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厌琴”现象看幼儿钢琴教育

2017-01-28 14:14魏莉敏
北方音乐 2017年19期
关键词:琴童学琴钢琴

魏莉敏

(宁德师范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福建 宁德 352000)

从“厌琴”现象看幼儿钢琴教育

魏莉敏

(宁德师范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福建 宁德 352000)

当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发展,对文化艺术的追求越来越多,但凡家庭条件允许,家长大都会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一门艺术。“钢琴热”就是在这样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现象,幼儿学习钢琴已然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说到这里,为什么钢琴教育就成为众多门类中比较普及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钢琴被誉为是“乐器之王”,是一件和声乐器。钢琴音域较宽、音色层次丰富,表现力强;通过钢琴的学习,幼儿可以为音乐学习建立良好的基础音乐理论的根基;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和钢琴之间的关系是最自然、最放松的,这很适合年龄较小的儿童。因此,钢琴在大众音乐教育中很具有优势。

厌琴;幼儿;钢琴教育

伴随着“钢琴热”现象的出现,“厌琴”现象也成为了幼儿钢琴学习不容忽视的问题。相当一部分琴童在接受钢琴教育的过程中,产生抵触情绪,有些幼儿或许在钢琴学习初期兴趣还算浓厚,但坚持不了多久,“厌琴”情绪便开始显现出来。

下面,笔者就针对幼儿“厌琴”现象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剖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幼儿“厌琴”的缘由分析

笔者认为,幼儿“厌琴”的缘由,有孩子本身的内在原因,也有教师、家长及社会造成的外在原因。幼儿本身并不喜欢学习钢琴,是造成他们“厌琴”的主要原因。如果,幼儿自身对钢琴学习兴趣浓厚,出现“厌琴”现象的可能性就不大;幼儿自身对钢琴学习毫无兴趣,“厌琴”就不可避免了。当然,学习钢琴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这就要靠家长和教师的努力配合去达到。往往琴童刚开始对钢琴的学习兴趣很高,在家长和教师等错误的教学方式和学习动机导向下,也会造成幼儿“厌琴”。

二、幼儿对接受钢琴教育是否兴趣

笔者认为,在讨论“厌琴”现象问题时,我们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幼儿的心理,家长要懂得判断、观察,想清楚孩子感兴趣的是键盘还是声音?很多时候,小朋友第一次见到钢琴都很开心,立马奔到钢琴前在键盘上乱弹乱摁。这时候多数家长都会认为孩子对钢琴是有兴趣的。但这时你会发现,孩子根本不关心发出什么声音,他们觉得这种玩法能制造出声音就够了,尽管这样的声音在老师看来是一坨一坨的噪音。也许这恰恰反映了他们的耳朵对声音根本不敏感,如果真的要面对钢琴教学,他们反应会相对迟钝,造成学习困难,继而产生了“厌琴”的思想和情绪。第一次遇见钢琴,孩子瞎弹瞎按只能说明是一种本能,不能就此就帮孩子断定他们对学习钢琴是有兴趣的。我认为,幼儿本身对学琴没有兴致是造成后来“厌琴”现象的主要原因。

三、幼儿“厌琴”的外因

(一)教师方面的原因

造成幼儿“厌琴”教师方面的原因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三点:一、社会教学师资来源广泛,水平优劣不等;二、选用教材过于陈旧或者没有因材施教;三、“重教轻育”,只凭经验,只懂技巧,对其他相关交叉学科,如幼儿审美心理学等知之甚少,教授过程直白生硬,缺少让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钢琴教育属于社会教育,是属于校外教学的范畴。大多数的琴童家长在为幼儿选择教师时并不了解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及素质。社会教学并不像学校教学那样,教师不能做到都是固定的,很多琴行在招聘教师时,门槛设置低,不考虑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师德等必备条件,使得幼儿的钢琴学习在师资方面得不到保障。有时也存在教师自己的钢琴弹奏水平高,但教学方面的能力欠缺的现象。

