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木雕的分析

2017-02-04 15:14黄福镇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福建省

黄福镇

摘 要:福建省简称“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分别与江西、广东、浙江三省毗邻,东部与台湾隔海相望,在依山傍海的天然地理位置以及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影响下,从古至今已经兴建了诸多传统民居建筑。而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的影响之下,福建传统民居建筑的形态样式、风格特点、装饰艺术等方面也各不相同。按照不同地域对福建传统民居建筑进行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福建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特色等内容,以三坊七巷为例,简要分析福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木雕。

关键词:福建省;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木雕

作为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的艺术奇葩,福建传统民居建筑不仅体现着浓浓的地域风情,同时在建筑形态、色彩表现、装饰风格等方面均具有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因此也一直是我国传统建筑研究学者的关注热点。加之,民居建筑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研究福建传统民居还能够大致窥探出福建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情况,因此该方面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重点研究福建传统民居建筑,以客家土楼、三坊七巷等颇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作为切入点,立足于艺术形式、装饰题材等角度对福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木雕进行探析。

一、福建传统民居建筑的具体分类

(一)闽南红砖民居

按照地域划分,福建省漳州、厦门、泉州、龙岩市以及其他部分地区可以被划分为闽南地区。在此地定居的居民最早可以追溯至三国时期,历经百余年之后于宋元时期得到真正发展,并逐渐将商贸经济中心转移至福建,在福建依山靠海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下,闽南地区大力发展海上经济,并为中外文化交流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1]。因此在浓郁的海洋文化影响之下,闽南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当中体现出中西合璧的印记,闽南人民充分利用当地的红土烧制成一块块红砖,从外墙、瓦片到地砖无一不是红色,而在建筑风格上除了保留传统的中式建筑之外还带有些许古伊斯兰建筑手法,其独特的红砖民居也成为闽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

(二)莆仙合院民居

莆仙其实就是福建莆田和仙游二县的简称,历史记载莆仙地区有着极为发达的科举文化、历代世家名宦,人才辈出,而莆仙人民也将光宗耀祖和衣锦还乡作为其人生的终极追求,因此莆仙地区无论是在文化还是建筑风格方面更加靠近中原京城。从地理环境上来看,莆仙地区位于闽东和闽南的交叉之处,因此在传统民居建筑当中既保留了闽南民居注重外部装饰的特点,同时也不乏闽东地区偏爱的威严气派的管家大宅。因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合院布局,而在建筑结构方面,莆仙地区喜欢使用木构架作为承重,在其周围用生土墙作为维护,并在土墙或木构架上钉上专门烧制而成的红壁瓦,或者是纵横交错地堆砌小块花岗岩,以起到保护墙体和装饰墙面的作用。

(三)闽东多样民居

福建闽东地区主要是指福州以及宁德两大地区,其中北方的汉民在进入福建地区以后最先定居的地点之一就是福州平原,因此该地区也有着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加上经流而过的闽江为其带来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该地区也颇受达官贵人的青睐[2]。进而我们可以看出闽东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反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常见的建筑布局形式为纵向组合的多天井式,而或圆或方的风火山墙轮廓曲线错落交织,形成了闽东传统民居建筑独具特色的外部特征。另外,福州人习惯使用按照一定比例将瓦砾土、黏土、石灰等掺水搅拌形成的土分层夯筑成外围护,在内部装饰上追求精湛的雕刻与制作工艺,譬如说福安民居屋顶上的木悬鱼。

(四)闽北书院民居

作为福建省开发最早的地区,闽北直到明清,因为开发沿海而将经济中心南移之前一直是整个福建最为繁华热闹的地区。在东片地区当中,闽北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种多样,比方说有虚脚楼、干栏式、合院式民居等;而在西片地区当中,受到书院文化的影响,其传统民居建筑多为大型的多进合院式民居,并设有书院、读书厅等,进一步彰显了传统的书院文化。在北片地区当中,传统民居建筑则以天井式布局为主,建筑结构多使用木构架作为承重,外墙则多以生土墙体和外砖为主。值得注意的是,闽北地区盛产以杉木为代表的各种木材,因此绝大多数民居使用木制结构,并配合砖石、生土等材料夯筑形成朴实厚重的墙体以及大出檐瓦屋面等,彰显了浓郁的地域特色[3]。

