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A级)花椰菜生产技术

2017-01-31 22:58王新娥
蔬菜 2017年8期
关键词:露地栽培花椰菜花球

王新娥

(乐亭县农牧局,河北 乐亭 063600)

近年来,唐山地区一些企业认证了绿色食品花椰菜,并进行生产,但生产中缺少规范的技术指导,生产水平较低。在总结这些企业的绿色食品(A级)花椰菜的生产实践、结合生产试验的基础上编写了绿色食品(A级)花椰菜生产技术。它适合唐山及周边地区绿色食品(A级)花椰菜生产,能够满足绿色食品花椰菜生产的技术需求,有助于提高绿色食品生产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1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地块选择耕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透气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

2 育苗前准备

2.1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品种。春季栽培时,宜选择生长期短的青梗松花菜品种,如高山宝65、农美68、轻松65,以及紧实花球品种,如雪美、雪飞、花盖等。秋季栽培时,宜选择生长期长的青梗松花菜品种,如高山宝85、高山宝80、美全松,以及紧实花球品种,如云娜、华耐75、宝塔等。种子质量符合GB/T 16715.4二级以上标准。不得使用转基因品种。

2.2 穴盘准备

2.2.1 营养土配制

以下方法可任选其一:(1)前茬非十字花科植物的肥沃田土60%,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30%,细炉碴或锯末10%,混合均匀过筛,搅拌均匀。(2)前茬非十字花科植物的肥沃田土70%,充分腐熟有机肥30%,混合均匀过筛。

以上营养土中每立方米可加入复合肥(17-17-17)0.5~1.0 kg(溶于水)。也可选择购买配制好的基质,直接使用。

2.2.2 营养土消毒

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入50%多菌灵粉剂80 g和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拌于营养土中,堆闷7 d灭菌、灭虫。或每立方米营养土拌入53%代森锰锌40 g和2.5%咯菌腈200 mL喷洒搅拌,过筛备用。

2.2.3 营养土的使用

育苗时把营养土直接装入穴盘,穴盘选择72孔为宜,装土量以虚土装至与孔口齐平,再把穴盘放置育苗畦中。

2.2.4 育苗棚及育苗器具的消毒

(1)育苗棚室的消毒:育苗前7~10 d,每667 m2棚室用硫磺粉3~4 kg,拌上锯末,分堆点燃,然后密闭棚室一昼夜,之后放风,棚内无味时再播种育苗。(2)育苗器具的消毒:用0.1%~0.2%的过氧乙酸喷洒或浸泡,覆盖薄膜闷熏1 min;或用0.05%~0.10%高锰酸钾喷洒或浸泡4 h,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新穴盘可免去此步骤。

3 育苗

3.1 播种

3.1.1 播种时间

塑料大棚春提前栽培,12月中下旬—1月上中旬播种;春季露地栽培,1月中旬—2月中旬播种;塑料大棚秋延后栽培,6月中下旬—7月上中旬播种;秋季露地栽培,6月下旬—7月上旬播种。

3.1.2 播种量

设施栽培,每667 m2用种量12~16 g;露地栽培,每667 m2用种量15~17 g。

3.1.3 播种方法

穴盘浇透水,穴盘每孔内点播1粒种子,种子平放,覆盖0.8~1.0 cm的营养土。播后在穴盘上盖膜,待70%种子出苗后,撤去薄膜。

3.2 苗期管理

3.2.1 温度管理

播种后至出苗,保持白天温度20~25 ℃,夜间温度15~13 ℃;齐苗后,白天温度15~20 ℃,夜间温度12~10 ℃;第1片真叶展开后,白天温度20 ℃,夜间10~8 ℃;定植前半个月炼苗,温度与栽培环境相一致。设施栽培夏秋育苗,育苗期间需要遮阴,并增湿降温。

3.2.2 水肥管理

出苗后及时补水。育苗期间不施肥,有脱肥现象时,可适当喷施0.2%磷酸二氢钾。

3.2.3 湿度管理

出苗前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以上,出苗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

3.3 壮苗标准

苗高10~12 cm,5叶1心,叶色浓绿,叶片肥厚,茎粗0.4 cm以上,节间短,根系发达完整,无病虫害。夏秋季育苗苗龄20~30 d,冬春季育苗苗龄35~40 d。

4 定植前准备

4.1 整地施肥

按NY/T 394的规定执行。选择前茬非十字花科蔬菜地块。每667 m2用腐熟有机肥料4 000~5 000 kg、复合肥(17-17-17)25~30 kg和硼肥1 kg,撒施,深翻土壤。露地生产时,前茬收获后及时深翻;保护地生产时需提前20 d完成翻耕,深度25~30 cm。露地栽培采用平畦,畦宽1.2 m;设施栽培采用半高畦,畦宽1 m,高10 cm。

