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下国内艺术教育中“钢琴热”的认识和阐释

2017-01-30 19:54刘泠然
北方音乐 2017年3期
关键词:考级钢琴家长

刘泠然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对当下国内艺术教育中“钢琴热”的认识和阐释

刘泠然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19世纪初,高雅的钢 琴传入我国并成为家喻户晓的西洋乐器。家长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也越发对钢琴教育也越发重视起来,由此掀起了一股学习钢琴的热潮。本文将通过对当下钢琴教育的亲身实践与初步探究,分析之所以能呈现出这样强烈的热度的原因,并对当下钢琴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一系列思考,进而反思当下国内艺术教育的现状。

艺术教育;钢琴热;考级制度;功利性 反思

一、 钢琴热的形成原因之浅析

钢琴是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有“乐器之王”之美称。自钢琴传入中国以来,就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项高雅的艺术,其宛若天籁的动听音色与演奏者优雅迷人的气质无不吸引着人们。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琴这一高雅的乐器,以惊人的速度融入了寻常百姓的艺术文化生活之中。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学习钢琴的好处,于是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争相让孩子学起了钢琴。由于市场的需求,这也带动了教育市场和生产厂家的发展,并掀起一股热潮。

钢琴热,是中国音乐历史上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即为学习钢琴的热潮。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琴教育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我们不仅拥有了一批具有国际声望的钢琴演奏家、教育家,还拥有了数以万计的钢琴学习者和爱好者。特别是当郎朗、李云迪这两位著名的国际钢琴大师出现后,人们对钢琴的学习热情更是有增无减。我国“钢琴热”的主体是少年儿童,经过实践与思考,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及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提高,为学习钢琴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学习钢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要拥有属于自己的钢琴,要有足够的学习资金,更需要充足的学习与练习时间。

中西方文化的冲击与融合。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西方音乐也不列外,甚至出现了人们更偏爱西方文化和音乐的趋势。钢琴西作为方文化中高贵与典雅的代名词,深受人们的喜爱。只要走进城市、镇县的居民区,随处都能听到叮叮咚咚的弹琴声。

素质教育的要求,精神追求的需要。丰富的物质条件已经不再是人们对生活的主要要求,素质教育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华民族有着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要看重子女的成长与未来,再加上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独生子女政策,更多的家长愿意花精力和金钱去培养孩子。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出众的气质与才能,学习钢琴便成了最好的选择。

学习钢琴对孩子具有许多积极意义。据《神经心理学》(Neuropsychology)刊载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学过乐器的人在许多认知测试中,比那些从未学过乐器,或是不会读乐谱的人成绩更好。研究人员对退休职工进行智力测验时发现,在年少时学习过长笛、单簧管或其他乐器者的测试结果,比未学过乐器的人来得好。即使成年时没能坚持练习乐器,到老年时对保持大脑思维清晰仍大有好处。本研究的首席研究员、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的汉娜 帕拉蒂博士(Brenda Hanna-Pladdy)表示,长期学习乐器对大脑认知活动具有关键性的训练作用,使人脑更健康、更具有适应性,能缓解老化危机。研究结果说明,音乐活动对大脑认知功能的影响是长时效的,一生都将受益。帕拉蒂表示,之前虽然有很多类似研究,但都集中在学习音乐有益儿童智力开发上。这是第一个针对学习音乐的好处是否能持续终身的研究。帕拉蒂说,开始学习音乐的年龄和学习持续时间是关键。大脑有一个最佳的学习可塑期,在儿时学乐器就容易得多。而学习钢琴是手,眼,脑,耳,协调并用的过程,识谱的过程是训练孩子记忆力与抽象思维的过程,视奏时要同时看两行并同时控制左右手做不同的事情,从而起到了到开发左右脑的作用。有时还要唱谱,唱谱就要用到嘴,另外还需要用脚踩踏板,所以弹钢琴是同时激活各种感官的训练活动,因此弹钢琴的人更聪明灵活。此外,学习钢琴本身也能够磨练孩子坚强的意志力和恒心,让孩子学会一种乐观开阔的生活态度。即便孩子长大以后未必成为钢琴家,也足以使孩子受益终生。

