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对解决城市病问题的借鉴意义
——以成都市为例*

2017-01-30 03:25陈仙仙周小勇焦增文陈晓露
山西青年 2017年2期
关键词:道教成都市人口

严 欢 陈仙仙 周小勇 焦增文 陈晓露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2

道教文化对解决城市病问题的借鉴意义
——以成都市为例*

严 欢**陈仙仙**周小勇**焦增文**陈晓露*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2

“城市病”即城市人口膨胀导致城市人口及相关发展要素向大城市过度集聚,而引发一系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问题。本文试以成都市为例,用道教文化的角度去审视以及分析城市病的诸多症状如环境与生态破坏、城市贫困、住房紧张、交通堵塞等,并尝试以道教思想来影响并转变居民观念与生活方式,再结合实际治理措施,引导城市人口的分流从而降低城市人口密度,最终达成最大限度地缓解甚至解决城市病问题的目标。

道教文化;城市病;人口膨胀;人与“天道”;成都市;乡村

一、什么是城市病?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聚拢,造成了人口及相关发展要素向大城市过度集聚而引发一系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问题”,①我们一般把这样的现象就叫做“城市病”。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让资源过度向城市集中,导致了乡村的衰落,使得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②然而城市的资源总量与人口数量不可能同步增长,城市病发生概率又“取决于城市人口总量与城市配套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两个因素的对比”③。因此,城市的人口膨胀、人口密度过大,也就造成了城市的各种资源供需失衡,从而进一步促发了环境与生态被破坏、城市贫困、住房紧张、交通堵塞等一系列问题。综合这些原因,我们有理由认为引发“城市病”最关键的病根就在于人口问题,“城市病”即人口流入过多所致。④

二、以道教文化为指导来治理城市病的设想如何成为可能?

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其哲学根基直接继承于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从最初东汉时期张陵在巴蜀地区创立道教,⑤至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结合社会历史现实与政治环境,不断地创新和充实自身的理论。其内容庞杂,无所不包,其中关于宇宙自然、民生、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思想,对城市病的治理存在着颇多可学习借鉴之处。因此,以道教思想为指导来治理城市病问题,正是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具体应用。

三、以道教文化看城市病下的生态环境问题

何为病?道教思想认为,“病”大多是因为行为不端、做事情不合天理造成的。⑥天理,或天道,我们可以认识为规律。人类的城市在人口的不断膨胀下无节制扩张,造成了严重后果,正是因为人类自身的问题——对规律的悖逆或者忽略。一个地区的人一味向着该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靠拢,追求利益与物质,导致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固然庞大,但它的承载能力终究是有限的。一个事物的承载量若超出其承载力,肯定会因为超负荷而逐渐崩溃,道教对此有十分深刻的认识:“夫南山有大木,广纵覆地数百步,其本茎一也,上有无訾之枝叶实,其下根不坚持地,而为大风雨所伤,其上亿枝叶实悉伤死亡,此即万物草木之承负大过也。”⑦虽然大树覆地数百步,但其上枝叶、果实太过繁密,根系在大风雨中无法承受,终究大树受到伤害。城市与人口的关系,也就如同这大树与枝叶、果实的关系。因此,人口太多致使空间、土地资源不足时,城市只有不断开发新楼盘,以扩建的方式来容纳不断涌入城市的人口。然而,道教对此种方式早有严厉的批评:“高筑城郭,设树险阻,崇台榭之隆,侈苑囿之大,以穷要妙之望。魏阙之高,上际青云,大厦曾加,拟于昆仑,修为墙垣,甬道相连,残高增下,积土为山,接径历远,直道夷险,终日驰鹜,而无迹蹈之患,此遁于土也。”⑧骄奢淫逸有各种方式与内容,有的对于金钱,有的对于美食、美酒,有的对于美色,而广修高楼,扩张楼市,改变大地本真的形态,来满足城市人不断扩张的欲望,这就是骄奢在“土”的方面。

