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声乐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2017-01-28 05:07李大鹏
北方音乐 2017年8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声乐人文

李大鹏

(长治学院,山西 长治 046000)

浅谈高校声乐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李大鹏

(长治学院,山西 长治 046000)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只是高等教育的目标要求,也是大学声乐教学中必要的课程。声乐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人文性是声乐学科的基本属性。人文素质是增强学生文化底蕴、加强声乐创新的重要源泉。 然而,当前高校声乐教学中人文素质缺乏的现象已经显露,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结合学科特点和综合教学实践,说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

声乐教学;高校;人文素质培养

人文素质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和人文方式四个方面,它关注的是“人”的重要性,强调人的自由与个性的发展,尊重和敬畏生命。科学、艺术、人文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三大支柱,科学提供的是一种方法,让我们理性的去感知这个世界,艺术促使我们追求真善美,使我们的生活富有激情,而人文则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感性的思考。三者缺一不可,无论缺失哪一个,我们的精神世界都是不健全的。所以,我们的教育,不但需要发展科学,追求艺术,更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所以,我们要将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作为高校教育的新目标。

一、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素养,从字面上可拆分为“人文”和“素养”,“人文”狭义的讲,可以看作是历史、哲学、政治学等人文学科,“素养”则是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那么人文素养就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人们在人文学科的学习、研究能力和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综合体。人文素养主要由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方法四个方面组成。(1)具备人文知识。人文知识的涵盖范围非常广阔,包括人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和优秀传统的文化等;(2)理解人文思想。人文思想犹如一盏明灯,给人提升人文素质指明了方向。俗话说科学无国界,科学思想是全世界共通的,而人文思想却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意识形态特征,不同的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人文思想。(3)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个人认知世界、感受世界、在世界上生存以及个体间相互交流的方法,人文方法同样与科学方法有着显著的差异,人文方法重点在于定性,强调人的体验,而科学方法所强调的是定量,通过公式推导等科学方法来理性的认知。(4)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普遍的一种关怀,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主要是对“人”的认识上。人文精神表现在对人、对生命的敬重上,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人的重要性,强调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尊重生命,最大程度上尊重人的诉求,追求人人平等。人文素养的培养主要依靠于后天环境的熏陶,所以社会各界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我们不仅要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和高雅艺术的追求,更要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的建立。在大学声乐教育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已然成为了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新的思路和途径。

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展开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音乐是表达人类情感的一种艺术,它是人情感的寄托,也是不同时代生活的描述,优秀的音乐作品使人身心愉悦,带给人无尽享受,与其他教育方式相比,音乐教育可以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艺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声乐教学是不可割裂的,两者是相互配合、相互映衬的。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声乐人才,我们不仅要从教学设备、教学环境上抓起,更应该营造人文环境、人文氛围,从而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专业素质强、人文素养高的声乐人才。

在声乐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培养,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积极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助于培养声乐学生独特的音乐风格

音乐风格不单单是声乐学生音乐素质的体现,更是人文素养的体现,独特的音乐风格既是声乐学生对生活的判断和感悟,也是自己情感真实的流露。

2.有助于强化音乐素质的培养

音乐素质不单单体现在音调、音高这些最基本的音乐素养上,更体现在声乐学生的音乐审美以及音乐灵魂的把握上。而人文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声乐学生的声乐审美品位和增加声乐学生对音乐灵魂的掌控能力。

3.有助于加深学生音乐理论的理解

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这些音乐理论是一代代音乐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特定的时代生活和思想的展现。他们在音乐创作时往往是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完成的,我们如果想要真正领会前人的音乐,这就需要我们对某一段历史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在高校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极大的方便了声乐学生对音乐理论的理解。

三、高校声乐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现状分析

随着人文素质培养的提出被媒体、学者的讨论发酵,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已然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而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是独生子女,养尊处优的生活导致一些学生养成了自私任性的不良习惯,价值观和人生观偏失,在声乐学习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对声乐的客观认识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交流也越发普遍,一些高校的声乐学生对我国有效传统的声乐文化缺乏自信心,部分学生有着崇洋媚外的心理,盲目追求“快餐式音乐”,缺乏对声乐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二)声乐教学模式亟待完善

现阶段我国高校声乐教学模式守旧,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思想落后。高校声乐教师将“经验”视为教学法宝,仅凭自己的经验开展教学活动,缺乏系统的声乐教学方法。高校比如要进行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模式,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师教学思想。

四、大学声乐教学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途径的探讨

(一)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健全声乐学科体系

随着社会各界对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关注度不断增加,高校在声乐教学改革中教材的编制、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声乐学科体系不健全仍然是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的短板,极大的阻碍着高校教学的改革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所以,高校应顺应时代,积极探索中国特色、适合声乐学生学习的声乐学科体系。新时代声乐课要打破常规,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语言训练课在歌唱的同时加入台词朗诵部分,一是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发音,酝酿感情,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学生走入作品,深入了解作品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声乐表演课可与语言课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表演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节目创造力和舞台掌控能力。

