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动摇地推进边境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2017-01-26 10:36张光雄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创造 2017年9期
关键词:基层组织边境从严治党

张光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毫不动摇地推进边境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张光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更加注重党的基层基础,真正把“纵深”延伸到边境,效果体现在基层,不断夯实党在边境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

一、推进边境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

(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边境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党组织是党在边境民族地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堡垒、维护边疆安宁的牢固基石和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的钢铁长城。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边境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在团结各族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中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边境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于确保党对边境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区域自治,推进边境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推进边境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迫切需要我们进行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高度重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云南正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努力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使得过去的边境民族地区由对外开放的“大后方”变成了“大前沿”,这对进一步巩固党在边境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

二、切实推进边境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边境民族地区纵深发展,需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

(一)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

近年来,云南省全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实施了“基层党建推进年”“基层党建提升年”活动,推动“边疆党建长廊”工程,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巩固和发展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重大成果,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了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指南,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根本遵循。当前推进边境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力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

(二)必须全面落实基层党组织的主体责任

边境民族地区广大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强化执政党意识,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

1.建立健全边境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的责任体系。树立“抓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行业系统具体指导,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完善和出台基层党建制度,通过制度明确主体责任。

2.构建边境民族地区齐抓共建基层党建的大格局。努力统筹各种力量参与边境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军警地共建”,实行组织联建、党课联讲、活动联过、党员联管、边防联固;推行基层党组织双边或多边联建共建机制,探索“轮值书记+联席会议”方式,形成突发事件跨地区应急处置机制;在边境民族地区积极推行以“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为构架的全覆盖网格化管理。

(三)必须科学把握基层党组织的定位功能,充分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科学把握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是新常态下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前提。边境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需要全力发挥好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1.坚持边境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政治方向。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定位,突出思想建党,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政治方向,充分发挥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服务上的引领作用,切实打造成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活动。积极运用微信平台、党建网等网络手段,提升党员教育的覆盖面和即时性,努力提高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身份认同。

2.强化联系服务,把各族群众紧紧吸引在党组织周围。提高综合利用效益,使村、社区阵地真正成为集党员活动、居民休闲、便民服务、文化宣传、信息传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党员群众教育培训中心、服务中心、群众文体活动中心和议事决策中心。通过建设和完善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站点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依托县、乡、村、组四级为民服务中心(站、点)构建四级综合服务平台,形成纵向延伸的覆盖体系,便捷高效服务群众。

(四)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党建工作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为此,必须使基层党建工作与党委大局贴得更紧、融得更深。

1.以实现云南跨越式发展为目标。边境民族地区党组织只有紧紧围绕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经济,富裕群众,党的基层组织才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当前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十三五”规划,积极探索“党支部+基地+公司+农户”“党支部+协会+农户”等多种股份合作模式,继续全面推开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项目,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好党建工作。党建工作要紧紧围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来开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边境民族地区的基层党建工作需要牢牢把握少数民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一步步实现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五)必须着力抓好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在边境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要抓住党的基层干部队伍和广大党员队伍这个重点。

1.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要把好政治上强、能力上强、作风上强、心力上强的“四强”干部标准,坚持精兵强将下基层、好人好马上一线,把最强的人放在最弱的地方。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解力、执行力、落实力,确保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实见效。

2.强化基层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要按照“四讲四有”的要求,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和管理。做好近、中、长期规划,在主动引导、培养上下功夫,切实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落实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加强对基层党员的激励关怀,让广大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增强荣誉感和归属感。

(六)必须紧紧结合实际,创新活动载体

重视并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首创精神,不断创新党建载体,永葆边境党建的生机与活力是边境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

1.从边境民族地区的特点出发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紧密结合边境民族地区的实际,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党建品牌,用品牌效应提升党建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党建成效。要围绕弘扬民族文化、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顺和维护边境安宁来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2.提升边境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的应对能力。边境民族地区长期处于反分裂、反渗透、反破坏的前沿,跨境婚姻、民族宗教、禁毒防艾、跨国犯罪等全球治理问题大量出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边境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工作方式,要把基层党建工作成效落实和体现到推动科学发展、解决群众疾苦、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关系、夯实执政根基上来,提高基层党组织应对时代发展变化的能力。

猜你喜欢
基层组织边境从严治党
边境扬威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彭真关于从严治党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守卫边境的“帕米尔雄鹰”
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