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机构现存的管理问题与对策
——以团省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为例

2017-01-30 04:23
山西青年 2017年12期
关键词:工作部志愿志愿者

许 昀

共青团河南省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志愿者机构现存的管理问题与对策
——以团省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为例

许 昀

共青团河南省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志愿服务工作的优良是衡量这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而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作为社会志愿工作的管理机构,不仅是活动的重要推力,更是活动质量的主要保证。我省的志愿服务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以良好势态上升,但在整体前进的同时,一些缺点也突现出来。本文将以团省委志愿者工作部为例,结合日常志愿服务的实际情况,从思想教育、管理机制、权利保障等方面探索问题,结合其自身的特点提出对策和建议。

青年;团省委志工部;现状;对策

团省委志愿者工作部作为志愿力量中重要组成的政府组织,有赖于强有力的管控机制和独特的社会影响力,依靠国家财力、法规、政策等方面的大力辅助,利用所掌握的公共资源为民众解决了很多社会问题,从物质与精神上为需要者提供了大量的帮扶支持,也为志愿者与受助者的对接沟通创造了条件。但随着团队的壮大,业务范围的拓展,工作程度的复杂化,管理中出现了队伍混乱、机制刻板、人员持续性不强等诸多问题,无论是工作项目还是队伍组织上,志工部在今后都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因此,本文就志工部管理方面进行研究,根据我省相关活动项目的运行现状,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以期为部门现有问题的探究提供一些笔者的见解与思路。

一、团省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的现状分析

(一)青年志愿者组织内的管理机制

因为归属于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指导,组织内是官僚制模式,所以,志工部更依靠政府的调控与支持,活动项目依托于政策指导,公众利益导向更明确,参与成员更加可靠。每一次工作都是对政府工作的审视与督促,每一次活动都在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它体现了党政关怀和团组织工作的新模式。截止目前,全省已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6128个,3078个社区志愿者服务站,与近500万注册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共同构成了河南省志愿服务的基层组织网络。

(二)河南青年志愿者代表项目与特点

1.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贫困县计划

该计划始于2003年,担负着志愿力量的输出与河南省贫困县人才引入的任务。其特点是通过官方统一方式对志愿者进行招募、培训与分配,确保了志愿者的整体质量,同时按照对等原则流动的志愿者也为服务地每年的人才引进提供了保证。

2.共青团关爱行动

于2010年“五四”青年节启动,由团组织带头,以关注农民工及农民工子女问题,结合农民工子女的实际需求,重点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方面的工作。特点是成员多为大中专院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方面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目的明确,许多项目已发展为一对一长期帮扶工作,使孩子们得到平等的教育对待。

3.青年英雄帮扶行动

始自2013年,于2014年还获得首届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活动内容是针对我省持续涌现的青年英雄的现实需求,围绕“精神上关爱、生活上关心、解困上帮扶、发展上指导、权益上维护”的工作内容开展结对志愿帮扶服务。特点就是利用政府职能建立青年英雄档案,帮助处于困境的青年英雄及其家庭成员解决现实问题,做到持续完善的帮扶。同时也保证了青年英雄事迹的宣传,为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范例。

二、志愿者工作部现有的问题

(一)志愿者队伍构成单一

团省委志愿者工作部虽包含从18岁至60岁不同年龄段层次的志愿者,但团组织这个特殊的政治身份注定还是针对年轻人的,其中又以未毕业的大学生为主,多是从事一些大型活动、抢险等临时性的基础服务,这不乏有教育和扶助大学生的意义,或多或少都将部分活动变成了形象工程。由于成员的单一性也造成了另一个问题——高流失率,一些地区的志愿者流失率高达40%。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趋向于志愿活动的功效性。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给服务者带来的就是相应的社会荣誉感和社会回报,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活动,组织者往往会将活动成果与一些实际利益画等号,就比如提供岗位服务的省份能在参与者的户口与升学问题上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这就转变成了部分学生的个人需要,服务质量也会随着个人心理转变出现阶段性的差距。这种有偿性服务已经与志愿者精神的原则相悖。

