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国家区试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2017-02-03 03:05史梦莹李绍明张晓东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7年5期
关键词:标准差区域试验高产

封 伟,史梦莹,刘 哲,李绍明,张晓东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玉米在品种区域试验中的表现可以为玉米品种繁育和审定推广等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而玉米的高产稳产性又是评价玉米品种优劣的重要指标,因此,综合评价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对于准确评价区试中玉米的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玉米育种中,一般都是将品种的高产性与稳定性分别进行研究,用产量平均数(X)较对照增产的百分数估算品种的产量水平。以t测验法(LSD法)或SSR测验法(新复极差法)估算品种间产量差异的大小;用标准差(S)、变异系数(CV)或回归系数(b)来估算产量的稳定性,因此不能将高产性和稳产性结合分析,这样分析出来的稳产性和高产性的结果是互不相关的,对生产指导意义不大[1-3]。针对此问题,温振民提出高稳系数法[1],该方法简单明了,能将高产性和稳定性有机结合[4]。本文根据高稳系数法和一些常用统计方法,对2004年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东华北春玉米(二组)19个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旨在验证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为准确评价区试中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性提供依据,从而选择其中的优良品种[5-6]。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本文选用2004年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东华北春玉米(二组)产量资料,参试品种有沈试3005、奥试3208、Q2104、丹6009、郑试254、利民15、铁103、中科10、东243、DH3501、辽131、隆迪101、中单808、丹科2189、奥试3111、豫单2005、LD9012、LD6011及对照品种农大108。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河北、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及天津7省(区、市)共计22个试验点进行。区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5行区,小区面积20m2,实收中间3行(面积12m2),四周设置保护行(区)。种植密度为45 000~52 500株/hm2。

1.3 数据处理方法

1.3.1 常规分析方法

产量平均数(X)、标准差(S)、变异系数(CV)和LSD检验都采用一般通用公式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1.3.2 高稳系数法

温振民[1]等提出含有高产稳产系数(HSC)的计算公示如下:

其中,HSCi为第i个参试品种的高稳系数,HSCi值越小,表明该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较好;Ga为目标品种的稳定产量,一般以比对照增产10%(1.10XCK),再减去标准差(SCK)进行计算;Gi为参试品种的稳定产量。由于目标品种的稳定产量Ga是一个统一比较的标准,为方便计算,在不降低目标品种稳定产量的水平,也不影响品种的高稳系数排序的前提下,删去上述公式的SCK项,将公式(1)简化为:

为方便计算,公式(2)可进一步简化为:

在公式(3)中,HSCj越大,则表示该品种高产稳产性越好,本文采用该公式进行计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组合的产量分析

将各参试品种的不同统计方法结果进行分析,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用HSC法评估各品种高产稳产性的结果和用常用方法产量均值()、与对照增产比例、LSD测算出的产量水平差异、标准差(S)以及变异系数(CV)估测的结果基本一致。如平均产量排行前7名的品种HSC排序也是前7名,且差异不大。沈试3005的产量排名和HSC排名都是第1名,说明该品种的高产稳产性最好,值得大面积推广;奥试3208平均产量排第2名,但是因为其标准差、变异系数,大大影响了其稳定性,所以HSC排名第7;品种辽131虽然平均产量排名是11,但是其标准差及变异系数较小,说明该品种稳定性较好,所以HSC排名比平均产量靠前,排在第8位。值得一提的是,郑试254品种其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在参试品种中均为最小,说明该品种稳定性最好。

2.2 产量、S、CV与HSC的相关性分析

表2 供试品种产量、S、CV与HSC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2 供试品种产量、S、CV与HSC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注:显著性标准P0.05=0.433;P0.01=0.549

项目 X、HSC S、HSC CV、HSC 备注r值 0.917027 -0.57814 -0.78032 N=19

将供试品种产量的X、S、CV与HSC值的相关分析值列于表2。从表2可以看出高稳系数HSC与产量均值之间达到极显著水平,HSC与标准差S、变异系数CV之间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从相关系数进一步说明了高稳系数HSC可以从反映高产性的品种均值和反映品种稳定性的标准差、变异系数两个方面综合评价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3 讨论

通过试验结果,高稳系数法是兼顾高产性和稳产性两方面的有效评价方法之一,这与区试试验目标相符,符合育种家的需求[7];并且该方法计算简单,易于推广,可用于判断玉米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进而评价玉米品种在区试中的表现,对指导玉米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1]温振民,张永科.用高稳系数法估算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的探讨[J].作物学报,1994(4):508-512.

[2]孙迷平,贾宝华.高稳系数法分析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性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52.

[3]刘海燕.利用高稳系数法综合分析玉米新品种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3,11(1):37-38.

[4]周桂梅,刘振兴,陈健,等.利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国家区域试验小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J].河北农业科学,2012,16(2):20-21,27.

[5]刘兆晔,韩启秀,于经川,等.山东省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分析[J].中国农学报,2005,21(2):126-137,186.

[6]苏瑶,胡振大,王美琴,等.高稳系数法分析水稻新品种高产稳定性[J].安徽农业科学,1996,24(2):199-201.

[7]张健,张兴端,霍仕平,等.应用高稳系数法综合评价玉米区试品种的高产稳定性[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31-32,37.

猜你喜欢
标准差区域试验高产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订正
Risk score for predicting abdominal complications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医学科技论文中有效数字的确定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