卓越,理念与行为不符。这种事实就说明理念与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不足,甚至理念与行为是相悖的。这样的文化就流于表面形式,不足以对教育科研活动产生促进作用。

3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途径

从大学文化建设的现实中,可以概括出容易出现的文化缺失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化创新不足,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与考核,轻视教学过程的文化影响。

二是重视科学研究的科学价值,轻视科学成果的文化价值。

三是修饰性文化与本体性文化不相适应,修饰性文化过于形式化。

四是强调文化的感性成分,忽视科学文化以及大学文化理性成分对感性成分的作用。

产生这些现象原因往往是对本体性文化挖掘整理不充分,没有形成深刻的理性认识,对文化的产生过程以及文化的发展机制理解不足。

大学文化的发展本身是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需要在文化的源与流互动过程中进行培育。这个培育的途径可以存在于教学研究和校园生活中。

3.1 提升课程建设的文化价值

课程体系反映了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载体。我们或许过多强调了通过课程体系实现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而忽视了课程体系的文化传承作用。

哈佛大学制定了一套核心课程体系,包括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道德推理、定量推理、科学和社会分析等七类。这个课程体系突出了多种文化。核心课程所依据的基本观点是,确信哈佛的每个毕业生不仅要在某个专门学科或专业受到训练,而且应当接受广博的教育。

为了提升课程建设的文化价值,应该设置充分的课程,在文化层次上开展教学,而不拘泥于具体的知识细节。以科学为例,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属性。众所周知,数学是研究其它科学必备的工具,同时它使接受过数学训练的人具备了求真的精神,获得了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这说明一个人通过数学训练,可以获得一种习惯的定性。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办的一所学校设置的都是关于社会学、政治学和伦理学一类的课程,但是柏拉图在校门口张榜声明,不懂几何学的人不得入内学习。这并非是学校需要几何学作为工具去理解其它学科,而是柏拉图强调通过理智推理发现宇宙的规律。

我们需要一类课程,课程不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细节,鼓励学生用批判的态度来接受知识,使他们了解在一定的重要领域里,存在什么样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是如何被应用的,并对他们自身有什么意义。

3.2 凝炼科学研究的文化内涵

科学研究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成果上,科学研究的过程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研究者都具备科学精神,这对师生会产生三个方面文化影响,主要体现在:

①培养科学的问题意识。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包含观察、假说和实验过程,不具备经验证据基础的、超自然的非科学,都受到科学精神排斥。

②培养科学的求真精神。要求人们客观地认识世界,使用科学方法,摒弃主观臆断。

③培养科学的创新精神。人类发展需要科学创新推动,大学教师传授知识和科学研究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也需要创新精神,实现知识继承和知识创新的统一。

学校应该重视这种文化影响。作家徐迟发表于1978年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叙述了数学家陈景润的传奇经历,在“文革”结束后率先展现了“文革”给知识分子带来的时代烙印和心灵伤痕,呼唤对人的价值、科学、知识的尊重。当时,这篇文学作品对青年学生立志投身科学事业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这种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在发展大学文化过程中借鉴。

3.3 挖掘本体性文化资源

本体性文化是大学自身的传统与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区别于其它组织文化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大学精神表现出大学师生的一种价值追求,表现出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追求。大学需要用校训、办学理念和使命等陈述表现大学精神,不能只有陈述的语言形式而没有实质内容。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挖掘学校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典型的人物和事迹,挖掘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层面的成果,形成名副其实的修饰性文化以表述本体性的精神。每个学校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历程形成有特定内涵的本体性文化。

3.4 强化文化的理性成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是理性文化的基本内容

科学文化关注外在世界,科学精神更多表现为人类的工具理性或科技理性;人文文化以人文精神为核心,而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与探索。

现代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科学,离开科学就很难讲文化。将科学精神注入我们的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学生需要接受做人的基本教育,以克服过度专业化所带来的精神缺失。大学给予学生的不仅是与具体知识相联系的东西,还包括价值观、道德观、行为准则、做人方式、思考习惯等,这些对学生的一生都至关重要。这些价值观、道德观、行为准则等都属于理性文化。理性文化表现出一种对理性秩序的追求,而感性文化导致没有逻辑思维。大众文化都是一种感性文化,学校里存在的一些校园文化,如学生习惯、一些学生社团、流行的网络习惯用语等,都是一种感性文化。有些人会将校园文化等同于大学文化,过度发展感性文化将使文化庸俗化。强化理性文化是弘扬大学精神的措施之一,但并不意味着压抑感性文化。德育与智育都是发展人的理性的途径。

4 结束语

大学文化应该促进科学精神的发展,不能追求文化的表面形式。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对于大学文化建设来说具有同等重要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英]C.P.斯诺. 两种文化[M].陈克艰,秦小虎,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李琛,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3]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刘铁芳.大学文化建设:何种文化何种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1):11-16.

[5]申作青.科学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6):77-80.

[6]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8):56-69.

[7]宋有,于成学.大学文化:大学发展的灵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38-40.

[8]刘献君.科学与人文相融:论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2(9):1-6.

[9]龙海平.工科高校大学精神的历史与创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53-156.

[10]刘国庚.论大学的文化能力[J].河南社会科学,2013(9):77-79.

猜你喜欢
大学文化
新媒体的内涵特点及其对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影响
践行追求成功的大学精神,弘扬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
新时期高校党建与大学文化建设互动关系的探讨
从校园生活谈当前大学的两种校园文化
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的育人功能
大学精神的“气质”与“韵味”
创新大学文化 改善高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