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观察类电视节目的发展

2017-01-27 22:04王艳春
中国传媒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受众

文/王艳春

随着以电子报刊、数字化传媒、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原有的新闻信息传播生态与社会文化生态也对应产生了显著而深刻的转变,使借助新媒体革新新闻观察类电视节目,去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社会良性发展成为了媒体变革与社会发展的共识。而考虑到社会文化意识演变的多元化,电视行业内部竞争的加剧,新闻观察类电视节目对于新媒体的利用、正能量的传播,也需要兼顾信息传播性、文化聚合性以及精神诱导性。首先,需要正确利用新媒体如实报道即时发生的重要资讯,包括经济生活、政治法治以及群体活动等方面的显著改观,以集中展示正面、积极的社会百态,彰显当下社会各项事业进展平顺、民众素质稳步提升这种主流的精神思潮,逐步使民众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应该最大限度地体现新媒体的交互性,不断地提升意见传导以及剖析点所占的比重。择取近期成为社会全民关注的焦点事件,透析热点事件之中所蕴含的无私支援、同舟共济、奉献爱心等优秀可贵的道德观念与人格品行,有效激发受众形成自发协作、团结一致等集体性的理念诉求;第三,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多渠道、多平台的媒介功效,添加基于新闻内容的话题性的交流、互动环节,紧密地围绕不同的主题,通过现场控制的积极引导、观众的参与以及特约嘉宾的经典点评,带动受众彼此交换、收集具有实用指导性的建言对策,使其能够更加关注社会时事、提升对于民众服务的积极性性。以上所提到这些处理对策的应用,以实现社会系统长效发展与新闻观察类电视节目更新改良的交互双赢。

1.发挥新媒体信息传输的高效率、便捷性,引导受众确立正确的价值认知

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使新闻观察类电视节目也开始调整资讯容量与评析元素的各自比重,以兼顾实现这两大环节的协调呈现。新闻观察类的电视节目通过堆积低级趣味新闻的形式来增加收视率,没有点评以及缺乏真实性的该类电视节目一度成为了娱乐信息的发布平台,这使很大一部分观众群体流失。如果想要获取到更多的收视率,就需要新闻观察类的节目深入的研究,看如何能够在保证新闻资讯真实的前提下吸引观众的目光。根据美国的一份新闻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观众逃离电视,其原因是观众无法忍受电视画面中欺诈、灾难、凶杀、车祸等报道对节目的吞噬,这些观众宁愿回归传统的书籍阅读,也不愿面对电视负能量的侵害。这一警醒新文媒体的社会事件,凸显出一个新的热词——那就是社会大众对正能量的期盼,在社会商业化负面能量的侵袭中人们越来越需要积极的情绪,给溺水的人类社会以光明和动力。

在意识到这一问题所在之后,部分新闻观察类电视节目也开始借助新媒体,对现有的电视节目的模式进行逐步改进。在这个过程之中,其基础应该为社会的实时新闻,加之大众在现实生活之中所关注的事件,共同引导受众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体系。例如:相关的职工进行自主创业、乡村的法制班组的创立与推广以及城市的社区老人主动的成立交通小分队维护交通等等,这些新闻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社会积极主动的发展趋势、正面的发展态势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向上的思想面貌以及行为模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广大群众正确的思想以及价值观念,使越来越多的群众能够树立客观的价值认知体系,弘扬社会正能量。

综上所述,想要较为真实地展现实时变化的新闻,现阶段的新闻观察类的电视节目,一般情况下会利用多媒体、数字化等新媒体,采取前方即时摄录、后方演播厅点评的交互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效率最大化地将不同资讯之中的大众的面貌以及精神世界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展示出来,能够有效感染观众群体,便于其从中查找自身不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CCTV-13央视新闻频道的《共同关注》、凤凰卫视的《社会能见度》,就多以普通社会群体的自我奋斗、历练成长作为新闻内容,其通过利用微信、微博、数字报刊等新媒体,去集中表现过不断努力学习、十分懂事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有着非同一般的成长经历,其忍受了与父母分离两地的痛苦、不断努力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尽心竭力地照顾长辈,可以说是十分的辛苦与不易。除了以上的切入点之外,还在节目中分享过在北京、上海以及广州等地自主创业的青年们的奋斗史,见证了他们的心声以及不断蜕变的人生经历。通过以上这些节目,我们可以看出,其并没有刻意的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来切入主题,其在最大限度地保证资讯真实的基础之上,融入了很多让人动容的故事,这使广大的民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从而能够更好地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和价值观。

