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阶级理论所面临的挑战与实践价值

2017-01-30 19:52戴圣鹏
教学与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阶级阶层马克思

戴圣鹏



论马克思阶级理论所面临的挑战与实践价值

戴圣鹏

马克思;阶级理论;阶层分析;挑战;实践价值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核心理论,也是马克思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论。在当前现实生活与学术研究中,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阶级分析方法越来越受到其他理论的挑战与冲击,特别是受到西方的阶层理论与阶层分析方法的挑战与冲击,有一种被边缘化的可能。那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阶级分析方法是否真的过时与失效呢?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与阶级理论看来,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私有制,只要人类社会还没有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理论与阶级分析方法就不可能过时,也不可能失效。其对于我们分析社会矛盾、认清社会现象就仍具有实践价值与理论指导意义,仍是一种有效、有用、有现实价值的且并不能被其他社会理论与社会历史分析方法所代替的社会理论与社会历史分析方法。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分析社会历史现象,把握社会历史问题实质的重要理论与创新性思维。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阶级分析方法,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共产党宣言》中都有重要的论述与表达,它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内容与基本思想。但令人遗憾的是,马克思的这个理论与方法,好像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与进步而被人们束之高阁,成为一种被人们无意或刻意不谈或者少谈的话题,成为一种被时代发展所遗弃的理论与思想。那么这样的一种理论与思想是否真的过时呢?是否真的无用与无效呢?

在当前社会历史现象与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思维与分析方法当中,有一种不同于马克思的阶级分析的分析方法与研究理论日益被人们所接受与推崇,这就是阶层分析与阶层理论。阶层分析与阶层理论,现已被很多学科,例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研究思维与分析方法,用来分析社会历史现象与解决社会历史问题。在现实的社会历史现象与社会历史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上,不少学者已开始用阶层理论与阶层分析方法来取代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阶级分析方法。阶层分析是否能真正取代阶级分析,阶层分析是否能真正地帮助我们把握社会历史现象的本质以及抓住社会历史问题的实质呢?对于这样的一些疑惑与问题,都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加以阐释与做出回答,更需要我们在认识与解决社会历史现象以及社会历史问题的实践中加以验证。为了更好地回答与阐释这些问题,我们很有必要对阶级与阶层这两个历史范畴作全面深入的解读与分析。

阶级与阶层是两个含义很相似但性质截然不同的概念。在社会历史现象与社会历史问题分析中,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分析思维与分析方法。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与阶级理论中,阶级并不是一个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就存在的社会范畴,阶级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入私有制社会或者说阶级社会的重要标志。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也即在原始社会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阶级与阶级对立,只是人类社会进入到私有制社会以后,阶级才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登上历史舞台,由此而产生的阶级斗争也构成阶级社会或私有制社会发展与演进的直接动力。由于原始社会原始土地公有制的存在,并没有阶级与阶级对立存在的历史条件,也没有阶级生存的社会土壤。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与阶级理论看来,私有制才是产生阶级的历史条件,私有制社会才是阶级存在的社会土壤。正如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所指出的那样,“(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 “至今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而这种对立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1](P252、292)“在古代是自由民和奴隶之间的对立,在中世纪是贵族和农奴之间的对立,近代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2](P507)正是因为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的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所以,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视野中,“自从原始公社解体以来,组成为每个社会的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总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3](P505)

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与阶级理论的视域中,阶级,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实质上指的是私有制社会或者说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因此,要消灭阶级,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只有私有制消灭了,阶级与阶级对立存在的历史条件与社会土壤才会不复存在,阶级才会真正消亡与消灭。换句话讲,一个社会只要存在私有制,存在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就必然存在阶级,也必然存在阶级对立与阶级斗争。阶级是以私有制社会的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以及由于这种占有方式而产生的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奴隶社会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生产关系,从根本上决定着奴隶社会的阶级存在状况以及阶级对立形式,封建社会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生产关系,从根本上决定着封建社会的阶级存在状况以及阶级对立形式,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生产关系,从根本上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存在状况以及阶级对立形式。因此,一个社会不同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与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着一个社会不同阶级与阶级对立形式。反过来讲,一个社会的阶级存在状况以及阶级对立形式,反映着这个社会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以及社会生产关系。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阶级,实质上体现的是社会的生产关系。对于任何一个阶级来说,它只有相对于产生它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与生产方式,才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增长与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它们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也会逐渐地丧失。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与阶级理论视野中,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实质指的是生产关系,不同的阶级关系事实上代表着不同的生产关系,因此,阶级划分实质上是生产关系的划分,即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划分不同的阶级;阶级分析实质上是生产关系的分析,即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分析社会历史现象与社会历史问题。阶级并不是相对于阶层而言的,对于阶级与阶层的关系,应该是阶级内部包含不同的阶层,对于同一阶级内部的阶层而言,它们的阶级性质是一样的,是同质的,所代表的生产关系也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对于不同阶级内部的阶层而言,它们的性质是不同的,任何一个阶层都具有其所属阶级的性质,都会打上其所属阶级的阶级烙印。一个社会只有存在着阶级,才存在着阶级内部的阶层划分,因此,没有阶级,就不会有阶层,阶层从属于阶级,阶级是阶层存在的前提与条件。故而,任何撇开阶级来谈阶层的观点与思维,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与观点。