4.2 提早扣棚升温

定植前15~20 d扣棚。定植前10 cm地温达到6 ℃以上方能定植。

4.3 棚室消毒

定植前5~7 d进行棚室消毒,方法同育苗棚消毒(2.2.4)。

4.4 浇水造墒

设施栽培,定植前5~7 d浇透水;露地栽培,定植前2~3 d浇透水。待水渗下,定植前做一次畦台平整。

5 定植

5.1 定植时间

塑料大棚春提前栽培,1月中下旬—2月下旬定植;春季露地栽培,3月中旬—4月上旬定植;塑料大棚秋延后栽培,7月上中旬—8月中下旬定植;秋季露地栽培,7月下旬—8月上旬定植。

5.2 定植密度

设施栽培,每667 m2定植1 700~2 200株;露地栽培,每667 m2定植2 000~2 700株。

5.3 定植方法

定植应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在做好的高畦上开沟、摆苗坨,封坨时苗坨表面与畦面保持相平,然后浇定植水。

早春露地栽培,畦上覆地膜,定植后设小拱棚保温。

6 田间管理

6.1 缓苗期

6.1.1 温度管理

设施栽培,从定植到缓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 ℃,夜间控制在15~12 ℃。设施栽培通过加盖草苫、内设小拱棚等措施保温,夏秋季加设遮阳网降温。缓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15~20 ℃,夜间12~10 ℃。

6.1.2 水分管理

(1)设施栽培,定植后7~10 d浇缓苗水,畦面见干后及时中耕。

(2)露地栽培,春季栽培,定植后覆膜,秋季栽培不覆膜,顺垄沟浇1次透水,以后每隔5~7 d浇1次水。春季定植后7 d在幼苗上打孔放风,并逐渐扩大孔口,以防幼苗灼伤,当幼苗适应外界气温时,取土封埯。

6.2 莲座期

6.2.1 温度管理

设施栽培时,白天温度保持在15~20 ℃,夜间温度8~10 ℃。

6.2.2 肥水管理

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管理相同。春季栽培,蹲苗10~15 d,当土壤干旱时,可适量浇水;秋季栽培,不蹲苗,肥水猛促,促进早现花球。

当植株幼叶开始旋拧时(封垄时),结合浇水,每667 m2追施复合肥(18-6-24)15 kg,以后每隔7 d浇水1次。

6.3 花球形成期

6.3.1 温度管理

设施栽培,白天温度保持在15~20 ℃,夜间温度12~10 ℃。

6.3.2 肥水管理

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管理相同。花球初形成时,及时浇水,每667 m2追施复合肥(18-6-24)15 kg,叶面喷施0.2%~0.5%硼砂。以后每隔10~15 d浇水1次,采收前5 d停止浇水。

6.3.3 植株管理

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管理相同。花球长至直径8~10 cm时,折叶或捆叶遮住花球。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农药使用准则应符合NY/T 393规定。

7.2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进行2年期轮作。选用无病新土作苗床,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育苗,雨后及时排水。加强苗期管理,避免低温高湿。

定植前深翻、清洁土壤。增施基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采用垄作或深沟高畦栽培。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及残株病叶,防治虫害,减少伤口,防止病菌侵入。

在花球长到拳头大小时,适当控制浇水,追施草木灰、钾肥等。

7.3 物理防治

7.3.1 种子消毒

播种前用50 ℃温水浸种20 min;也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 000倍液浸种2 h,捞起稍微晾干后播种。

7.3.2 粘虫板

每20 m2悬挂25 cm×30 cm的粘虫板一块,粘虫板距花椰菜上方20 cm,可诱杀蚜虫、白粉虱。

7.3.3 防虫网

设施出口和放风口处,设0.45 mm孔径的防虫网驱避害虫。

7.4 生物防治

田间用性诱剂诱杀成虫。

7.5 化学防治

7.5.1 病害

猝倒病:苗期发病,立即拔除病株,并喷洒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90%三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每667 m2用药100~120 g),或72.2%霜霉威水剂(每667 m2用药80~100 g)喷洒。

黑斑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

黑腐病:发病初期喷洒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每667 m2用药20~30 g),每6~7 d喷1次,连喷2~3次;或用72%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350倍液喷雾防治,每7 d喷1次,连续2~3次。

软腐病:可选用20%噻菌酮悬浮剂5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500倍液喷雾防治。

霜霉病:定植后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500倍液,或40%三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喷雾防治。

7.5.2 虫害

菜青虫:喷洒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每667 m2用药40~50 g;或0.3%印楝素乳油,每667 m2用药40~60 g防治;或4 000 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3 000~3 500倍液喷雾。

蚜虫、白粉虱: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防治,或喷洒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每667 m2用药2~3 g。

8 采收

紧实花球品种,待花球充分长大而尚未松散时开始采收;散球花球品种,待花球长至充分松散时开始采收。采收时以保留4~5片叶包被花球为好。

猜你喜欢
露地栽培花椰菜花球
孙德岭苦战30年化解花椰菜种子难题
熟吃花椰菜对血糖好
花椰菜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无纺布在露地栽培克瑞森葡萄上应用技术及作用
露地荠菜有机栽培技术
张掖市无公害露地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漂亮的毛线花球框
头顶上的花椰菜
七彩花球
采用花球提高乒乓球搓球技术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