教师在钢琴教材的选择上过于陈旧,不考虑幼儿的认知特点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钢琴教材选择上,有的老师过于习惯性使用“汤拜车”作为教学内容,这些教材虽然经典,但对幼儿来说,趣味性还是少了很多,容易导致幼儿的厌烦心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学生演奏技巧的锻炼,把本来轻松愉悦的艺术素质教育硬生生地变成了枯燥乏味的钢琴技术训练。笔者认为:这与教师自身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匮乏是分不开的。优秀的教师应该适时以幼儿的认知和心理特征为依据,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去进行教学实践。因此,教授过程直白生硬、单纯的技巧训练,很容易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家长方面的原因

在琴童家长中,存在这样两类:有的家长过于强调学琴的重要性,以家长自己的意志为中心,对孩子施压学琴;有些家长则只负责提供资金支持,对孩子的学琴状况不闻不问,跟老师课后缺少沟通或沟通不畅,这两类家长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家长以自身意志施压给琴童,就不能得孩子带来轻松的学琴环境,幼儿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家长只管花钱,其他不闻不问,等于把幼小的琴童置身与孤立的“战场”,这样只能是适得其反,让孩子产生厌烦心理。

另外,一些家长甚至完全不具备艺术修养方面的知识,从幼儿学琴开始,家长对钢琴教育就没有好的认识,盲目以自己的意志去要求孩子学琴,不能起到很好的辅助、辅导作用。

(三)社会方面的原因

琴行是承担大部分琴童学习的机构,而琴行的宣传大多以展示学员考级证书及各类参赛证书为主,也从未有过类似详细的师资介绍,师资参差不齐,人员不固定,导致琴童更换教师过于频繁,特别不利于初学琴的幼儿。

各类社会比赛和考级干扰琴童的学琴动机。由企业出资赞助的比赛太多,导致比赛内容不规范,往往初赛复赛都只弹一个曲子,要求过于简单,得奖不能做到实至名归。考级机构多,商业性强,带应试教育色彩。这些都是干扰家长、教师和幼儿学琴动机的外部社会原因。

四、缓解幼儿“厌琴”现象的几点建议

钢琴学习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问。幼儿时期的钢琴教育在整个钢琴教育中至关重要,属于非常关键的启蒙阶段。所以,要想培养儿童学琴的兴致、提高艺术修养,是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共同努力来完成的。针对琴童学琴出现的问题,笔者按图索骥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幼儿在钢琴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首要因素,所以家长和钢琴教师需要想方设法调动幼儿学习钢琴兴趣。琴童家长和钢琴教师要多和幼儿谈心、沟通,及时解决他们的困惑,缓解他们的厌烦心理,建立良好的沟通习惯,对幼儿多加鼓励,千万不要强硬地催促。引导幼儿去多多聆听、多多演唱、多多练习,也是逐渐增强幼儿对钢琴学习的兴趣的好办法。

(二)钢琴教师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选择适合幼儿的教材和教学方法

教师要全面提升自己作为一名钢琴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从教育学来讲,一名优秀的幼儿钢琴教师除了要拥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有足够的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钢琴教师是幼儿钢琴教育中教学过程的主体,所以,为幼儿选择一名优秀的启蒙教师尤为重要。钢琴教师要在自身钢琴专业素质方面过关的同时,努力地丰富自身的教学知识,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这样才能真正的成为一名合格的钢琴教育工作者。

