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中的中国共产党

2017-01-26 10:36欧黎明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创造 2017年9期
关键词:斗争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欧黎明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中的中国共产党

欧黎明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纵观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的实践,每次党代会都把“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连在一起来讲,并着力阐述二者的内在必然联系。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多次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由此可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伟大工程密不可分。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面而精准的把握其内在联系,才能赢得这场伟大斗争的全面胜利。

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进行的伟大斗争都与中国共产党密不可分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拯救中华民族和复兴中华民族”两大现实问题,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伟大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在成立中国共产党这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之前,为了挽救垂危的民族,解决“两大现实问题”,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上下求索,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各种思潮纷至沓来,均成了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中国人作过种种尝试: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等,虽然都推动了社会进程,却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问题,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在拯救中华民族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斗争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斗争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今天,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的主题发生了时代性转换,从“站起来”“富起来”转换为“强起来”,中华民族进入了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进行具有许多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

综上所述,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紧紧围绕“拯救中华民族和复兴中华民族”两大现实问题所展开的一系列伟大斗争中,我们党始终是坚强的领导核心和中流砥柱,它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二、复杂的世情国情使中国共产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讲话中指出:“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我们强调重视形势分析,对形势作出科学判断,是为制定方针、描绘蓝图提供依据,也是为了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全面审视和分析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发展大势,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当前国内外形势最显著的特点和我国面临的发展大势,概括起来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的两个关键词:“转折点”“跨越期”。

所谓“转折点”,就是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原有全球政治经济均衡状态被打破,新的均衡尚未形成”的新的转折点上。随着全球三极分工格局被打破,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争夺更加激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在目前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迈进,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冲撞、战略挤压、战略干扰。同时,国际力量对比带来了此消彼长,大国关系也将进入全方位角力新阶段,大国关系将更加复杂。我们只有密切地关注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才能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所谓“跨越期”,就是当前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阶段。用“7.26”讲话的观点来分析,就是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阶段,矛盾和风险比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时更多更复杂。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讲话中强调:“要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这是一个重要判断。面对这一“不断变化的特点”,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比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内涵的变化,矛盾双方内涵和侧重点的变化,这将会引发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各个领域的发展将会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使我们在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将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党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党情的深刻变化和世所罕见的任务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党情的深刻变化集中表现在我们党面临两个根本性转变,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在96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历经了革命、建设、改革三个历史阶段,使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为此,我们党已经实现了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的根本性转变。正是这一根本性的转变,使我们党面临着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在这样的考验面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党内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

“7.26”讲话强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要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进行的伟大斗争,要处理好各种事关全局的重大关系。比如:险峻的国际环境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发展理念的关系;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精准扶贫攻坚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与实现政府权力的自我革命的关系;在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建设廉洁政治与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党领导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进程中具有生死攸关性的重大问题,是关乎人心向背、生死存亡的关键性问题。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全党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猜你喜欢
斗争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