在现有的社会阶层分析理论中,划分阶层的依据与尺度,主要有两大区分标准与划分尺度:一个是以家庭的收入为坐标,以收入差距为尺度来划分不同的社会阶层;一个是以职业为坐标,以职业身份为尺度来划分不同的社会阶层。这两个坐标或者说这两种划分尺度好像有所不同,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一般来讲,家庭收入与其家庭成员的职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好的职业带来好的收入,差的职业自然收入也差。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二者在性质上具有一致性,可以视为同一性质的问题。当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二者还是有所区别的,并不是一种可以完全取代与无障碍互换的关系。在社会历史现象的理解与把握上,阶层分析固然可以分析与解释不少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但它也面临着这样一个理论困境或理论难题,即其无法向人们解释社会的收入差距是如何产生的,也无法向人们解释社会的职业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对于家庭的收入差距以及社会的职业差异而言,其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其本身就是社会历史发展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对于这样的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我们同样需要寻找与把握其产生的深层次社会历史原因。因此,阶层分析,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看来,其仍是一种以社会历史现象去解读社会历史现象的思维与方法,其仍是用一种社会历史结果去解释另一种社会历史结果的思路与理论。这样的思维与方法、这样的思路与理论,是不可能真正抓住社会历史现象的实质的,也是不可能真正解决社会历史问题的。之所以这么认为,原因就在于西方资产阶级的阶层分析与阶层理论并不是一种历史而现实的思维与方法,也不是一种科学而合理的思路与理论,其本身立论的基础与理论前提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理论追问与历史解读。由此可见,阶层分析并不是分析与解读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的根本性方法与深层次视角。

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与阶级理论看来,社会收入差距的产生与社会职业分工的出现,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方式与交往方式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生产关系与交往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在阶级社会以前,也即在人类的原始的公有制社会中,是不存在阶级的,也同样是不存在社会的不同阶层的,在原始社会,由于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职业分工,因而也不存在社会收入差距。只是当人类社会出现真正的社会分工,进入到阶级社会以后,作为社会基本经济单位的专偶制家庭取代原始社会的氏族成为社会的基本细胞时,由此才开始出现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家庭收入的差别与差距。这种家庭收入的差别与差距,随着社会把财产作为社会的最高价值来追求时,而不断拉开差距,不断走向扩大化。社会职业的划分,也同样随着生产工具的历史变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而越来越细化与专业化。在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社会职业的种类与差异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与大发展,社会职业种类越来越多,不同职业的收入与社会地位差距也越来越大。所有这些现象的产生,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看来,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自然现象。对于社会收入差距与社会职业分工而言,其本身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需要作进一步的说明与解释的。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社会收入差距以及社会职业差异的产生与出现,是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自然现象,是社会分工与社会交往不断深化与细化的历史必然。在阶级社会中,随着社会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不断变革与发展,社会的收入差距还会进一步的扩大化与拉大差距,这是在阶级社会中不可改变的社会历史现实和不可逆转的社会历史发展趋势,也是商品经济社会或者市场经济社会所必然产生的社会现象与历史副产品。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讲,只要是在商品经济社会或市场经济社会中,这种现象的产生就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这是任何人无法阻挡的,也是任何人无法从根本上加以否定的。由此可见,在商品经济社会或市场经济社会中,阶级的存在以及社会收入差距的产生是无法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与根除的。只要是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就必然会存在阶级与出现社会收入差距。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改善,社会历史发展的主题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谋求社会和谐稳定,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所普遍达成的共识。在这样的世界大背景与大环境下,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阶级分析是否已经过时,是否已经失效或无效,这是处在我们这个历史条件与历史环境中的人们无法回避的时代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加以阐释,需要从正面做出回答的时代问题。

