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黔东南侗族芦笙舞的艺术特征

2017-01-28 05:07
北方音乐 2017年8期
关键词:芦笙黔东南侗族

李 雯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119)

浅谈黔东南侗族芦笙舞的艺术特征

李 雯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119)

黔东南侗族自治州,坐落于贵州省东南部。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是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独特,侗族芦笙舞作为一种原生态舞蹈,则更是其中的精品。侗族芦笙舞的起源和发展,在反应了侗族以及其聚集地社会变迁的同时,也展现了民族的生活演变。这种侗族舞蹈本身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现阶段对于这些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继承给予了重视,在舞蹈的表演方式、内容形式、服饰和舞蹈文化开发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立足于黔东南侗族芦笙舞的起源、基本形式和功能,探讨在新形势下黔东南侗族芦笙舞发生的变化以及在政府遗产保护、舞蹈教育和借助于现代媒体传播提升侗族芦笙舞的深远影响、形成品牌效应的环境下,对其艺术特色的探讨。

侗族舞蹈;芦笙舞;艺术特征

一、侗族“芦笙舞”的历史起源

“芦笙舞”是侗族的民间传统舞蹈,又称“踩堂”,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也被称为青年男女的求偶舞蹈,分布地区位于我国贵州、广西、湖南等。《诗经》中描述关于笙簧起舞的是:“君子阳阳,左执簧”,至今仍是西南民族民俗舞蹈的重要形式。单从芦笙舞角度而言它的意义是群体性的娱乐方式。各寨芦笙队在传统芦笙舞比赛中的节目分别有原汁型(反应祭祀部分)、音乐型(以大、中、小芦笙吹奏为主)、舞蹈型(服装、结构、道具、调度、技巧),侗族芦笙舞由这三种类型体现祭神—娱人艺术表演的发展轨迹。经过多年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芦笙舞占有着应有的地位,但在民族传统文化习俗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涨幅,也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难题,比如社会历史的变迁带来了一些传统文化的遗失,导致艺术人才培养落后的现象,加剧了优秀传统文化销声匿迹。关于侗族的民族特色在我们的认知中就是芦笙舞,它不仅是侗族的重要形象,更是该地区的民族象征,现如今黔东南地区旅游产业的品牌及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精品便是侗族芦笙舞,芦笙舞的魅力与特色对我们有着不言而喻的吸引力。它历经了漫长的岁月,经过侗族人民长期的生产斗争过程,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得以产生并不断发展,是侗族人民热爱生活满怀热情的体现。

二、侗族“芦笙舞”的分类及艺术特征

(一)“芦笙舞”的分类

芦笙舞内容丰富,形式复杂、具有宗教、娱乐以及民俗文化等多种性质。动作与音乐表现的情绪,有时庄重肃穆、轻松明快,有时活跃敏捷、节奏紧张,根据其所在的坏境和场合而变化。目前来说,包括自娱性、表演性、习俗性、礼仪性以及祭祀性芦笙舞这五种类别。

1.自娱性“芦笙舞”

芦笙舞作为侗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项“必需品”,不论是用来酬神,还是用来作为社交,都不可避免地担任了其群体性自娱自乐的日常活动这一角色。作为极具特色的侗族产物,芦笙舞有其独有的特色。不仅是乐器与舞蹈的交融, 更是力量与艺术的交融。通过自由摆动的上肢动作,配以不时稍作弯曲的膝盖以及跳动的脚部动作,形成了以“踩”和“跳”为主的特色民族舞蹈。每每使得跳者愉悦,观者动容。

2.表演性“芦笙舞”

芦笙舞在表演方面,更是内容广泛。在黔本区具体划分开来,也有不少种类。例如在其西部地区,有“巧喝酒”、“芦笙拳”、“蚯蚓滚沙”等各种形式各异、表现内容也不尽相同的芦笙舞。而在其东南地区,则是以“斗鸡”和“牛打架”为主要的芦笙舞构架。这其中,前者是以炫耀其高难度技巧,而获取观众的喝彩为主。而后者则是以模仿动物的形态及习性,来作为其表演的特色,较之前者,更为生动、活泼。

3.习俗性“芦笙舞”

而习俗性芦笙舞则一般做为男女选择配偶的道具,一种会在每年的“花山节”时跳,古时候将其称为“跳花”或“跳月”。另一种的动作则是较为简单,舞者在跳动的同时,相互手挽手,顺圈跳。其节奏也主要以明快为主。常见的这种舞蹈,一般是以十二人为基准。

4.礼仪性“芦笙舞”

