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R农用岩棉温室栽培番茄技术

2017-02-01 19:07任少勇张沣阳上海新型建材岩棉有限公司上海市青浦区201703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岩棉农用营养液

任少勇 丁 丽 张沣阳 (上海新型建材岩棉有限公司,上海市青浦区 201703)

樱花R农用岩棉温室栽培番茄技术

任少勇 丁 丽 张沣阳 (上海新型建材岩棉有限公司,上海市青浦区 201703)

樱花 农用岩棉配合滴灌等现代化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广樱花 农用岩棉温室栽培番茄技术,对于提高岩棉栽培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岩棉栽培技术的全国推广具有重要意义。现从温室消毒、播种、移栽、定植、日常栽培管理等方面,介绍樱花 农用岩棉温室栽培番茄技术,以供参考。

樱花 农用岩棉;温室;无土栽培;番茄;种植技术

农用岩棉是一种纤维状矿物制品,由玄武岩、白云石等与焦炭混合,在1 500~2 000 ℃的高温炉中熔化、成纤、固化成型,是一种理想的无土栽培基质,其孔隙度在90%以上,具有吸水和保水性强、无毒、无菌、物理特性稳定、质量轻、易搬运等优点[1,2]。岩棉栽培是以岩棉作为植物生长基质的无土栽培技术,配以专业的栽培技术,可实现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管理,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作物产量。因此,岩棉栽培成为了目前发达国家番茄栽培的主要形式之一,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番茄平均产量达60~80 kg/ m2[1]。我国无土栽培技术研发起步较晚,虽然目前我国设施园艺生产面积已超过350万hm2,但温室无土栽培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3],且对以农用岩棉为无土栽培基质及与其配套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4,5]。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岩棉栽培凭借种植技术方便、易于管理、产量高等优势,得到了一致认可。国家设施园艺中心已全部使用岩棉栽培进行种植技术、种子培育等研究;许路[6]等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连栋温室番茄岩棉栽培的适宜栽培密度为2.8株/m2;徐善坤[7]研究的荷兰温室番茄岩棉栽培技术为我国温室岩棉栽培番茄奠定了技术基础;焦自高[8]研究的黄瓜和番茄岩棉栽培技术弥补了我国岩棉栽培技术的空白。因此,在未来几年里,岩棉栽培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将逐步走向成熟,农用岩棉栽培技术也将弥补我国无土栽培产业化技术落后的局面。

目前,我国岩棉栽培番茄的产量、品质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而樱花 农用岩棉具有纤维直径均匀、亲水性好、浸水后不易变形、物理性状稳定、化学稳定性良好、无毒、无污染等优点,配合滴灌等现代化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因此,推广樱花 农用岩棉温室栽培番茄技术,对于提高岩棉栽培番茄的产量、品质以及实现岩棉栽培技术在全国推广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相关技术内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温室消毒

岩棉栽培番茄的温室宜选用玻璃温室。先用硫磺和锯末混合物对整个温室进行熏蒸,熏蒸24 h。播种前对温室所有空间喷施百菌清800倍液和杀虫剂2 000倍液,封闭温室高温闷棚3~4 d。同时用0.3%的消毒液对育苗盘和播种工具进行消毒,晾干后备用。

2 播 种

采用穴盘育苗,穴盘由5×10孔的塑料板材料制成,在每个孔穴中放入直径大小一致的樱花 农用岩棉塞。播种前将岩棉塞用EC值为1.2~1.5 mS/cm、pH为5.6的营养液浸泡24 h,使之吸足水分,然后用温水(35~55 ℃)浸泡8 h,最后将番茄种子播入岩棉塞,再覆盖一层岩棉碎屑,促使根系向下伸展、子叶去壳出土。之后盖上地膜保湿发芽,温度控制在25 ℃左右,8~10 d后即可发芽。

3 移 栽

待番茄小苗长出2片真叶时,将带小苗的岩棉塞移栽到樱花 农用岩棉块中。移栽前1 d用EC值为1.2~1.5 mS/ cm、pH为5.6的营养液浸泡24 h。控制岩棉块之间的距离,并确保岩棉块的含水量保持在80%左右,通过控水促进根系生长,一般在岩棉块捏不出水时再浇水。移栽一周后,检查番茄小苗生长情况,拔除长势差、叶片节间短的苗,并补上健壮小苗。

4 定 植

当番茄根系伸展到岩棉块底端时,将岩棉块定植到岩棉条定植孔内,使根系伸入岩棉条,扩大根系营养面积。定植前用EC值为2.5 mS/cm的营养液将岩棉条浸透,岩棉条两端留排水口排水。定植后1周内应尽量避免晃动植株,以免影响根系生长。

