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媒体时代的记者角色转型

2017-01-27 22:04马宏钢
中国传媒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新闻资讯传统媒体融合

文/马宏钢

从传统媒体时代进入到融合媒体时代,虽然给传统媒体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媒体的跨时代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武断地摒弃所有传统媒体的过去,所以本身就已掌握传统媒体工作经验的记者们,只要能做到取精华去糟粕,将短板补长,灵活做到新旧媒体的融合就能成功完成对记者角色的转型,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中。

1.知彼——分析新的记者角色特点

迅速、方便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关键词,融合媒体时代就做到了这两点,新平台的快速发展,让记者能够积极投身到信息传播的任务中,把人们身边发生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投放到如手机、网络等平台上,送到人们手边的新闻资讯看起来既快捷又方便,由于这个原因,融合媒体时代的记者拥有了新的角色名称:公民记者。对公民记者来说,可以没有绝对严格专业的媒体记者知识经验,甚至可以是普通的市民大众,这个身份定位就使信息传播方与被传播方的界定规则朦胧起来,作为公民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转换其作为新闻施者与受者的角色身份。当然,要做到并做好这个新角色所赋予的任务并不简单,所谓全媒体时代的记者工作,要求具有新时代的媒体思维,熟练各种产品的采集编辑技能,并在其中完美融合图文、声音、影响等辅助素材,从而把多样化的信息产品传播给广大受众[1]。

另外,从职能角度来阐述,记者的职能属性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今新闻、资讯等的报道传播,正迎来从传统媒体到融合媒体跨时代变革的高潮期,数字化、电子化、多样性等优势全面呈现在人们面前。在此特殊背景下,记者要接受新闻工作已进入到新时期的事实。长期以来,传统媒体垄断着新闻行业,在新闻传播上有着至高权威,但因当今咨询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和快捷化,更多的人能够进入到新闻传播中来,削弱了传统媒体记者的独有话语权,使传统媒体的地位在无形中逐渐弱化,传统记者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再坚定,在信念动摇的过程中,有些人消沉下来,有些人则能快速转变职能定位,跟上全媒体的步伐,进入到融合媒体记者这个新身份中来。

2.知己——适应记者新角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传统媒体过渡到融合媒体,无论是处在过渡期还是完全步入新时代之后的发展,都不能完全割裂过去,协作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所有新闻工作者,尤其是传统新闻记者会遇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是需要新闻工作者去接受并积极解决的。

2.1 新技术的学习与应用

在融合媒体时代,几乎全部的媒体传播媒介都处在同一新闻传播环境下,对记者来说,就是让他们将新闻资讯传播到各个平台发布点。此外,融合媒体时代在不断更新更加完善的新闻制作技术以及先进的机器设备,对在此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些的记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这个挑战促使记者在工作中要随时关注了解新技术的发展情况,并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学会及运用[2]。从前记者出新闻任务,都会随身带着照相机、录音笔和最常用的纸笔,如今则要在此基础上,带上更多新工具、新设备,因为不知道在现场会出现哪些问题,尤其现在新闻形式多样化发展,保证设备的齐全让新闻任务更快更好的完成。

2.2 转变旧的媒体思维

工作状态决定工作效率,如果记者的思维模式一直停留在传统媒体,不能在各类新型媒体中灵活转换思维方式,那就不能进入新工作状态,也就不能成功地完成各项任务,成为让自己认可、让大众信服的记者。记者想要锻炼新媒体思维方式,就要在传播新闻资讯过程中学会采集有标志性的信息符号,通过适当的媒介和方式真实地呈现出来,当然,这也是记者工作的本质要求,因为资讯内容庞杂,即使是最符合其传播的媒介[3],依然会有出现差异的情况发生,例如,虽然影像新闻更加吸引观众,但有的被采访人因为特殊原因不便出声出镜,这时就需要记者通过文字复述的形式做出采访新闻,怎样的写作方式、复述手法能让新闻发挥与视频同等的效果,就要考验记者对多种平台媒介的灵活运用能力以及新媒体思维的写作功力了。

