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拟建178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2017-02-02 05:04海洋与渔业李易珊
海洋与渔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鱼礁海洋渔业南海区

■ 《海洋与渔业》记者 李易珊/文

最近,农业部组织编制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对我国黄渤海区、东海区和南海区提出明确要求和建设目标。《规划》提出四大主体目标: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78个、形成近海“一带三区”(一带:沿海一带;三区:黄渤海区、东海区、南海区)的海洋牧场新格局、构建全国海洋牧场监测网以及建立海洋牧场建设管理制度和科技支撑体系。

《规划》指出,海洋牧场建设作为解决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金钥匙,是转变海洋渔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探索,也是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发展海洋牧场,不仅能有效养护海洋生物资源、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还能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水产品,推动养殖升级、捕捞转型、加工提升、三产融合,有效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海洋渔业向绿色、协调、可持续方向发展。尽管目前我国的海洋牧场建设初具规模,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统筹规划和基础研究不足、示范引领和体制机制建设不够等问题,制约了海洋牧场综合效益的发挥。

海洋牧场建设初具规模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沿海从北到南已建设了一系列以投放人工鱼礁,移植种植海草和海藻,底播海珍品,增殖放流鱼、虾、蟹和头足类等为主要内容的海洋牧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全国已投入海洋牧场建设资金55.8亿元,建成海洋牧场200多个,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42个,涉及海域面积超过850平方千米,投放鱼礁超过6000万空立方米。据测算,已建成的海洋牧场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19亿元、生态效益604亿元,年度固碳量19万吨,消减氮16844吨、磷1684吨。

其中,南海区投入海洋牧场建设资金7.45亿元,建设海洋牧场74个、涉及海域面积270.2平方千米,投放人工鱼礁4219.1万空立方米,建成人工鱼礁区面积256.6平方千米,形成了以生态型人工鱼礁、海藻场和经济贝类、热带亚热带优质鱼类以及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海洋生态改良和增殖开发的海洋牧场模式,以生态保护以及鱼类、甲壳类和贝类产出为主,兼具休闲观光功能,主要属于养护型海洋牧场。

到2025年,全国建178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我国海洋牧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渔业转型升级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基于我国近海海域地理环境状况,根据《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和《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安排,结合全国沿海各省(区、市)海洋牧场建设和发展计划,规划到2025年在全国建设178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包括2015-2016年已建的42个)。

其中,规划共在南海区建设45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包括2015-2016年已建情况),形成示范海域面积1000多平方千米,其中:建设人工鱼礁区面积300多平方千米,投放人工鱼礁1100多万空立方米,形成海藻场和海草床面积90平方千米。

主要分布区域:分布在广东、广西和海南近海海域。其中广东主要分布在汕头莱芜海域,揭阳神泉、前詹海域,汕尾陆丰碣石湾金厢南海域,惠州大辣甲、红海湾、大星山海域,湛江江洪、硇洲、乌石、烟灶海域,深圳杨梅坑、东冲—西冲海域,珠海庙湾、外伶仃海域,江门乌猪洲、沙堤海域,阳江山外东、青洲岛、红鱼排、海陵岛海域,茂名大放鸡岛、第一滩海域,吴川博茂渔港西南部等海域;广西主要分布在北海近海海域、钦州三娘湾等海域;海南主要分布在三亚近海的三亚湾、蜈支洲岛、崖州海域,陵水近海海域,万宁洲仔岛海域,琼海冯家湾海域,文昌海域,临高头洋湾海域,儋州市峨蔓、海头、磷枪石岛海域,乐东莺歌海海域,西沙永乐群岛等海域。

猜你喜欢
鱼礁海洋渔业南海区
佛山市南海区图书馆党建主题读书驿站
中国沿海地区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过程及驱动机制
What Do These People Do?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实验学校
佛山市南海区远山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人工鱼礁建设对海洋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的影响
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演变与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基于内容价值的海洋渔业生产管理视频数据压缩方法
组合式金字塔型人工鱼礁水动力学分析
人工鱼礁在海洋牧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