(二)官方化的组织模式

团省委所打造的服务品牌都有个共性,就是由官方组织执行,从一开始就是高度组织化的,使得参与活动的双方范围很受局限,受助者得到的多是临时性赞助和支持,管理者只能根据政策指导,阶段性地推进活动进程,很难做到持续、规范、有效而快速的发展。低龄化导致专业性不足,独特的组织模式决定了队伍质量。政府实施的服务项目,往往是由机关逐级安排,具体到实施者才会与相关的社会组织合作。财政的拨款只是用来资助受助者,而社会组织的成本和资金都分摊在志愿者的身上,不同性质团队的资金保障也是区别对待的。久而久之,由于缺乏稳固的资金链,政府与基金能给与的补助也有限,所开展的活动和提供的服务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也会影响成员的积极性。

(三)管理机制的刻板

许多地市还没有认识到志愿事业的价值,只将重点放在青年而忽略“志愿”,依靠数量注重形式,出现了盲目追求规模,追求活动而不是服务的问题。为了迎合大数据统计,一些官方组织只对志愿者进行注册登记,而随之相关的服务并没有跟上,由于缺少后期管理包括服务时间记录、服务质量督导、相应的评估转化等工作,志愿者实际人数与注册数目不符。而且注册的成员中,有相当高比例的人当初只是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并不熟悉所参加的活动内容。许多机构更多的是依赖政府的单一管理,将志愿活动作为行政工具或配合手段,办出的活动重声势、造气氛,难以持久,也不能吸引其他社会阶层人士参与。更重要的是,这些组织缺乏对社会、对群众的责任感,实施的活动没有达到实际的帮扶效果,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损坏了志愿服务的良好社会形象,还给政府造成不作为的负面印象。

(四)法律保障的不足

由于没有统一的志愿服务法规,参与活动的双方权益都无法得到保障。现实中频繁出现被误解的善意与被利用的善心,部分施助者由于帮助他人而成为新的一批受困者。界定志愿服务的范围,明确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规范志愿服务主管机关的职责已成为引起争议的根本问题。之前已出台的关于志愿者管理方面的条例《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志愿者注册登记制》等,与2016年施行的《慈善法》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志愿者的规范化管理,但总的来说,只强调了志愿者及机构的行业自律、行业规范和惩戒,在受益人的资格评定、权利义务、记录管理等表述上仍显不足,对于监管部门及志愿组织的责任划分也不是很明确,急需进一步完善和修订。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重视传统文化宣传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的文化根基与我国传统文化中仁爱思想的精髓是一致的,只是前者注重实践过程的具体手段和方式,而后者注重发展方向与目标。但两者的伦理源头,都来自于我国华夏民族礼乐文化。其中,推崇《礼记》、《周礼》,以“仁”为本的儒文化注重发掘本心和修养品性,以遵循纲常之礼来开显本然德行,强调用道德的提升去影响人的行为,同时又不像宗教那样依赖精神或神的力量而实现功利性追求,是传统慈善文化的代表。学习它有助于提升志愿者个人道德品质,能够帮助自身审视自我、正视理想。同时,借助传承文化鼓励善行义举,也是提升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途径。所以,对于承担公益使命的志工部来说,应该大力倡导文化推广,一方面要联合相关活动,如在“12.5国际志愿者日”、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暖冬行动”春运志愿者等重要工作和五一、十一假期期间广泛宣传,给予理论研究的志愿团队更多与其他优秀队伍交流的机会,提升组织的透明度与开放性,使公众充分了解认识相关项目的志愿团队。同时要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与沟通,通过官方互动的媒体平台展示自己,让公众认可支持服务事业,吸引更多的社会群体。

