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南采茶舞和粤北桂东采茶舞的艺术特色对比研究

2017-02-04 01:31周红霞
福建茶叶 2017年12期
关键词:桂东粤北赣南

周红霞

(衡水学院音乐学院,河北衡水 053000)

江西赣南采茶舞和粤北桂东采茶舞的艺术特色对比研究

周红霞

(衡水学院音乐学院,河北衡水 053000)

采茶舞是我国南方地区广泛流传、极具群众基础的传统舞蹈,虽然采茶舞有很多分支且略有差异,但是都具有丰富的内容和优美的动作,并与采茶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江西赣南采茶舞与粤北桂东采茶舞的艺术特色为切入点,对二者表演内容、表演形式、审美价值的相同点以及唱腔和道具选择上的差异做出研究与探讨。

江西赣南;粤北桂东;采茶舞;艺术特色

采茶舞艺术主要流传于我国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区,虽然这些地区中的采茶舞艺术都有着相同的血脉与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却各自体现出了明显的艺术特色。其中,江西赣南地区是采茶舞的发源地,江西赣南采茶舞艺术在传入粤北桂东等地区之后,也在融合当地民间艺术元素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与广泛的流传。江西赣南采茶舞与粤北桂东采茶舞作为采茶舞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流派,得到了艺术领域以及社会大众较高的关注,而通过对江西赣南采茶舞和粤北桂东采茶舞的艺术特色做出比较研究,对于总结两个地区采茶舞艺术的共通性以及认识两个地区采茶舞艺术的特色具有着重要意义。

1 江西赣南采茶舞和粤北桂东采茶舞艺术特色的相同点

1.1 表演内容

无论是江西赣南采茶舞还是粤北桂东采茶舞,其表演内容都来源于采茶劳动,并体现出了贴近生活的特点。首先,江西赣南采茶舞与粤北桂东采茶舞中的许多内容都与采茶过程相关。顾名思义,采茶舞的内容以“采茶”为主题,茶农在生产劳动中的动作是采茶舞舞姿元素的重要来源,因此,在江西赣南采茶舞与粤北桂东采茶舞中,摘茶、炒茶以及卖茶等劳动场景成为了主要的舞蹈场景,点茶舞蹈、摘茶舞蹈、炒茶舞蹈等也成为了江西赣南采茶舞与粤北桂东采茶舞内容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便是在现代采茶舞的发展中,这一核心内容依旧没有发生改变,如2008年玉林师范学院凭借《打杯舞》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文化艺术展演舞蹈普通组比赛二等奖,而这一具有现代气息的舞蹈在创编过程中则以传统采茶舞《打杯舞》为基础,其中所具有的劳动因素仍旧是舞蹈所呈现的重要内容;其次,江西赣南采茶舞与粤北桂东采茶舞所具有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在采茶劳动的展现方面,而且也涉及到了许多其它的生产活动。在传统的采茶舞中,纺纱舞蹈、花园舞蹈等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并彰显出了江西赣南地区、粤北桂东地区热情的生产场景以及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个性。随着现代采茶舞的发展,以劳动人民爱情故事为舞蹈题材的采茶舞蹈成为了江西赣南采茶舞与粤北桂东采茶舞内容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如玉林歌舞团通过采茶舞《客家风情》,对社会大众中甜蜜的爱情场景进行了呈现。

1.2 表演形式

在江西赣南采茶舞与粤北桂东采茶舞中,采茶舞的表演形式都彰显出了浓重的地方文化特色。采茶舞在产生之初,主要功能在于祈求福祉、祭祀祖宗,随着采茶舞的发展,用于祈求福祉、祭祀祖宗的采茶舞发生了一定的变异,特别是当采茶舞在民间得以广泛流传之后,许多采茶舞艺人不计报酬地在各村演出,以求联络情谊与和睦相邻,由此可见,采茶舞完全属于自娱自演的艺术形式,并且深受社会大众的喜爱与尊重,也正是由于采茶舞贴近社会大众并属于下里巴人的艺术,因此,在采茶舞的表演过程中,民间文化与民俗元素成为了采茶舞表演形式中的重要特征。如点茶舞蹈、摘茶舞蹈等,都具有明显的庆典色彩,即庆祝茶农的丰收。在这些舞蹈的表演中,边唱边舞以及多人舞蹈的形式,让采茶舞呈现出了喜庆欢快的特征。即便是那些并不反映采茶生产的采茶舞,也同样具有地方文化色彩,如大落花园舞蹈以及小落花园舞蹈等,都是对各类花卉植物进行歌颂,并对丰收时劳动人民的喜悦心情进行了反映。从江西赣南采茶舞与粤北桂东采茶舞的表演场地来看,早期的采茶舞表演主要在茶山进行,而后则进入乡村。由于采茶舞表演对表演场地并没有苛刻的要求,所以得以广泛流传的采茶舞一般会在宽广的露天地面进行,这样不仅能够让更多人看到表演,也可以为表演过程提供便利。随着乡村物质条件的发展以及政府的扶持,当前江西赣南以及粤北桂东地区建立了许多较大的剧场与广场,所以,当前的采茶舞多在剧场与广场进行表演。

