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与传承*

2017-01-27 23:12包红光
法制博览 2017年21期
关键词:永州市永州文化遗产

包红光

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论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与传承*

包红光

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永州历史文化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近年来,永州通过立法、普查登记、确定传承人、产业开发等措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要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做到培养传承人与培育非遗生存土壤相结合、公权保护与私法保护兼顾、一般关照与分类保护相结合、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

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蕴含着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保护、开发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永州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悠久,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积淀了极其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世代代滋养着这里的山、水、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之下,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正如永州市委书记李晖任湖南省文化厅长时所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老古董,不应只停留在博物馆或民众的记忆当中,它应该“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在永州市已于2016年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永州正着手零陵古城建设和全域旅游开发之际,如何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本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进一步推动永州经济、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仍然是一个亟需破解的难题。

一、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永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于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永州位于湖南省南部,潇、湘二水汇合处,雅称“潇湘”,自公元前124年始置泉陵侯国以来,永州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据考古,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永州人便用方格、圆柱、叶脉纹等各种图形装饰石器、陶器。道县玉蟾岩出土过距今一万二千年的稻谷遗存。舜帝南巡并葬于江南九嶷先后为《礼记》、《楚辞》、《史记》等中国早期经典著作记载。

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覆盖面广。据统计,目前永州市普查登记非遗线索(条目)2000余项,列入县级以上非遗名录的项目208项,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全部10个类别。其中,女书习俗、瑶族长鼓舞、祁剧、祁阳小调、舜帝祭典、盘王大歌、零陵渔鼓等7个项目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道州龙船赛、零陵花鼓戏、东安武术等12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另有市级非遗名录项目48项,县级非遗名录项目141项。[1]

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就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诞生并不断繁衍、传承下来的,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贴近生活,在百姓的衣食起居中缓缓流淌。比如盘王大歌、祁剧、祁阳小调等就是在日常的祭祀和娱乐活动中逐渐发展传承下来的。这样一种特点,也更有利于永州非物质文化更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二、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现状

(一)已采取的措施

为了更好的保护传承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届永州市委市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措施如下。

1.立法

永州市人民政府于2014年颁布了《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永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和《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等四个地方性法规,试行两年,有待通过市人大规范立法,正式颁布实施。地方立法的出台,为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更为具体的规范指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普查登记、确定传承人

永州市一直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登记和传承人的确定。比如江永县自2006年以来,对县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地毯式的普查、登记、甄别,基本建立了较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料库。通过推荐、申报、专家评审等过程,正式命名了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传统体育竞技、传统手工艺、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等9个类别24项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命名了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积极进行了市、省、国家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申报。

3.宣传

为了让更多的百姓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他们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以及将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推广,近年来永州市以及各县区非常重视本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2016年6月8日,东安县文体新局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日活动,通过展板和发放宣传单的形式,展示了东安武术省级非遗保护项目,以及东安鸡、橙子糖、乌饭3个市级非遗保护项目,以及其他10余项县级非遗保护项目。2016年6月12日,零陵区文化局开展了以“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制作宣传版画、播放零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片、发放零陵文化遗产手册等形式,重点介绍零陵区柳子庙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4.产业开发

“合理开发也是一种保护”。非遗向产业化发展是增强非遗项目发展的必然之路。为了更好的保护传承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永州市在非遗产业开发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江永女书园的建设,九嶷山风景区的开发建设,旅游产业的开发不仅宣传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取得的经济收益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更好保护提供了保障。异蛇王酒酿泡技艺作为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永州柳宗元牌异蛇王酒有限责任公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得到了不断的传承与发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开发的成功典范。

5.学理研究和实践基地建设

为了更好的传承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州市依托地方高校和学术研究资源,先后在湖南科技学院成立了女书研究所、祁剧文化研究所,加强对女书、祁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推广、学习和研究。将祁阳师范学校推荐确定为祁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将湖南科技学院推荐确定为《盘王大歌》等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基地,这些举措,对于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宣传、保护与传承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存在的不足

1.宣传不够、认识不足、保护意识有待加强

目前社会上对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认识还不足,思想不统一,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一是群众对非遗知识了解甚少,对非遗涵盖的内容也无从谈起。二是非遗工作的宣传氛围还不浓厚,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的演艺、节庆活动和各类比赛中,较少见到非遗类项目的表演和展示。三是在非遗申报与保护的关系上,认为非遗保护工作是文化部门一家的事情,而非遗项目涉及面广,文化部门因受职权所限,只能在戏剧、曲艺等方面倾力而为,大多非遗项目传承方面的根本问题得不到解决,停留于一般程序性的保护。四是有的传承人或传承基地,项目申报只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行业或企业利润,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申报、重牌子,轻保护、轻实质的现象。

