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程评价的调查与思考

2017-01-28 14:13刘广军王超然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体系评价

刘广军,田 冲,王超然

(周口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基于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程评价的调查与思考

刘广军,田 冲,王超然

(周口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通过对豫东地区初中学校和国培计划初中数学教师的调查,发现初中数学课程评价内容单一,学校对课程评价重视度不够,师生在评价过程中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学目标的评价落不到实处,教师对课程评价的认知缺失,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偏低.针对这些问题,从数学课程评价的视角对初中数学课程评价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积累过程性研究资料,为完善初中数学课程评价体系提供借鉴.

初中数学;课程评价;调查

随着中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数学课程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已发生巨大的变化,数学课程评价不再是“以成绩论英雄”,而是要密切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如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从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对新课程评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评价要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发展和变化作为重要指标,而不应仅仅看重结果.在实际操作中应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以更为恰当的方式展现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发挥评价机制应起到的作用,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1-2]至今,新课改已15年,针对数学课程评价的实施现状,笔者对豫东地区部分初中和国培计划的270名数学教师进行访谈或问卷调查,旨在从豫东地区数学课程评价的视角对初中数学课程评价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评价体系提供借鉴[3-4].

1 初中数学课程评价的实施现状

1.1 初中数学课程评价内容单一

新的课程评价体系没能具体落实,仍看重成绩,学生的学习方法及能力、情感认知均得不到重视.“数学课程评价本是一项复杂的教育教学活动,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的应用中,却存在着理论‘简单化’的问题”[5].数学课程评价的“简单化”主要体现为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标准单一,如将课程评价的目的简单归结为“学业过程”评价,但对其过程并没有明确指出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提取了评价功能的表面现象,而没有对其内在的本质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没有把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只把教师的考核和学生成绩挂钩.将其评价内容简单化,而未对数学学科对学生身心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课程评价通常只是针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没让学生参与进来,使得评价主体单一,学生也不知如何对教师作出评价[6].课程评价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无论何种课程评价方式都应从多角度出发,使评价方法趋于多元化.然而事实上,不管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大多数评价方式仍采用定量和定性简单结合.

1.2 学校对课程评价重视度不够

新课程改革强调了学校的主动性,强化了学校在课程方面的适应能力,课程评价的重点转化为学校评价,以学校评价促进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发展.校方应改善并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对课程评价的发展、实施应有重要内容;对教师专业发展也要有规划.从新课程可知,学校应该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自我课程评价制度,从各个层面进行自评.只有学校的课程评价不断发展,才能对课程的实施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但学校没能在课程评价中扮演好应有的角色,在管理上对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及教材的评价上往往带有放弃或回避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将教育和评价功能整合在一起.学校也没意识到课程评价的重要性,故重视程度不够.

1.3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重要的改变,教师原来从“灌输式”教育到现在充当引导者的转变,其目的在于带领学生学习,启发学生的思路,并和学生共同互动的学习过程.学生不再仅仅是知识上的被灌输者,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参与在教育教学评价的过程中.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学校往往抱有消极甚至抵制的态度,这样就使得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课程评价各方面欠缺自觉性和主动性.他们认为课程评价是从上至下化的、机械化的、线性化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没了主动性,教学评价改革也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从问卷中可以得出,学生所在地的教育部门往往承担着数学教学计划的制定工作,几乎没有一线教师参与;学生参与评价更是无稽之谈.长期以来,数学教师在教学上欠缺主动性和自觉性,依旧照搬原教学计划,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也没能体现,仍沿用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走.

1.4 教学目标的评价落不到实处

学生参与课程评价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让学生体会价值判断的过程,这也是课程评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课程评价标准要有两方面:知识技能上的和情感体验上的.