城市扩张,面积不断增加从而侵占郊区土地,更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在《太平经》中,道教尊大地为“地母”,即大地是生育、滋养人类包括其他各种生灵的母亲,因此破土动工,是需要谨慎的事情,否则就会使地母受到伤害,造成满目疮痍,使“地气”泄露。⑨每个人在大自然面前都是渺小的,因此只有个别人破土建房的话,对于自然的伤害尚且微弱,但许多大城市人口达到数百万甚至千万之巨时,合起来所造成的破坏便不可估量。“今一大里有百户,有百井;一乡有千户,有千井;一县有万户,有万井;一郡有十万户,有十万井;一州有亿户,有亿井。大井一丈,中井数尺,小井三尺,今穿地下著黄泉,天下有几何哉?或一家有数井也。今但以小井计之,十井长三丈,百井长三十丈,千井三百丈,万井三千丈,十万井三万丈,天下有如此者凡几井乎?穿地皆下得水,水乃地之血脉也。今穿子身,得其血脉,宁疾不邪?今是一亿井者,广从凡几何里?子自详计之,天下有几何亿井乎哉?”⑩倘若一人凿井,不足为虑。但百户凿百井,千户凿千井,况且天下人口有几何亿?天下又有几何亿井呢?所以“地气漏泄,其病人大深……妄凿地形,皆为疮疡……地大病之。”对此,《太平经》有生动的比喻:“今蛄虫蚤虱小小,积众多,共食人,蛊虫者能杀人,蚤虱同使人烦满,不得安坐,皆生疮耳。人之害天地,亦若是耳。”虱子跳蚤虽小,但数量众多,再强壮的汉子也难敌其害,而人之害天地,也是同样的道理。网络上有人将城市比喻成“地球的肿瘤”,形容城市的扩张就如同肿瘤的扩散一样,对地球造成巨大的伤害。这种说法虽然十分偏激和片面,但也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城市破坏地表和自然环境的现状。毕竟就本质而言,城镇化应当是人的城镇化,而非土地的城镇化,更不是简单地盖更多高楼、修更多马路。

自然环境是生物存活、生长的载体,环境遭到毁坏时,生态也难免其害。道教把大自然看作一个相互联系、不断循环的大系统,“自天有地,自日有月,自阴有阳……自木有草,自牝有牡,自雄有雌,自山有阜。此道之根柄也,阴阳之枢机,神灵之至意也”,每个物种都是天所生的,都有“道性”,提到“夫凡洞无极之表里,目所见,耳所闻,蠕动之属,悉天所生也,天不生之……是万二千物悉皆受天地统而行”,也说:“一切含识乃至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也。”而物种与物种之间又是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夫水土不与百卉同体,而百卉仰之以植焉……脂非火种,水非鱼属,然脂竭则火灭,水竭则鱼死,伐木而寄生枯,芟草而兔丝萎,川蟹不归而蛣败,桑树见断而蠹殄,触类而长之……”如果“一物不具”,就会使“天统有不足者”因此伤害生灵也是伤害天道,“若有一物伤,辄为不平也;二物伤,辄为被刑也;三物伤,辄为群物伤也;四物伤,辄为四方伤也;五物伤,辄为五方伤,天下有大害也;六物伤,辄为恶究于六方也;七物伤,辄为其害气乃横行也;八物伤,辄使人贤不肖异计;不并力也;九物伤,辄为恶穷竟阴阳,令物云乱席转也;十物伤,乃为大纲伤,天数终尽更数也”,没有一物受到伤害,才是太平,“太平者,乃无一伤物,为太平气之为言也。凡事无一伤病者,悉得其处,故为平也”

而人类在道教思想看来,也一样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与其他生灵是平等的,认为:“人与鸟兽昆虫,共浮天地中,一气而已”、“人,物也”、“人与虫一也”。唐代道士成玄英也说:“夫大道自然,造物均等”。不仅如此,人也要依赖其他的物种才能生存,“五谷非生人之类,而生人须之以为命焉”“飞鸟步兽水中生亦然,使民得用奉祀及自食”然而人们在获取自然资源的时候,往往因为欲望和利益的驱使而取之无度,就会伤害生灵、破坏生态,斥责了这种行为,并警告人们天会“积其过”,也就是记下人们犯下的这些罪恶,最终导致“先时为恶,殃咎下及”,即危害到子孙后代:“饮食诸谷,慎无烧山破石,延及草木,折华伤枝,实于市里,金刃加之,茎根俱尽……天地生长,如人欲活,何为自恣,延及后生?”反观现代城市,亦是此理。生活在充满现代科技的城市中的人,也需要自然界来提供生产、生活资料。然而因为城市人口数量巨大,且人们一直以来对生态就欠缺敬畏与保护,导致大片绿地被毁坏,大量物种濒临或已经绝种。这种行为在道教看来是极其凶恶,不符合天道的。然而,又正如道家所言,许多灾祸都是一代代积累导致的,“非一世人过也,其所从来久远”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自然环境、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如今许多新生在中国的孩子们正承受着上几代人造成的恶果,生活在被严重污染的幻境之中。