根据人们活动内容的各异,礼仪性芦笙舞也具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和特点。在黔东南地区,早已深入人心的芦笙舞在人们的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无论是新屋落座、还是结婚嫁娶,都会见到芦笙舞的存在。舞者会在堂中,伴着芦笙欢快起舞,以示祝贺。这期间,则是以跳跃、欢腾、热烈等的动作和乐曲为主要特色。而在丧葬等肃穆的场合之中,则要求舞蹈不仅能够表达出对逝者的哀悼、追思之意,更要对逝者亲属有安抚、慰藉的作用。这时候,舞蹈除了个别跳跃性的动作,整体都要保持沉稳和节制性。不可过于轻快,更不能有一丝具有愉悦性的节奏与动作。侗族人民对于葫芦的崇拜由来已久,一度将葫芦作为其氏族中祖先的母体形象膜拜。而芦笙便是由葫芦发展而来,由此可见,侗族人民对芦笙舞的情感有多重。

5.祭祀性“芦笙舞”

芦笙舞中,最为古老和庄严的舞蹈形式,即祭祀性芦笙舞。顾名思义,是用于祭祀等场合,其形式,也多是以中老年作为舞者,并在木鼓和其他乐器的伴奏下,采用长约三丈的芦笙来主导,用以庄重肃穆的节奏和气氛,来表达对神灵的崇拜和尊敬。侗族居住地区大部分比较闭塞,特别是黔东南多为山区,交通不便,社会政治和民族区域管理依赖于传统的宗族体系,在生产方面也多以自然农耕和山地种植业为主,因此侗族地区对于天地和自然的崇拜比较常见。侗族居住地区大部分比较闭塞,特别是黔东南多为山区,交通不便,社会政治和民族区域管理依赖于传统的宗族体系,在生产方面也多以自然农耕和山地种植业为主,因此侗族地区对于天地和自然的崇拜比较常见。

(二)“芦笙舞”的艺术特征

黔东南地区侗族芦笙舞的发展历史悠久,对于当地民众来说影响深远,尽管随着时代和社会变化,人们对于芦笙舞的认识和功能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保留了原有舞蹈风格、形式的同时,又融入了一些具有新时代气息的东西。当地政府对于舞蹈文化的开发,侗族舞蹈艺术家对于舞蹈艺术的创新以及舞蹈院校对人才的积极培养,使得“芦笙舞”这一原生态舞蹈,在取得了优异成绩的同时,也成为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

1.独特的舞蹈形式

芦笙自古以来就是侗族人民最喜爱、最普遍以及最擅长的一种乐器。而侗族的“芦笙舞”,在苗族的语言里称为“究给”,此舞蹈是以“芦笙”作为道具,男子吹凑乐器的同时胯、膝、踝等关节的灵活舞动,女子围圈伴随吹凑者跳动的舞蹈。广泛流传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舞蹈之中,其中特别是在贵州东南部、西北部和广西西部山区盛行。

芦笙的样式繁多,一般要求声音主要以清脆、响亮为主,也因吹奏的形式和表演手法的不同,分为地筒、特大芦笙、打芦笙、中芦笙等。芦笙舞的基本动作包括走、移、跨、转、立、踢、勾、翻等。

2.独特的服饰道具

目前侗族各芦笙队的服装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头缠白色头巾两边都还插有银首饰和野鸡毛,上身的背褂绣有不同图案,下着裙子的布条色彩丰富多样,裙子下摆系着鸡毛,脚套白袜子,更多的芦笙手身着侗族日常服饰:男子多缠黑色或深蓝色头巾,着裤装或缀有羽毛的布条裙;女装比男装更为丰富,头饰有包头巾、银饰、头花等,多着黑色或深蓝色衣裙或裤,男女都裹绑腿。道具除大、中、小芦笙外,地筒也出现在芦笙队中,充当着低音的重要角色;女子除手持侗帕、缀有绒球的红伞外,还出现了斗笠,鱼篓等劳动用具随芦笙乐曲舞蹈。

三、侗族“芦笙舞”的未来发展

(一)加强舞蹈教育与推广工作

现如今,当地已将侗族芦笙舞的人才培养作为了头等重要的大事。当地已经意识到,只有培养一大批专业舞蹈人才和侗族舞蹈机构,发展一批侗族芦笙舞宣传机构,才能支撑起未来侗族芦笙舞创新与发展的人才基础。当地完全可以借鉴杨丽萍对孔雀舞等的传播方式,利用各类平台来推广侗族芦笙舞,比如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春节晚会、跨年晚会以及探索将舞蹈表演参与到中国一些电视舞蹈比赛和舞蹈盛典中,通过明星和人气宣传来提升对外品牌知名度。更关键的部分是加强了与舞蹈院校的合作,探索将侗族芦笙舞设置为专业,引进更多优秀的侗族芦笙舞教师和专家参与到舞蹈教育,提升教学质量,吸收更多的优秀学生参与到侗族芦笙舞的学习,参与大型舞蹈比赛等,从而促进侗族芦笙舞的宣传。

