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

2017-01-28 11:25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诗歌初中语文内容

邹 浩

郯城县杨集镇初级中学

初中语文中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

邹 浩

郯城县杨集镇初级中学

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开展赋予了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更重要的任务,包括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研究初中语文中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其目的在于落实和贯彻新的课程教育理念,突显语文学科的实用性和教育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现状;对策

一、引言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的诗歌教学存在畸形的发展,多数教师通过直接的教学讲解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获得的认知并不理性并容易对我国古代诗歌产生负面的抵触情绪。随着现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已经认识到初中语文的诗歌中拥有大量丰富的素材,其能够极大的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利于渗透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有益载体。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以求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二、初中语文中诗歌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的兴趣匮乏

我国古代诗歌的是古人智慧的凝练和结晶,各朝诗人利用简短的文字创作出富有节奏美、韵律美的诗词,在彰显丰富内容的同时赋予其充足饱满的情感。由此可见,诗歌原本是美好的,是值得学生学习且受到学生欢迎的。

但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当前多数学生对初中语文诗歌并没有足够兴趣,或者说是学生对诗歌教学存在负面的抵触情绪。多数学生提出,诗歌教学的内容枯燥,教师无法真正表现出诗歌中丰富有趣的内容。更为关键的是,学生认为经历了诗歌教学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其进行背记,这是一种枯燥无味的工作。综上所述,当前多数学生对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兴趣匮乏,并不愿意主动积极的配合课堂教学,与预期理想的教学成果相距甚远。

(二)情感体验较差

诗歌的最大特点是其丰富的内容和醇厚的情感,诗人通过景物描写或故事叙述表达自己内容深厚的情感。在初中语文诗歌中,拥有谱写祖国大好河山并表达自己对祖国爱慕之情的,也有寄乡愁于景物表达自己思念家乡的。

诗歌拥有的丰厚情感应该是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的有力武器,教师能够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感情,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并让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生活。但在实践教学中,多数学生并表示自己获得的情感体验较差,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并不真实。

进一步说,受到落后教育理念的束缚,多数教师以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其中,诗歌鉴赏是中高考必考的题型并且占有较大的分值比例。因此,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在诗歌鉴赏中得分能力,通常通过大量的诗词习题练习总结答题的技巧,其中就包括了对诗歌情感的推导方法。

以“次北固山下”这一首诗歌为例,经过大量的练习,学生在看到诗歌最后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时,其形成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首表达思乡情感的古诗。这种教学方式虽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诗歌的情感方向,但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在拥有了这样的意识后,学生不再对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也就难以对诗歌更加真切的感情进行领悟,最终造成学生在诗歌教学中获得的情感体验较差,往往是停留在诗歌的表面。因此,学生无法领略我国古代诗歌的深层次魅力,无法对诗歌产生喜爱并达到诗歌教学的更高目标。

三、改革与优化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现状的对策

(一)善用多媒体突显诗歌丰富的内容

对当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进行优化与改革,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改变学生对诗歌的印象,即突出诗歌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将初中语文教材中诗歌所具备的丰富趣味性的内容展现出来,如何将诗人通过简单文字描绘的美丽风景、壮丽河山以及趣味性故事表达出来。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社会各行业造成极大的冲击,其已经逐步融入了现代教育领域。因此,教师应该考虑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利用拥有更强表现力的表现形式将诗歌中丰富的内容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诗歌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并产生一探究竟的欲望和兴趣。

以“观沧海”这一首诗歌的教学为例。这是三国中魏国领袖曹操在远征前挥手所做的诗歌,其通过对沧海精致的描写表现其欲一统江山的雄壮气质。但对多数学生而言,学生难以在脑海中建立具体的情景,也难以体会曹操表达的激情。

针对于此,教师可以在诗歌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三国演义》中曹操做此诗的情节。利用多媒体,教师凭借其更强的艺术表现力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学生在直观的观察中看到了百草丰茂、洪波涌起的精致,也看到了曹操兵力雄厚志在必得的情形。受到情景的影响,学生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感受到了曹操的雄心壮志。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一次给学生朗读这首诗歌,让学生意识到简短的诗歌中竟然拥有如此磅礴大气的内容,这就能体现诗歌的特点,改变学生对诗歌的错误认识。

(二)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优化教学理念,必须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为核心。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获得的认知才更具有冲击性,学生获得的情感才更加真切。

以“天净沙·秋思”这一首诗歌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完成基本的生字词积累后,带领学生在此朗读课文。此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与分享自己从诗歌中看到的景物和图画,并探究自己体会到情感。

在小组当中,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通过交流和分享,学生将诗歌描绘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描述了出来。由于没有了固有思维的束缚,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思考和鉴赏诗歌中不同的景物,并获得不同的情感体悟。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激发,其所获得的情感体验是在主动探究中得出的,这就不同于教师传授所得,其本身是理性的。因此,学生获得的情感更加真实和真切,对学生内心的触动也更加明显。通过教师的总结,学生对这首诗歌描绘的意境有更进一步的领会,这就提高诗歌教学的效力,让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达到了诗歌教学的更高目标。

结束语

总的来说,初中语文的诗歌教学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弊端,极大的限制了教师的发挥和学生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研讨中不断总结和交流,优化诗歌教学,让学生能获得更大提升。

[1]郭玉霞.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姜春兰.农村初中古典诗歌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3]王雪梅.新课程背景下中国古代诗歌阅读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诗歌初中语文内容
诗歌不除外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沉浸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主要内容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