二、钢琴热中存在的问题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任何事物都拥有两面性,那么范围如此之广、强度如此之大的钢琴热也不例外。随着钢琴热的持续升温,很多问题浮出水面。目前国内市场学习钢琴的主体是少年儿童,这里也将这个主体作为着眼点。

(一)琴童

通过实践发现,很多孩子学习钢琴并非出于自己的喜爱,而是家长的要求,这种情况往往会在学琴中后期出现问题。艺术应该是令人愉快的,音乐不论对演奏者还是聆听者来说都应该是一种美的享受。钢琴学习的中后期已不仅仅满足于音准、技巧、节奏的准确,更需要情感的表达与艺术处理。而一个不喜爱钢琴的孩子,他们仅仅是在琴键上进行着一种名为手指体操的运动。此外,还有一部分孩子其实并不适合学习钢琴,一个人能够达到怎样的音乐水平,决定因素是他是否具有这样音乐天赋。个体音乐天赋先天差异非常大,对钢琴、小提琴这样高度复杂的乐器,要达到一般的演奏水平,所要求的能力不是所有人都能具备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与教学往往会出现一种令人痛苦窒息的气氛,很难培养出正真的钢琴艺术家。

(二)家长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琴童半途而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其家长身上。学习钢琴的过程是辛苦而漫长的,随着越来越深入的学习,即使是刚开始饶有兴趣的琴童,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会逐渐丧失一开始的兴趣,会产生想逃避想放弃的念头,这种时候便需要家长摆出坚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并与老师及时沟通交流。孩子的天性是贪玩的,没有家长的督促与重视,没有良师的正确引导,再有天赋的孩子也很难取得成就。当然,选择良师也是很重要的,这点在后文会详细论述。

早年,大部分家长让孩子学习钢琴是由于自己童年未实现的梦想,也有的人是为了炫耀攀比的心理,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拿到了十级证书就处于竞争优势,把考级作为钢琴演奏水平的唯一标准。近年来,随着一些地区艺术特长生加分政策相继出台,家长让孩子学习钢琴的目的也越发不纯粹,逐渐变得带有功利性质,主要表现在让孩子盲目考级上。诚然,适当地参加考级对孩子学习钢琴会起到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家长的盲目只会造成拔苗助长和浪费时间金钱的结果。乐器的学习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完善提高的漫长道路,而很多家长认为钢琴只要考到十级证书就万事大吉了。于是,家长们陷入了一种急功近利的误区,在这种功利性的目的下学习钢琴使得学生曲目学习范围缩小,只为了考级而学琴,许多学生把考级曲目视为学习钢琴的全部内容,为了追求高级别,盲目跳级,甚至为了通过考级,花一年以上的时间只练习四首考级曲目而忽略钢琴基础的训练,更夸张的甚至会出现除了会弹考级曲目,连最基本的乐理都不懂的孩子,换一首低于考级曲目难度很多的曲子,都无法独立演奏出来。这种单一曲目的学习,不仅造成学生视奏能力差,更使得学生接触的音乐风格、音乐类型甚少,忽视了音乐的艺术性,忽略对钢琴音乐的全面学习与发展的教学。背离的钢琴学习的初衷,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缺失。

(三)培训机构与教师

随着钢琴学习的市场需求的增加,大量的钢琴培训机构和教师涌现出来,这其中不乏滥竽充数之流。钢琴学习,特别是启蒙阶段,选择良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这一阶段是弹奏钢琴的习惯形成阶段,错误的弹奏习惯一旦养成,将会很难纠正。由于钢琴热的持续飙升,甚至有些人为了赚钱,花很短的时间进行钢琴速成,便出来教学生严重的误人子弟。对于儿童教学,首先要了解儿童的心理活动,通过成人短期速成学习就出来教学生的老师真的能理解孩子在学琴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吗?我想,这种心理活动只有从小学习钢琴,一步步踏踏实实走过来的人才能知晓。一个合格的老师不仅仅要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教学和理论水平,更要有良好的师德与耐心,不被功利所影响。目前,钢琴学习的收费标准是以级别衡量,这样一来,很多唯利是图的培训机构和无良的老师就会如上文所说盲目给孩子拔高级别,提高课费,误人子弟。还有一些培训中心,他们只用自己的编订的教材对学生进行教学,其实他们的教材已经把很多难点、重点省略了,简单来说就是他们把原曲改编成了简易版本,这样做可以让家长和琴童自我感觉学地很轻松很好,其目的就是哄骗不知情的家长交学费。此外,钢琴教师还需要灵活的思维,因材施教,教学应具有多样性,不能为了自己省事,给不同的学生用同样的教材和教学方式。我还见过比千人一致的教学方式更夸张的情况,有的老师为了图自己方便,为了迎合家长的功利心态,给学生在谱子上把指法和音标全标上了,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不用动脑子去识谱弹琴了并且看似掌握地很快,其实这样的学生学了也和没学一样,家长还不知情地乐在其中,认为自己的孩子学得很好,老师很认真负责。这其实是一种道德的缺失,要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四)不成熟的考级和比赛制度