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在选择使用什么教材教学的时候,钢琴教师更要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幼儿时期,孩子活跃、爱动,那些感染力较高、带有浓厚趣味的作品对他们来说,更容易被接受。另外,幼儿阶段接触到的音乐,更多的以儿童歌曲为主。所以,选择儿童歌谣改编的钢琴作品进行教学,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教和学两方面,教师起到的是主导作用。预先把曲子的难点指出,并告知具体练习方法,这样小朋友在家练琴过程中,碰到这些难点就能从容应对,少了畏难情绪,自然不容易产生厌琴的情绪和思想。再有,幼儿的接受能力薄弱,不可能一下子做到所有要求,教师每堂课的教学只要突出一两个教学重点,这样益于孩子吸收、弄明白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无形中增添了孩子学琴的自信。总而言之,教师在对幼儿进行钢琴教育过程中,要多动脑筋,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所以,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就要灵活、多变。这样才能让幼儿乐于学习,达到良好的效果,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也有帮助。

(三)家长要端正钢琴教育观念,做好陪练工作

家长首先要在端正自身的观念,确立良好的钢琴教育观念。家长在引导幼儿走上钢琴的学习道路时就要明白,幼儿学习钢琴不是为了跟风,不是为了参加等级考试,更不是为了攀比别人家的孩子。家长要懂得,让幼儿去学习钢琴是想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加强孩子在艺术方面的素养锻炼,与此同时锻炼孩子坚强的毅力,养成幼儿专注坚持的精神。考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激励艺术学习的手段,家长和教师容易把自身的功利心态带给幼儿。随着孩子琴艺的逐步提高,家长和教师自身容易在孩子的学琴动机方面出现偏移,他们会把各种比赛、考级等压力施加给幼儿,不利于幼儿的钢琴教育。所以,作为家长和教师,自身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琴动机,才能更好的引导幼儿。

在幼儿学习钢琴中,家长要努力做好陪练工作。有人说,学习乐器,孩子的坚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考验家长的耐心。家长要懂得陪练的艺术,让孩子充分感觉到,在接触钢琴学习这个陌生的领域时,有父母的陪伴,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感觉孤立无助。陪练过程中,家长也能及时发现幼儿出现厌倦情绪,及时开导,并表示理解、体谅孩子学琴的痛苦,很好地跟幼儿做好心灵上的沟通。

五、结语

幼儿钢琴教育中,家长和教师一定要尊重幼儿的身心特征,在幼儿的学琴过程中,从幼儿的认知特点出发,正确地引导和辅助,让幼儿学习钢琴真正的成为他们身心发展的有益行为。当琴童出现“厌琴”现象时,家长和教师不要埋怨,不要着急,及时发现幼儿“厌琴”的缘由所在,并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家长,首先不能以自身的意愿去强制要求幼儿学琴,这是行不通的。当自己的孩子真正的走上了学琴的道路,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钢琴教育观,时刻谨记幼儿学琴的目的是提升幼儿的身心素养,而不是为了攀比、考级、比赛等。从幼儿的心理特点来看,需要家长教师的引领去学习、认知、联系,所以家长要做一名合格的陪练。作为琴童学琴的教师,钢琴教育者也要全面地去规范自身。教师必须具备作为一名幼儿钢琴教师的所有素质,技术过关这是不必多说的,另外全面了解幼儿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也是必要的。在教学实践中,钢琴老师要选择易于幼儿掌握的教材,采用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法,让幼儿轻松快乐地学琴。只有这样,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消除琴童的“厌琴”心理,使幼儿钢琴教育顺利有效地开展。

[1]王轶书.浅谈幼儿钢琴教育中的教师素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3):16.

[2]姚丽娜.浅谈幼儿钢琴教育中的教育心理学问题[J].中等职业教育,2009(11):42-44.

[3]郑琳.有关儿童业余钢琴音乐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02):70-71.

[4]铁云婵.从心理学角度谈如何解决幼儿钢琴教学中的厌学情绪[J].黄河之声,2014(06):50-52.

J624

A

挂课题号:2014年度宁德师范学院青年教师科研专项课题 2014Q28

魏莉敏(1986—),女,宁德师范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研究方向:钢琴艺术。

猜你喜欢
琴童学琴钢琴
孔子学琴
纸钢琴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琴童风采
琴童风采
炀炀的“三心二意”学琴路
琴童风采
琴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