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华北近代教育历史

2017-01-29 19:05张黎娜
山西青年 2017年11期
关键词:华北地区华北学堂

张黎娜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浅谈华北近代教育历史

张黎娜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讲述了华北近代的中国教育历史变迁与发展,探究了当时教育发展的背景与现象。将华北教育放在整个近代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框架下进行分析和考察。对近代中国的北方教育有一个全面理性的认识和了解。

华北地区;近代教育;历史

信息化时代、知识的爆炸式增长,使得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教育。文化是政治与经济的反映,教育从来都与这个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教育是立国之本”,“科教兴国”作为当今国策,足以表示出教育它的重要性。面对当下突出的教育问题,我们应当去了解和学习近代的教育历史,去发现那个大师云集的时代,他们的教育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近代经济与政治的巨大变革必然会导致文化的改革,华北教育的近现代化进程就是在近代社会剧烈变动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它在机遇与挑战中实现了转型。

在早期华北地区教育改革中,涌现出一批旧派但却对中国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其中以李鸿章、蔡元培、张伯苓等人为代表。他们是新型教育科学的人格化代表。他们不仅是教育思潮的倡导者,也是教育科学传播的载体和媒介,更是近代教育活动的直接实践者。

关于华北近代的教育历史,我从历史角度按照时间的发展,一步步的解说近代华北的教育历史,也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当时华北教育的可取之处,与现在对比去看看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中国近代从鸦片战争说起,华北地区的近代教育也从鸦片战争开始。伴随着外国的侵略,中国人深感到自己的落后与不足,一些最先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面对外国的侵略,深感自己的不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倡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冲击着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

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洋务官僚纷纷上奏,要求建立新式学堂,上奏曰:“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放不受人欺蒙。各国均以重资聘请中国人讲解文义,而中国迄今为止无熟悉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以悉其底蕴。”因此,在1862年7月11日,中国北方第一所文科职业学校——京师同文馆正式开学。京师同文馆的创办被视为新教育的萌芽,它的创办意在为朝廷培养外交事务人才。

洋务运动时期,尤其是在早期洋务派手里所创建的新型学校,主要有外国语学校、工业技术学校和军事学校。外国语学校较有代表性的有:1862年建立的京师同文馆,1880年建立的天津电报学堂;军事学校有:1880年设立的天津水师学堂,1886年设立的天津武备学堂,1893年设立的天津军医学堂等。清末新教育的诞生,是世界性的文化革命思潮在中国的反映,推动了中古传统教育的变革。

随着国门的打开,早期的洋务教育,也绝不仅仅是洋务派孤立倡导的,他从一开始就与世界性的资本主义文化革命相联系。主要表现在:一是西方传教士积极参与洋务教育和大量翻译与传播西学;二是西方通过接纳中国留学生的方式,为中国培养了“新政治新经济”所需要的人才。1888年,美国以美会在北京设立汇文书院;1893年公理会在通州设立潞河书院,于1919年两学院合并为北京燕京大学。1900年之前,传教士仅在华北四省开办的中等学校就有30余所,近400余人,初等学校约500所,近万人。仅仅从教育这一个层面我们就可以看出,洋人对于中国的控制程度之大。

19世纪70年代新的政治、经济力量出现后,新形势、新变化、新的变革迫切的需要大批新人才。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1895年,康有为联合各省在北京会试的举人1300余人“公车上书”,第一次向光绪帝提出废八股的要求。并以此为契机,策动了一场“百日维新”运动。在维新运动中,他们对洋务教育和传统旧教育制度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光绪帝还下令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它的创立是中国国立大学的开端,不仅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同时也兼任了国家最高教育管理机构的职能。

清末华北有系统地推行近代学制,从1902年《壬寅学制》开始,但是并没有真正的执行。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正式施行,华北地区的新式教育行政体系建立以后陆续在各地推广。近代学制在华北的推行过程中,袁世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袁世凯继李鸿章之后积极筹办学堂,从事在直隶创办新式学堂的实践活动中。

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华民族为了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辛亥革命的胜利,标志着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中介和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诞生,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极大的推动了全中国的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由于长期处于战争的混乱状态,全国的教育百废待兴。当蔡元培和他的后继者们想要为民国教育的发展大展身手时,他们所面临的任务是繁重而艰巨的;当时正值战争时期,南北尚未统一,各地军队占据校舍和教育机关房屋的状况多有所在。京师大学堂师生星散,清华学堂也已停课半年。因此民国政府采取紧急措施,稳定全国教育秩序。

政体的变革带来的就是教育宗旨的变革,1912年7月,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在北京举行,讨论通过了民国教育宗旨,9月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这个宗旨的形成和颁布,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历程中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它所提出的一些基本原则,为民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它所体现的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迫切愿望、重视实用知识的积极态度、突出个性发展的民主意识等,都是我们现在所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近现代以来,华北地区的教育也是各具有特色: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一直都是封建教育和近代教育体制拟定、管理和政策的实施中心,一直到国民政府成立前都发挥着主导作用。华北地区的天津、河北等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最具代表性的有北京的高等教育、师范教育和女子学院,天津的商业实业学堂教育,河北保定的军事教育等。

整个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教育,总是处于历史动荡与变革之中,而这种动荡与变革的内在推动力和决定因素,乃是各阶级力量一起统治地位的变换,由此推动了华北教育的发展,也为近现代大教育家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并且日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教育由古代走向现代,由封闭走向开放。华北近代的教育也是非常值得当下教育与社会的反思与借鉴。

[1]王兆祥.华北教育的近代化进程[M].天津:天津社科院出版社,2008.

[2]田正平,王晓.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

K25;G

A

1006-0049-(2017)11-0256-01

猜你喜欢
华北地区华北学堂
华北玉米市场将进入筑底期
华北地区大樱桃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
华北地区滑雪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华北夏谷区近30年来主要谷子育成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演变分析
Literature Review on Context Translation Mode
Review on Register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
打造华北地区再生资源开发桥头堡——访唐山中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