(五)客家土楼民居

客家人在福建总人口数当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客家先民在历经几代人的长途艰苦跋涉之后,最终定居在此,因而团结奋进始终是客家精神的灵魂所在。客家人在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后更加重视宗族、家族,习惯群居生活,因此福建客家人的传统民居建筑为土楼,建筑外形为或圆或方的合院式建筑以及五凤楼,在重重院落下拥有众多天井,并且带有高度大约在十米左右、宽度大约在两米左右的厚墙以及巨大出檐。虽然用厚重的土墙将建筑封闭起来,但是其内部空间却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以同时容纳数百人[4]。放眼望去,整个福建土楼建筑气势恢宏、稳重典雅又简洁大方,极具审美价值,并且在客家代代人的不懈努力下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六)建安天井民居

在以邵武及其周围为中心的建安地区,其居民大多为来自江浙地区的移民。又因其地理位置正好处于福建与江西省的交界之处,因此在受到部分赣文化的影响下,该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大多为类似江西的天井式民居。以两层的民居楼为主,外观比较封闭,内部的天井也比较狭窄,并且多使用木构架作为承重构件,同时使用砖块、生土、土坯等材料夯筑外围墙体。虽然建安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规模、数量等均比不上其他地区,但因其位于闽赣边界,因此其传统民居建筑业带有鲜明的边界文化特色[5]。

二、福建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特色

(二)建筑有传统稳固性

福建传统民居建筑从建立以来,一直将传统中式布局作为民居建筑的核心布局,尤其是福建客家人在强烈的家庭观念影响下,喜欢聚族而居,民居建筑以主厅堂作为核心,严格按照序位等级排列房间。与此同时,以莆仙地区为代表的传统民居建筑在外观上多均衡对称地分布着类似宫殿样式的飞檐翘角,颜色上以传统典雅的砖红色和土黄色为主,显得格外别致,尤其是福建地区生产木材,其森林覆盖率为全国之最。因此民居建筑多使用土木结构,而在建筑细部方面,大多数福建传统民居建筑沿袭了古老的建筑观念,喜欢使用宫殿样式的歇山顶屋顶形式、雕工精美的美人靠装饰、各式各样九曲婉转的回廊,等等。

(二)建筑适合福建地域

根据笔者的观察发现,无论是土楼围屋、天井合院还是吊脚楼等其他建筑形式,福建传统民居建筑均非常符合当地的地域条件。比如说福建省依山傍海,有九成的陆地面积为山地丘陵地带,同时水系发达,几乎每一个古镇当中都有水流环绕,因此绝大多数的传统民居建筑为坐北朝南的方向,或者沿河分布环水而居,这也非常符合福建省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的自然地理条件。而当地土壤多为红土和黄土,使用此种土壤夯筑外墙不仅具有坚固持久的特性,同时还具有绝佳的防水防寒的特点并给人一种厚重朴实之感[6]。另外由于当地雨水充沛,因此盛产木材,而这也成为福建传统民居建筑最为常用的建筑材料。值得注意的是,福建省靠海地区常年受到海风、台风以及暴雨等天气的侵袭,因此当地大多数传统民居建筑为大出檐屋顶,同时在其表面压上规石,一方面便于排水和防水,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保障屋顶的牢固结实不受台风破坏。

(三)建筑风格开放包容

坐落在民间的福建传统民居建筑,除了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和乡村农家小院气息之外,由于这些建筑并不是由国家或政府统一建造而成,而是由村民自发建造而成的民间建筑,也没有经过任何的专业设计,因此具有十分浓厚的原始性和本土性。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当地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福建传统民居建筑也不断受到其他外来文化的影响,比如说前文提及在闽南的红砖民居建筑当中可以窥探到古伊斯兰建筑的身影,而在莆仙地区的部分民居建筑由于受海上文化交流的影响,在立面墙当中开始出现使用西式连续砖石拱劵的形式,并且在墙面、围栏等部分开始使用彩色琉璃等进口建筑材料,这也体现出福建传统民居建筑开放包容的建筑风格。

(四)福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木雕分析

位于福建福州的“三坊七巷”是福建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名人的出生之地,林则徐、严复、林徽因、冰心等众多名流均曾经在此居住过,因此在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史上也具有较高的地位。鉴于福建地区多盛产木材,因此三坊七巷传统民居建筑也主要以木结构作为建筑内部结构,而最令人过目不忘的则是其独具特色的装饰木雕,这也是受到明清江南风格的影响,在工艺精美的装饰木雕的点缀之下,三坊七巷显现出当地具有的审美气息以及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因此本文将以三坊七巷为例,简要谈谈福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木雕。