2.借助新媒体动态交互性解析热门事件,带动受众形成集体性的理念诉求

与新媒体相比,新闻观察类的电视节目由于自身的原因,只有通过长期的积累才能达到预期的节目效果。想要短时间之内制作出具有较强吸引力的节目是十分不容易的。当前新闻观察类电视节目都提高了剖析点评、意见传导等在事件之中的比重。在此过程之中,还通过主持人的讲解以及嘉宾的点评等等来总结出优秀的人格品质,这使互相帮助以及实现共赢的合作意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深化了集体互助的理念诉求。

在新媒体快速普及的当下,国内所推出的一系列新闻观察类节目,也都会充分借助这一媒介,进行节目探索性与深度性的拓展。如,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调查》,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铿锵三人行》《有报天天读》,东方卫视的《深度105》,深圳卫视的《直播港澳台》等。其中,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调查》颇有特点,其在充分展现热点新闻事件的基础之上,重点挖掘积极向上的精神诉求及行为规范,通过申而导之的形式,深入地阐述团结协作的集体化理念对于个体以及社会总体发展的重要辅助作用,从而使群众能够积极的精神索求与理念导向。如在《新闻调查》2015年4-7月的几档节目之中,其重点展现了棚户区改造、网络创业以及出租车垄断等备受百姓关注的事件。通过事件背景的分析以及旁白的叙述、现场对话的结合,展现了棚户区居民的心声、创业者的艰辛以及出租车司机的真实状态,在此过程之中,在演播厅内与相关当事人进行了面对面的对话与探讨,这样更加彰显了新闻的真实性与震撼性。在此过程之中,还展现了积极向上、舍弃小我、不忘故土寻求共同发展以及真诚待人希望共赢的和谐意识。对于广大观众而言,观看这些距离自己生活并不遥远的资讯故事,能够得到启迪,激发自身去形成集体性的理念诉求,以更为协调地融入社会。

3.基于新媒体打造全方位互动平台,调动受众服务社会的参与积极性

新媒体在刷新民众对于信息传播形态的认知的同时,也让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文化成为激荡全民的思维风潮。在新闻观察类的电视节目逐渐增加以及自主选择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之下,广大受众希望通过自主的参与信息传播以及发表自身的意见来凸显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想要满足这一消费需求,不断地加大互动话题的环节和数量开始成为一种趋势。不少新闻观察类电视节目都会通过邀请相关的业内专家以及主持人、观众等进行热门话题的讨论并且在此过程之中分享体会,在电视节目进行的过程之中,围绕不同的主题,由主持人进行引导、嘉宾点评以及观众提问等形式来彼此交换意见,从而获取到有价值的对策。在此过程之中,观众能够在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之中获得成就感以及归属感,从而能够使其服务大众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也正是考虑到新媒体在平台交互性上的突出优势,多个方面互动着实成为了新闻观察类的电视节目重点呈现的环节。其大多会先锁定一个或者多个近期社会关注度最高的新闻事件进而展开讨论,通过不断地激励观众群体的方式来进行现场话题的讨论,在融洽而又积极地节目氛围之中,去完成受众群体参与社会事务积极性的调动。如北京卫视《特别关注》,深圳卫视的《关键洞察力》,广东卫视的《你会怎么办》等,都是交流性和互动性较为突出的代表节目。其中深圳卫视的《关键洞察力》则重点考察观众群体通过逻辑推导以及心理分析等判断的新闻话题之中蕴含的内涵。该节目每期都会邀请新闻事件的亲历者以及专家作为嘉宾,罗列、打乱新闻事件之中的各种信息要素,以故事的形式来考察观众的判断能力,再由事件的主角来揭示正确的答案,现场的嘉宾进行推动式的点评,最终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新颖的节目形式激发了民众的参与积极性,在此过程之中还能够收集到不同的对策,有效地调动了观众参与到社会服务中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也使新闻观察类的电视节目的所引导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得以体现。

[1] 郝雨,郝淳子.在娱乐中传递文化正能量——解析湖南卫视节目《天天向上》成功的原因[J].当代电视, 2013(06).

[2] 周晓懿.真,传递无限正能量——以《开讲啦》节目为例[J].青年记者, 2013(23).

[3] 赵子为.发掘新闻的道德正能量[J].记者摇篮,2013(03).

[4]袁爱清.社会转型期媒介对人类幸福的建构与影响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14(03).

[5] 徐琦.大数据时代收视调查的创新演进[J].传媒观察,2013(10).

[6] 张守信.电视社交化传播趋势分析——以《快乐男声》为例解读电视互动新范式[J].视听界,2013(05).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融合时代的受众画像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