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牙冠延长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01-26 18:20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残冠残根牙冠

张 莉

改良牙冠延长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 莉

目的 探讨改良牙冠延长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东湾分院收治的11例(14颗牙)接受改良牙冠延长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颗牙术后随访1~3年,平均(26±10)个月;1例患者(1颗牙)对磨牙金属修复体颜色不满意,其功能和美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为8.4分、8.6分,余13颗牙的功能和美观VAS评分分别为9.5±0.4(9.0~10.0)分、9.6±0.3(9.1~10.0)分;1颗术牙因修复体悬突而导致牙龈红肿,余牙牙周情况良好;2颗术牙出现了轻微松动;术牙3个位点(3.6%)牙周探诊深度为4 mm,余81个位点(96.4%)探诊深度均≤3 mm;66个位点(78.6%)有不同程度的出血;14颗术牙中修复体牙冠缘58个位点(69.0%)位于冠缘龈上0.5至龈下1.0 mm,26个位点(31.0%)位于龈下1.5~3.0 mm。结论 改良牙冠延长术是一种疗效较好的保留残根、残冠的牙周手术。

改良牙冠延长术;临床疗效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1.040

牙齿完整和口腔健康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人工假体无法从根本上代替天然牙独特的感知力和生物学特性,因此保留残冠、残根非常重要[1]。牙冠延长术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保留残根、残冠的方法,然而因某些特殊的解剖结构和冠根比等问题,一些患牙不宜行常规牙冠延长术[2]。常规牙冠延长术是在Palpmo和Kopczyk牙冠延长术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3],需要牙槽嵴顶上方至少有3 mm完整牙组织。Melker和Richardson于2001年提出根面改形结合去骨治疗手段,此种方法具有切除骨量少和利于软组织愈合的优点。本研究就改良牙冠延长术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改良牙冠延长术患者11例(14颗牙),其中男7例(9颗牙),女4例(5颗牙),年龄29~55岁,平均(44±6)岁。纳入标准:根管治疗已完善;牙周状况良好;牙根长度符合手术要求;身体条件允许手术;患者了解手术目的及并发症等,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妊娠期;存在手术禁忌证。

1.2 治疗方法 采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行局部侵润麻醉后常规消毒、铺巾,做一内斜切口,去除袋内壁上皮,平整根面,修整牙槽外形,少量去骨,使新断缘与牙槽嵴顶间距离至少3 mm,同时对根面进行光滑处理。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复位龈瓣并进行缝合。14颗牙在术后一定时间内行桩核冠修复。

1.3 观察指标

1.3.1 美学效果和功能满意度评价 术牙功能和美观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4]进行评估,选取一条10 cm标尺,上面不同刻度分别代表不同满意程度,0代表不满意,>8表示对术牙的功能和美观程度非常满意,指导患者自己在标尺上划出相应记号。

1.3.2 临床检查 全部临床检查均由同一名主任医师完成,记录术牙相关指标:①探诊深度:采用Williams探针,每颗牙记录6个位点(分别为颊、舌侧的中央、近中、远中);②松动度;③修复体质量:包括有无移位、继发龋坏与否、修复体的完整性冠缘密合与否;④修复体冠缘位置:采用Willians探针,记录每颗牙的6个位点(分别为颊、舌侧的中央、近中、远中),修复体冠缘平龈缘计为“0”,龈上计正值,龈下计负值;⑤影像学检查:观察牙硬骨板密度、根尖周病变、牙周膜宽度变化及根折情况。

2 结果

2.1 术牙基本情况 14颗牙术后随访1~3年,平均(26±10)个月;14颗牙中8颗牙为上前牙,3颗为磨牙,3颗为前磨牙;临床探查10颗术牙缘位于龈下最深距离为3.0~3.5 mm,2颗位于龈下4.0 mm,2颗位于龈下2.0 mm。

2.2 美学效果和功能满意度 1例患者对磨牙金属修复体颜色不满意,其功能和美观VAS评分为8.4分、8.6分,其余13颗牙的功能和美观VAS评分分别为9.5±0.4(9.0~10.0)分、9.6±0.3(9.1~10.0)分。2.3 牙周情况 术后随访期间,14颗术牙均无明显移位,修复体完好,无龋坏。1颗术牙因修复体悬突而导致牙龈红肿,余牙牙周情况良好。

2.3.1 探诊深度及松动度 2颗术牙出现了轻微松动;术牙3个位点(3.6%)牙周探诊深度为4 mm,余81个位点(96.4%)探诊深度均≤3 mm;66个位点(78.6%)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2.3.2 影像学检查 13颗术牙硬骨板清晰,无明显牙周膜增宽,未见骨高度降低和根尖周病变;1颗术牙额尔牙根周膜增宽。