2.3 加强对信息的甄别能力

现代生活中,在人们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新闻资讯,什么样的新闻是真的,什么样的新闻是有用的,不仅是新闻受众的诉求也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工作要求与准则。首先,新闻资讯的选择要求真,由于平台的多样化和信息发布者的大众化,使传播出来的新闻杂乱无序且让大众真假难辨,时常出现事后辟谣的情况,这种情况如果长期不解决会让新闻受众逐渐感到无力,进而失去对新闻媒体的信任与支持,不利于新闻的完善发展,所以力求新闻资讯的真实性,是新闻记者的工作重点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其次,新闻资讯要有侧重,每个大众手里都拥有几种接受咨询的媒介,但一路看下来,新闻内容千篇一律,都在说同一件事情,也都在用一种方式来写。当然,一个大事件的发生,必然会引来各家媒体争相报道,但记者们要有自己的侧重,如经济类新闻记者就从经济角度围绕事件进行探讨,生活类新闻记者则可贴近生活中的人和事进行交流[4],这样各有侧重,偏好不同类型的大众才能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而不是因为娱乐方面更能吸引大众眼球,就把新闻全部娱乐化。

综上,记者要在信息的大海中训练自己能够游刃有余地挑选出真实、有侧重的资讯,这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值得去尝试的挑战。

3.知己知彼——完成角色转型

在确定了新的记者角色定位,也认识到自身存在问题努力解决的状态下,就可以来实现自己的角色转型,在融合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记者从传统的新闻服务工作逐步转变成集管理、服务及主持的多元化工作者。

3.1 管理者

这里所说的管理是对知识的管理,其重点是为知识设立知识库,形成系统性资源,并能将知识从无形转化成有形的资产。对于任何类型的媒体工作者来说,知识都是其自身以及工作发展的力量源泉,拥有大量知识储备的记者更能快速提升工作质量,节省工作时间,进而提高新闻工作效率[5]。另外,信息形式多种多样,有些可以随意进行传播,有些却是不容轻易复制的,这些资讯的价值量反而更高,所以将这些知识管理起来,是记者在转换角色过程中的首要任务。

3.2 服务者

传统新闻记者的工作就是采集、编辑、传播信息内容,新时代依旧是作为内容服务人员,记者的工作本质是没有改变的,但新角色已然出现,就必然要有新的任务产生,新媒体要求新闻记者在完成采集、编写资讯内容的工作任务之外,还要能给新闻信息资讯在移动终端中争取到一个稳妥的地位[6],也就是说,要让新闻信息成为大众手中所持的移动终端里最主要、最重要的东西。这两项任务并行,就使记者不能像之前那样只关注新闻内容,如今还要学习接触各种传播媒介以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等,新闻内容有质量,传播途径多样化,新闻反馈有进步,真正做到从生产内容到内容服务的转型。

3.3 主持者

有关融合媒体时代的形容词中,最具代表性的词汇就是多媒体化,而记者在多媒体化发展下的新闻工作定位,就是要作多媒体化的主持者。如今新闻传播更加方便快捷,途径有移动终端、网络等,形式有影像、声音、图文等,这些是促使融合媒体发展的迅速的因素,也是记者新角色要具备的新能力[7]。所以记者要紧跟多媒体化的步伐,时刻关注新技术动态,学习新技术知识,将新闻记者工作做到更好,积极主动地适应好新角色,不要因消极、懒惰而被命运淘汰。

结语

综上所述,处在融合媒体时代的记者,要实现对自身角色的转型所要面临的问题还很多,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新技术也不少,但这些都是记者工作必须的,希望记者能在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多媒体技术、信息甄别整合能力等方面多学习,提高自身作为新闻工作者的综合实力,快速完成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过渡,完成角色转型,并能在新媒体工作中越做越好,为今后的新闻媒体工作提供新鲜助力。

[1] 王祯祯.融合媒体时代的记者角色转型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6,2(17):170-171.

[2] 宋璐.融合媒体时代记者角色的转型[J].西部广播电视,2016(3):122.

[3] 陈思冶.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记者多栖化发展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4.

[4] 朱雨婷,牛盼强.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的角色转型[J].青年记者,2016(17):50-51.

[5] 李春日.新媒体时代记者转型发展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5(20):159.

[6] 谭双林.融合媒体时代记者角色的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12.

[7] 赵华光.融合媒体时代记者角色的转型探讨[J].才智,2014(8):301-301.

猜你喜欢
新闻资讯传统媒体融合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传播方式的新探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新闻资讯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