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胶州秧歌独特价值与发展

2017-01-28 15:25
黄河之声 2017年3期
关键词:胶州小戏秧歌

姜 峻

(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0)

浅谈胶州秧歌独特价值与发展

姜 峻

(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0)

胶州秧歌,以其秧歌小戏在多种创新形式秧歌群体中独树一帜,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胶州秧歌的传统小戏日渐式微。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我国秧歌多种创新形式与传统胶州秧歌的异同,阐释胶州秧歌多元内涵与秧歌小戏民间原生性的独特价值,以此为基础,对胶州秧歌进行传承定位,寻求发展思路,对非遗保护工作十分重要。

胶州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形式;独特价值

秧歌,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大都包含歌、舞、乐等艺术元素,但很少有“戏”。而本文要探讨的胶州秧歌传统样式则与大众常见的其它秧歌(如健身秧歌、舞蹈秧歌等)不同——有小戏表演、有角色之分,是兼容了歌、舞、乐、戏等多种艺术元素的一种原生形态。

一、传统表演样式之形成

2009年,笔者观看了“胶州市秧歌大赛”,胶州秧歌的表演分为两部分:先由六个行当的演员表演秧歌跑大场歌舞,再演秧歌小戏。目前关于胶州秧歌传统歌舞加小戏表演样式的形成时间,有多种观点,但起源于何年,尚未有实证材料,亦不是本文想要参与讨论的内容。笔者观点倾向于认为:胶州秧歌在“清咸丰年间”[1]已经不只是歌舞表演,还加入了——小戏剧情。

据胶州市文化局秧歌负责人介绍,在编纂《胶州市文化志》时发现了胶州咸丰九年(1859)进士宋观炜的《秧歌词》十二首,对胶州秧歌现有的六种角色的扮相、舞态、道具等做了描述[2]。

膏药客:罗伞高擎笑拍肩,铃声喧处压场园。凭谁管领春风坠,让与壶中卖药仙。

鼓子:小鼓轻摇号贷郎,当筵袖舞太郎当。两行红粉尘相妒,唐突歌场凭他狂。

棒槌:登场骤听鼓声哗,簇拥人丛面面遮。就里阿侬偏出色,淡红袄子满头花。

翠花:钗荆裙布髻盘鸦,缓步长歌卖翠花。几度相逢还一笑,今朝春色属谁家?

扇女:窄窄红襦稳称身,女儿装束更怜人。纤腰倦舞娇无力,团扇轻摇满袖尘。

小嫚:宫扇罗巾学拉花,巧将艳曲按红牙。汗流香粉纷纷落,萧鼓喧阗日未斜。

此为迄今最早关于胶州秧歌角色的记录,遂《胶州文化志》中把胶州秧歌的形成年代定为“清咸丰三年(1856),或1854~1858年间”[3]。而从宋观炜《秧歌词》:“击壤赓歌乐有秋,太平时节共嬉游。而今变作风流剧,更有谁将旧普求”[4]中之“风流剧”一词看,清咸丰年间,胶州秧歌表演已具备了剧情元素。

二、胶州秧歌之现状

中国封建社会,胶州秧歌曾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2006年,因其歌舞加小戏的典型特征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极高的艺术保护价值。进入新时期,胶州秧歌传统样式面临边缘化窘况,虽仍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广为流传和普及的多是传统样式中的舞蹈部分,小戏的表演几乎消失无踪。随着老一辈技艺高超的秧歌艺人逐渐减少,现在的胶州秧歌表演缺乏竞技性高难动作,往日盛况难复。年轻人对学习胶州秧歌传统表演技艺不感兴趣,胶州秧歌舞戏并重的传统样式面临断代的局面。

三、秧歌创新形式

新中国成立前后至今,随着城市现代化模式发展的加速,以各地秧歌为素材的秧歌创新形式蓬勃发展,如,新文化运动中的“解放秧歌剧”、社区文化活动中的“广场健身秧歌”、传统秧歌舞蹈的艺术化加工“专业舞蹈秧歌”等,迅速成为了大众文化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它们从角色性格、服饰造型、剧情内容、音乐伴奏、组成部分、社会功能、审美价值、等多个方面与胶州秧歌传统样式有着显著差异。

