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诗宋词在中国当代音乐中的作用

2017-01-30 19:54
北方音乐 2017年3期
关键词:唐诗宋词诗词音乐

晋 征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浅谈唐诗宋词在中国当代音乐中的作用

晋 征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精粹之一,它们展示了中华汉字文化的繁荣鼎盛,通过只言片语既显示了汉字的博大精深,又表达了自己的情怀,蕴含一定的道理常常有“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之美。中国当代音乐有着独特体系、独特思维和独特风格,它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无论你是从事什么工作,无论你有什么样的爱好,亦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年龄段,音乐都曾经或者正在对你产生影响。诗词是一千多年前的文化,是唐宋时期的产物,而中国当代音乐却活跃在当下。前者属于文学的范畴,后者属于音乐的范畴,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很难让人联想到二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唐诗宋词就像是高山之巅的冰雪,而音乐则像汪洋大海的流水。但汪洋大海正是来源于高山之巅的冰雪,二者之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本文旨在举例说明中国当代音乐中的唐诗宋词元素,从而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唐诗宋词;中国当代音乐

一、唐诗宋词与中国当代音乐

(一)唐诗宋词的当代意义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在这条长河中,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多如繁星的文化精华,使得我殃殃大国得以跻身于世界优秀民族之列。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后来的唐诗宋词,再到元朝的散曲,明清的小说最后到现代文学,这些都是华夏儿女的骄傲。其中唐诗宋词更是华夏文明园林中公认的奇葩,它不但完美地继承了先人们的优秀文化传统,更为后来文化的延续提供了优秀的榜样,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特有的格式和严谨的韵律不仅让自身别具一格、与众不同,同时因其朗朗上口而得到广为流传。在风格上它像诗经楚辞一样惜字如金、简洁明了,在灵魂上又像现代文学那样蕴含一定的主旨和表达目的。我们可以说它是集古代优秀文化之大成,同时又为现代文学打开一扇大门,成为当代音乐创作的优秀源泉之一。

(二)文学与音乐艺术的当代繁荣

从艺术哲学的角度讲,任何艺术样式在表情达意这种功用上都是相通的。音乐与文学也不例外,文学是想象的艺术,音乐是听觉与想象的艺术,音乐的表达可引入文学性的联想。他们都可以承载主体的思想感情,实现文学与音乐的互换与沟通,二者都有相同的神髓和诗意。如何用相应的文字来创造这种意境或诗意,显然具有必要性和研究性。把文学艺术所不能深刻微妙表现的内在,通过不同的音乐形式,或有声或无声,或有响或无响,以音乐艺术为媒介,把主体的思想内在淋漓尽致地传达其中,创作满足人们对美的感悟与渴望,亦可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真挚情感的抒发和感慨,对生命或心灵的理解和洗礼,亦或是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精神力量等等。将华夏五千年来各民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和发展的产物,各具特色的民族成分和特点部份保留和传承下来,同时又透露着共同的根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别具一格的重要佐证。

二、唐诗宋词与中国当代音乐的融合

唐诗宋词作为中华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为当代的艺术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源泉,当代音乐创作者在这浩瀚的诗词海洋里受益匪浅,将中国当代音乐元素与唐诗宋词完美融合,在新时代下既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又推陈出新,为大众提供了美的享受。古代文学与中国当代音乐的完美结合,彰显出中国音乐特有的风格与气质。

(一)中国当代音乐对唐诗宋词全文的“拿来主义”

将唐诗宋词全文谱曲的例子不胜枚举,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绝句都囊括其中,比如李煜的《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乌夜啼》(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千里共婵娟)、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朱淑真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些诗词本就富有深远意境、扣人心魄, 引人共鸣。再加上音乐创作者呕心沥血、焚膏继晷的谱曲,用优雅深远的音乐织体,融入中国当代音乐元素和小家碧玉的情愫以及歌者再进行的二度创作,内敛温润,或大气又不失细腻的演唱,使得文学作品与中国当代音乐珠联璧合。通过专业的音乐创作手法,赋予了古代文学新的生命意韵,让诗词内容进行了全新的艺术形式刻画,生动展现了唐诗宋词唯美的艺术内涵。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用“一词多曲”的角度进行了全面探讨与分析,就现有以这首宋词为创作基础的歌曲已多达十九首。《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音乐的表达可以引入文学性的联想,这就是文学与音乐结合所产生的特殊性与弥漫性。这些不可复制的经典,用中国当代音乐进行了完美诠释与演绎。

