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重心下移 打好“服务牌”

2017-01-25 12:54朱琼瑜
浙江共产党员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压锅海宁居民

◎本刊记者 朱琼瑜

11月6日,嘉兴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海宁市召开。城市基层党建,聚焦潮乡海宁,这座城市有什么过人之处?关键词就是“品质生活”。近期,海宁市委作出“建设品质生活”决定,提出打造“富足、健康、快乐、时尚”的幸福海宁,这也成了海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落脚点。

居民自治,这个小区很特别

10月20日,硖石街道西山社区下辖的隆兴嘉苑小区的党员们齐聚“红管家议事厅”,讨论即将在小区全面推广的垃圾分类工作,经过前期社区开展的民意调查,小区居民对推行垃圾分类的决定达成一致,8套智能垃圾收集设备也在小区安了家。据西山社区党委书记金美凤介绍,此次召集党员议事,是希望党员自发组成志愿小组,轮岗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操作,让他们迅速掌握“新技能”、养成好习惯。

自从社区介入小区综合治理之后,对居民与物业公司间的矛盾进行了调解,对物业公司处理问题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进行调查和教育。物业公司的态度转变了,及时回复、及时处理的实际行动“软化”了居民的态度,小区居民开始认真提出意见和建议,亲身参与小区治理。隆兴嘉苑小区里,不少公共设施是由居民“众筹赞助”的,这让居民更有存在感;小区进出口的公示栏里,党员亮明了身份,这让党员更有责任感。

在海宁,基本上每个楼道都有一名“红管家”,他们是从社区在册党员、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新居民流动党员等红色力量中挑选出来的骨干力量,为楼道居民提供贴身又贴心的服务。自从有了“红管家”,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畅通了,物业公司的服务贴近民意了,目前,全市配设楼道“红管家”4000多名。

金美凤说,小区存在的矛盾冲突,社区通过综合治理逐渐缓解,居民自觉约束自己,党员自觉服务群众,小区实现“自治”指日可待。

行动暖心,这里风景独好

南关厢社区是浙江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入夜后,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沿着青石板巷子,在临街店铺转转,是海宁人最有归属感的时光。南关厢不仅有历史文化景观,还有“一核五圈十景”多元化党建格局。以街区联盟党支部为核心,融合了“商业圈、文化圈、服务圈、法制圈、自治圈”五圈资源,继承弘扬“红船精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授传统文化……南关厢的党建融入了独特气质和宝贵文化。

记者随着社区党委书记朱凤琴走进南关厢,其中一家素食馆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由100位股东众筹100万元开办的纯素食餐馆,所有盈利用作公益,餐厅服务人员都是义工,他们倡导文明用餐、宣传环保理念,坚持助学助困、帮助孤老。

这就是南关厢——聚资源壮大,以行动暖心。社区党委将70余家商铺凝聚起来,推出个性化便民服务26个。同时,社区党委抓好“三社(社区、社工、社会组织)联动”和“三区(社区、街区、景区)联动”,培育社区志愿商铺联盟公益性社会团体,成立南关厢街区联盟党支部,策划开展“弯腰一秒”“传统婚俗演绎”“文化沙龙”“四季帮扶”“拾贝非遗”五项活动,4年来,开展活动100余次,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

聚合力量,盘活资源,打响“服务牌”,这就是海宁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海宁正在传递自治、自觉的理念,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党员们带头发挥作用,充分调动起每个人创造品质生活的积极性,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融入行动,让海宁城市的和谐幸福指数不断走高。

部长点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归根结底要落实到服务群众上。海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全面推动街道社区、驻区单位、行业系统及各领域党组织区域融合、资源整合。通过城市内“大组织”构架的重构,促进了街道、单位、社会资源有效整合;通过社区中“大党委”机制的重建,构建了党委、居委、业委协同运行机制;通过公众间“大民生”理念的重塑,实现了社区、商圈、楼宇等各类阵地的共建共享。特别是紧扣民生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出“一专多能、全岗都通、出门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的社区干部“全岗通”制度,配设知民事、化民忧、帮民困、解民需的楼道“红管家”,推进以96345党员志愿服务为统领、以爱心联盟综合党委为龙头、以“好人好事银行”“红立方”志愿服务为特色的党群服务体系,有效打响城市基层党建的“服务牌”。民心始终是我们党最深厚的执政之基。新时代推进城市基层党建,要坚持重心下移凝聚服务群众,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统揽,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功能,健全便民服务网络平台,加大经费、阵地等保障力度,确保城市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有平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让群众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中增强对党的感情。

——海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彭林军

案例

商圈里的“便民店”

“阿里修便民服务中心”是开设在海宁市商圈党群服务中心的一个服务点,由商圈楼宇党委下辖的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支部的党员牵头成立,为困难家庭开展家电修理、空调清洗、水管安装等服务,以“便民”为宗旨,打造了一块“金字招牌”。

10月,恰逢国庆中秋双节,中心接到海宁市海洲街道白漾小区的报修电话:“你好,是阿里修吗?我家里的高压锅打不开了,正在烧肉,你们能不能来帮我看一下?”电话另一头,传来大妈焦急的声音。值班的姚师傅接到电话后,骑上小电驴,冒雨出发了。

姚师傅根据地址来到报修的业主家,一眼就看到了冒着热气的高压锅。听大妈说,去年老伴去世后,她都是一人独居,今天是中秋节,她约了孩子们回家吃饭,没想到,红烧肉快煮好了,高压锅却打不开了,老人家行动不便,又不敢去摆弄这时出故障的高压锅,眼看着儿女们要来了,只能求助于上次提供上门维修服务的阿里修师傅。

小姚二话没说,拿起高压锅观察,很快就把锅打开了,红烧肉的香味扑鼻而来,大妈激动地说:“真是谢谢了,太好了,太感谢你了!”还一个劲儿问姚师傅需要多少服务费。“大妈,今天是中秋佳节,祝您身体健康,阖家欢乐!帮您修好高压锅算是送您的一份中秋礼物,不收费!”

猜你喜欢
高压锅海宁居民
刘海宁作品(一)
隐秘的“武器”——高压锅
平凡的人 伟大的事
石器时代的居民
天下奇观海宁潮
高压锅
高压锅“感冒”了
高台居民
“海宁丹”与“兰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