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别墅空间茶室的设计

2017-02-04 01:31裴元生
福建茶叶 2017年12期
关键词:茶室精髓意境

裴元生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 215332)

多元文化背景下别墅空间茶室的设计

裴元生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 215332)

茶文化在我国已经有千年的历史,现如今已经在全世界流行,并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意境和文化精神,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茶文化精髓为:中国的“静、怡、和、真”茶文化和日本的“敬、和、清、寂”茶文化。茶室作为茶文化主要消费场所,也是茶文化主要传承和发扬的载体,因此对于茶室的设计必须要具有现代茶文化的精髓和意境。在进行茶室建设时,建筑师要懂得茶文化精髓,并吸收传统建设理论和手法,运用现代数字设计技术、材料、光影结合等手法,进而体现出茶文化精髓和内涵。

别墅空间茶室;茶室设计;多元文化背景

现代茶室已经成为人民进行茶文化消费主要场所,并具有多种功能:品茶、娱乐、交流和学茶艺等。茶室一般来说并不是很大,其线条和构造比较简单,因此茶室的设计呈现出很大的灵活性。茶室作为茶文化主要传承和发扬的载体,具有极为强烈的文化特色,因此茶室的设计要求设计者运用多种设计手法,不但要满足现代消费者基本需求和感官体验,还要更加突出传统茶文化的精髓好内涵。

1 中国茶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茶起源于中国,最早在中国引用,因此中国自然成为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在中国不仅作为人们生活中生津止渴的物质,还被人们尤其是文人作为修身养性和陶冶情操的手段。王玲在其著作《中国茶文化》一书中提出:茶文化在中国具有千年的历史,被文人所青睐,并以茶吟咏与文化相结合,进而将茶由物质上升到精神,由形式上升到内容,此外茶还是人际关系交往的重要媒介,因此便有了一套完整的茶文化。茶文化则以茶作为载体,吸收了我国道、释、儒等优秀思想理念和哲学内涵,并融合了养生、艺术、民俗以及文学,融入到整个社会层次中,进而出现了茶道、茶会、茶德、茶社、茶境等多种形式,其精神内涵为:贵真、重德、崇俭与尚和,并追求返璞归真、人境合一的精神意境[1]。

2 传统茶室建筑对茶文化的诠释

中国茶文化已经和人们日常生活所融合,其追求自由,不拘一格,因此茶室在中国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风格和形式。一般来说,茶室、茶楼主要建在街边闹市,在茶楼内设有雅座和厅堂,若大规模的茶楼还会建设戏台,茶楼内比较开阔,建筑风格和内部装饰、陈设都为中式,并营造出悠闲自在、热闹舒心的意境。但是对于文人、僧侣、居士来说,更多追求的是清雅、淡薄等中式茶的意境。在宋唐之后,文人在茶室内建设了专门的茶寮,此外像竹下、溪边、园林、寺院以及山野等幽静环境都成为文人品茶论道绝佳之地。到了晚明时期,人们专门在宅院中建设茶寮、茶室等作为饮茶的场所,且一般建设在比较幽静明爽之地,其建筑风格简介素雅,并与园景相融合,更注重意境。“若明窗净几,花喷柳舒,……梅开雪积,饮于冬也”也正是将春夏秋冬季节变换和山林美景与品茶相融合,再加上精美的茶器、绝妙的茶道摆设,伴随着悠长的琴音,谈笑间,充满着诗情画意,进而将品茶融入到人景合一的境界中,这也是园林建筑与茶文化最完美的融合。

中国茶文化追求的是怡然自得和情景融合的意境。作为承载茶文化的主要载体的茶室及其庭院,在日本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具有了其特定的型制,也成为日本传统建筑的典型。在日本茶室中,最经典的为草庵式茶室,该茶室是由茶道宗师千利休钦此所创,且茶室内没有装饰,并充满着佛教特色。该茶室特点:以柱子作为承载体,并填充泥土,此外建设“下地窗”,室内则首先从榻榻米到檐下,最后延伸到庭院,再由庭院一直向外延伸到远山,具有幽远意境和层次感[2]。该茶室主要利用土、木、纸作为材料,在受到常年的日晒雨淋,显得更急朴素,并与自然相融合,进而将日本清冷、枯寂的茶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茶庭则是茶室外的园林,又被成为露地,其构造具有一定的规则。在茶庭中,必须配置石灯笼、矮松、飞石等景观元素。飞石主要是铺设在进入茶室的小径上,与山涧石径意境相融合,要在茶庭中遍布矮松与森林意境相融合,蹲踞式则与山涧清泉相融合,石灯笼营造出幽。清、寂、和的意境。