岳飞的《满江红》,是与影视剧主题曲的结合。我们都知道,《满江红》这首词饱含岳飞对家国的满腔热血和对同胞遭受欺凌的痛恨,是壮志男儿表达自己愿意为家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代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主旨与之类似,讲述一群江湖儿女的侠骨豪情,因此,将二者结合起来必然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满江红》被配乐谱曲成为影视剧的插曲,在情节高潮处播放引发人的共鸣,使得意境飙升,恰有画龙点睛之妙。

《别亦难》这首歌,它引用的是李商隐的《无题》。读罢全诗,我们似乎能体会到李商隐忧伤的倾诉,但是总觉得火候不够,意犹未尽,对其中的精华还需要我们再度挖掘。但该诗配以缠绵悱恻的曲子,再通过哀怨的方式演绎出来,听罢立刻让人进入那番情景,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对原诗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二)中国当代音乐对唐诗宋词标题或名句的引用

完全的拿来主义其实是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的处理,使得原诗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予了它更鲜活的生命。第二次以不一样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是音乐创作者对于原文作者的怀念和追随。但中国当代音乐更多的是对古人诗词的部分引用,其经典名句能够使得音乐锦上添花,很多用现代冗长语言才能表达的内容通过一句简洁的诗词就能代替,同时因为诗词的流传度也能加深观众对于该音乐的熟悉度和亲密度。最后,诗词凭借其自身的艺术价值能够让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得以提升。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月满西楼》“红藕香残玉簟秋”(引用李清照《一剪梅》);《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你》(引用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说到引用诗词的典范,“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便是引用了张继的《枫桥夜泊》。原诗是作者在安史之乱后羁旅他乡对当地深秋景象的描写,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歌词用诗句将晚上的寂寥凄清之景跃然纸上,因为大多数听众对原诗都耳熟能详,能对歌词表达的意境感同身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作者加以修改,将听众拉进歌曲里,表达自己对失去恋人的挽留和自己的痛苦,引发有类似经历听众的共鸣。

(三) 中国当代音乐对于唐诗宋词语言风格和创作形式的借鉴和模仿

唐诗宋词有自身严谨的格式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同时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得唐诗宋词显得与众不同,让人一看到这样的形式和风格就自然会联想起它们,这种形式朗朗上口,含蓄而又凝练。中国当代音乐对于唐诗宋词的模仿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语言方面,尽量使用古香古色的文言文形式来传达主旨;其次就是模仿唐诗宋词的形式。语言的模仿,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风歌曲如《兰亭序》写到“无关风月,我提序等你回,悬笔一绝,那岸边浪千叠”将王羲之脍炙人口的作品融入中国当代音乐元素,使整首歌曲的格调清淡而高雅。同时,不仅如此,大众对歌曲的喜爱程度,也会促使他们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中国古典诗词 ,唤起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

中国当代音乐对于唐诗宋词的风格(如七言绝句)也有一定的模仿。对于这样的模仿笔者抱有鼓励的态度,既让歌词朗朗上口有格调有韵律同时又形成了自己的歌词风格,让人过目不忘。《题都市城南庄》是诗人崔护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脍炙人口,尤其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二句流传甚广,被世人喻为佳作。这首诗被改编成歌曲《人面桃花》而传唱,耳熟能详,深入人心。

三、总结

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无论是在语言形式、修辞运用还是在传情达意抑或借物咏志方面都为后来的文学形式提供了可以参考的典范,也成为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重要源泉。古诗词使音乐与人声完美结合,在体现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的同时,极大丰富了音乐的内涵。如何把文学转化成音乐再通过声音语汇传达给听者,从诗人到作曲家再到歌者,贴切无误地理解和传达作品的内在和主题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的。随着世人对古诗词的重新认识和理解,古典诗词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并越来越受尊重。“古曲新谱,古词新唱”,将中国当代音乐和唐诗宋词结合在一起产生的新的中国风歌曲应当坚持并弘扬。

晋征(1983—),民族:汉族,工作单位:四川音乐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学(声乐),文献学。

猜你喜欢
唐诗宋词诗词音乐
唐诗宋词中的二月二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音乐
诗词之页
《唐诗宋词选择读》注释献疑(三则)
罗贯中与施耐庵(下)
唐诗宋词里的夏天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