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

2017-01-30 11:43霍俊儒
山西青年 2017年1期
关键词:太原市医养医疗机构

霍俊儒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0

太原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

霍俊儒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0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养老和医疗机构在功能上的局限性,推动了创新型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产生。目前,太原市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缺陷有待改进。本文在分析太原市“医养结合”模式发展背景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医养结合”模式的主要问题以及成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太原市;养老模式;研究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为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需求,一种创新型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随之产生,“医养结合”就是医疗和养老相结合,“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健康检查、疾病诊治、护理服务、大病康复等;“养”包括的生活照护、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等。

一、“医养结合”模式产生的背景

(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促进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产生。人口老龄化规模较大、高龄化倾向明显、空巢和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较高是太原市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点。据统计,太原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4.8%,其中空巢老人占全市老年人总数的54.8%;失能、半失能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3.13%。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太原市迫切需要满足大量老年人口的养老和医疗需求。

(二)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存在功能上的局限性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成为可能。首先,太原市大多数养老机构以生活照顾为主,而医疗设施相对不完善,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不能很好的满足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其次,一些需要康复性治疗或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为了得到及时的治疗选择住在医院,这些老年人既无法得到细致的生活护理,又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最后,养老院和医院互相独立,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无法养老。老年人一旦得病就需要经常往返养老院和医院,不仅影响了老人疾病的治疗,也增加了家属的负担。“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太原市“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现状

(一)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协议合作。太原市二院与源缘圆老年公寓合作建立了太原市首家“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可为老年患者提供医疗救治和养老服务。二院为老年公寓提供网络心电图检测设备来为老年人检查身体,同时安排医生每周两次上门义诊为老人进行健康评估。

(二)在医疗机构设立养老床位。太原市二院开设医养床位358张,配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可以第一时间为老人进行救治。该院除了设立各种老年人专业治疗科室外,同时配有老年书画活动室、音乐治疗室、心理治疗室等。如果老人不需接受治疗,就以康复疗养的方式入住。该模式避免了对医院有限床位的长期占用,又解决了居家养老缺乏指导而影响康复的难题。

(三)医保参保人员在“医养结合”机构产生的费用按医疗保险规定结算。太原政府出台《太原市医养结合服务医保结算办法》,明确医保参保人员在养老机构内的定点医疗机构,或与养老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的医疗机构内发生的普通门诊和门诊慢性病费用,按医疗保险规定进行结算。这一政策增加了老年人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积极性,减轻了老年人经济负担。

(四)推进“互联网+”居家医养结合模式。太原市第九人民医院建立“易护到家”移动医疗O2O平台,设立家庭病床科,明确服务项目、流程,为社区行动不便居家养老老人提供签约上门医疗护理服务,实现了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覆盖的“医养一体化”。

三、太原市“医养结合”模式存在问题

(一)“医养结合”机构数量少,基础设施不完善。太原市目前共有养老机构70多家,建立“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院寥寥无几。因为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的标准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大部分养老机构只设有医务室,无法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医疗服务;有些养老机构与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但合作协议中服务内容、服务标准不够明晰,无法确保老年人得到及时的救治;由于医疗资源紧张,医疗纠纷等现实性问题,医疗机构内设立养老床位的积极性不高。

(二)具备专业医疗和养老护理的人员数量有限。“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不仅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一定的老年人生活照料技能,还需要具备专业的医疗知识,对护理人员有着更高的能力要求。目前太原市专业性的护理人员人数有限,大部分不具备专业的医疗知识,未能及时对老年人的病情作出准确的判断,使老年人无法得到更为完善、贴心、专业的照顾。

(三)政府各部门管理职责划分模糊,存在多头管理。养老机构由民政部门管理、医疗机构由卫生部门管理,医疗保险由社保部门管理,社区养老服务由老龄办组织实施。多头管理导致各部门职责定位不明确、管理权限交叉、政策难以落实到位、管理效率低下和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四、太原市“医养结合”模式的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力度,建设和完善“医养结合”机构。通过财政补贴、政策优惠或信贷优惠,来支持养老机构内设立医疗设施完善的医疗机构,并配备专业的护理人才;或者鼓励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协议合作,并对合作中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由政府进行监督和管理;政府应对设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床位的医院进行财政补贴或者表彰,提高各医院建立养老床位的积极性;还可引入社会资本来举办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拓宽“医养结合”服务的供给渠道。

(二)加强专业医疗和养老护理人才培养。首先,应着手建立“医养结合”专业护理人才培训体系,支持一些培训机构开展养老护理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从业人群数量。其次,应制定护理人员从业标准,通过制定最低限度避免低水平人员从事该行业可能造成的伤害。最后,应适当调整工资标准,提高护理人员待遇,提高服务主体参与积极性。

(三)建立健全“医养结合”机构管理体制。政府应明确“医养结合”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理顺各部门职责关系,及时解决长期存在的职责交叉问题。同时,应健全各部门协调配置机制,加强横向联系,打破条块分割,使各部门、各机构共同谋划和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设。

[1]黄佳豪,孟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对策研究,2014(06).

[2]李杰.青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问题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8).

[3]陈沈慧.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模式、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25).

R

A

猜你喜欢
太原市医养医疗机构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医养当兴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太原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及分析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