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政教育中人文教育的两类思想定位比较

2017-02-01 16:45王子晴
山西青年 2017年23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中学生人文

王子晴

长沙市湘郡培粹实验中学,湖南 长沙 410000

中学思政教育中人文教育的两类思想定位比较

王子晴

长沙市湘郡培粹实验中学,湖南 长沙 410000

推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中学生的理性意识、丰富情感、独立思维是放在中学思政教育的重点以及思政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但就当前中学思政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应用情况来看,尚存在两种思想定位,两种思想定位的差异性,对学生的教育成效和影响也有所不同。

中学思政教育;人文教育;思想定位

“思政”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及其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以及全球经济的迅速融合,当代中学生的思想独立性、价值坚定性都受到挑战,以致中学的“思政”教学在承担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观重塑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一、中学思政教育中人文教育融入的原因

人文精神的实施,是对人类的探索与思考,属于人类的终极情怀,显示出的是人类的终极价值,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样也是民族之魂以及人类存在的精神支柱。中学思想政治中引入人文教育的原因在于,借助人文关怀和人文教育资料来丰富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引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关注和兴趣,从而深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中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借助解决中学生的思想问题来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要将同情、互助、诚信、仁爱、宽容等崇高的人文素质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程中来,尝试使其消解多种价值观碰撞,为学生带来的各类困惑。进而帮助学生积极的追求更为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使其真正的投入到思考人生和思考社会以及思考自身价值的反思过程中来。

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中融入人文教育,主要是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来进一步激发中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建筑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来点化和润泽学生,进一步使其萌发关怀他人,关心世界、自然界、社会、民族、国家、集体的情感与认知,积极主动的成为一个对世界负责的人,自动自觉的内化人类的精神标准。因此,在中学思政课程中引入人文教育,正是要帮助中学思政教育完成在此阶段对学生思想政治引导的历史使命。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教育中的两种思想定位

人文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融入归根结底体现出来的往往是人文现象、人文精神和人本位教育原则。其中后两者也是当前中学改革中所倡导的重要因素。但是,就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应用方式和表现来看。以人文主义思想定位为例,其体现出的两方面发展趋向,也从侧面显示出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教育应用的问题。

(一)片面理解思政教育德育功能,导致人文精神功能缺失

由于片面理解中学思政教育课程中的德育功能,导致中学的思政教育课程的工具性特征被进一步凸显,这也使得此项课程中的人文性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力量。其原因主要在于思政教育在目标上出现了偏差,由此不可避免的出现学生人文精神贫乏、人文知识欠缺,人文教育功能缺失。甚至部分教师难以理解和处理育人与教书的辩证关系。这就极大的限制了中学思政教育课程人文主义精神的全面提升和培养。

目前中学思政教育课本仍以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模式为主,通篇贯穿着说教模式。尽管其中有部分案例作为支撑,但是在具体课堂讲解上,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更为关注理论教学而忽视案例教学。这也使得学生认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就是理论课,更由于思想政治课程与学生的高考关联度有限,在学生应试教育的思想讲下,使学生缺乏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与热情。

(二)过分强调人文精神,思政教育德育功能缺失

部分学校的思政教育课程,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教师比较关注课堂模式的设计以及课外活动的设计。因此,教师大多将理论知识的教学要求,融入到课外活动以及课堂案例讲述方面,这样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更为多样化,课外生活和课外活动更为丰富,但是其中教学方式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即德育功能。教师的确重视课程的人文属性以及人文精神等,然而,过度重视人文主义,却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和纲领的方式,只会导致过犹不及。

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正确应用方式

(一)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切实展示师德魅力

考虑到教师提升自身专业教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的需要,建议教师着力展示自身榜样魅力,切实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丰厚的人文知识作为底蕴,以人文思维习惯的养成作为标志,以人文价值观念作为指南,教学过程中和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因此需要教师不断的、自觉地以“人师”而非“经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使自身成为学生真正可亲、可学、可敬的良师益友。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人文发展需求

坚持以学生为本,就需要切实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心理特点、思想特点以及心理和思想的变化趋势,从学生所关心的和需要迫切了解的思想问题和社会问题入手,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将教学过程视为学生感悟、想象、思考、体验、经历、表达、展示的过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在情感、智力、个性、人格、精神等方面培养塑造学生。

[1]项平.人文关怀与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关系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17(11):80-81.

[2]权毅博.“立德树人”视域下协同推进体育院校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之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03):42-43.

[3]朱爱叶.关于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7):248+247.

G

A

1006-0049-(2017)23-0111-01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中学生人文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