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分组教学初探

2017-01-28 11:25田继磊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分组数学老师

田继磊

山东省昌乐第一中学

高中数学分组教学初探

田继磊

山东省昌乐第一中学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质疑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其中除了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还有从事其他工作人,所以提高课堂效率是现代教学的首要工作,特别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怎么样将原本枯燥乏味数学教学变得趣味化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要点。在传统的课堂中,老师仅仅只起到传道受业解惑,而大部分的数学老师都采用是的“填鸭式”,而这种方式最终会导致学生厌学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而分组讨论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模式,课堂上老师由原来中心地位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老师会积极的引导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中,和学生们共同学习,并且从实际工作中研究教育教学,开发、建设新的课程。

分组教学;课堂;数学

1.数学分组讨论教学的研究背景

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以及基础不同,而在现在教学中很多老师都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只顾自己上课,不管下面坐的学生,从而导致成绩好的学生学不够,成绩不好的学生吸收不了。在日常数学的教学中,这种问题尤为严重,使老师在面对成绩差的学生也会束手无策。只能在课堂上一面抓,课上抓成绩好的,课下抓成绩差的,这样就会造就老师上班时间加长、工作压力加大,但可能还未取得相应效果。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增加学生学习主动性?怎么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在教学中既要“有教无类”,也需“因材施教”,指在教育面前人人都是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每一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备课以外还需要备学生,不能在课堂只顾着成绩好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是不科学也是不合理的。在教育上应该“有教无类”,这种在课堂上只抓好的学生,必定会造成中差学生课堂上学不到知识,课下需要老师额外补课,并且循环下去,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H·C Lindgren)认为,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学习活动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最早是由美国传播到世界各国,在20世纪70年代受到广泛关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把数学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是将学生按照能力、基础、成绩进行分组,每组大概4-6人,形成一个优劣势互补、相互督促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就将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在教育模式下产生的,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现代教育主要是以人为本,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注重将学生培养成独立自主的人。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平等的教育,并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也给了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正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尊重。

小组合作教学目的在于最大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知识,而这种根据学生基础进行分组,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水平。

2.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的实施

2.1 先测验,后分组

当老师在进行分组教学之前,应该先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了解全班每一位学生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在实际解题中运用能力,了解他们学习心理、方式、习惯是怎样的?了解方法很多其中包括:问卷、考试、交流、查看学习记录,要确保在了解学生后进行分组,针对每组在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既从形式上保证了公平,也让学生从内心找到了平衡。

2.2 找组长,定责任

由于各小组的组成人员的层次不同,能力也有大小,因此,首先要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各成员要有明确的任务,又要有互相弥补合作的意识,选好小组长,制度明确职责。

分好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从而真正体验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小组长为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部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这样通过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可以共同进步,并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应该秉着“人人参与,共同研究与提高”的原则,争取人人发言,都能提出对“问题”看法或解决的办法。

2.3 据情况,定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好处,但不能滥用小组合作学习,要合作学习值得合作而且能够合作的内容。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经过合理的筛选。

数学教学中有些知识如果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动手操作、动口讨沦,发表每个组员自己的看法,充分体现组员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这样经过实践一一理论的升华,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记、背的现象,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实践中,真正获取新知。

2.4 组内团结,组间竞争

组间的竞争必然导致组内的合作,这是群体心理规律所决定的。至于每个成员在小组如何分工,则由小组自己定夺,老师不做干预。我们这样做的原因,一是保护本来由合作建立起来的组内成员间的良好关系;二是为学生的教育和自主管理保留空间。

而对于小组竞争,即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竞争的内容一是学习成绩;二是课堂表现,从讨论问题、回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以上两项综合考核打分后给小组排出名次。

3.取得的成效分析

这一措施的实施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困扰,而且也带动了班级数学成绩的整体提升,应该说它的效益是综合的。

3.1 让小组合作学习实至名归

首先表现为课堂讨论氛围的浓烈,发言积极性的提高,过去只有几个人主动的现象得到改善,全体参与成为一种常态;其次是提高了效率,各小组的学习任务,由于群策群力和分工协作不仅完成效率提高,而且还经常迸发出创造火花;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增强显著,表现为成员在言行上自觉维护小组的声望。

3.2 学生的精神面貌更加阳光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可以说是同学面貌的真实写照。最令人感动的是同学间互帮互助的意识成为了行动上的自觉,成绩好的学生主动给其他人讲解,回答问题时相互提示与补充,不同的见解相互尊重等等,成为一道道风景。原来成绩较差的同学变得自信了,成绩好的同学变得真诚宽容了。

通过以上方式,学生的效率提高了,教师也更加轻松自如,真正达到了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的提升。

猜你喜欢
分组数学老师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