但这样说来,城市居民就要为此节衣缩食吗?实则不然。道教不主张禁欲,只赞成节欲。人也要依赖自然资源而生存,何况社会生产也要发展,不向自然界获取资源是绝无可能的。但人与自然不是完全对立的,一方面我们的生存得益于自然,一方面我们也能保护自然,这一点道教也早已认识到,道教思想教育人们,要取之有度,“但取作害者以自给,牛马骡驴不任用者,以给天下……勿杀任用者、少齿者,是天所行,神灵所仰也”,即宰杀那些有害的或对于世间无用的生物用来食用,不随意杀伤。由此延伸,我们主要靠自己生产、养殖,并适度向大自然索取,不任滥捕、滥采、滥伐,使之得以“休养生息”,生态环境自然就会逐渐得到修复。值得肯定的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确实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关注,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政策正逐渐完善,人民的素质正在提高,环保事业也正向好发展。

四、以道教文化看城市贫困、住房困难与交通拥堵问题

庄子在他的《达生》篇中感叹说,“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意思是世人都无法拒绝出生,也无法逃避死亡,他们都认为保养好身体就能保存生命,然而更多的结果是保养好了身体也无法保存生命。那么世间还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呢?虽然许多事情不值得去做,然而要活在世上,又必须要为之操劳。这段话说出了生命中的无可奈何,也道出了生存的不易,更是很贴切地阐释了现代城市人的生存现状。人口膨胀造成了城市里的竞争激烈、快节奏生活和沉重的就业压力。大量的外来人口进入城市之后,与本城市内人口的收入差距和生活条件差距过大,又导致了城市贫困。生活在城市中无数的上班族起早贪黑,经常加班加点疲劳不堪,却依然只能换来一份仅能养活自己的薪资,长期身处“城市贫困人口”的行列。在庄子看来,这些本不值得做。然而要在城市里生活,就必须这样做,这就是“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的无奈。许多城市人大都背负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再加上长期的疲劳与紧张,许多人的身心都不同程度受到损害,处于“亚健康”状态。而过高的房价也使得这些城市贫困居民租房困难,对于买房更是望而却步,自然导致了城市的住房困难问题。

对于城市贫困的问题,道教表达了美好的愿望,希望“惟人居世之间,各有所宜,各有所成,各不夺其愿,随其所便安,自在所喜。商贾佃作,或欲为吏,及所医巫工师,各令得成,道皆有成,以给民可用。是天师化,何有不就?使自给口”,也就是人人都各自做自己擅长的职业,各自都能很好地生活。如果出现了贫困的人或者家庭,那么人们就应该互相帮助,富人应当拿出多余的财富去救济穷人,“各得自所,食辄令有余……不可藏匿,令人饥寒。故令有财之家,假贷周贫,与陈归新,使得生成,传乎子孙”,以造福子孙。批判了富人眼见人民饥寒却藏匿财产,并企图牟利的行为。这种平均主义思想,在当今“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下确实显得格格不入,但这至少启示了我们两点:

(一)如今城市贫富差距如此之大,那些城市巨富应该积极地参与社会福利事业,为那些生存境况堪忧的城市贫困人口提供一些帮助。

(二)我们往往认为扶贫应该更多的是针对农村与贫困山区,然而却忽略了城市里也有大批的贫困人口需要救济——城市扶贫也是一个不应当忽略的重大社会问题。

而交通拥堵问题,也与人口数量过大有直接关系,在此不多作阐述。道教思想提倡亲近自然,相应的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更贴近自然的、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比如步行、骑自行车等,来减少在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数量,从而缓解交通拥堵。

当然,仅以道教思想去对人们进行自然伦理教育,是不能实现切实的生态保护的;依靠扶贫与公益事业,去消除城市贫困是不现实的;而单靠提倡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就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是不可能的。这些方法都只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要真正解决城市病问题,还要配合实际的治理措施。下文我们就以成都市为例,具体探讨城市病的治理。

五、成都市城市病症状分析

上文我们提到,城市人口数量过大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所导致的。而成都市作为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其是否也患上了城市病?以下是一些参考数据:

据华西都市报讯(客户端记者赖芳杰)11月4日的报道称,2014年,成都市城镇化率达到了70.4%,已经由城镇化加速期进入成熟期。

根据2013年人口统计数据显示,至2013年,成都市共有人口1442万,照此计算,成都市内,城镇的常住人口已达约1015.17万,广大的非城镇地区却只有440万人左右。

