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谋》的“矿源”在中国

2017-01-27 12:48胜雅律
孙子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智谋谋略孙子兵法

胜雅律

《智谋》的“矿源”在中国

胜雅律

中国人开辟的智谋学,是一个既深邃又广袤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充满着“智慧可乐”。我这个西方人虽然只是品尝了其中的点滴,但深感其回味无穷。

德国前总理科尔曾对我的《智谋》一书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智谋》使人们加深了对古今中国的了解。

《智谋》的“矿源”在中国,智谋学是中国人开辟的。我的《智谋》一书之所以风靡世界,是受孙子智谋的影响,《孙子兵法》是人类历史上经典、高超的智谋之书。

我对《孙子兵法》不是从西方“战略” 或者“大战略”的意思上加以理解和翻译,而是从中国的“谋略”出发加以理解和翻译的。谋略是一种博大的文化和艺术,是一种非常神秘的智谋。

因此,我建议不用这类西方术语来说明《孙子兵法》中所提倡的计划的艺术,而应当使用中文词语:“谋略”。

“谋略”高于“战略”。以军事为例,谋略学高于战略学、战役学和战术学。 “谋略”位于战略之上。中文的“高于”和“上”可以译成拉丁文的“supra”,拉丁文的“supra”的意思是“über, darüber, oberhalb”,因为“谋略”超越西方计划时空范围,同时也超越单独的“正”和单独的“奇”,因此我把“谋略”翻译成“supraplanning”( “超越计划”)。

《孙子兵法》是谋略学,超越了战略,超越了计划,超越了西方人的思维。前者讲求短期效应,而后者则立足于长远;战略要靠谋略来制定,而不是相反;谋略比战略更高、更深、更远,能达到最高境界,而战略则达不到。

西方没有谋略学,智谋和计谋在西方是禁区,而《孙子兵法》发现了对世界认识的一种新视角。中国的谋略比西方的战略学眼光要更长远,所站的出发点要更高。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国人讲究谋略,看待问题和设计规划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例如,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等等。

我最近又有一本研究中国人智慧的新书《谋略》问世,之所以取此书名,一个主要原因是我认为中国人善于进行长远规划,这一点为西方人所不及。

至于谋略意识的最高层次,只有在中国才有。最具体的就是中国的《三国演义》,如“王司徒巧使连环计”“庞统巧授连环计”。中国人的谋略意识已经不单单是使用,而是有着系统的研究分类和总结,从而形成了一套内涵丰富的理论,而《孙子兵法》是最经典的。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就是富于谋略意识,我们欧洲人只能叹为观止。

《孙子兵法》在“二战”后才在欧洲畅销,后来又在全球受宠。如今,西方人更喜欢《孙子兵法》,相比较,孙子更受西方人的欢迎。《孙子兵法》的魅力,实际上反映了中国谋略与智慧的魅力。

《孙子兵法》的智慧谋略和实用价值越来越显现,全世界都在应用,各个领域都在应用,就像一把最实用的“瑞士军刀”。

我对《孙子兵法》的理解不是我个人的成就,而是中国著名孙子研究学者李炳彦给我的启发,我曾20多次求教于李炳彦。让我们向李炳彦将军表示敬意!

The “Mineral Resources” of Resourcefulness Is in China

Sheng Yalv

2017-05-16

胜雅律,瑞士学者,是一位驰名中外的汉学家,也是一位精通东西文化精粹的战略理论家,被誉为“著名谋略学家”“智者”“西方智谋学的领军人物”。他的《智谋》一书已出版了12版,并被翻译成13种语言,瑞士电台还做了连播,在西方引发极大震动,成为西方许多政治家、企业家的必读之物。曾有8位外国总统或总理为该书题词。德国前总理科尔特别写信给他,盛赞此书是一本有助于西方人了解古今中国的应时之作。他被德国弗莱堡大学哲学院聘为院长,被苏伊士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他还被美国纽约Penguin出版社收入“名人堂”中。此文是胜雅律发给“第二届世界兵圣相城峰会——孙武智慧与冯梦龙《智囊》国际学术交流会”的书面发言。

(责任编辑:曹永孚)

猜你喜欢
智谋谋略孙子兵法
智谋理论在慢性病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孙子兵法》组歌
智谋的研究进展及对卒中后抑郁护理的启示
漫悟漫画
智谋理论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毛泽东在反“围剿”中的军事信息谋略
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谋略运用及其启示
涌入日本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大全》开始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