一方面,在学生的情感评价概念上,数学教师们还是比较模糊的,课上,是否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感到乐趣,是否让学生感到数学的严谨,是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是否可以基于教材独立思考,实事求是.数学教师对于上述几点并不重视,究其原因,上述几点不在课程评价内容之内,也不会对学生的最终评价有影响.另一方面,现在对于数学课程评价的标准并不明确.通常教师用口头来表达,来对学生的某堂课、或某段时间的表现做出笼统的评价,而未将其结果纳入课程评价的衡量标准中.目前的课程评价仍以学生的成绩为标准,没考虑到学生与学生间的差异,没有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情感得到提升.正确的课程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思想的培养.但是在现阶段的数学课程评价中,大多数教师还是关注学生的分数,没有关注学生自学能力和数学兴趣的培养.成绩不好的学生会被教师作为反面教材,而这些学生则更需家长、学校、教师的引导和关心.

1.5 教师对课程评价的认知缺失

对于数学课程评价标准的好坏,都须有人去实践.在我国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现阶段教学模式在广大师生家长的心中根深蒂固,绝大多数教师对课程评价的理解与教学大纲有所出入,把成绩作为给学生分类的依据.实际上,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也是评价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接受教师的评价,也可以对其他教学因素进行评价.然而,由问卷调查可知,大多数课程评价,往往采用的是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而学生参与评价却很少.在实际过程中对课程评价的理解比较狭隘,现阶段不仅仅只局限于师生评价,还应引入生师评价、生生评价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6 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偏低

据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队伍中非数学专业教师所占比例较大,这就有碍于教师团队的专业化发展.而教师团队的专业与否则直接关系教育质量的高低,教师专业化不够则直接影响教师进行教学及课程评价.专业的课程评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提高与形成.而目前教师专业化素质偏低,对课程评价了解较少且学校对教师课程评价不够重视,相应的课程评价培训少之又少,这就使得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得不到提升.

1.7 过程性评价目标落实不到位

课程评价里最重要的一个含义就是价值判断的过程.它要求数学课程评价不仅应该体现在知识技能上,而且在情感上也要有所体现.

然而,通过上述实施现状的调查,发现教师对新的课程评价体系不够了解,学校没有足够重视新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有待完善,评价标准难以把握,实用性差.评价标准结构简单,缺乏全面性,标准不清晰,过于重视学生学习成绩,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很少能得到体现.课程评价的主体不鲜明,新的课程评价体系运用到传统课程的难度大,课程实施的策略性不强.教师评价有局限性,学生参与度不高,师生关系不平等,学生评价目的不明确,主动性不强.学生家长和社会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对学生的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往往不够重视.因此,有必要对课程评价模式的改革进行深入研究,以实现教与学更好的结合[7-10].

2 课程评价改革建议

2.1 建立多样化课程评价标准

现在大多数学校还是本着“成绩为王”的标准.确切地说,就是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这极大地干扰了学生在个性和情感方面的发展.要使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在实际中得到运用,就必须使“成绩为王”现状得到改变,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情感体验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就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固然重要,但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认知能力对学生今后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对学生应多进行积极的评价,不要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要透过现象看出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课程评价的体系,这都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正确的运用课程评价.

数学教学不应只是简单的教和学的过程,更应该是学生对知识、情感的认知和提升学习能力的过程,这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加入学生对自我和情感的认知[4].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余时间的学习,都应该纳入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当中.它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和谐统一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参与的课外活动情况,都按照一定的比例纳入教学评价之中.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初中数学涉及的内容相对还是比较宽泛的.由于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生活环境的不同,他们在学习这些知识时的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果继续使用以往的评价方法,所有的学生都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评价,这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如果采用因人而宜的评价方式,不但可以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而且也可以使学生更及时地了解自己在哪些地方取得了进步,还需要在哪些地方努力.这样将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改进学习方法等.

2.2 切实落实学校课程评价的任务和责任

学校发展与课程发展息息相关.首先,学校是主要的教育机构,其次,课程评价都是在学校进行的.应该加强学校在课程评价中的分量,确保学校可以根据教学评价内容去实施教学评价,并对得出的结论和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保证可以切实落实教学评价体系,以促进教学.从“成绩论英雄”的误区中走出来,改变传统观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课程评价的可操作性.改变单一的课程评价体系,该体系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生主体的差异性,为他们的发展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这种教学评价体系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评价主体,而应建立整个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从而使课程评价标准更具有广泛性.这种标准既要求在评价标准上多元化,同时又要有重点的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绩、学习能力、情感认知等方面的提高,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而不是片面地以预期的课程与教学去评价学生的发展.