在当前的学术界以及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阶级与阶级对立似乎成了一个被社会所回避与不愿谈及的话题,也是一个正在被学者与民众借助于其他的思维与话语来加以取代或替换的话题。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发展与时代要求下,马克思的阶级理论,特别是马克思的阶级对立学说越来越受人们冷遇,被封存起来,甚至是成为一种学术忌讳。在中国,这个问题也因为文化大革命而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忌讳。因此,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与历史条件下,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阶级分析方法逐渐被另一种似是而非的方法和理论所取代和替换,这就是当前西方不少学者所热衷的社会阶层理论与阶层分析方法。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个理论就在西方得以盛行开来,成为西方不少学者分析社会历史现象与解决社会历史问题的重要理论与方法,也是一种在性质上不同于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阶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西方不少资产阶级学者大力倡导社会分层理论与阶层分析方法,也是有其不可告人的秘密在里面,他们企图用自己的阶层理论来取代马克思的阶级理论,用阶层分析来替换马克思的阶级分析,并以此来搅乱人们的视线,混淆人们的视听,从而为资本主义的长久存在作合法性辩护。西方的阶层理论与阶层分析的一个最大的理论前提就是把社会看作是一个无阶级的社会,是在不承认阶级与阶级对立的条件下依据家庭收入差距或者职业身份的不同把整个社会分为不同的阶层,认为阶层与阶层之间并不是一种对立与对抗的关系,而是一种向上上升或者向下流动的关系,并以此认为一个社会只有中间阶层占据大多数,两头人数较少的社会才是一个稳定与健康的社会,或者说一个橄榄性社会(中间大两头小的社会)才是一个稳定而和谐的社会。这个理论看似合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理论与方法。究其原因,是因为这种撇开阶级来谈阶层,把社会分为不同阶层的理论与方法,并不是一种尊重客观历史现实,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视角分析社会历史现象,把握社会历史问题实质的科学而合理的思路与理论,而是一种在本质上与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阶层分析完全不同的方法与理论。

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与阶级理论的视域中,只要是存在着私有制,存在着私有财产,就必然存在阶级与阶级对立,即便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时期,也并没有完全消灭阶级,也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阶级对立。究其原因,这是因为无产阶级专政时期,无产阶级本身就是作为统治阶级而存在,其本身的无产阶级性质并没有随着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为执政党而得以消除与消失。要从根本上消灭阶级,消除阶级对立,只有当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才能成为现实,即只有当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物质财富充分涌流时,私有制被真正消灭时,人才剔除了自己的阶级身份,去除了自己的阶级符号,也即从有阶级身份的人演变与升华为真正的人的时候,阶级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才寿终正寝,退出历史舞台,阶级对立与阶级斗争才不复存在,人类社会才从有阶级社会真正进入到由自由人联合体所组成的社会,也即共产主义社会。因此,在当前社会,承认阶级与阶级对立的存在,并不等于认同阶级对立与阶级斗争是人们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形式,更不是赞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要以阶级斗争为纲。马克思在论述社会历史发展时,也从未把阶级斗争看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纲领与总原则,而只是把阶级斗争看作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也正是意识到,阶级对立以及由此导致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来肯定阶级对立与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极意义与历史价值,而并没有把它看作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中心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总纲领。对于马克思而言,生产工具的改进与革新,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增长,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才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中心,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题与根本动力。因此,肯认社会存在阶级与阶级对立,并不等于肯认阶级斗争是社会生活的中心,也不等于肯认社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如果认为肯认阶级与阶级对立的存在,就会导致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为纲领的话,那么这种认识与理解,既是武断的,也是对社会历史现象的一种简单认识与片面理解。其本身的片面性与狭隘性,决定着其认识与理解的不科学与不合理。

在人们的社会现实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否认阶级与阶级对立的存在,或者夸大与过于强调阶级对立与阶级斗争的作用,都会引发重大的社会问题,带来不良的社会后果。从理论思考的角度,这样的观点与思想,也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思想。