5 日常栽培管理

5.1 温 度

番茄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为25~35 ℃。冬季白天温度控制在20 ℃左右,夜晚温度控制在18 ℃左右;阴雨天温度控制在18℃左右。夏季白天温度控制在28 ℃左右,夜间控制在20 ℃左右。

5.2 湿 度

温室内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适宜番茄生长发育的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80%。夏季如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较大,可打开天窗通风降低湿度;冬季于晴天11:00左右,可小幅度打开天窗以降低湿度。当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时,白天可打开加湿器或喷雾化水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夜晚则应尽量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5.3 光 照

光照强度是决定番茄果实大小和品质的因素之一,适宜的光照可促进果实成熟,且使颜色均匀。当光照过强时,可通过温室内、外遮阳网控制温室内光照强度;当光照不足时,可通过温室的补光灯增强温室光照强度。

5.4 营养液和pH

营养液调控是番茄岩棉栽培的主要环节,根据番茄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及时配制不同浓度的营养液。幼苗期增加氮肥施用量,以促进番茄营养生长;开花座果期增加磷、钾肥施用量,以促进番茄根系生长。可通过施肥机调整营养液滴灌时间和滴灌量,白天保持在80%滴灌量,晚上控制在60%滴灌量,以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农用岩棉的pH一般呈碱性,因此,配制的营养液pH宜控制在5.5~6.0,以促进番茄生长。

5.5 CO2浓度调控

CO2是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重要原料,适宜的CO2浓度可促进番茄果实膨大、增加结果数量,一般可增加产量10%~15%。一般情况下,温室内CO2浓度保持在800 μL/L。夏季由于经常通风,温室内CO2可及时得到补充;冬季可通过CO2发生装置补充,如没有CO2发生装置,可在中午温度较高时,加强自然通风来补充室内CO2含量。

5.6 整枝和授粉

岩棉温室栽培番茄品种多数为无限生长型,分枝能力强,在番茄长到高30 cm左右时,用绳子吊蔓,并及时打茬,采用单秆整枝。岩棉栽培番茄属于长季节栽培,一般一年一茬,平均每株番茄可结果20个以上。为保持果实大小一致,可采取疏花、疏果等措施,大番茄每穗留果2~3个、小番茄每穗留果4~5个,樱桃番茄一般不需要人为疏花、疏果。

番茄栽培常采用昆虫或人工辅助授粉,人工授粉应在上午10:00~11:30进行,用电动震荡棒震荡番茄茎部,促使花粉散落促进受精,提高座果率。每隔1 d授粉1次,授粉时适宜温度为18~28 ℃。阴雨天气空气相对湿度大,花粉不宜散落,故阴雨天气不宜授粉,待阴雨天气过后及时授粉。

5.7 病虫害防治

温室岩棉栽培番茄的病虫害应提早防治,避免交叉感染。防治措施有:种植前温室消毒、种子消毒、人员进出消毒,勤于通风换气,加强光照,控制湿度,将植株上染病叶片及时剪掉并清理,温室内放置害虫天敌,用黄胶板诱杀白粉虱、潜叶蝇,使用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剂防治等。

6 小 结

经多年的岩棉温室栽培番茄试验可以得出,樱花 农用岩棉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及结构稳定性,非常适宜作为无土栽培基质进行推广与应用。同时,种植结束后岩棉还可用于种植青菜循环利用,最后废弃的岩棉既可回收再加工成新的农用岩棉,也可打碎加工成砖块和土壤改良剂。因此,推广樱花 农用岩棉温室栽培番茄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 周斌,周长吉,张书谦,等.岩棉在我国温室栽培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4(2): 57-60.

[2] 吕卫光,赵京音,姚政,等.上海市现代温室番茄规范化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03,1(6):53-55.

[3] 辜松,杨艳丽,张跃峰,等.荷兰蔬菜种苗生产装备系统发展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4):185-194.

[4] 江胜德.现代园艺栽培介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65-70.

[5] 郭世荣.无土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4-19.

[6] 许路,李新旭,高丽红,等.北京地区连栋温室番茄岩棉栽培适宜密度的研究[J].北方园艺,2015(4):53-58.

[7] 徐善坤.荷兰温室番茄岩棉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4(8):34-35.

[8] 焦自高.黄瓜和番茄的岩棉栽培[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1996 (7):8-9.

2017-03-23

猜你喜欢
岩棉农用营养液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改性废旧岩棉处理污水的应用研究
浅析岩棉在建筑节能领域应用的价值
不得随意弃置、掩埋、焚烧农用薄膜
温室新废岩棉、营养液对青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农用机械发展
不同营养液对香榧幼苗生长的影响
2020年7月全国化学矿及农用化工产品产量表
岩棉优质育苗及栽培技术应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