(一)解放秧歌剧

抗战时期,由于延安解放区政府对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大力提倡和重视,诞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秧歌剧。

1.产生

秧歌剧俗称解放秧歌,是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之后,在延安、陕甘宁抗日革命根据地兴起的。目的是为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思想,表达政治伦理,唤起受压迫民众的抗战热情和爱国情感。解放区政府号召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民间艺术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中去,利用和改造传统秧歌形式,在传统民间秧歌形式基础上,再吸收曲艺、文学、歌唱、话剧、快板、西洋乐器等要素进行融合。而传统胶州秧歌是则为了满足人们朴素的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在农村自然生成的环境中自发形成的。

2.角色、服饰

解放秧歌剧人物角色少,一般由两三个人表演,服饰、道具单一,演员大都是工农兵革命形象。男性角色形象多为头扎毛巾,正气凛然,腰间系红带,手执铁锤。女性角色形象多为果敢大方,腰系红绸,手握镰刀。演出时由一人领队,众人起舞,动作简单、整齐划一。

据笔者在秧歌节期间拍摄视频来描述,传统表演样式中的服饰造型、道具种类、角色性格都要更加的生动、多元。传统胶州秧歌有六个行当的演员,角色层次分明,是按普通百姓生活中老中青三代人的角色构成来搭配适合年龄特征的服饰、道具。仅以传统胶州秧歌中女角形象为例:代表老年妇女的翠花,挽发髻,服饰为藏蓝色大底上有黑花刺绣,手舞绿色折扇,形象泼辣风趣;代表中年妇女的扇女,头戴翠绿穗子饰物,服饰为粉色大底上有绿花刺绣,手舞粉红折扇,形象柔媚细腻;代表少女的小馒,头扎发辫,戴嫩黄穗头饰物,大红色服饰,手舞圆形团扇,形象俏丽含蓄。

3.剧情

解放秧歌剧创编的剧情一般为军民大生产、学习新文化、拥军斗地主等反映农村新型家庭关系、解放区军民革命生活,歌颂生产劳动的题材,完全摒弃了传统秧歌中封建迷信、家长里短的元素,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白毛女》等,是革命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胶州秧歌小戏剧情,则与农村生活、耕种劳作以及儒学、宗教祭祀有关,有劝人向善的(《裂裹脚》),有反映连年灾荒乞讨要饭的,有赞誉能工巧匠的,有讲述各地风光的(《四大观》),都是以劳动人民家常事为题材,根植于农耕文化,真切的反映着农民的生活印记。

可见,是否与革命生活、国家政治有关,是解放秧歌剧和传统胶州秧歌之间的显著区别,二者在产生价值、角色、服饰、人物性格、剧情文化等方面都迥然不同。

(二)舞蹈秧歌

改革开放,社会由半封闭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模式转变,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放发展的时代,人们有了更宽松的文化交流空间,思想观念、审美情趣都有所提高,急需新的艺术形式作为精神食粮。20世纪中,专业舞蹈创作开始加入各地民间艺术元素。“三弯、九动、十八态”是传统胶州秧歌跑大场舞蹈区别于各地秧歌舞蹈的体态特征,因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专业院校舞蹈工作者的青睐,开创了秧歌的又一新型表演形式——舞蹈秧歌。

1.社会功能

舞蹈秧歌虽然以民间秧歌特征为创作基础,但其是由专业舞者通过艺术加工,概括、抽象出对生活的体验、理解而创编出的舞蹈,又称学院派秧歌,是一种严谨而规范的舞台表演艺术,也是专业舞蹈学院培养舞者的教学形态。在学习和表演舞蹈秧歌的过程中,要遵循规范性、统一性、固定性,而教学和表演是其主要的目的和任务。