1.3 审美价值

江西赣南采茶舞与粤北桂东采茶舞,对江西赣南地区与粤北桂东地区的社会生活做出了生动的反映,呈现出了这些地区社会大众特别是劳动人民高超的艺术才能与艺术智慧。无论是江西赣南采茶舞还是粤北桂东采茶舞,不仅有着丰富的娱乐价值、教育价值以及学术价值,而且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这是采茶舞能够得以广泛流传并获得社会大众喜爱的重要原因。在采茶舞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载歌载舞艺术形式,并对许多其他的民间艺术元素进行了吸收与借鉴,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其中,矮子步、扇子话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并包含着明显的劳动色彩,这些艺术特色在《卖杂货》、《傻子拜寿》等传统的采茶舞剧目中都得到了十分突出的展现,受众在观看这些节目的过程中也如痴如醉。更为重要的是,江西赣南采茶舞与粤北桂东采茶舞都坚持使用当地土语方言成了舞蹈语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而形成别具一格、极具地域文化色彩的艺术面貌,而这也正是江西赣南采茶舞与粤北桂东采茶舞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的重要特征。

2 江西赣南采茶舞和粤北桂东采茶舞艺术特色的差异

2.1 唱腔

采茶舞一般为多人的群舞表演,在这种表演形式中,边唱边舞是其明显的艺术特色之一,而其丰富多样的唱腔与曲调,更是彰显出了采茶舞深厚的艺术底蕴与较高的艺术价值。从江西赣南采茶舞的唱腔艺术特征来看,江西赣南采茶舞的唱腔对客家的山歌、花灯调、赣州南北词甚至湖南花鼓戏都做出了较多的借鉴和融合,并形成了“三腔一调”的唱腔体系,即杂调、路腔、灯腔与茶腔。其中,杂调的产生主要源于江西赣南采茶舞对民歌艺术以及其他剧种所做出的借鉴,由于这些唱腔具有着多元化的风格,并且不属于独立的声腔体系,所以被称为杂调,如《茉莉花》、《孟姜女》等优美小巧的曲牌,都是江西赣南采茶舞杂调中具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路腔的产生主要是源于江西赣南采茶舞对湖南地区曲牌的借鉴,如《对花》、《割韭菜》等幽默、轻松的曲牌都属于江西赣南采茶舞的路腔范畴,这些曲牌中对衬词的大量使用,是路腔艺术特征的重要表现之一;灯腔与茶腔是采茶舞唱腔艺术的主要特色,自然也是江西赣南采茶舞唱腔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灯彩音乐是江西赣南采茶舞灯腔的强身,由于灯腔曲牌有着鲜明的节奏并可以营造出热闹的氛围,因此体现出了较强的误导性,如《茶童调》、《十二月花》等曲牌都是灯腔中的代表作品。茶腔则是以赣南地区的茶曲、山歌等为基础,这种唱腔的艺术特色体现为具有较多的衬词以及需要使用客家方言来演唱,如《牡丹调》、《长歌》等,都是茶腔中著名的曲牌。从粤北桂东采茶舞的唱腔艺术特征来看,与江西赣南采茶舞相同的是,粤北桂东采茶舞也对茶腔做出了较多的运用,并且唱腔中出现了较多的衬词,如《四季莲花》以及《十二月采茶》等,都是在对民间小曲进行借鉴的基础上,使用了现代化的作曲手法进行了表现。同时,相对于江西赣南采茶舞而言,粤北桂东采茶舞在唱腔方面较为简单,许多曲牌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呈现,这种特点表现为在一段采茶舞的唱腔中,只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曲牌,这导致粤北桂东采茶舞的唱腔难以表现出如同江西赣南采茶舞唱腔一样多元性的变化,虽然这些唱腔具有较大的容量和较强的概括性,但是音乐个性与艺术表现力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2 道具