3 现代茶室建筑设计对茶文化的多元表达

总上可知,在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文化中,茶室的建设则重视与自然相融合,应结合不同地域性建筑材料,以多种造景形式,将建筑与环境相融合,并通过自然意境来阐释出茶文化精髓和内涵。茶室建筑简介,室内装饰质朴,进而在品茶过程中与自然相融合,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意境。在进行现代茶室建设时,建筑师要懂得茶文化精髓,并吸收传统建设理论和手法基础上,运用现代数字设计技术、材料、光影结合等手法,进而体现出茶文化精髓和内涵,满足茶文化消费者对精神的追求。

3.1 传统材料再设计凸显茶文化特色

在传统茶室建设时,主要使用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木、石、竹、纸等材料,而到现代设计茶室时,设计时要将这些材料进一步设计,既保证了茶室具有质感,也使得材料性能更好。

隈研吾则选址在长城脚下,建设“竹屋”茶室,在竹子内部填充混凝土,进而提高竹子的承重性。使用这种新材料,成为“竹屋茶室”的一大亮点。在茶室周围的布满纵横交错的竹条,缝隙分布规律有致,茶室则以透明玻璃作为顶棚,是空间之间及透明有相隔,长城美景也是若隐若现。该茶室就好像从山林间生长出来,又与自然相融合,突显除了浓厚的东方茶文化意境。

在上海,有一座是由就仓库所改造而成的茶园即青田砚,其配备有茶室、酒吧、餐厅、书院等。台湾建筑大师林琮然以砚台作为该园主体,在原来建筑基础上,按照富士山居图中山水走势,并在庭院内设置以墨池,使其整个庭院设计起伏转折,进而将传统建筑风格和现代流线艺术相结合,进而营造出了具有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意境。

3.2 现代材料演绎茶文化精神

在现代茶室建设中,并不需要一昧的进行复古,要结合现代建筑材料和建筑手法,将玻璃、混凝土和金属等巧妙运用,进而能够将现代建筑风格和传统文化相融合。

美国建筑师DavidJameson在一座住宅后缘中也设计并建造一座茶室,其设计与日本灯塔相似,茶室主要为玻璃小屋,并有两个青铜龙门构作为支撑,悬空在空中。悬空的茶室其造型比较简朴,在室外则被树木包围,环境幽静、空寂,进而与日本的茶文化所体现出的空寂意境相融合。

3.3 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技术创新茶文化体验空间

现代茶室的设计主要特点为:空间较小、造型灵活、功能简单,进而设计师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再加上数字化建筑设计技术的发展并应用茶室设计中,使得茶文化更加突出其内涵。

在上海创盟国际J-office办公楼后面,有一座茶室,名为五维茶室,是由原先的废弃仓库改造而成。建筑设计师巧妙设计了一个连接空间,进而将私密和公共空间向联通,并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其扭转放样,得到一个非线性的六面体结构,其边界不在突显,进而呈现出了多维度动态变化,给人以独特的空间感。

4 结语

茶文化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相应的茶室建筑风格也不断的发生变化和创新,建筑设计师在吸收了传统茶室建筑设计手法和思想基础上,利用现代建筑理念和技术,更加突出茶文化之内涵和精髓。

[1]王烨.现代茶室建筑设计对茶文化的多元表达[J].福建茶叶,2017(7):87-88.

[2]汪滢滢.中国民间美术元素与茶文化在茶室设计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7(9):89-90.

江苏省第三届职业教育课题“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环艺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研究”(编号:ZYB1)

裴元生(1976-),女,江苏苏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室内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茶室精髓意境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息心茶室
藏在静宁“三宝”里的美食精髓
江湖茶室
江湖茶室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江湖茶室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缝补Boro i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