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追求卓越
——记自治区劳动模范杨大武

2017-01-26 20:59一师工会
兵团工运 2017年2期
关键词:阿拉尔一师项目经理

□一师工会

脚踏实地追求卓越
——记自治区劳动模范杨大武

□一师工会

杨大武,1967年出生,一师阿拉尔新城建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2010年以来,他承建的5项工程先后荣获“AAA级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称号,共有16项工程先后荣获兵团和师、市级“文明示范工地”荣誉称号,施工总产值达23亿元,上缴利润达1.96亿元。2014年被评为师劳动模范;2015年荣获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2016年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

1987年,刚满20岁的杨大武随同乡来到兵团第一师六团建安公司工作,他从工人、施工员、工段长干起,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成为一师新城建筑有限公司的一名技术管理方面的骨干,在阿拉尔市建筑市场不仅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且他们还以良好的市场信誉赢得了阿拉尔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也是企业的生命。杨大武说:没有质量,一切便无从谈起,干就要干最好。对待工程,他敢为人先、永争第一,视工程质量为生命。他为了创建精品工程,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管理责任体系、以总工程师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等创优措施,建立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并与各工区签订了质量包保责任状,实行责任追究制,严明奖惩措施。施工过程监控到位,每一项工程施工都处于可控状态,已完工程合格率100%,均达创优标准。

2014年,阿拉尔绿岛小区苹果苑社区服务中心综合楼施工时,杨大武发现使用的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而此时防水施工已到了第三层,全部返工不仅会增加许多成本,而且会造成工期延误。有人劝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主体结构验收时,托人打点打点就过去了。可杨大武断然拒绝:“工程质量是事关企业能否生存的大事,要想在建筑行业站稳脚跟,靠的是过硬的质量,而不是成天想着去打点。”在他的坚持下,包工头更换了质量合格的防水材料,工程全部进行返工,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获得业主的好评。

杨大武带头落实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建立质量监管长效机制。他始终把创建“文明示范工地”活动作为创建安全、文明、和谐作业环境、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大事来抓,把安全生产作为一切管理工作的“保底线”。杨大武率先在施工工地安装安全生产监控设备,依靠先进科技手段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在工地现场设置了人脸指纹识别仪,对民工上下班进行考勤管理,有效预防与民工在工资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建筑工地高层首层实现了外挑网搭设标准化样板引路,提高了工地安全生产意识,增强项目部民工安全保障力度。

材料费在工程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降本节耗成为杨大武最为关注的问题,这让他几乎到了“抠门”的地步。对工地上的旧模板、碗扣件、钢管等废旧周转材料,杨大武都要安排专人妥善保管,不轻易图省事卖废铁处理。在工地发现一撮绑扎丝、一个螺丝钉,他也要弯腰拾起,最大限度地提高物资、机械、五金小料的重复利用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言传身教的带动下,大家都在建材、小五金等的用度上克勤克俭,全公司厉行节约蔚然成风,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仅此一项,每年能够节约建筑工程成本10万余元。

按时兑现民工工资是凝聚人心、保障民工切身利益的有效举措,更能体现企业良心。作为公司的项目经理,他恪守诚信,对借故甚至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嗤之以鼻。

2013年春节前,敬宝富等20余名农民工领到了自己辛苦劳动换来的工资。可是,本该高高兴兴回家过大年的敬宝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们事后知道,大家所领到的那笔工资款,是杨大武忍痛贱卖了工地的施工车辆换来的。为了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为维护企业信誉,农民工工资必须按时、按数目及时兑现。可是,这时候企业财务上流动资金现款不足。杨大武为了应急支付工人工资,就把那辆花了50多万元买来的红岩拖挂车仅以23万元贱卖掉,直接经济损失20多万元。

几年来,为回报社会各界对公司发展所予以的认可与支持,杨大武为地震、洪水等遭受自然灾害的单位和个人捐款累计近5万元。此外,他还捐资助学1万多元。他热心公益事业,爱心温暖人间,赢得了社会和人们的由衷称赞和颂扬。

“杰出来自平凡,平凡熔铸杰出。”面对成就和荣誉,杨大武平和中透露着十分淡然的表情,他说:“一切都成为过去,今后面临的只有责任,我将从零做起,一如既往地把事情做好,为建设美好家园尽心出力。”□

栏目责编:磊石

猜你喜欢
阿拉尔一师项目经理
不死的慈善家
不死的慈善家
阿拉尔的梧桐树
用教育信息化推动“一师一校”发展
基于ICB4.0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经理职业能力体系构建研究
项目管理中没有“我”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对俞秀松教育理念形成的影响
项目经理人格魅力探讨
新疆阿拉尔垦区棉花播种接近尾声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