2.3.3 修复体冠缘位置 14颗术牙中修复体牙冠缘58个位点(69.0%)位于冠缘龈上0.5至龈下1.0 mm,26个位点(31.0%)位于龈下1.5~3.0 mm。

3 讨论

牙根、残根、残冠保存修复是口腔医学中涉及多个学科的疑难问题,是反映临床医师处理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生物学宽度是影响患牙能否保存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外学者测得的生物学宽度是指牙槽脊顶点至龈沟的距离,包括结缔组织和上皮附着。外界因素折断或破坏可造成残根断缘置于龈下或不正当修复条件下,破坏牙周组织健康宽度,导致慢性炎症吸收和结合上皮根移位,常规牙冠延长术通过骨切除和降低牙槽高度来恢复生物学宽度,建立良好的牙周修复关系。随着口腔技术的发展,牙冠延长术的出现使许多残根、残冠的修复和保存成为可能。但牙冠延长术切除过多牙槽骨,易造成冠根比例失调,引起患牙松动;另外因特殊解剖限制,或者严重影响术牙及术后容易造成根分叉病变患者不适用牙冠延长术[5],所以术前要认真评估患牙,慎重考虑残根保存价值,根据牙周袋深度和附着龈宽度确定术式和切口种类、位置。

本研究在美学和功能评分方面,除1例(1颗牙)对磨牙金属修复体颜色不满意,余13颗牙的功能和美观VAS评分均较高,说明患者对牙冠延长术的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修复体边缘位置与牙周健康程度密切相关。相关研究表明,修复体冠缘位置与出血指数成显著负相关[6]。因此修复体最好设计在龈缘上缘,但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需设计在龈下边缘时,则不要超过龈下0.5~1.0 mm,本研究中69.0%的修复体牙冠缘未超过1.0 mm,而31.0%位于龈下1.5~3.0 mm。另外,牙菌斑是牙周炎症的始动因素,研究表明,菌斑指数与出血指数成正相关[7]。所以,合理设计并且保护好牙周组织利于牙齿和牙周健康。

同常规牙冠延长术,多种因素可影响改良牙冠延长术术后长期疗效,这种术式通过断端冠向提升与牙根改的形并与光滑根面形成可接受的根面形态,达到治疗效果[8]。改良牙冠延长术可使术牙牙根颊舌径变小,牙龈瓣厚度也要随之相适应[9]。本研究对14颗牙长时间随访表明,改良牙冠延长术可以使牙周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状况,扩大了残根、残冠保留的适应证,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术式,但本研究例数较少,随访时间短,还需进一步增加样本进行长时间随访观察。

[1] Gargiulo AW,Wentz F,Orban B.Demensions and relations of thedentoginghival junction in humans[J].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1961, 32(3):261-267.

[2] 雷琼,陈燕.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形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J].四川医学2012,33(1):58-60.

[3] 李军科,程瑞卿.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形牵引加牙冠延长术对上前牙复杂根折治疗效果的比较[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1, 25(1):38-40.

[4] Jorgensen MG,Nowzari H.Aesthic crown lengthening[J].Periodontology,2001,27(1):45-48.

[5] 冯萍,王婷,余晓燕,等.牙冠延长术用于牙前美容修复16例临床分析[J].贵州医药,2012,36(11):984-985.

[6] 甄敏,胡文杰,张豪,等.改良牙冠延长术术后1至6年疗效观察[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2,47(4):203-207.

[7] De Waal H,GasteHuci G.The importance of restorative margin placement to thebiologic width and periodontal health.Purt 1[J].Int J Periodontics Restrotative Dent,1993,13(5):461-471.

[8] 王薇,胡玉乾,佟清.改良式牙冠延长术保存斜折上中切牙9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1,4(11):681-682.

[9] PA Jr,R Eber,HL Wang.Interactions beteen the gingival and the margin of restorations[J].J Clin Periodontol,2003,30(10):379-385.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东湾分院,辽宁盘锦 124221

猜你喜欢
残冠残根牙冠
玻璃纤维桩主辅桩在老年患者前牙漏斗状残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43个萌出前牙冠内吸收发病情况调查及对策
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烤瓷全冠修复残根残冠上的疗效对比
嵌体冠修复磨牙残冠的临床研究
不同桩核修复上颌前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研究
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复杂根折30例临床观察
玻璃纤维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