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中茶文化解读
——以狄更斯小说为例

2017-02-04 01:31
福建茶叶 2017年12期
关键词:狄更斯茶具饮茶

何 玥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泸州 646000)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中茶文化解读
——以狄更斯小说为例

何 玥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泸州 646000)

狄更斯作为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他的作品常以社会底层“小人物、儿童”作为主人公,通过描述他们的悲惨生活与不幸的命运来揭露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残酷,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苦难,进而表达了作者对人道主义精神的追求。那么如何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呢?狄更斯经常借助茶文化元素来创造人物形象与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我们知道英国茶文化既是一种贵族文化,又是代表着温馨的家庭氛围,狄更斯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的文化形态来表达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揭示资本主义社会高度文明掩盖下的丑恶。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狄更斯;茶文化解读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下午茶文化均在19世纪于各自领域中为蔚然成风,这一时期英国政治、经济发展迅速,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丰富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促进英国人对高雅格调品格的自我追求与精神享受。从起初只有上流社会才有资格享受的饮茶方式,到普通大众都有权利享受,并成为了独具英国贵族特色的茶文化,使其成为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与文化意象。但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文明高度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烈,社会权利、财富等被统治阶级、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社会掌控,剥削、压榨无产阶级的劳动力,欺压社会底层人民,这样的社会现状直接推动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狄更斯作为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他对英国社会非常不满,通常借助于小人物的形象与茶文化元素,通过写实与对比手法,塑造典型形象,揭露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严厉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黑暗的现实以及对真善美的赞颂。本文详细分析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以及《董贝父子》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阐释茶文化在其中的作用、影响以及文化内涵。

1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随着新航海的开辟,英国借助地理位置拓展海上贸易、殖民掠夺为其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原始资本,并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直接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诞生,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因此到19世纪时,英国达到发展的高峰期,成为了西方“日不落”帝国,但同时社会财富差距越来越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之间劳资问题也日益加深,推动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并成为了英国文学的主流形式。

英国现主义文学又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强调现实、客观、具体历史的描写,通过如实描述人物和环境之间的现实关系,以典型化作为个性化创作核心,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揭露性[1]。其以狄更斯和萨克雷为代表,通常以劳资矛盾作为主要创作题材,借助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惨生活与命运来揭露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残酷。尤其在狄更斯的作品中,其通常选择贫穷劳动阶层的孩子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因为儿童作为真、善、美的象征,本身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因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使得贫困阶层的儿童不得不遭遇生活的不幸,更加突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

2 英国茶文化

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该国经济、文化、艺术等的繁荣,人们越来越看重生活的品味,更加追求优雅的生活方式,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自我享受与彰显,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在几朝皇后的努力下,茶叶从最初的药用价值上升为英国特有的下午茶文化。

英国人喝茶有自己一套方式,他们规定了饮茶时间,饮茶种类,茶具,茶礼等等来强调优雅的品质与高贵的气质,在贵族眼里,下午茶是一种生活化的艺术形态,在高雅精致的外表之下彰显贵族的地位与出众的社交能力,因此其涉及饮茶活动方方面面的细节都十分讲究。英国人偏爱红茶,并会与牛奶、糖来调味,搭配各种精致的糕点来饮用,此外,他们用的茶具十分讲究,多为高档成套的中国瓷器、银器茶具,连同滤匙、小碟子茶匙、点心盘等大大小小的能有上百件,整齐地摆放在精致的餐桌上。饮茶环境布置多为富丽堂皇的客厅、雅致舒适的花园庭院,抑或家里布置最好的房间,通常会有各种精致的布置与古典音乐来衬托环境的别致。饮茶时的服装也有规定:男士必须身穿正式的燕尾服彰显绅士风度,女士必须身穿豪华的礼服、头戴礼貌,谈吐优雅、端庄衬托淑女气质,这些都构成了英国独特的下午茶文化,不仅成为英国人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了一种文化形态[2]。

19世纪随着英国社会的发展,茶叶价格下跌,普通民众也有能力消费茶叶,上流社会形成的下午茶文化逐渐在社会上流传开来,但是其高雅而又繁琐的饮茶方式,成为了贵族的专属,普通民众饮茶方式相对简单,他们都在自我能力范围内感受饮茶带来的愉悦与满足,这与中国崇尚茶以修身的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同。

英国社会的发展直接造就了现实主义文学与下午茶文化的产生,使得两者成为英国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代表,成为了文艺学者们常用的创作手段,本文重点不在于分析两者文化内涵,而在于分析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即茶文化在现实主义文学中的重要作用。

3 狄更斯小说的茶文化

19世纪,茶成为了英国人的日常生活饮品,狄更斯爱茶,也十分了解茶,因此,其在作品中不仅经常提及茶,而且茶成为其小说故事的整体架构和情节发展的助推力[3]。作为文学创作者,狄更斯比普通人更加了解英国茶文化的内涵,更加擅长借助茶文化元素来丰富人物形象,具体来说茶文化在其小说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代表着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一家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便是狄更斯向往的家庭氛围。另一方面突出茶文化的贵族化色彩,英国下午茶文化不同于中国人以“和”为核心茶道精神,用来修身养性进行自我提升的途径与方式,其是用来彰显人物的品位格调、社会地位、财富、社交能力甚至是权势。

