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德育一体化研究与实践

2017-01-28 11:25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2期
关键词:德育科学实验

张 兵

济宁市兖州区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德育一体化研究与实践

张 兵

济宁市兖州区实验小学

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求知、求真、向善的活动,需要科学精神的支撑,要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科学教育与品德培养融为一体,要创设机会,抓住具体事例,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感受、体验与内化,讲好“故事”“新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得到“理”的启迪,“情”的感染,做好“实事”“小事”导之以行,抓住“常事”持之以恒,强化学生的“行”,实现“德”的到位,做到教书育人,完成科学学习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目标。

小学;科学;德育;一体化

小学科学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重要的科学知识,还要使学生获得初步的认识自然和改善自然环境的科学方法,初步形成正确看待自然界和人类科学事业的观念和态度,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这既是科学教育的目标,也是小学科学中德育的要求,又是学生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求知、求真、向善的活动,需要科学精神的支撑,要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抓住具体事例,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感受、体验与内化,完成科学学习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目标。

一、善讲科学故事

小学科学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故事”,教师要找到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点”。学习“生活中的材料”时,了解爱迪生发明电灯经历8000多次失败,实验7600多种材料,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使学生体会到,在科学探究中,失败是经常遇到的,关键是不能放弃,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就会为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介绍“造纸术”及四大发明,使学生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其对祖国科技文明的自豪感和崇尚科学精神的情怀。

小学生仰慕名人和英雄,教师要充分运用伟大科学家的感人故事去教育学生,特别是我国科学家的发明史方面,如使学生认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古生物学家李四光,地理学家、气象学家竺可桢等等,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科学家喜欢提问题和质疑的故事,学习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追求最终解决问题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树立投身科学事业,探索未知的信心与决心。

二、常讲科学新事

科学课是开放的,提倡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学习。每天都有新闻发生,老师要善于抓住刚刚发生的科学新事,引导教育学生。比如向学生介绍“习近平回信勉励北京市八一学校科普小卫星研制团队学生”新闻,学习总书记指示,“这颗小卫星发挥启明星一样的作用,不断激发自己科学探索的热情。希望你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保持对探索的兴趣,培育科学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带动更多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将来更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学生好奇心强,教师要经常讲点教材中没有的新事,讲点“题外话”,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最新科技发展,比如“量子卫星”、“石墨烯”、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等,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发明创造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改善人民生活,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我们国家富强的根本保证,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爱国激情。

三、做好科学实事

实事求是和尊重自然规律是最基本的科学态度,也是科学教学中要重点培养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譬如在观察事物或现象时,先整体再局部或先局部再整体,由表及里;在实验中规范操作,认真做好笔录;在实验研究、质疑讨论、观察比较等,引导学生说话讲依据,实事求是,对存在的不肯动手、贪图省力、抄袭数据等现象及时纠正。在进行“雨雾的形成”教学时,认识到“雾霾”“酸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鼓励学生进行调查,查阅空气的污染和保护的相关资料,懂得了环保和治理的重要性、紧迫性,提出保护环保的建议和倡议,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做实科学常事

科学课的活动,学生往往兴趣盎然,有时一节课上完后还意犹未尽,但是一般难以维持,不能把观察研究活动进行到底。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和监督,对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做全程追踪,不断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最终能完成学习任务。在开学第一课时,浏览全册,引导学生了解需要长期观察探究的内容,如“四季星空”的学习,课堂上指导设计星座的观察计划,布置课后按计划进行研究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坚持按时观察,及时记录,让学生定期汇总,把他们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宣传,让他们感受到取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

五、抓牢科学小事

科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要求学生学习科学要一丝不苟。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形成的,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来实现。良好的习惯来源于细节,教师要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入手。例如:课前要准备学习用具和实验材料,实验前要先设计实验方案,实验中,把用过的实验器材放归原处,爱惜实验器材,与同学共同分享实验过程,及时感谢同学给予的帮助,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维护教室卫生和个人卫生,正确倒取清水、处理污物,耐心细致的观察等等。这些细节都需要我们教师时时提醒要求,循序渐进,并贯穿始终。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产生着巨大影响,教师要不断强化自身素质,教学中,进行科学规范的演示,公平评价学生等等,从细节处,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从而促进学生品德修养的提升。

知识总是在不断更新的,也可能会被遗忘,但是优良品德一旦形成,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在科学教学中,讲好“故事”“新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得到“理”的启迪,“情”的感染,做好“实事”“小事”导之以行,抓住“常事”持之以恒,强化学生的“行”,实现“德”的到位。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2]《小学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2016.2.14

[3]《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4]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及《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猜你喜欢
德育科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