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无事人最美

2017-01-29 07:51韩景波
幸福 2017年26期
关键词:崔永元季羡林人间

文/韩景波

活到无事人最美

文/韩景波

日前与几位朋友相聚,品茶酌酒间,不知道为什么就说到人的“健康”事儿上来,联系人生,且是感叹多有啊。曾经常相聚的几位,今日再见,已是阴阳隔界,再不能见了。人生五十、六十,论说还当年,怎么,说走就走了呢?都有同感:人活得累!身累不说,心累最甚,就是个烦!

这让我想起季羡林独特的“三不”养生法:不煅炼,不挑食,不嘀咕。所谓“不煅炼”,是反对为了煅炼而煅炼,如果将大量时间拿来煅炼身体,那是本末倒置。所谓“不挑食”,就是养成不忌口的饮食习惯,保证各种营养充足,均衡补充身体。所谓“不嘀咕”,就是不抱怨,不背后说人,心态好,“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我以为这位兼容百家,学贯中西的学界泰斗能高寿,主要还在他的“不嘀咕”了。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一个人活得是否了然洒脱,就在这“说”与“不说”上。人间多少事,都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惹的。人若活在是非中,心就难得清静了,自然活得就是个烦。“烦”是一种累,其累甚“身累”。

《儿女英雄传》中,有一节写安公子初遇十三妹。十三妹问他贵姓,他在出门时候受过教导,逢人只说三分话,于是回答姓“盖”。(安是宝盖头)

逢人只说三分话,的确是处事方法之一,三分或者可以变通一下,成为五分六分七分八分,甚至九分。但是,大可不必达到十分。

人际关系在运行时,多少有点保留,总比什么都照直说好吧?大多数人爱听好话,再好的感情,若是句句话听来都不顺耳,交情自然而然要消退了,代之以讨厌。谁会喜欢一个说话句句不中听的人呢?

近读清代笔记小说,读到其中有一则,说有一个叫眉公的隐士,居于山中,有客问他,山中何景最奇,曰:雨后露前,花朝雪夜。又问何事最奇,曰:钓因鹤宁,果遣猿收。你钓,有鹤相守于一边。你馋,可遣猿于树上摘鲜果给你吃。这真是动人心魄的胜景。崔永元说,他多年来一直喜欢看的一个节目,就是《动物世界》,原因就是动物世界里没有人。看来,没有人折腾的世界,其妙处,就是清静。但那是不可能的,再说了,没有了别人,也就没有了我们自己,还谈什么“妙”与“清静”呢?这里要说的是,我们要使自己有一方清静的世界,就得像季羡林那样有一个“不嘀咕”的好心态,有了这种心态,人也就活到了人间无事人的份上了。

文章至此是该结尾了,可这时,我真真切切地听到了今年的第一声蝉鸣,使我无论如何都想把这时的情景与感受写一段作结尾,当然是狗尾续貂了。在我的小院间,夕阳斜晖,晚风动处,绿荫微涌,月季簇簇兀自香……手机响过,我竟不知接。等到叫我的妻子从门前小河边赶到我跟前时,见我在凭窗痴痴地看痴痴地听。她也不说什么了,也同我一样痴痴地看痴痴地听。干什么?末了我们同时吟出一句诗:“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摘自《酒泉日报》

猜你喜欢
崔永元季羡林人间
春暖人间
我的书斋
听雨
人间第一情
崔永元:我为什么对现在的电影心里发凉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咪咪(节选)
崔永元的金钱观
远离诱惑
当天使飞过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