狄更斯挖掘、提炼英国茶文化,将其作为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的意象,成为社会穷苦百姓的代言人,他们渴望温暖的家庭生活,并付诸于个人奋斗最终获得幸福生活的思想,同时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残酷与黑暗。与其童年的生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其年幼时父亲入狱,十岁时便挑起家庭重担,未曾得到父母亲的关爱,婚后生活也不幸福,使其对温馨的家庭生活有无限的向往。这样的生活经历成为狄更斯小说的创作素材,《大卫·科波菲尔》这部类似于半自传体的小说就是其真实的生活经历。该小说的主人翁大卫从小失去父亲,母亲改嫁,但继父将大卫送给家庭贫寒的渔民——佩克,佩克家里虽贫寒,但他们经常围聚在火炉边喝茶、吃茶点、聊天,即使茶具很简单粗糙,图案也不好看,茶叶也不好,但是大卫从中享受到的温暖有爱的家庭生活。这一幕成为了大卫日后生活的精神支柱,在他被送出去做童工,遭受欺辱与折磨之时,只要一想起在佩克家大家喝茶、聊天的场景,不仅让大卫忘却了现实的痛苦,而且成为了他前进的动力,最后收获了自己想要的家庭生活。在《董贝父子》等作品中,狄更斯同样发挥茶文化家庭生活文化意象的作用,来表达社会底层人民对家庭温暖与美好的向往与追求,其将图尔德塑造成底层百姓的典型代表,辛苦工作,回到家中,一家人围着桌子喝着热茶、聊着天,看着孩子们嬉戏打闹,他便觉得再辛苦的生活都是值得的,只要一家人幸福地在一起。

英国茶文化是一种贵族化的生活文化,精致考究的茶礼仪,高档昂贵的茶具等等,成为贵族饮茶者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中下层阶级也以拥有漂亮贵重的茶具为荣。狄更斯深谙英国茶文化的内涵,在其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80多次提到“茶”,对英国上流社会的饮茶场景做了详细的描述,但其作品中更多是对非正式的茶会、平民茶会的描述,真实揭示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现状。在《雾都孤儿》等作品中他既借助饮茶场景的描写来表达各个人物的形象、社会地位等,又通过茶具这一意象,运用对比的手法,体现女主人翁生活的不幸,命运的无常,男主人翁爱慕虚荣的本性。[4]柯尼太太是贫院女总管,她并不贫穷,家里壁橱中有精致而成套的茶具,但当她一人在喝茶时,面对着“小小的茶壶、不成双的茶杯”,不禁感伤失落,在诺大的世界中自己就如同这个小小的茶壶,形单影只的茶杯就是其孤苦悲伤命运的写照,又表达出其对先生的怀念。但就是家里那些相对高档的茶具,吸引了虚荣势力的虚荣的邦布尔的兴趣,为了这些财产,他决定追求柯尼太太。当他如愿以偿之后,柯尼太太变成了邦布尔太太,她摆脱了孤苦伶仃的命运,但也摘下了温柔端庄的面具,露出了尖刻、暴力的真实本性,将邦布尔管的服服帖帖。此时的邦布尔悔不当初,“不应该把自己卖给六把茶匙一把糖夹子,一口茶锅,加为数不多的几样二手家具。”最终两人因别人的阴谋沦为了贫民,两人也分道扬镳了。

茶具成为了狄更斯刻画主人公形象重要的利器,在《董贝父子》小说中,狄更斯卡特尔船长人物性格与形象基本上都是借助茶具来展现的。他的虚荣,通过其向朋友炫耀银质茶匙和锡制茶罐;他的大方、慷慨,通过其为朋友的舅舅还清债务,忍痛变卖自己视为珍宝的茶具;他的热情、善良,通过其将自己珍藏的银质茶具放在佛罗伦斯梳妆台上,希望给她一个精致的房间。而卡特尔船长珍藏的茶具,这些对于中下层来说已经是很高档的物品,在上流社会人的眼里,却是些看不上眼的便宜货,突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不公平,体现了不同阶层人的社会地位、生活写照以及人性的善恶。

19世纪的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促使茶文化发展的繁荣昌盛,即成为了上层社会彰显地位、财富、权利的象征,又成为了下层百姓缓解生活劳累的良药,成为增加家人、亲人间感情的温馨平台。但在看似高度文明化的背后却充满了不公平与黑暗,现实主义文学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蓬勃发展。茶文化自然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也成为了现实主义文学家们提供灵感,更为其故事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作家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这正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乃至后来各种文艺流派中经常使用的文化意象的重要原因。

[1]刘迎春.英国文学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 [J].安顺学院学报,2011(1):5-7.

[2]王黎.对英国茶文化魅力的探索[J].福建茶叶,2016(10):350-351.

[3]张雨.狄更斯作品中的茶文化[J].福建茶叶,2017(2):308-309.

[4]马晓俐,陶月红.狄更斯小说中茶的文化解码[J].中国茶叶,2015(2):31-33.

何 玥(1981-),女,四川宜宾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狄更斯茶具饮茶
论狄更斯小说的广告叙事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潮州工夫茶具的现状和发展战略(二)
美轮美奂的茶具
四季饮茶与健康
狄更斯、透纳与大海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
月下饮茶
贾星儿的快乐之茶