在当前我们的社会现实生活与社会经济发展中,我们是否真的可以无视阶级与阶级对立的存在,是否真的可以放弃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阶级分析呢?如果我们在人们的社会现实生活与社会经济发展中,否认阶级与阶级对立的存在,我们不仅会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更为主要的是我们无法科学而合理地解释社会历史现象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例如,对于当前在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出现的工人罢工运动以及我们国内出现的一些私营企业的工人罢工运动,比如,富士康、新飞等公司企业曾出现的工人罢工运动,我们就无法做出科学而合理的解释。这是因为,从阶层理论与阶层分析的解决思路与分析思维来看,社会不同阶层之间并不是一种对立与对抗的关系,而是一种社会不同阶层向上上升或向下流动的关系。因此,按照阶层理论的思维逻辑与分析理路,作为社会底层的工人与作为社会上层的老板之间是不可能出现对立与对抗的,他们之间出现的劳资纠纷或者对立状态并不是一种社会正常现象,而是一种社会反常现象,是不合理的制度或者双方不友好协商所导致的,而并不是由于他们之间的阶级立场、阶级利益与阶级观念的不同和对立所导致的。由此可见,如果用阶层分析和阶层理论来分析和解释现在的工人罢工运动以及过于激进的劳资纠纷,我们是无法做出科学而合理的解释的,也是无法抓住问题产生的社会实质。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与阶级理论视域中,工人罢工运动,看起来好像是一种劳资纠纷问题,或通俗一点的讲是老板与工人的纠纷问题,而实质上却是阶级对立与阶级斗争的反映与体现,是不同的阶级立场、阶级利益与价值诉求的表达与反映。

同样,如果我们夸大和过于强调阶级对立与阶级斗争,甚至是把阶级斗争看作是社会生活的中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纲领的话,不但不利于我们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反而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社会生活、扰乱社会秩序以及阻碍社会历史的发展,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与浩劫,已向我们充分证明,以阶级斗争为纲是不可能维护人们的正常生活、保障社会秩序的健康运行以及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实质上是以生产关系的变革为纲,就是以社会生产关系来统领社会经济发展,从理论逻辑的角度讲,这是一种头足倒置、本末倒置的思想与行为。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看来,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发展,是来自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增长与进步,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与进步,就不会有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发展,一个社会如果只是或者过于注重与强调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话,其不但不能有效地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反而会阻碍社会历史的发展,会对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与巨大破坏。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历史发展中,历史地现实地辩证地把握与理解阶级与阶级对立,我们才能抓住社会历史现象产生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找到解决社会历史问题与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法与路径。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我们既不能否认阶级与阶级对立的存在,也不能过于夸大与强调阶级对立与阶级斗争,更不能把阶级斗争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中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纲领。同时,我们还应纠正与澄清这样一种错误认识,即把阶级斗争误读与误释为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为与血腥手段,把阶级斗争等同于政治暴力,把阶级斗争看作是导致社会剧烈动荡、破坏社会稳定、阻碍社会历史发展的罪魁祸首。在当前,正是因为基于这样的一种错误认识与片面理解,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有意或无意地淡化,甚至是否定阶级对立与阶级斗争的存在,从而否定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与历史意义。而事实上在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视野中,“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4](P704-705)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与论述中,也从来没有把阶级斗争等同于暴力斗争与血腥争斗。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与阶级理论看来,暴力手段只是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是阶级斗争的一种激烈行为,并且阶级斗争是否采用暴力手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也是要根据一定的历史条件与社会状况做出选择的,是受一定的历史条件与社会环境限制与制约的。只有在阶级斗争十分激烈,并且敌对的力量仍十分强大与过于残忍的时候,才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来推翻落后的反动的阶级。在阶级社会的大多历史时期,阶级斗争并不是以暴力与血腥的手段出现,而是更多地采用和平方式与民主形式。恩格斯在其晚年谈到工人阶级的运动时,就主张工人阶级不要过于注重暴力革命,也可以通过普选制等和平方式与民主形式来参政来选举自己的代表,并认为:“普选制是测量工人阶级成熟性的标尺”。[5](P173-174)由此可见,仅仅把阶级斗争理解为是暴力与血腥斗争,是对阶级斗争的误读与误解,这种认识与解读,既不符合阶级斗争本身的意涵,也不符合社会历史现实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

总之,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虽然时代主题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历史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产生了一些新问题,但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阶级分析方法并没有过时,更没有失效与无效。它在分析与解释社会历史现象,研究与解决社会历史问题上仍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与生命力,仍是我们认识社会历史现象,把握社会历史问题实质的根本性方法与深层次视角。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4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孔 伟]

On the Challenge of Marx’s Class Theory and Its Practical Value

Dai Shengpeng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Marx; class theory; stratum analysis; challenge; practical value

Marx’s theory of class and class analysis is the core theory of the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thodology for the analysis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phenomena by means of the theory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current real life and academic research, Marx’s theory of class and class analysis method is more and more challenged and impacted by other theories, especially by the challenge and impact of the western theory of stratum and stratum analysis. But, Marx’s theory of class and class analysis can not be out of date, and can not be ineffective. As long as the communism is not realized, Marx’s theory of class and class analysis is of practical value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for us to analyze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social phenomena.

戴圣鹏,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9)。

猜你喜欢
阶级阶层马克思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还原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