封建社会时期,传统胶州秧歌跑大场舞蹈,主要功能是在秧歌小戏表演前招揽观众、制造气氛,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但无论在新时期还是旧社会,传统秧歌表演都极具自娱性、随意性,以欢庆娱乐为目的。传统秧歌自然质朴的表演虽具有一定的程式化特征,但由于表演者对有限音乐材料和舞蹈动作的即兴演绎,使胶州秧歌传统舞蹈呈现出多姿多变的风格,彰显了胶州地区智慧、开放的文化特质,使人们的情感得以自由的宣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传承方式

舞蹈秧歌传承在学校,作为专业化、职业化的舞蹈教育,有着科学系统化的教学过程。我国对职业舞者的培养是多角度出发的,除了训练专业的舞蹈基本功外,还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情感)、体能(柔韧度、力量)等多方面艺术素养的提升。

传统胶州秧歌传承方式是半职业化的。解放前,称为“安锅”,由秧歌班主选址安置锅灶,训练秧歌学徒。“安锅”的组织时间一般在农闲时节,学徒皆是因家境贫寒,参加秧歌训练班求温饱,饭菜吃咸菜窝头,夜里睡麦草,演出结束后,便解散回家继续耕种。是典型的农民艺术训练模式,与农耕生活息息相关。

3.美学价值

舞蹈秧歌讲求华美的舞台展现和视觉美的享受,动作性、形象性、韵律性、抒情性是审美要领,在创作的过程中,要使用舞蹈艺术审美观对传统胶州秧歌的素材进行提炼和艺术修饰,是被美化了的舞蹈艺术。

传统胶州秧歌则萌生于乡土,有其独有的农民艺术审美取向。如,跑大场舞蹈时,锣鼓齐鸣,红蓝黄绿各色服饰搭配烘托出的喜庆气氛;专供传统胶州秧歌表演的场地一般为四方形(如,胶州城内的“春场”),演出时构成了“天圆地方”之美;胶州秧歌独具特色的小戏内容,多是仁善主题,体现了劳动人民朴素的道德美。

舞蹈秧歌顺应经济文化生活的要求应运而生,满足了人们不断提高的审美需求,虽然舞蹈秧歌根植于传统民间秧歌素材,但二者在传承方式、美学价值、社会功能等方面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而最大的区别则是舞蹈秧歌是单纯的舞蹈,没有——秧歌小戏。

(三)健身秧歌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和谐社会成为老百姓的新愿景,融入现代生活意识的广场娱乐性文化的发展,催生了以健康娱乐为宗旨的秧歌新形式。国家体育总局适时以各地秧歌舞蹈为素材,创编了健身秧歌。

健身秧歌道具丰富有趣,不限于固定的场地和表演模式,操作性强;传统胶州秧歌表演中,男女角色都有空翻动作,如,“翠花”前后翻扑、“棒槌”翻腾三周等,而健身秧歌设计的动作简单,只吸收了传统秧歌中“扭胯、摆臂、八字步”等,普适性强,老少咸宜;伴奏摒弃了传统胶州秧歌中《小腔》、《老腔》等曲牌唱腔以及《得胜令》、《水浪音》等唢呐曲牌,代之以流行歌曲,迅速成为了人们文化生活中重要的娱乐活动。当下,我国广场艺术蓬勃发展,广场舞爱好者不断地将时尚潮流融入到健身秧歌中,如“易拉罐秧歌”、“迪斯科秧歌”等。

可见,20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文化生活巨变,由于政府重视,文化碰撞、群众需求等因素使秧歌的创新形式不断涌现,但这些创新形式却与传统秧歌在诸多方面都不能等同。胶州秧歌质朴的农耕文化气息保持在特有的歌舞戏一体的艺术形式之中——秧歌小戏是与其他创新形式秧歌的最大区别。