2.3 提高教师和学生对课程评价的了解

要提高学生和教师对课程评价的能力,首先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课程评价,并使他们自觉参与到课程评价中来.教师和学生是否能做好课程评价,在实际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数学教师具有课程评价的意识和评价能力已成为当前课程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且紧迫的课题.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课程评价缺少实施环境.对数学课程的什么内容进行评价以及应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方式,这些好像与数学教师的联系不是很大,他们所关心的仍是如何传授知识.在此背景下,教师对教学课程应如何进行评价是他们比较困惑的.尽管一些基本问题和基本步骤应该是大多数教师所应掌握的,但从调查问卷中可知,情况比想象的要糟糕很多.

其次,要调动学生在课程评价中的积极性.新课改提出,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评价,以使教师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第一,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体会教师的教学;第二,学生的发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成绩,应该在诸多方面都得到发展.基于此,应重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评价的过程.第三,课程评价有一定的技术性,应该在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之前进行引导,否则将会适得其反,导致课程评价不具备真实性和有效性.

2.4 使教学评价的目的落到实处

课程评价体系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评价体系在实际教学中既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也可以达到反映教学成果、激发学生潜力的功能.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课程评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实际运用中是否正确运用教学评价,对教学质量、学生素质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评价能最大限度的对学生的学习、情感、生活起着导向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课程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还可促进学生多方面同时发展.

数学课程评价应以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为中心,并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为参考来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好的心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所以,数学课程评价还应该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纳入评价体系.要将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生的思维方式两方面都要看重,并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5 加强数学课程评价在实践中的运用

要加强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动性,就需改变对现有教学评价的认知,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指标,建立一套客观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对数学课程的评价,不仅要重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变化;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应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应通过现象看本质,从学生的成绩掌握成绩背后所反映的一些问题.

2.6 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

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提高即是教育质量的提高,提高教师团队的专业化首先是教师专业的细化.各科目教师的专业出身自然是第一要素,所以在教师队伍组建或填充之时首先要考虑教师的专业出身,这是保证教师能够向专业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其次就是学校要加大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定期培训,只有不断学习进步才是教师能够教书育人的资本.建立教师专业化队伍对提高教育质量、改进教师教学、改善课程评价不完善的现状有着重要意义.

3 结束语

数学课程评价对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着强烈的指引作用.一个合理的数学课程评价体系需要有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并且在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凸显其导向和激励等功能.随着数学课程的不断改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评价机制是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课程改革的必要措施.笔者针对当前数学课程评价的实施现状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并根据所存在的问题从不同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当然,一些其他的问题仍然存在,要想一次性的彻底改革完善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努力探索,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解决问题使其更加完善.

[1]费玉伟,张景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现状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4):41-4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刘广军.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施现状调查[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6,33(2):16-20.

[4]张志勇.情感教育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丁松刚.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6]潘俭.初中数学课程的现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

[7]陈玉琨、沈玉顺.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8]孙忠诚.对新课程评价价值取向的思考[J].集宁师专学报,2007,29(2):43-47.

[9]张瑞.教师参与课程评价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8.

[10]张铭铭.初中数学课程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2.

The investigation on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evaluation

LIU Guangjun,TIAN Chong,WANG Chaora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Zhoukou 466001,China)

The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evaluation is studied by investigating teachers from junior middle schools in the east of henan and national training plan.It is found that the contents are single,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has not gained sufficient consideration,teachers and students lack consciousness,initiative and cognition.Meanwhile,teachers have low quality.For these problems,this paper studies the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evaluation,it can provide lessons for further improved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curriculum evaluation;investigation

G642.0

A

1671-9476(2017)02-0047-04

10.13450/j.cnkij.zknu.2017.02.011

2016-07-18;

2016-11-25

2016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No.2016-JSJYYB-097)

刘广军(1963-),男,河南项城人,教授,主要从事数学教育及运筹学与控制论的研究.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体系评价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