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新发展阶段的指导思想

2017-01-26 10:36王云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
创造 2017年9期
关键词:志向理政治国

王云强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新发展阶段的指导思想

王云强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准确而重大的政治判断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了“强起来”新的伟大征程。新的征程需要新的理论指导,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围绕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所蕴含和体现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时代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是在继“站起来”“富起来”实践及理论基础上,实现“强起来”的重要指导性思想。因此,全面、深入地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一、伟大志向引领我们一路前行

中华民族曾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长期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天下大同”等宽宏的民族志向,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质之一。近代以来,中国封建国家一度落后于时代的脚步,中华民族由此遭受了近百年的磨难。自此,各种政治力量纷纷登场,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多种探索,除了中国共产党,都未能成功。究其原因,就在于其未能将自身在政治志向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志向内在统一起来。正如201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如果没有或丧失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像一盘散沙而形不成凝聚力,就会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这一理想并非可以一蹴而就,也非仅仅靠中国共产党自身就可以完成,而是必须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团结和带领中华民族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才能得以实现。毛泽东思想与中华民族寻求独立自主的伟大志向结合起来,实现了“站起来”的伟大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伟大志向结合起来,实现了“富起来”的伟大任务。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是国家梦、人民梦,也是世界梦。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这充分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把握上更加自信。通过持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仅赋予了社会主义以中国特色,同时通过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发展内容。中国必须融入世界,而世界也因为中国的融入而具有的新的发展特征,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中国方案”不仅仅是一种现实,更应该是一种建设的视角和方向。这一切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做支撑的。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充分体现了与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志向的内在统一,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导思想。

二、伟大智慧指明前进方向

志向是前行的指引,智慧是实现志向的精神保障。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关于“自强不息”“和合”“以百姓心为心”等传统治国理政的宝贵智慧。近代以来,中华文明饱受摧残,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伟大事业饱受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宪政民主”思想的冲击。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也给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前行的正确指引。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指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而“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总之是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一伟大的成就,关键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是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由此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体系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宝贵理论是指导中国“站起来”“富起来”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中国“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开始着重思考中国“强起来”的时代性问题,并逐步形成了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的形成,体现出了典型的历史思维和对中华民族传统治国理政智慧的重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身智慧、中华民族智慧的内在统一,是新形势下指导中国实现强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伟大结合奠定复兴保障

近代以来,中国在探索科学的国家治理制度方面,经历了曲折的探索过程。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强大的、具备科学理论指导的、能够进行科学自我组织的政党进行坚强领导。在十月革命胜利及逐步形成的“苏联模式”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站起来”的胜利,中国共产也从革命党变为了执政党。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一直不断思考党的治理和国家治理问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东方大地上的一个伟大实践成果。之后,我们党在借鉴和反思“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开始逐步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但是,由于受当时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治党治国方面经历了长达20年的曲折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开始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运动关系的角度思考党的治理和国家治理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蕴含了丰富的特定历史阶段不同时期的治国理政思想。

治国必先治党,是被中国近现代历史证明了的重要经验。由于治党方面缺乏必要的经验和科学制度,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治理中曾经历过挫折,也给国家治理造成了重大损失。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庞大,管理起来难度很大,但又必须管好,管不好就会出乱子。我们国家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共产党内,我们党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干部身上。”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担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历史重任,基于中国共产党命运、中华民族命运、中国国家命运和全人类命运的统一考量,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进行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把党的治理和国家治理结合起来的伟大部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保障。

猜你喜欢
志向理政治国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有志向就一定就能成功吗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确立适当的志向
신시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提升党的治国理政能力
天鹅de志向
终身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