四、传承与发展

2006年,胶州秧歌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再次进入百姓视野。虽然胶州市每年都会举办相关的秧歌文化活动,但胶州秧歌传统样式的表演已濒临消亡。因此,对其保护与传承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胶州秧歌与其他创新形式秧歌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秧歌小戏,是胶州秧歌文化和内涵的核心部分。近年来,胶州秧歌在国内盛传开来的仅是其跑场歌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追求的是遗产的整体性与可持续的沿袭存在”[5]。因此,秧歌小戏,应是目前保护工作的重点。保护胶州秧歌小戏并不是将其传统样式封存起来,不应只是简单的对现有小戏表演、剧本、曲谱的固守,更多的应是对其独特文化价值、内涵的传承。胶州秧歌的艺术价值寓于其质朴、自然的艺术形式之中,这是其独特价值所在;集歌、舞、戏等多种元素于一体是其宝贵内涵。

目前秧歌小戏的显著问题在于,与现代农民的新生活脱节,缺乏具有时代意识的作品,现代人觉得它“土”,难以引起观看兴趣,在这样的压力以及全球文化碰撞的时代背景下,少数秧歌团队为了夺人眼球,贸然的加入了并不贴合秧歌小戏表演的新潮元素,如小戏唱腔伴奏加入西洋乐器、摇滚元素等。艺术作品的创新要通过时间来检验,表面化的快速创新,破坏了胶州秧歌的独特风格,小戏的乡土味被淡化。因此,在鼓励秧歌小戏创新创作的同时,要坚守胶州秧歌农民文化的真实空间,新元素的引入要贴合胶州秧歌的乡土气息进行磨合而不是“一拍即合”,坚守其独特之处,才能不随波逐流。

近年来,国家对胶州秧歌保护工作非常重视,更多胶州秧歌民间艺人能够有机会登上舞台,走起了快速消费的演艺道路,使得秧歌传承人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貌似起到了文化传播及保护秧歌传承人的作用,但民间艺术需要在生养它的土壤上才能生存发展,扎根于农村实际生活进行创作、研究,才是胶州秧歌小戏艺术生命力的文化土壤。

农耕时代的产物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延续发展,如何在文化快餐的时代坚守乡土中的质朴之音,是胶州秧歌未来传承与发展中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文艺工作者也要以此为出发点,创作出反映农民时代生活特征和审美情趣的作品,为胶州秧歌小戏注入新的活力。

五、结语

胶州秧歌由秧歌小戏和跑大场歌舞表演组成,曾在胶州地区广为流传。随着时代变迁,胶州秧歌舞戏并重的表演样式濒临消亡,亟需保护。胶州秧歌未经雕琢的乡土文化气息是其独特价值所在,表演样式兼容歌、舞、乐、戏一体是其宝贵内涵,而小戏部分则是核心。因此,对于胶州秧歌的保护工作应是——以秧歌小戏为重点的综合性抢救。

绝对的“原生”形态是不存在的,因此在胶州秧歌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不必刻板保持其传统的一招一式,而应该将胶州秧歌的农耕文化属性与多元融合的独特内涵寓于传承中的形态。以此为基础,鼓励人们创作出具有“新农民生活时代”意识的优秀秧歌小戏剧本,使之能够重回大众视野。■

[1] 吕文斌,胡志蕴,高峰,蔡铁原.胶州大秧歌.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3.

[2] 吕文斌,胡志蕴,高峰,蔡铁原.胶州大秧歌.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13-14.

[3] 同[1]

[4] 胶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秧歌风—胶州秧歌文化集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3.

[5] 尹凌,余风.从传承人到继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思维.江西社会科学,2008,12.

姜峻(1981-),山东青岛人,青岛广播电视大学讲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

猜你喜欢
胶州小戏秧歌
里岔黑猪:引领胶味领鲜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同气连枝 和而不同——音乐维度下胶州秧歌与北方秧歌的对比关系研究
富平村里唱秧歌
以史为纲:民间小戏实证研究的新范式——读陈美青《质野流芳:山西民间小戏研究》
胶州剪纸的类型题材与价值研究
昌黎地秧歌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且慢过度夸赞“小戏骨”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