成都市中心城区人口实际密度已高达2万人/平方公里以上。就拿典型的人多地少的东京相比,其人口密度为1.2万人/平方公里左右,欧美大城市则低于8000人/平方公里,对于成都来说,即使其经济繁华,农业发展好,但如此高的人口密度仍然是畸高的。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交通拥堵问题,2015年4月5日,荷兰交通导航服务商TomTom发布了全球拥堵城市排名,成都市位列全球最堵城市第19位,是中国最拥堵的几个城市之一。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30%左右的成都常住人口租房居住;其他住房为10%。根据相关资料,成都市目前流浪乞讨人数约为4万人左右。

2015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9%。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2015年,成都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27天优、187天良、108天轻度污染、21天中度污染、21天重度污染、1天严重污染,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58.6%;2014年监测结果表明,岷、沱江水系成都段地表水水质总体呈中度污染,其中Ⅰ-Ⅲ类断面36个,占56.2%;Ⅳ-Ⅴ类断面11个,占17.2%;劣Ⅴ类断面17个,占26.6%。

分析以上数据我们得知,成都市主城区存在人口密度过大、交通严重拥堵的问题;同时存在着大量城市贫困人口,住房困难现象也很明显;虽然2015年年末登记失业率为3.19%,但由于成都市人口基数大,折算出失业人口仍然达到数十万;而环境问题,地表河流多数被污染,某些水域污染严重,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仅为58.6%。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成都市确实患上了城市病。

六、成都市城市病问题的解决方案

2015年11月08日,华西都市报刊登了一篇名为《未来五年成都卫星城将“独立成市”》的报导,称要将龙泉驿、新都、青白江、温江、双流、郫县、新津和都江堰,这8个卫星城独立成市,以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压力。按照“独立成市”的要求,成都的卫星城将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功能,促进全市人口空间分布均衡化。但笔者认为,从短期来看,这固然是好,可以分流中心城区人口,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但从长期来看,依然存在问题。当这八个卫星城都各自独立成市之后,它们也都各自变成了城市。他们也会相应聚集其各自周围的乡村人口,时间一长之后,各自人口达到一定数量,也会各自分别患上城市病。也就是说,笔者认为从长远看,将8个卫星城独立成市的做法依然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只是将成都市主城区的城市病又转嫁给这八个卫星城而已。甚至有可能当8个卫星城扩张到一定阶段,各自的城区逐渐与主城区接壤,最终将主城区与8个卫星城区联结起来,摊成一个超级大饼。北京市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北京市的卫星城顺义和通州,在最初规划为卫星城时距离主城区并不远,随着主城区的扩张,空间与北京主城区上已经相连。其演变模式如图一所示:

也就是说,在人口不会出现负增长的前提下,按照这样去推论,若干年后,成都市依然又会回到曾经“大城市”的模样,而且成为了更大的、人口更多的城市。这样以来,人与天道(规律)、人与自然的对立、斗争局面,依然没有得到扭转。建立卫星城分流城市人口,本质上依然是人与自然争地的表现,只是暂时将人口与污染转移到另一处,当其在另一处积累到一定程度,那么卫星城自身,也将超载。当然,本文并不否认卫星城的价值,而是为了讨论更长远、更优的可能性。

在道教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有合作,也有矛盾。“人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本身即是以人与自然界共同存在为出发点的。人不再只是从自然界里直接地获得生活资料,而是通过对于自然界的改造加工间接地获得生存的所需。所谓生产就是人通过工具从自然界中制造出人所需要的产品,这就要承认自然有其客观规律。在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人不是作为一个个体,而是作为整体才能去改造自然。在一个整体中,人作为类的整体与他物之整体的关系是多重性的,既有合作,也有矛盾。和谐与斗争是分不开的。”因此关键在于,“天人关系中人要做到并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天之运动,而是能主动地顺应天之运动与变化,并使天人合一关系能保持良好健康的发展。”所以,与自然争地这种对立自然的方式,是有悖于道教思想的,不是长久之计。

既然上文已经说明,引发城市病的关键在于人口膨胀,而人口膨胀的主要原因又在于城乡人口分布失衡。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从这一点切入城市病问题呢?我们是否有可能将城市人口的一部分转移到四周的乡村或者城乡结合部地区呢?