黔东南地区近年来开始重视侗族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工作,作为侗族象征的芦笙舞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同时以芦笙艺术节为契机,充分展示独具魅力的侗民族文化遗产,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扩大侗族文化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黔东南地区多次举办芦笙艺术节,从明星阵容强大的舞台表演,到各寨芦笙队传统芦笙舞比赛以及现场芦笙制作比赛,都在展示侗族文化的同时还肩负扩大旅游知名度,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任。侗族芦笙舞赶上了当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兴起,逐渐成为当地旅游的一个名片,一些文化活动和艺术节等开始大力开发芦笙舞,并增设了演出活动,派驻专门的芦笙队走出村寨,走出黔东南地区,成为了一种广受欢迎的艺术形式。

(二)加强舞蹈文化遗产保护

侗族芦笙舞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与魅力,不仅吸引了广大舞蹈艺术者,更是得到了政府的关注。政府针对芦笙舞,特意做出了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如与民间组织和学术团体进行交流,提高侗族芦笙舞的研究水平。政府不仅在政策上支持,在资金上也给予了帮助。如引导侗族芦笙舞的表演团体和机构运营管理,引进外部资金和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芦笙舞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从而真正将侗族芦笙舞打造为民族文化的特色品牌,将芦笙舞特有的魅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侗族芦笙舞,不仅仅只是一种民族舞蹈类型,还是侗族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的象征,这种舞蹈对于当地民众来说具有重要的民族记忆价值,对于我国民族文化传播来说更加有代表性。政府在探讨更多形式来加强对侗族芦笙舞的保护时,考虑从四个层面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第一点是要从政府政策上加以鼓励、引导和支持,建立专门的侗族芦笙舞保护机构,明确职责,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到政府文化工作当中来;第二点是要对政策优惠和外部开放性加大改革,对于外部企业和投资应进行支持,吸引更多的文化企业加入到侗族芦笙舞的开发工作,将侗族芦笙舞的表演和宣传市场化;第三点是要与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合作,邀请一些专业人士和研究机构参与到其中,这对于保留与发展“芦笙舞”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借鉴媒体推动舞蹈多元发展

侗族芦笙舞经过了侗族数代人的变革和创新演变为多种形式,舞蹈形态和舞蹈的表演都更加丰富多元,这也表明了侗族文化和人民的包容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品质。

目前,对于民族文化的创新需要结合现代技术和媒体,侗族芦笙舞也应进一步借助于现代传播媒体和信息技术来提高传播效果。通过现代媒体和信息技术可以从两方面促进舞蹈多元发展,一是从文化保护上来说,对侗族舞蹈的表演形式和各类功能活动进行记录,保存到光盘、互联网等储存工具上,确保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不流失;二是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和现代信息传播手段,搭建更多的平台来宣传侗族芦笙舞,制作高品质的舞蹈视频和舞蹈宣传片,并与一些知名的品牌活动、宣传晚会等进行合作,推广侗族芦笙舞。

通过各种途径,将侗族芦笙舞以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发展,以便更好地将具有深厚历史背景与文化沉淀的芦笙舞,展示给更多的人。

四、结论

侗族芦笙舞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反映了该民族的社会文化和人民生活,增添了当地人民生活的乐趣,同时也丰富了整个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这类的舞蹈由于其形式与起源的原因,现今仍广泛运用于黔东南地区的各类婚丧嫁娶和祭祀活动中,也是当地年轻男女相互追求的重要方式。随着时代变化和侗族民族地区的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侗族芦笙舞经过创新和发展,在表演形式和舞蹈内容上更加多样,也通过当地的旅游文化产业和各类活动逐渐打造为一种品牌特色。对于侗族芦笙舞的继承和创新需要长期坚持,多方位合作,争取让侗族芦笙舞成为我国民族地区舞蹈的精品,走向世界。希望芦笙舞独特的舞蹈特色与魅力,能得到更多的人的喜欢与青睐。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南卷[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91.

[2]杨民康.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3]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

[4]杨保愿.侗族芦笙舞蹈概述[J].民族艺术,1990.

[5]符姗姗.话说侗族芦笙舞[J].电影文学,2007.

J618

A

猜你喜欢
芦笙黔东南侗族
遇见黔东南
岜沙芦笙节
诗书画苑
你好,芦笙
寻味贵州——黔东南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论侗族自然观中的生态伦理及其价值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
黔东南:2016年计划搬迁1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