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物流改变世界

2017-01-26 01:57栏目主持陈祥森
中国储运 2017年8期
关键词:物流业马云物流

栏目主持/陈祥森

深度

革新物流改变世界

栏目主持/陈祥森

马云提出的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新金融引起人们热议,每天10亿个包裹的预测更是惊呆不少业内人士,于是也引来非议。为此,本刊编辑部邀请把酒临风、夜雨观澜、金玉其中三位专家,对马云所说与物流业内不同观点进行评说。

■每天10亿个包裹靠谱吗?

专栏小编:三位专家好,欢迎做客“深度”栏目。8月下旬“2017中国储运发展高峰论坛”将在天津滨海新区召开,这是继大连、无锡、上海之后《中国储运》杂志社举办的第四届论坛。本届论坛主题是,“变革时代物流的需求与创新”,主要是探求物流领域的解决方案,研判中国物流的发展走势,围绕变革时代物流的需求与创新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所以,今天有请三位专家也来谈谈物流与创新。

金玉其中: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就是创新。十八大以后,我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三去一降一补”,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增长动力的转换,而这里的关键突破点就在于创新。李克强总理多次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国务院也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在这个大背景下,物流行业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创新驱动发展的效应开始显现,尤其以“互联网+高效物流”为标志的“智慧物流”加速起步,催生了一批新模式、新企业、新业态。

夜雨观澜:从数据上看,我国物流业仍处在发展上升期。尽管现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但中国物流业仍保持较快增长。2016年我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 D P的比率为14.9%,连续五年持续下降;2016年,服务业占G D P比重已上升为51.6%;由此也可以看出这是物流业狠抓降本增效的结果。近些年来,物流业创新模式、创新技术,成为业内的亮点,管理的优化,技术的进步,直接显现在社会和企业的效益上。

把酒临风:近些年来物流创新模式取得了很好效果,譬如,互联网+高效运输,使货运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像互联网+车货匹配、互联网+货运经纪、互联网+甩挂运输、互联网+合同物流等模式,涌现了一批“互联网+”企业。同时,随着国家政策积极鼓励和无车承运人试点正式启动,开始了新一轮无车承运人模式转型探索。譬如,互联网+智能仓储,使用智能仓储机器人,开展无人机配送,充分利用仓储信息,优化订单管理,大幅提高仓储作业效率和管理水平,带动行业高端化转型升级。

专栏小编:我觉得,中国搞改革开放,搞创新,只要观念能够转变,接下来的路才好走。这些年来的深化改革大家总觉得磕磕绊绊,关键原因就是理念问题,一些人仍然坚守旧观念,抱残守缺,致使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所以有人讲,中国的难点在国内,国内的难点在理念、在政策体制。

把酒临风:相比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理念创新对中国更重要,尤其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历经改革的国家,最重要的创新是制度创新,而制度的创新源于理念的创新。当现代物流理念引进到中国时,令我们眼前一亮;当智慧物流展现在我们眼前时,让我们看到物流发展的方向。去年云栖大会马云提出“五个新”,即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新金融,未来三十年,这五个新将会深刻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政治方方面面。

专栏小编:马云的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新金融并没有得社会全体人的认可,尤其是做惯了传统产业的人炮轰这五个新,认为电商是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冲击很大。

夜雨观澜:每个人的观念实际上都有着深刻的历史印迹,传统产业的人很多时候很难理解互联网这种新生事物,他们的传统观念中,电商脱离了实体经济是一条不正确的道路,但即将到来的变革又迫使他们必须要应对这种大势。近年来的电商经济对以传统零售为首的实体产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这种冲击并不是完全反面的,越来越多的传统经济实体开始选择拥抱互联网接受变革。有报道说,家电制造商美的仅仅在天猫平台,2016年就实现了超过100亿元的销售额。

金玉其中:在很多传统企业家眼中,认为实体经济能带动就业,电商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则少了许多。其实,电商加快了商品流动速度,而且带动了物流业的繁荣。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电商创业大潮其实是一种好事,电商经济并非不是实体经济,只是形式出现了新的变化。无论是电商经济,还是线下零售,其实都是实体经济的一种。没有先进的制造业,就没有好的商品和工业品,电商也就成了无源之水,而反过来,制造业不去拥抱电商新世界,就可能没办法连接年轻消费者,没办法建立更高效的销售渠道。电商经济和线下零售,其实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生态,这或许才是中国新经济应该有的未来。

把酒临风:电商经济已经让一些人很难接受,马云提出的五个新显然更让他们难以接受,尤其是新零售。物流业与电商紧密相连,快递业的迅猛发展我们看得很清楚,今天快递每天要处理一亿件包裹,五年前我们连想都不敢想,再过五年电商快递是个什么情况还真没法预料。因此,我想对于一些问题的争论,实际上都是对当下事物认知深度的问题,理念不到位认知也绝不会到位的。

专栏小编:最近,我看到有人质疑马云预测7~8年内实现每天10亿件包裹不靠谱。说马云的预测将成为很多电商企业和快递企业布局未来运输快运能力、仓储能力、末端配送能力等等物流能力的参考依据,也会成为国家决策参考依据。如果马云的预测根本不靠谱,将来给电商物流行业带来巨大危害。对此,三位专家是怎样看的?

把酒临风:物流是传统产业,老观念、旧理念在行业内还是有一定市场的。当初把快递归属物流门类时,那些持有老观念的人还很不理解,认为快递应归属邮政,而邮政和物流不搭界。现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技术在物流领域应用可谓是“来势汹汹”,令人眼花缭乱。这就更让持有老观念的人不解了。站在今天看未来,他能相信未来吗?我关注过电商快递,阿里的决策层人士站在30年后思考今天,所以阿里这个电商平台领先全球。眼界高世界就大,中国电商和快递是爆发式增长,况且跨境电商又打开了买全球、卖全球的大门,市场正在逐步扩大,所以马云有信心在7~8年后实现每天10亿件包裹。

夜雨观澜: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预测,到2020年中国1年将产生1000亿个包裹,相当于一天3亿个包裹。一天10亿个包裹,一年的包裹将会是3650亿个包裹。现在每年业务量312.8亿件,要达到马云所说的每天10亿个包裹,在未来六七年内我国快递业务量至少要翻10倍以上。根据国家局数据显示,2017年1~4月,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05.7亿件,同比增长29.8%,增长速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6.7%,增速下滑明显。如此来看,未来几年每天10亿包裹只是一席空话?答案显然不是的。马云表示,如果你光在中国折腾,你已经不够了,必须到东南亚去折腾,必须到“一带一路”上去折腾,必须到南美去折腾。这就表明,马云已经为快递行业未来的增长点指明了方向——走出去,并且非常聚焦的指出快递的下一个爆发点就在“一带一路”。

金玉其中:且不说“一带一路”的商机,目前,我国快递业务结构中国际件占比较低,今年1~4月国际/港澳台业务量占比仅为2.2%,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说未来市场前景极其广阔。在杭州云栖小镇G S L S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马云特意指出,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中国的开放,再次强调一带一路对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好处,其中有一个数据,就是未来五年内将会进口近8万亿美元的产品。进口8万亿美元的产品,其中可以转化为多少个快递包裹。那么彼时快递作为电商的基础型、先导型行业,也必然会迎来国际业务的爆发。这就是马云“每天10亿个包裹”的底气由来,数字由来。

猜你喜欢
物流业马云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马云:提前退休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人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马云的新视角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交通运输物流业发展策略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宝鸡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打个平手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