道教经典认为,高人的境界在于亲近自然,“夫玄道者……经乎汗漫之门,游乎窈眇之野。逍遥恍惚之中,倘佯彷彿之表。咽九华於云端,咀六气於丹霞。俳徊茫昧,翱翔希微……此得之者也”,提倡“躬耕以食之,穿井以饮之,短褐以蔽之,蓬庐以覆之,弹咏以娱之,呼吸以延之”的自然的生活方式,生活在乡村里,与自然相融,吃自己种的粮食蔬菜,饮井水,穿简单的衣服,住茅草搭建的房屋。于是“能肥遁勿用,颐光山林……养浩然之气於蓬荜之中”。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能让人身心健康、舒适。当然,这里引用《抱朴子》言,并不是奉劝现代人要回到荒山野岭过原始生活,而是借鉴一种亲近自然与乡村的精神与观念。城市人也可以效仿《抱朴子》所称道的方式,从城市迁入城区周围的乡村、郊区。当然,光有观念不行,还得有配套的条件。由于城市居民大都在城区工作,而居住地如果设在郊区就会远离工作地点,导致上下班困难、睡眠不足等问题。再加上乡村与郊区交通不够便利、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生活不如城区方便,也让许多人无可奈何。因此,关键因素在于交通与基础设施两方面的建设。

然而,成都市作为一个平原城市,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成都市的地铁线路规划已经将城市中心区与周边的郊区联通,城郊居民可以通过就近乘坐地铁,在30分钟内到达城市中心区,这就为居住在郊区、城周边农村的居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其次,平原地形道路建设相对成本与施工难度都比较低,完善公路系统,链接成市与农村在理论上并不困难。

成都市的新农村建设也正在有序进行,城周边农村的基础设施正在进一步完善。“农民住进了‘园林式’小区,同样也享受到了城乡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厨房里安了橱柜和抽油烟机,水、电、气、光纤样样都通了”。这也为城区人入住农村提供了条件。

再者,上文提到成都市将大力建设主城区周边8个卫星城,届时人口和产业都顺利从主城区分流的话,那么郊区以及城周边农村的居民,可以到就近的卫星城就业,即缩短了上班时间,又减轻了主城区的人口压力和交通压力,那时候,也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入住郊区和农村。

结合具体的条件的完善,如果真能做到如道教经典所言的亲近自然、回归农村,就不单单解决了城市病问题,也缩小了城乡贫富差距,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各个要素,如人口、交通、生态环境、就业、住房等都环环相扣,解决了这些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才能进入“乐生歌舞,歌舞生乐”的良性循环,反之则会“凶恶生愁苦,愁苦生凶恶”,一环环之间相互渗透腐败。道教思想为这一切提供了很充足的思想和理论依据。

七、小结

虽然提出诸多的批判,但道教并不否定城市存在的价值。他们更多的是出于对城市社会环境特殊性的深刻认识,提出要提高城市社会的道德建设和管理水平,使之更人性化,更符合自然规律。本文特别以成都市为例,用道教文化和道教思想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城市病的问题,并以道教经典如《太平经》、《抱朴子》、《道藏》等提出的行为准则为指导,结合成都市具体的地理、行政区划情境以及“8大卫星城”的规划,为成都市的城市病提出了理论上的解决方案,也算是为成都市城市病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

[ 注 释 ]

①王大伟,文辉,林家彬.应对城市病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中国发展观察-借西风,2012(07).

②刘永亮,王孟欣.城乡失衡催生“城市病”[J].城市,2010(5).

③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让世界倾斜而平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1.

④谢靓.“城市病”的根源还是人口问题[N].人民政协报,2014-01-22.

⑤苏宁著.以道相通的美学:早期天师道美学思想与审美活动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3:1.

⑥苏宁著.以道相通的美学:早期天师道美学思想与审美活动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3:140.

⑦杨寄林译注.《太平经》(全三册).2013:216.

⑧《淮南子·本经训》.引自国学网.

⑨杨寄林译注.《太平经》(全三册).中华书局,2013,4:411-414.

⑩同上.

[1]杨寄林译注.《太平经》(全三册).中华书局,2013.4.

[2]苏宁著.《以道相通的美学:早期天师道美学思想与审美活动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3.

[3]《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4]张松辉译注.《抱朴子内篇》.中华书局,2011.10.

[5]蔡林波.城之道——道教的城市观.中国宗教,2010.8.

[6]谢靓.“城市病”的根源还是人口问题[N].人民政协报,2014-01-22.

[7]刘永亮,王孟欣.城乡失衡催生“城市病”[J].城市,2010(5).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术新苗课题研究成果。

B91;D

A

**作者简介:严欢(1991-),男,土家族,重庆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文艺学研究;陈仙仙(1992-),女,汉族,安徽芜湖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金融法研究;周小勇(1992-),男,土家族,湖北利川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民商法研究;焦增文(1992-),男,汉族,山东青岛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民商法研究;陈晓露(1992-),男,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民商法研究。

猜你喜欢
道教成都市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西夏道教补议
道家道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