(五)艺术形式

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方面,艺术形式众多。譬如雕刻、泥塑、刺绣、竹编等,并且随着不断迁移变化的历史文化,人们也实现了装饰艺术的丰富与创新。其中在三坊七巷当中以木雕作为最重要的建筑装饰手法,尤其是对门窗扇的雕饰更是精巧华美。在木雕窗饰上有榫接式图案漏花、纯木雕式窗扇等各种样式,通过工匠的精心设计,利用直线型、曲线型等造型为榫接式漏花雕刻创造出美轮美奂的装饰效果。而在榫接式的基础之上,还有透雕式、浮雕式等各种技术手法[7]。比方说在文儒坊尤恒盛的明代古宅当中,其二进房间的门窗隔扇上就使用了透雕的技术手法,雕刻了图样复杂的瓶花图案,取居住平安之意,而在涤环板上又使用了浅浮雕的技术手法雕刻了更为复杂的花开富贵图案。通过这些使用木材镂雕而成的花窗雕饰,我们也不禁为福建民间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感到赞叹。另外在传统民居建筑的木穿斗、门坊、插斗、月梁等其他部件上也常常雕刻着精美的历史人物或是四季美景。

(六)色彩表现

自古以来,福建地域的文化低调不张扬,即使是身份显赫的达官贵族、王侯将相,其宅邸也与我国其他地区金碧辉煌的府宅建筑大相径庭。在福建传统民居建筑当中甚少使用彩画,一般只有在梁枋的交界之处才会偶尔使用彩画画出“箍头”。在三坊七巷传统民居建筑当中主要为灰色和白色两种主打颜色,人们也习惯将其称之为灰瓦白墙;而在部分民居建筑的木构装饰上会配以黑色、红色以及金色等颜色作为点缀,在绝大多数的普通传统民居当中几乎为木材原色,鲜少为其上漆,由此我们也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到福建人低调质朴的性格特点。

(七)装饰题材

在三坊七巷传统民居建筑当中最令人啧啧称奇的就是它的雕刻艺术,无论是大门还是房梁、无论是窗户还是墙壁,均有精美的雕刻,并且雕刻的题材丰富、内容多样,有花鸟鱼虫、奇珍异兽,又有梅兰竹菊等植物,还有神话故事、人物传记、琴棋书画等内容,美轮美奂,令人印象深刻。比如说在位于宫巷十一号的北洋海军总长刘冠雄府宅的大厅两侧门窗上,一侧雕刻着虾、鱼、蟹、蠔的四块装饰木雕;而在另外一侧门窗上则有雕刻着蜻蜓、知了、甲虫、金蝉四种昆虫的装饰木雕,其雕工精湛、形态逼真,具有极佳的艺术效果和观赏价值[8]。而在三坊七巷的其他民居建筑当中也雕刻着回纹、祥云、太极八卦等抽象图样,尤其是在格扇、飞罩等地方随处可见,纹样线条盘曲连接、绵延无尽,寓意福寿吉祥、福泽绵长。

三、结语

总而言之,每一座福建传统民居建筑的背后都蕴含着当时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史诗,并且透露着福建当地浓浓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底蕴,特别是一些年份久远的传统民居建筑更是已经成为了我国珍贵的保护文物。在福建传统民居建筑当中的装饰木雕不仅是我国建筑装饰及造型的集大成者,同时也蕴含着福建人民祈求吉祥、消灾弭患的美好愿望。福建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木雕当中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对现如今的建筑和装饰设计也有着积极的实用意义。因此在日后我们除了需要做好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工作之外,还需要继续发展和延续这一实用意义,使其能够不断为现代建筑和装饰设计行业增添活力。

参考文献:

[1]张焱焱.福州“三坊七巷”传统民居建筑的装饰风格——以南后街叶氏古民居为例[J].福建建筑,2013,(01):34-35.

[2]杨广敏,黄亨淼.福建省古田传统建筑装饰木雕初探[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95-100.

[3]叶卫霞.衢州古建筑木雕构件及其雕饰之艺术特点调查分析[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5,(01):68-71.

[4]李俐,马瑞亚,吴文捷,刘霄峰,张军,关瑞明,聂兰生.闽文化对福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影响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4,(04):9-18.

[5]魏峰,唐孝祥,郭焕宇.泉州侨乡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与美学特征[J].中国名城,2014,(04):43-49.

[6]张远环,卢永忠,朱纯.梅州大埔客家民居建筑特色及文化内涵浅析[J].福建建筑,2015,(10):12-16.

[7]陈文捷,黄荣娟,温丽玲.福建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4,(33):700-704.

[8]黄东海,唐春媛,林从华.探析福建培田古民居建筑形态以及艺术特征[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5,(06):620-624.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三福古典家具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福建省
同享好时光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大田县通联站站长——许俊新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福建省加大对老区村的扶贫开发建设为度
2015年福建省十大妇联新闻回眸
福建省2015年“最美家庭”揭晓
福建省计量院获批两项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