考级制度和比赛制度的存在,其初衷本是为了普及和推广钢琴教育,规范钢琴教学,给学琴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观摩的平台,从而提高全民素质教育水平。但是,目前的考级和比赛制度却是与此初衷渐行渐远。

首先来说考级制度,考级曲都是规定好的曲目,有的考生可以花上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去准备这些曲子,有些不懂乐理的考生,其实只要在琴键上练习好前文所说的“手指体操”也可以过关。应对这种情况,应该增设考察视奏水平和乐理笔试。然而现在很多考级机构为了多收一份报名费,把乐理考级和演奏考级分开来考,如此一来,大多数不明所以的考生就会只报考演奏考级,然而他们真的都懂乐理吗?他们真的知道他们所演奏的曲目为何是这样的指法、这样的节奏吗?比如说,考生虽然拿到了9级的证书,但是换一首难度低于9级的曲子,让他在完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他能独立弹出来吗?考生真的理解曲目创作和演奏的背景以及情感内涵吗?他们真的接受到音乐的熏陶了吗?结果可想而知,这样的考级除了是一种炫耀的资本,又有什么意义?

再来说比赛制度,如今有这样一种情况普遍存在,举个例子来说:某知名钢琴比赛,在各大城市设立了分赛点,其初衷是好的,但是当主办方授权委托给了各个分赛点以后,那真是天高皇帝远,根本管不着。于是分赛点的协办方,就把比赛章程上原定的3首曲目改为任意1首曲目,将原定的背谱要求也删去,总之就是简化比赛要求,放低门槛,让所有只要能弹琴的孩子都有资格参加,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多收报名费。当然,最后被选拔出来的考生都是很优秀的。虽然这种做法也确实让孩子能多一次登台表演的机会,但如此做法未免有些亵渎了高雅的钢琴艺术,其功利目的太过明显。因此,琴童与家长在报名比赛前一定要多与老师沟通,前提是你的老师得是一个有职业操守的老师。

三、结语

面对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人们总是无法避免地带有功利性。钢琴热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下形成,难免没有这种观念的渗透。教师作为引导者,不能被歪风邪气所左右,而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引导家长和学生正确地看待钢琴学习与考级比赛,在了解家长和琴童的心态的基础上,多和他们进行积极地沟通和交流。钢琴学习能开阔学生的视野,钢琴考级和比赛增加了琴童舞台实践及艺术交流的机会,并让孩子们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学会认真做事、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和优良品格,逐步培养出具有良好音乐修养,高尚文化品位的新一代人才,钢琴的学习才会具有活力和魅力。当下的艺术教育也存在道德和人文精神的缺失,也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那么负责、具有良心地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一种回报社会的方式,因为少年强则祖国强。

[1]魏延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科尔比.钢琴音乐简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3]蔡江宁.钢琴考级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J].昌吉学院学报,2005(01).

[4]王群.人文精神缺失:钢琴热的冷思考[J].钢琴艺术,2006(09).

[5]蔡光瑞. 审视艺术历史 反思艺术教育[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5(01).

刘泠然(1993—),女,硕士研究生,单位: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研究方向:艺术文化学。

猜你喜欢
考级钢琴家长
《音乐听力》考级(三级)教学分析与思考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纸钢琴
家长请吃药Ⅱ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你是如何面对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