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精神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研究

2017-02-04 01:31
福建茶叶 2017年12期
关键词:茶道茶文化思政

刘 炼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茶道精神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研究

刘 炼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茶道精神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其与文化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关联性,而且在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沉淀之后,茶道精神已经在各大高校中设置了专门课程。茶道精神以其所具有的包容性特征,与当前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契合。同时,将茶道精神融入到其教育体系中,能够在相互作用下增强大学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同时,促进茶道精神在大学校园中的传播。

茶道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性

茶道精神所承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茶道精神是传统茶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同时也是促进个人修养提升有效途径。因此,茶道精神在其教育体系中的融入,让大学思政教育更加具有价值,其教育成效也能够得到巨大提升。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具有民族文化氛围环境的同时,还可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让其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高思想政治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并通过学习提升个人修养,最终实现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1 茶道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

1.1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载体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茶道精神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茶道精神是我国传统茶文化内涵、哲理性思维以及修身养性思想的一种体现。茶道精神在其教学合格率中的融入,为其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还需要通过其教育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茶道精神的融入,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让大学生更多地接触到茶道精神。通过两者之间的融合教育,让大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体会茶文化所具有的思想内涵,让更多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可以得到提升。

1.2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素材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够将优化传统文化融入到其教学体系中。茶道精神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创新并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是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焦点。茶道精神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之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形态,可以有效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并为其教育提供更多的素材。此外,茶道精神在经历几千年的传承后,已经在全国上下有了一定的普及性,让其与大学思政教育进行融合,学生并不会产生陌生感。甚至还可以增强大学生文化思想意识,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循序渐进、综合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大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

1.3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素质教育支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增强大学生素质修养,这正是我国茶道精神的一种显性表现。此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其教学体系的具体化以精细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修养范畴。想要培养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及负面心理承受能力,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发展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因此,茶道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可以为其教育提供素质教育支持,并统一在同一个目标范围内。

2 高等教育对茶道精神的推动作用

2.1 为大学生提供接触茶道精神创造条件

茶道精神在我国有着一定的普及性,而且在近年来已经受到了许多青年人的追捧。但随着西方文化涌入我国后,一些外来饮品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我国的饮茶习惯。虽然有部分大学生还保持着品茶习惯,但其却缺少对茶道精神的感悟,并不会去体会茶道精神所具有的思想性。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茶道精神的融入,可以增加大学生接触茶道精神及文化的渠道,让其能够体会茶道精神显性构件和隐性思想文化构件,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增加了我国茶道精神的传播途径。

2.2 为茶道精神增添时代价值

茶道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需要与当前的时代主题形成融合。同时,需要在进行融合教育过程,以逻辑递进关系来呈现出茶道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通过这样的融合理念,方能使茶道精神更接地气。因此,要充分体现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本质,将茶道精神中所蕴含的哲理性文化构件和养心理念来促进大学生软实力的提升。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茶道精神增添新的时代价值与生命力。

2.3 为茶道精神的传播提供载体

大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学习以及社会交往需要一个有效的载体给予支撑。在茶道精神的引领下,可以为大学生的在校生活提供一个有效的茶文化交流平台。比如:通过大学生茶文化社团所开展的活动,可以增强茶道精神的传播效果。并通过学生之间所开展的茶文化交流,培养其初级的社交能力,有利于彼此情感的增进。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茶文化活动中,更好去感悟茶道精神中的精髓与内涵。

3 茶道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策略

3.1 以茶道精神为导向制定适宜的教育制度

茶道精神的融入过程,需要有完善的教育制度来给予支持。这就需要从其教育制度的创新出发,寻找并制定适宜的教育制度。并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将茶道精神内容列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从而才能够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推广方式还带动茶道精神在大学校园中的传播,这也是茶道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一种体现形式。此外,需要在现行大学课程设置中,开展与茶文化相关的课程,并对茶道精神进行详细地讲解。将茶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让其课程成为更多学生的选修课程,有利于扩大茶道精神在大学校园中的传播范围。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将茶文化列入了大学生选修课程,但在其学习过程中,无法保证茶道精神的普及。因此,为了能够让茶道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机融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其教学感染力,从而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兴趣,让更多大学生将其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进行学习,并从学习中获取更多茶道精神所具有的营养。

3.2 精心组织大学生茶道文化活动

茶道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进行。这就需要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不断地创新与精心设计,为大学生组织多样性的实践活动。从而才能够增强大学生对茶道文化的学习兴趣,让其通过学习真正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的大学生。此外,在组织茶道文化活动时,需要以体会茶道精神魅力为主题,让大学生通过茶道文化活动来产生对自身的积极影响。比如:可以通过组织交流活动、实践活动、文艺活动等形式。让大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名师讲坛、座谈会等活动中。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邀请茶道专家进入到学校中开展专题演讲,让更多大学生了解茶道知识和技能,真正体会茶道精神的内涵。在组织实践活动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茶叶产地、茶馆的调研活动。这是一种对茶道精神进行直接体验的方法,并能够让大学生亲身感受茶道精神对自身成长有益的内容。通过多样性的茶道主题活动,能够激发大学生对我国茶道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强化茶道精神的传播范围,为茶道精神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奠定基础。

4 结语

总而言之,茶道精神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样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这也意味着茶道精神与大学思政教育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茶道精神中所包含的茶之味、茶之德以及茶文化,可以对当代大学生形成感染与影响,增强了思政教育效果。因此,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通过深度挖掘茶道精神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及时完善其教育机制,并通过丰富大学茶道文化活动来带动茶道精神在大学校园中的传播,从而为茶道精神中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奠定基础。

[1]洪牧,冯君.中华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6(1):72-74+79.

[2]张诣,常学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09-112.

[3]殷东来.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2):32-33.

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编号:16JDSZK036)阶段性成果之一

刘 炼(1982-),女,重庆忠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

猜你喜欢
茶道茶文化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寻迹万里茶道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思政课“需求侧”
茶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