(二)转变观念,创新形式,开辟教学新模式

1.转变观念,创新形式

在声乐教学课堂上,教师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创造出形式新颖、效果良好的课堂模式。教师在课堂不仅要传授学生发音技巧和曲目的表演方式,更要教授学生识读曲谱、控制表演节奏、活跃舞台气氛等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改变陈旧的传统训练教学模式

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要做学生成长才路上的引导者、纠错者。教师要尽可能的设置有吸引力、有引导性的问题,来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开辟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可弥补课堂教学场地、设备局限性的不足,还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人文知识的积累。第二课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起引导者的角色,将具体的活动策划、实施交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在最大程度上模拟真实的舞台场景,既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增加学生的表演经历和应对意外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间的协作能力,提升了班级凝聚力。

(三)加强学科综合,创新教学方法

高校要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可从多个学科不同的角度来揭示,在多个学科的角度上开展教学活动。

1.加强音乐各学科之间的互相综合

声乐、曲式、音乐审美、和声课虽然是四个学科,但是他们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就如同一个乐队,所有人的紧密结合才会演奏出一场听觉盛宴。我们可以将声乐与曲式结合,深入的理解音乐作品的旋律;声乐与音乐审美结合,感受音乐作品之美;声乐与和声结合,发现和声与正音的对比和和声烘托的气氛。

2.加强声乐艺术与姊妹艺术的综合

声乐与歌剧、舞台剧、戏剧等艺术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声乐教学中要重视这些姊妹艺术的综合,这对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理解音乐作品、创作音乐作品有着非凡的意义。

3.加强声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

音乐作品都有其创作背景,我们可去了解创作时的历史、政治、文化等其他学科研究的内容,从而加深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例如在《二泉映月》教学中加入阿炳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创作背景和其表达的情感,进而将情感融入表演中。

(四)发掘作品人文内涵,增加人文知识的积累

在进行声乐技巧、舞台表演技巧教学的同时要充分发掘作品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加强作品情感和作品文化的理解。

1.深入音乐作品背景,了解作者情感

音乐作品和唐诗宋词一样,任何一个作品都是创造者对现实生活和内心情感的表现和表达,或讴歌,或批判,或讽刺,或赞赏。音乐作品创造者同样将自己的情感和所见所闻用音符和文字记录下来,教师在教学中要对作品的创作背景深入剖析,将学生带入创造者那个时代,感受创造者的情感,从而便于学生将音乐作品的情感抒发出来。

2.发掘作品表达意境,感受文化内涵

优秀的声乐作品是音乐和文学作品的完美集合,单从其歌词来看,可谓是一杯美酒,令人回味无穷。教师在教学中加入赏析歌词的环节,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3.感受传统音乐作品,增强文化信心

优秀的音乐作品既是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教师要通过介绍和教授我国传统优秀的音乐作品,来增强高校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心,例如我们熟知的《茉莉花》就是一首优秀的传统音乐作品,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温润和江南人民对水乡的热爱。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握住歌曲的文化内涵,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将作品的情感用歌喉展示出来。

4.掌握多元文化,扩大文化视野

优秀的音乐作品没有国度,学习鉴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应是声乐学生的必修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国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主动去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探寻文明的起源,进而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掌握多元文化,扩大文化视野。

5.丰富情感内涵,培养人文素养

俄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曾就艺术讲到:“艺术的本质是用情感来感染大众的,而音乐是通过优美的旋律来陶醉大众的”,而歌词的引导作用也不容忽视,声乐艺术不单单是简单的歌唱艺术,更是一种具有人文情怀的综合性艺术,若高校声乐学生缺乏这种人文情怀,是很难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表达出来的,更不必说优秀音乐作品的创作了。因此,高校要将人文素养培养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途径主要一步,教师加大对学生的情感投入,营造出人文氛围,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积极努力。

五、结论

声乐教学需要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与乐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学习声乐艺术,并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创造音乐。声乐教学还应该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声乐教学,培养优秀音乐人才。

[1]郑淑梅.音乐教育的新使命[J].中国音乐教育,2013(01):68-69.

[2]李忠霖.音乐鉴赏课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作用与策略研究[J].音乐时空,2015(24):123-124.

[3]杨阳.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研究[J].戏剧之家,2016(01):180.

[4]岳晓芹,唐慧云.音乐教育对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作用的研究[J].校园歌声,2010(02):24-26.

G641

A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声乐人文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申雨鹭最新音乐作品《缘飞》正式上线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