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与创新研究

2017-01-27 22:04陶咏梅
中国传媒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策划环境

文/陶咏梅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电视新闻采编、策划工作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民群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因此,在新闻采编策划工作中,应了解和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人民群众的特点,结合新媒体的优势[1],解决新闻采编策划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而充分发挥新闻信息的重要功能。

1.新媒体环境概述

新媒体(New Media)的概念目前尚未形成定论,新媒体主要是为了与传统媒体相区别,广义的新媒体就是除却传统媒体之外的所有媒体形态,新媒体大体上包含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化电视、数字化报纸及杂志、网络电台等多种形式[2]。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媒体就是数字化媒体,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的定义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3]”。新媒体环境就是当前新媒体技术支撑下的媒体环境,由于新媒体环境主要以网络作为载体,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中,信息往往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环境下,势必要经过创新和发展,从而贴合新媒体环境下观众的具体需求,进一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2.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特点与创新

2.1 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特点

采编工作是电视新闻的重中之重,采编工作的本质就是对新闻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主要由采集和编辑两个方面组成,新闻采集就是对新闻信息进行调查、收集和研究,新闻编辑主要是对采集来的信息进行整合与编写,在电视新闻中,采编工作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为了适应新媒体环境,应对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从而提高电视新闻水平。

2.1.1 新闻采编信息数量庞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信息从传统形式转变成为网络形式传播,在互联网中,每天有数以亿计的信息相互传播和交流,因此信息传播范围明显提高,信息的种类也较为复杂。与此同时,以往的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人民群众的身份特征较为单一[4],仅仅是作为受众而存在的,而现阶段网络媒体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人民群众的身份特征有了极大转变,接受信息、发表信息的渠道增多,使电视新闻传播的方式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有7亿多的网民,这一数量每年还在稳步提升,由于所有网民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新闻,造成信息数量呈几何倍增长,使目前电视新闻采编信息数量十分庞大,采编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有所增加。

2.1.2 新闻信息载体呈多样性

传统的新闻信息传播一般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渠道,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传统的传播载体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信息的需要,这种传播方式也会制约信息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使信息载体逐渐向综合性和立体性方向发展,信息传播载体具备高度的多样性,例如,人民群众可以从微博、微信、新闻网站、新闻软件中获取信息。由于新闻信息传播载体产生了变化,势必对电视新闻采编的要求产生一系列转变,传统的电视新闻影响力被削弱,因此,应不断创新和发展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从而迎合新媒体环境对电视新闻的需要。

2.1.3 信息采集与编辑相分离

由于我国目前新闻信息传播载体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所以采编工作的内容也随之转变,在新闻采集人员将新闻信息收集和初步整理之后,会转交到编辑部门进行整合与编写,也就是说,新闻采集和编辑的工作相互分离。之所以会产生新闻采、编分离情况,是由于网络中新闻数量过于庞大。据调查,国内新闻信息在微博和微信中传播比例超过90%[5],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新闻都会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因此各大传统媒体都会在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中进行新闻实时更新,因此新闻采编工作量过大,造成信息采集与编辑工作相互分离的情况。

2.2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创新性措施

2.2.1 采编内容应创新

由于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民群众当前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被拓宽,逐渐削弱了传统媒体的地位和影响力,使目前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注重新闻内容的创新性,因为每一名受众在网络中都可以找到各种新闻信息,为了使电视新闻信息得以凸显,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用新视角和手段来进行新闻信息的收集与编辑,才能进一步拓展电视新闻的传播范围,提高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2.2.2 新闻语言应创新

针对目前电视新闻语言进行分析,发现语言形式过于老旧,令一些青年受众难以接受,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应积极创新新闻信息语言,使电视新闻语言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个性化特点,从而吸引各种不同的人群来收看。另一方面,新闻语言应该准确而简练,尤其是新闻解说词,应把握新闻解说词的节奏和速度,使观众能够迅速了解新闻的主题思想,进一步提升电视新闻受众群体的数量。

3.电视新闻策划特点与创新研究

3.1 电视新闻策划工作的特点

新闻策划是在新闻信息采编之后,对新闻信息进行整体的调整和加工,提炼新闻信息中的新闻点,对新闻点的报道进行设计与规划,从而使新闻信息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由此可见,电视新闻策划工作极其重要,通过策划,能够将新闻信息进行优化,从而实现新闻传播和推广的预期效果。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策划工作内容和方式有一定的转变,为了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新媒体的需求,应积极研究和创新电视新闻策划的方法,配合新闻采编的工作,进而提升新闻的影响力。

3.1.1 新闻策划具备时效性

众所周知,新闻信息具有高度的时效性,在突发新闻事件伊始,就应对新闻信息进行采编和策划,将新闻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人民群众。由于目前网络自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很多人在新闻事件发生时,会通过自己的新媒体来进行新闻发布,因此造成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得不到保障[6],鉴于此,新闻策划工作人员应不断锤炼自身专业水平,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新闻进行评估和预测,从而调整新闻的内容、结构与传播方式,使电视新闻具备应有的时效性。

3.1.2 新闻策划具有放大性

在涉及民生话题新闻时,电视新闻往往会通过放大和拉近的形式来进行策划,这种方式能够对民生新闻进行充分发掘,从而进行深入的新闻报道,能够帮助人民群众进行全方面了解,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另外,在新闻策划工作中,应遵循人本原则,以受众为主体,尊重和理解受众的实际需求,提升县市新闻的实效性。

3.2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创新性措施

3.2.1 策划角度应创新

策划角度是工作人员基于对新闻信息整体把握,从而找到最为适合的新闻切入点和重点,电视新闻策划人员选取不同的策划角度,所形成的电视新闻的形式和内容有所区别,其结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策划工作中,策划角度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促进电视新闻的进一步发展,应该对传统的策划角度进行创新,使电视新闻具有独特性,进而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使新闻内容从众多媒体新闻中脱颖而出。

3.2.2 编排形式应创新

电视新闻的编排形式,能够直接影响观众对电视新闻的印象,由于现代社会新闻信息的获取和来源十分广泛,新闻策划工作人员应提高对编排形式策划的重视程度,使电视新闻的编排形式能够紧跟时代潮流,合理选择新闻信息,并进行创新性的组合,在信息加工、制作和整合的过程中,结合当前人民群众对电视新闻的基本需求,从根本上提升电视新闻的播出效果,推动电视新闻策划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对电视新闻采编和策划相关工作人员而言,既是一次机会,也是一场挑战,因此,新闻采编和策划人员应顺应社会发展,在采编和策划工作中贴合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对传统采编策划工作进行创新和变革,提高电视新闻信息质量和水平,提升新闻信息传播范围和影响能力,进而推动电视媒体的健康稳定发展。

[1] 邢红文.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及创新措施[J].西部广播电视,2014(17):139,149.

[2] 赵玮,田蕾.新媒介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的特点与创新[J].中国新通信,2014(7):43-43.

[3] 韩笑炎.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分析与创新举措[J].西部广播电视,2015(22):146,150.

[4] 周建鹏.“互联网+”时代:电视新闻采编新特点[J].新闻研究导刊,2015(23):53-53.

[5] 唐晓洁.浅析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的特点[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6(8):113.

[6] 冯肇林.电视新闻策划及采编技巧在自媒体视域中如何升级[J].西部广播电视,2017(11):130-131.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策划环境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环境
本期策划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