2.保护资金匮乏、传承后继乏人、生存空间萎缩等问题比较突出

永州市作为湖南省欠发达地区,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很多工作不能正常有序开展。很多被确定的非遗传承人由于获得的资助相当有限,其积极性也很成问题;尤其是现行的立法规定只保护代表性传承人,一般的传承人尽管在传承非遗方面也作出了贡献,但没有回报,得不到认可,长此以往,必然会后继乏人。笔者在江永女书园调研时,相关负责人就说,江永女书作为一种历史的产物,现在已经失去了其生存发展的土壤,由于没有经济保障,很多女孩子不愿意学习女书,江永女书的传承堪忧。因此,通过各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不仅资助代表性传承人,也适当资助一般传承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3.公权保护有余,私法保护不足

当前,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以行政保护为主,具体而言,就是依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登记,确定代表性传承人并予资助等,这些举措均以政府财政资金进行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保护契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公益属性,具有效率高、见效快的特点,对于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优势明显。但与此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权即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大部分可以取得知识产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申请著作权、商标权及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利于激励传承人以及相关族群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积极性。

4.专业人才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专业性的问题,它涉及到法律、文化、艺术、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但现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往往缺乏相关的专业背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认识不足,工作开展起来力不从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以及保护、传承,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完善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认识是行动的先决,思想是行动的保障,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必须清晰的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永州作为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经济振兴的压力很大,在文化保护传承方面自然有所忽略。近年来,永州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正在致力于打造全域旅游开发,政府对文化价值的认识有所提升。但总的来看,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都还认识不够,不利于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不利于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资源,积聚各种力量形成多元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笔者认为,基于永州独特的优势文化资源,政府层面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要求相关部门都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发挥作用,并将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宣讲、广泛动员以及开展丰富多样的大型民俗活动,不断增强永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提高老百姓的认识水平和保护意识。

(二)培养传承人与培育非遗生存土壤相结合

非物质文化是一种“活”态文化遗产,要靠口耳相传,并不是单纯通过多媒体等科技手段就能保护下来的。所以,优待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解决好他们的生活、医疗等问题,并依法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是我们已经在做并且要进一步加强的。在此基础上,让民间老艺人走进课堂,对少年儿童和适龄青年进行乡土传统知识教育,让他们从小热爱自己的民族、村寨、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是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路径。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不断加快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少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正在快速消失,代际传承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一味的复原不太现实,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中所积淀的文化传统、文艺作品和民族生活习俗、传统工艺等其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景观基因,培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相适应的社会环境和生存土壤。[2]

(三)公权保护与私法保护兼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权保护着眼于其文化价值,私法保护着眼于其经济价值,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3]如前所述,当前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行政保护为主,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私法保护明显不够,不利于调动传承人或相关族群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在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保护,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逐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权保护,通过宣传,让传承人或相关族群认识到其对特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享有的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登记、注册方面由政府出面给于指导支持。对于一些演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祁剧、盘王大歌等,传承人作为表演者,享有相关权,可以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一些食品制作工艺,可以申请专利权,提高产品的含金量,也能进一步推广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一些富有文化内涵的显著的标识,也可以申请注册商标,然后依托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开发。对于取得的知识产权,政府还可以出面推动知识产权的利用、管理和保护,充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为传承人或相关族群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内在的激励。

(四)一般关照与分类保护相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不同种类之间差异很大,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般保护的同时,还要要注重因类而宜,实施各不相同的分类保护方法。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可在合理开发民俗旅游中盘活民俗文化资源,创建民俗文化保护区。对民间文学的保护,既要加强理论研究,又要宣传推广和开发利用其资源。对民间表演艺术的保护,要营造好文化生态环境,提高民间艺术工作者和艺术骨干的素质和水平等。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主要应做好优秀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工作,通过多种方式使他们的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为了做好以上工作,地方政府应当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产业开发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以专业能力解决专业问题。

(五)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该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要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一定要做到“合理”。对永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两者不可偏废。我们发展旅游业,更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不应急于求成,更不能打着“保护”的旗号,将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标签”和“摇钱树”,把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撕成碎片,让人各取所需。

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乎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文明延续,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积极主动的采取多种措施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1]李华丽.加强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与保护[N].永州日报,2016-7-7.

[2]曹帅强,邓运员.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的挖掘及其意象特征——以湖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4.11.

[3]曹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J].法商研究,2009.3.

*2015年度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与产业开发》的研究成果。

D

A

2095-4379-(2017)21-0035-03

包红光(1981-),男,湖北荆州人,法学硕士,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学。

猜你喜欢
永州市永州文化遗产
我的同桌是『高人』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永州至新宁高速公路即将开建总投资152亿元
永州市零陵区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
This is my family
柳宗元“永州八记”新考
永州市蓝山县竹管寺土话亲属称谓探析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