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事件的应变调控和缓和措施探究

2017-01-26 16:57
法制博览 2017年22期
关键词:危机意识突发性突发事件

曲 歌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

突发性事件的应变调控和缓和措施探究

曲 歌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突发事件应变措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突发事件的特征和相关的管理办法,对突发性事件的应变调控和缓和措施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完善和提升建议。

突发性;事件;应变调控;缓和措施

突发性事件是指在某一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已经造成或是有可能造成众多伤亡、环境危害、重大财产损失、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因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紧迫性、严重性、连带性和社会性的特征,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以控制事件的继续发展、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突发性事件的应变调控和缓和措施具有事前性和事后性两个方面,在事件发生之前,就应当建立相应的预警及防控机制,增强民众的危机意识,提高社会大众保护自己的能力。而在事件发生之后,就应当根据事前的应急机制进行快速的应对和处理,将损失减轻到最低,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我国突发性事件应变措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社会、历史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对于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措施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不足

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经于2007年11月1日开始施行,其中包括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法律责任等多项指导规定[1],可见我国对于突发性事件已经有了系统的应急对策和管理措施,但是,由于我国的社会环境较为稳定,且很少发生大规模的、群体性的、具有重大危害和经济损失的突发事件,所以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不足,在日常的演戏和专业知识培训中往往抱着“走过场”的心态,普遍缺乏相应的应对知识及防控准备,不能有效地对突发性事件的危害进行控制。其主要的原因可归纳为两个方面:1、对突发性事件本身及其所产生的影响没有足够的认识;2、应对突发性事件的专业教育和日常演习不足。

(二)没有健全的政策体系

我国目前的突发事件应对政策主要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没有完善的紧急状态应对机制,二是相关知识的培训不足。针对第一点来说,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但在实际的施行过程中,仍旧存在着缺乏应对经验、相关规定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对于第二个问题,我国目前缺少应急管理的专业人才,缺乏对救援队伍的专业素质培养,再加对救援设备和救援技术的投入不足,使得我国的应急政策难以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

(三)没有建立完善的救援措施

我国突发性事件的救援措施存在着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缺乏社会力量参与的困境。首先,我国没有设立专门的应急机构,对于突发性事件的处理通常是报由现行政府行政部门进行应对,再由行政部门成立临时的救援机构,缺乏常规性和专业性的救援措施,不能将长期的突发性事件防控与短期的事件处理相结合,使得政府对于突发性事件的预警机制不足,难以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出有效应对。其次,我国的救援措施缺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参与机制,每当重大灾害发生时,社会各界的援助就往往停留在募捐的阶段,没有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的作用。

二、突发性事件的应变调控和缓和措施

针对我国突发性应急措施建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目前的应急管理机制,通过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应变调控和缓和措施:

(一)提高全社会的危机意识,增强应急教育

意识是行动的先驱,只有先提高全社会对于突发事件的关注并唤醒各界的危机意识,才能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进行下一步的制度和运行措施的完善工作。针对我国社会各界对于突发事件认识不足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应急教育:

1.建立全民应急教育课堂。应急教育宜早不宜晚,应该从小学开始就设立专门的突发事件教育课程,教导公民如何识别不同的突发事件特征,如何在事件中保护自己,促进全社会对于突发事件的认识程度,提高公民的危机意识。同时,可以在大学设立相关的专业,使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专业化、科学化,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的应急管理人才。不仅如此,还可以在学校、社区、乡镇中开展应急教育讲座,编写相关的小册子发放,促进突发事件的应急普及教育,使得政府、社会、群众三方树立起对突发事件的重视心态和专业知识,从心理上建立起预警线,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人、财、物损失。

2.积极开展应急演习和训练。首先,要强化应急管理机构人员的日常训练工作,使演习和训练常态化、系统化、科学化,保障应急管理机制能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管理人员和救援队伍各司其职,信息通道衔接顺畅,避免因为应急管理队伍的不专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其次,要督促社会各单位进行常态化的突发事件应急演习,或是设立专门的应急培训中心,向社会开放。

3.要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宣传工作,利用多种媒体中介传播应急知识,鼓励全民学习相关的应急政策和应急知识,提高社会大众的危机意识,使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二)健全突发性事件的监控预警制度

健全的预警机制是应对突发性事件重要的事前工作之一,能在事件发生后给相关的处理机构提供有效信息,促使各个机构协调运转,防止事件继续扩展,减轻事件造成的危害。

首先,要在政府和相关机构中建立、健全监控预警网络,使预警机制常态化,建立权责相适应、统一控制、统一管理的预警机制,根据各个部门的实践情况,建立科学化的、系统化的监控、预警和预报网络。

其次,要完善预警信息的管理机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建立顺畅的信息传递通道,及时告知社会大众事件的相关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最后,要制定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对预案进行常态化的训练和演习,通过实践检验对预案进行实际检测,及时发现预案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三)完善突发性事件的应急体系

首先,应该建立专业的协调机构,在政府中设立专门的、常设的应急管理协调部门,给予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在第一时间调动相关职能机构、进行统一管理的权利,避免事件发生时各级部门“踢皮球”的情况产生,迅速地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处理。

其次,要健全紧急事件的法律机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和相应的指导,将应急管理中的权利和责任明确,对突发状态下的人力、物力、财力的配置和调动做出相关规定,给突发事件的应变调控和缓和措施提供相关的法律依据,指导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促进事件的解决和群众权利的保障。

再次,要完善事件的应急处置资金机制,政府不只要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还应给相关机构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或是建立统一的资金调配部门,保证应急资金能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不仅如此,突发事件的应急资金还应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要及时组织社会捐助,监督好捐助资金和物资的应用情况。[2]同时,还应积极宣传保险的作用,促进民众提高危机意识,鼓励购买相关的保险,减轻事件发生时政府的资金负担。

最后,要建立专业的心理疏导队伍,培养灾后专业心理疏导人员,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对受灾群众进行专业的疏导工作,并在事前对社会大众进行专业的应急教育,形成社会大众的心理预警。

三、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当事故、自然灾害、威胁公共安全等,突发事件发生之时,如何进行合理的人、财、物调动,如何进行有效的应变调控和缓和措施,是保证突发事件能否顺利解决、损失是否扩大和严重的先决条件。

[1]张涛,于守武.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政府应对能力[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17-19.

[2]张沁.建立突发性事件的公共财政应对机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4):57-58.

D

A

2095-4379-(2017)22-0034-02

曲歌(1984-),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沈阳市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讲师,音乐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犯罪心理学与罪犯教育。

《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舆情危机管理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16BGL027)。

猜你喜欢
危机意识突发性突发事件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测测你的危机意识
陕西榆林:树立水危机意识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你的危机意识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