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新品种安豆5156的综合性状分析

2017-02-02 18:01张志民徐淑霞郑丽敏杨慧风王凤菊陈亚光
中国种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汇总单株大豆

张志民 徐淑霞 周 青 郑丽敏 杨慧风 王凤菊 陈亚光

(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安阳 455000)

大豆新品种安豆5156的综合性状分析

张志民 徐淑霞 周 青 郑丽敏 杨慧风 王凤菊 陈亚光

(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安阳 455000)

依据安豆5156的选育过程及历年参加河南省大豆试验的数据,对安豆5156的高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品质及宜机械化收获性状等进行综合分析表明,安豆5156在2012-2015年4年河南省大豆试验中增产明显,适应性广;2013年、2015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表现中感/中抗,SC7表现中感/中感;2013-2015年经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该品种接近国家高蛋白大豆标准(≥45%),品质优良;适宜机械化收获,具有很高的市场应用前景。

安豆5156;高产稳产性;广适性;抗性;品质;机械化收获

安豆5156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周9521-3-4为母本、获黄三选-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系统选择培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6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16002。

1 选育情况

2007年用周9521-3-4为母本、获黄三选-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收获杂交荚;2007年海南加代,收获2株;2008年安阳单株种植,收获7株;2009年安阳单株种植,收获13株,同年海南加代,收获20株;2010年安阳单株种植,第5代第156小区表现较好,定名安豆5156,并进行海南扩繁[1]。

2 综合性状及分析

2.1 高产稳产性分析安豆5156在2011年本院的大豆品系鉴定试验中,每667m2产量为248.4kg,较相邻对照豫豆22增产21.07%;2011年参加大豆品系比较试验,产量为224.2kg,比对照豫豆22增产9.8%;2012年参加河南省大豆预备试验,8点汇总,全部增产,平均产量为233.41kg,比对照豫豆22增产7.86%。2013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12点汇总,11点增产,每667m2平均产量为205.2kg,较对照品种豫豆22增产8.9%,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014年续试,11点汇总,10点增产,平均产量为219.6kg,较对照品种豫豆22增产14.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每667m2平均产量为213.8kg,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0.5%。

周青等[2]利用温振民等[3]提出的高温系数法对2013年河南省大豆区试结果进行分析,安豆5156的高温系数高居第1位,属于高产、稳产性最好的品种。

2.2 广适性分析安豆5156一共参加河南省大豆试验4年。2012年河南省预备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增产试验点比例达100%。2013年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12点汇总,11点增产,增产试验点比例达92%;2014年续试,11点汇总,10点增产,增产试验点比例达91%。2015年河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增产试验点比例达100%。4年的河南省大豆试验数据证明,安豆5156在河南各地夏大豆区域内增产明显,适应性广。

周青等[2]利用回归系数对2013年河南省大豆区试结果进行分析,安豆5156的回归系数为0.9662,对环境反应迟钝,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都能获得相对较好的收成。

2.3 抗性分析2013年、2015年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在防虫温、网室人工接种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和SC7,安豆5156对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分别表现中感/中抗,对SC7分别表现中感/中感。

2.4 品质分析2013-2015年连续3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对安豆5156进行品质分析:蛋白质(干基)含量分别为44.62%、42.71%、42.13%,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9.31%、19.50%、19.77%。接近国家高蛋白大豆标准(≥45%),品质优良。

2.5 宜机械化收获性状分析安豆5156属有限结荚中熟品种,生育期110d。株型紧凑,株高78cm,底荚高度14.6cm,有效分枝数3个,主茎节数15个;叶片卵圆形,白花,灰毛,荚灰褐色,单株有效荚数48个,单株粒数90个,百粒重23.8g;子粒椭圆,种皮黄色,脐褐色,成熟落叶性好;倒伏性0.5级。对照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提出的适应机械化生产品种应具有底荚高度大于15cm、百粒重小于23g、大小适中、粒形椭圆或圆形、株型收敛或中间类型、抗倒伏、落叶性好、不裂荚的性状指标,结合多年来大豆的生产实际情况以及大豆收获机械的研发,安豆5156能够满足机械化收获的要求,可以进行机械化生产。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时播种播种前,应该对种子进行挑选晾晒,确保大豆子粒饱满、无损伤、无病斑,并保证种子纯度和净度。适播期在6月上中旬,每667m2用种4kg左右,行距0.4 m,株距0.13m。

3.2 田间管理杂草在2~3片叶时,每667m2用禾阔三锄40mL;大豆长到2片复叶时定苗;苗高15~20cm时,进行中耕;封垄前拔1遍田间杂草;大豆盛花期防治豆荚螟、豆天蛾、造桥虫等;开花结荚期应保证水分供应,遇旱浇水,遇涝则排。

3.3 适时收获在10月上中旬,大豆茎秆呈现棕黄色,部分叶片脱落,手摇植株有轻微响声,可以进行人工收获。大豆植株叶片基本落完时,可以机械收获。

[1] 徐淑霞,周青,张志民,等.高产大豆新品种安豆5156的选育[J].中国种业,2016(11):61-62

[2] 周青,徐淑霞,张志民,等.大豆新品种安豆5156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J].大豆科技,2017(3):52-55

[3] 温振民,张永科.用高温系数法估算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的探讨[J].作物学报,1994,20(4):508-512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52102110009);安阳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徐淑霞

2017-08-14)

猜你喜欢
汇总单株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通径分析在芸豆品种筛选中的应用探讨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小豆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常用缩略语汇总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系统抽样的非常规题汇总
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优良单株品比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