(二)完善法规

在《慈善法》出台以前,我国并没有统一的慈善保障法律,善行与公益只能依靠参与者的道德自觉,缺少惩治与管理措施。而《慈善法》的实施形成一个约束机制,为慈善财产提供了保障,维护了公共精神与公共利益。但是相对的,《慈善法》对慈善组织的界定、登记,都规定得比较宽泛,对于志愿者、义工的监管也没有明确的说明。这就需要行政部门在活动执行中以实际情况来规范社会团队,制定与活动相应的规章制度,减少组织个体的压力,避免权责不对等。我省可结合广东、北京、上海等18个省(区、市)和成都等12个具有立法权的城市已出台的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针对志愿者团队面临的管理与财务问题,采取一定的辅助措施,给予政策扶持和安全保障。同时,制定补充条例也可以说是以法律的形式对社会进行的深入宣传,它摆脱了单向宣传的限制,使参与者真正理解、融入到法规的完善工作中。

(三)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的协作

团省委志工部作为公益资源的宏观调控者,应该利用行政手段整合其他政府机构、学院、企业、媒体等其他伙伴的资源,做好公共资源的分配,协调志愿项目和服务,平衡民生建设,处理好市场、社会和政府间的关系。政府部门需要提升服务性,给予社会组织更多的空间,并承担培育孵化作用。而作为党和政府助手的青年团,也要培养自身的服务敏感性与独立性。要利用民间组织的灵活性,去发现社会问题,再依靠政府的公信力为所针对的项目汇集更多专业力量。同时,民间行动与政府行政管理要并行推进,积极互动,利用官方平台集合社会力量来参与社会管理,有助于加强民众对政府执行力与执行过程的监督,也只有最大化的发挥社会力量的自主性,建立健全对社会组织的评估考核机制,才能更快的发现社会问题,弥补管理的不足。

(四)发挥团干部的能动性

除了工作要求外,作为团干部我觉得也要做到如下几点:一,确立项目时一定要围绕“调、设、宣、注、招、培、管、保、激、评、记、转”的项目运行通则。此外,更要注重分类梳理、完善优秀项目,建立和完善志愿者及志愿组织的信息库,转换成功的项目成果。二是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体制,提高志愿服务组织的自主性。结合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或大型志愿活动对各个组织的现状进行分析,熟悉当下组织所面临的问题,联合省残联、省文明办、民政厅等单位为志愿组织提供充足的活动机会和制度通道,给及他们发挥的空间。同时这也是促进团级组织与社会组织相互学习、督促的过程。三是深化对志愿精神的理解,通过阅读分析志愿理论文章、参与志愿者培训授课、与各地联络交流等方式学习各地志愿者工作先进经验,对志愿服务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针对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方式,并应用到志工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主动创造条件开展工作,不要面子形象工程,只做为志愿者所喜欢、受助者所需要的工作项目。通过开展专家讲座、参加实践等方式培养骨干力量,提高其专业技能、社会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为志愿事业储备专业人才。四是凝聚青年力量,加深与青年的密切联系,全力配合做好共青团网络宣传引导工作,建设、完善、推进“青年之声·河南”平台的工作,利用网络、微博、微信订阅号等新媒体及时了解政府最新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当代青年的思想行为规律,积极灵活地与志愿者互动。利用每年“五四青年节”“十二五志愿者日”这样特殊日子,组织“传承雷锋精神·志愿点亮行动”、“志愿河南温暖同行”等主题活动。这样,有助于发挥团组织的组织协调能力,提升组织的专业性与应对能力。

[1]陈素文.比较与借鉴:中外青年志愿服务现状透视[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8.

[2]公益组织展厅.https://site.douban.com/168638/.

[3]马思宇,陈春燕.国外志愿服务精神借鉴.文化艺术研究.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4.

[4]河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司.2015年河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志愿者培训手册,2015.07.

[5]金晶.中国志愿者组织的发展现状和功能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6]中国志愿者服务发展现状.http://wenku.baidu.com/view/6502657401f69e314332940e,2012.

[7]谭建光,周宏峰.中国志愿者:从青年到全民——改革开放30年志愿服务发展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9.01.

G

A

1006-0049-(2017)12-0065-02

猜你喜欢
工作部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出版发行
以志愿,致青春
我是志愿者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展巾帼英姿 树文明新风——杨开慧纪念馆群众工作部侧记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歌剧《天下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