采茶舞用的道具有麒麟、凤凰、花篮、花伞、彩扇、铜钱鞭等。伴奏乐器以二胡、笛子、唢呐为主,再伴以锣、鼓、钹等打击乐器。江西赣南地区的采茶舞选用胡琴为主奏乐器,一般而言,表演过程需要两把胡琴共同参与演奏,但是其中一把为正弦,而另一把则为反弦,从而为采茶舞受众呈现出相互对称、遥相呼应的演奏特点。事实上,从“三角班”开始建立,弦乐就参与到了赣南采茶舞表演的伴奏当中,清朝诗人吴照曾针对采茶戏和采茶舞写道:“嘈杂弦声唱采茶,市儿先已语言哗。”这一诗句对赣南采茶舞中弦乐的重要地位做出了证实。当然,在赣南采茶舞中,不仅会出现弦乐,而且拨弹乐器、唢呐也经常出现,诸如大锣、梆子等打击乐则强化采茶舞伴奏节奏感的重要道具;粤北桂东采茶舞所使用的乐器则以“八音”为主。粤北桂东采茶舞所使用的“八音”建立在“玉林八音”的基础之上,但是“八音”中的“八”字,向来具有一些争议,即许多人认为“八音”中的“八”没有实际意义而仅仅是象征性,对此,玉州区文化馆庞伟元对“八音”做出了调研,而他提出由锣、鼓、钹、笛、箫、弦、琴与人声共同构成的“八音”概念,也得到了音乐界的广泛认可。随着粤北桂东采茶舞的发展,采茶舞中所使用的“八音”也得到了不断的积淀与发展,并形成了古朴大方、清丽脱俗的风格。与此同时,一些专业剧团将提琴、号等西方乐器引入到采茶舞的伴奏当中,电吉他和电子琴等现代乐器,在一些采茶舞的伴奏中也偶尔会出现。另外,虽然各地采茶舞所使用的演奏道具都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各地民俗以及采茶舞发展过程中融入的元素不同,因此不同地区的采茶舞表演在采茶舞道具的选择方面也不尽相同。从江西赣南采茶舞与粤北桂东采茶舞表演过程中的常用道具来看,江西赣南采茶舞所使用的道具包括手帕、彩绸扇、茶篮以及锄头,而粤北桂东采茶舞所使用的道具则包括彩帕、红绸腰带以及彩绸扇等。

3 江西赣南采茶舞和粤北桂东采茶舞的传承发展

江西赣南采茶舞和粤北桂东采茶舞虽然有着不同的艺术特色,但却都具有群众性、自娱性和地域性的特征,这决定了江西赣南采茶舞和粤北桂东采茶舞在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能够发挥出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决定了江西赣南采茶舞和粤北桂东采茶舞的传承与发展必须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江西赣南采茶舞和粤北桂东采茶舞的传承发展,需要政府部门、教育机构、社会大众的共同参与。从政府部门角度来看,政府部门应当在采茶舞艺术的传承发展中发挥出主导作用,如将采茶舞传承作为地方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引导旅游企业参与到采茶舞旅游资源的开发当中等;从教育机构角度来看,我国高校特别是赣南粤东地区高校和艺术类高校,需要重视将学校教育作为传承采茶舞艺术、推动采茶舞发展的重要阵地,这不仅有利于丰富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内容,而且也有利于推动采茶舞艺术得到更好的推广,确保采茶舞能够得到更为规范化的发展;从社会大众角度来看,采茶舞是一种来源于大众的艺术,在现代社会中,采茶舞的传承与发展自然也离不开社会大众的参与。在此方面,社会大众需要在保留当地采茶舞艺术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民俗特色基础上,对采茶舞做出不断的优化与创新,如在采茶舞的创编中,将健身操等体育项目的动作融入其中,促使采茶舞具备更好的体育特性和健身性,并为采茶舞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提供活力与动力。

4 结语

各个地区的采茶舞都具有相同的发展渊源,但是在后期的发展中也都受到了各地民间文化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因此,从江西赣南采茶舞与粤北桂东采茶舞的艺术特色来看,二者在表演内容、表演形式、审美价值等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相同点,并在唱腔和道具的选择方面展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当然,无论是江西赣南采茶舞还是粤北桂东采茶舞在长期的发展中都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底蕴,所以,江西赣南采茶舞与粤北桂东采茶舞在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与差异并不局限于此,这也决定了对二者艺术特色的对比认知,仍旧需要做出更加深入的挖掘与研究。

[1]谢莉.桂东南民间采茶舞的艺术特色与传承研究[J].大舞台,2013(12):79-80.

[2]刘洁.桂东南地区民间采茶舞的传承和艺术特色研究[J].福建茶叶,2016(3):330-331.

[3]张意柳.从乐舞走向信仰——桂东南传统乐舞文化与民间信仰[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4(3):29-33.

[4]曾莉.赣南采茶舞的艺术特色[J].大舞台,2014(9):172-173.

[5]曾晶.浅论赣南采茶舞的艺术特征和表演特征[J].黄河之声,2013(12):60-61.

周红霞(1977-),女,江苏建湖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和舞蹈学。

猜你喜欢
桂东粤北赣南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赣南围屋与闽中土堡的建筑比较研究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遗址调查培训班在梅州开班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桂东,小城故事多
我爱我的爸爸
桂东的兴奋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